|
我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好一朵美丽和茉莉花,请多提意见。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教学内容 1.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歌曲:江苏民歌《茉莉花》 3.歌曲:东北民歌《茉莉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机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二声部合唱的配合能力。 2.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并与河北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歌。 3.学会合作分析产生不同风格民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VCD放映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表演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录像,以此导入本课主题。 师:也许你不一定说得出中国的国花叫什么,但有一朵花,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一定会知道。(设问)数千年来,浩若繁星的我国各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香飘四海,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 二、学唱新歌河北民歌《茉莉花》 1.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的速度、力度、表达式的情绪等。 2.教师提问:你知道歌曲讲述的内容吗?教师讲它最初来自《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3.轻声哼唱第一声部歌词,在第二遍演唱时请关注歌谱上的力度记号。 4.学唱第二声部歌谱,注意变化音唱准确。 5.二声部配合:第一部轻声唱词,第二部唱谱,熟练以后再配上歌词练习。 6.请学生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以此了解歌曲两个声部的进行方式(时分时合,支声复合,是多声部民歌的典型形态。) 7.请学生找出歌谱中的力度记号,看一看这些力度记号与旋律线有什么关联?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演唱时应注意旋律起伏、强弱变化以及两个声部的和谐。 (合唱教学不是针对合唱队员,要求可放宽,教师时刻支持低声部) 9.你还会唱其它叫《茉莉花》的歌吗? 三、欣赏分析 1.聆听、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旋律、风格是什么? 2.挑出歌曲的前四小节与河北《茉莉花》的前四小节进行比较,看看两者的旋律有何不同?风格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3.教师演唱东北《茉莉花》,同上展开分析,让学生分析这首歌的地方风格特点,完成三首《茉莉花》的比较表: 茉莉花 | 地方风格 | 河北 | 江苏 | 东北 | 节奏 | 平稳 | 跳跃 | 跳跃 | 速度 | 中速稍慢 | 中速 | 中速稍快 | 旋律特征 | 起伏不大 | 曲折委婉 | 较平缓、多下滑音 | 情感表现 | 抒情柔和 | 细腻欢快 | 欢快爽朗 |
4.分析了解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了解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域所呈现的不同风格,就是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四、走向世界的中国茉莉花 1.了解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与《茉莉花》的故事。 2.了解《1997天 地 人》与《茉莉花》。 3.分别欣赏萨克斯与钢琴独奏的《茉莉花》片断。 (看时间而定,可选择有的资料讲和听) 五、结语: 一支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来的正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茉莉花》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从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