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权威”在改革进程中趋于消解—唐磊:歌儿为什么那样红?

2
回复
48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1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磊:歌儿为什么那样红?
南方周末   2004-11-25 15:23:53

□本报驻京记者 李宏宇

  唐磊的《丁香花》在网上的点击已超过1700万次,自2003年10月以来,一直高居网络搜索榜前10位,但电台流行歌曲榜上从未出现过……

  2002年底,唐磊将自己的作品《丁香花》放到了网络上。2003年10月,唐磊发现“打开百度搜索榜,突然看到我自己的歌上了榜,到现在一直是前10位”。这首上榜歌曲名叫《丁香花》,在百度网站的MP3搜索中,《丁香花》目前的历史搜索次数是821万多次。而据唐磊歌迷网站“穷摇·谣”的统计,它在互联网上的点击量竟已超过1700万次。而在传统的音乐传播领域,由于尚未推出专辑唱片,《丁香花》在全国商业电台的流行歌曲榜上几乎从未出现过,只是从4个月前至今,它在深圳电台的点播率始终第一。   “唐磊即将成为今年乐坛上第二个刀郎。”唐磊的经纪人普杰曾对媒体这么说。从某种意义上,唐磊已经成为“第二个刀郎”:刀郎罗林从流行乐坛的无名角色到名满江湖的明星人物,似乎只用了一夜时间;而唐磊被传统媒体关注,正因为这个根本没什么人知道的乐手突然就有了这么一首传奇的《丁香花》。   网络上的这些数字对唱片公司来说无疑是座金矿。今年6月,唐磊签约于北京一家唱片公司。公司职员麦小姐对记者澄清了“第二个刀郎”的说法:“并不是说唐磊要做刀郎,相似之处只是他们的走红,都是通过电台之外的自主渠道。”   10月,唐磊在北京第一次进入录音棚,用20天时间完成了自己第一张唱片的前期录制。幕后的制作人员,是他想都没想过的大名字:高晓松、海岩、张一白、刘真、捞仔、李延亮……他称他们为“大师”:“与这些大师一起工作,我学到好多东西:对唱歌的认识,对情绪的表达、控制———要有感情还要学会声音上的控制;在节奏、音准方面对自己会有更高的要求。还认识到专业音乐制作的流程……”

  “集市歌曲”满大街   接受过不少媒体的采访,唐磊总是被问到:“你觉得你的歌为什么会那么红?”这与媒体对待刀郎的态度也非常相似:不得不承认歌手与歌曲非常受拥戴,同时又觉得这些歌实在谈不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网络上流传的《丁香花》是一首非常简单的吉他弹唱,听来很难找到音乐意义上的新鲜感觉。不过奇怪的是只需一遍,你会发现立刻记住了副歌部分的旋律;两三遍后便完全可以学会这首歌,这旋律甚至会“烦人”地在你脑海不断回响,挥之不去。其实它的诞生,像任何原创歌手的方式一样简单,就是随口哼出一个动机,再按完全有章可循的流行曲式发展完成。   《丁香花》的创作起因,是为了纪念一个出车祸身亡的女孩子,那是网络歌迷人尽皆知的一段故事。唐磊自认为感情真挚是这首歌的最动人处:“老百姓并不一定在意你的嗓音、编配,可能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记忆点。一听之下,旋律和歌词是否马上能被记住。而民谣简单而直接,不追求华丽包装,能够感人,是很根源的音乐。专业做音乐的人会比较注重包装,音乐上用了什么乐器、什么样的和弦;普通听众比较重视的是歌词、感情、旋律上口。像刀郎的歌也是如此,做音乐的人会觉得:没什么东西啊,为什么会这么火?”   虽然专辑尚未推出,唐磊却早开始越来越经常“邂逅”自己的作品,“比如去饭馆吃饭,突然听到在放我的歌。”他把这种流行到满大街播放的歌叫做“集市歌曲”。“我们现在听到许多很红的歌,其实都是一种‘集市歌曲’。像《心太软》、《2002年的第一场雪》……从音乐上来讲,很多集市歌曲其实并没有在音乐上给你惊喜。对从事音乐工作很多年,一直为之付出的人,可能会觉得不理解、挺郁闷,因为觉得这些歌并没有太多东西,为什么老百姓这么喜欢听?我遇到很多人有这种情绪。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也很真实地反映了现在的市场喜欢的是什么。这肯定是矛盾的,但也没有办法,市场有时候是非常怪异的东西。但我觉得自己能成为集市歌曲,也好,至少可以让很多人知道我,可以让自己实现出唱片的理想,把我其他的歌给大家听。”

  跑场歌手·自费歌手·网络歌手   “网络歌手其实是大家给我的定位,因为《丁香花》是从网络上传唱开来。实际上我和很多人一样,是普普通通的,在酒吧跑场的歌手。”唐磊的音乐梦其实已延续多年,“穷摇”是他取自大学时期的网名,意思很简单:“人穷,成天玩摇滚———穷摇。”唐磊喜爱民谣和摇滚乐,在大学时组建乐队,并开始在酒吧驻唱。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就职于深圳水务集团,业余时间也成为深圳无数酒吧歌手中的新成员,几乎走遍了深圳所有酒吧。“在酒吧,主要是唱当时比较红的流行歌曲,以民谣弹唱的形式。很少能够唱自己想唱的。后来逐渐有意识地唱自己的创作,反响还不错。慢慢在酒吧也形成了自己比较铁杆的听众,喜欢自己创作的歌迷。”直到签约于唱片公司之前,他还一直持续着酒吧歌手的生活。   数年中唐磊的创作超过50首,多是校园、城市民谣的样式,摹写自己的记忆或当下心绪。比如《落花的窗台》,“那些为你写的诗篇,那个为你淋雨的少年……那个落花的窗台,楼下唱歌的少年”;比如《老街》,“这是一个坚强的城市,可到处都是脆弱的人群;这是一个希望的城市,可到处都是无奈的叹息……”   令他苦恼的是,酒吧演唱几乎无缘主流唱片业,对他出版唱片的梦想,大概一点帮助也没有。“就算你写了一首非常非常好听的歌,也很难把你的情绪和歌曲表达给唱片公司的人。他们也很难会坐下来,耐心听完你的小样。也许你把小样给他,他就压在抽屉底下。”唐磊曾经把自己的唱片小样送到广东的几家公司,也托朋友送到过北京,只有一家公司给了回音说:如果愿意自己出钱,可以替你做唱片。“我觉得做‘自费歌手’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不是真正的认可,我完全不能接受。”他曾经卖过自己的作品:两首歌,三年的所有权利,价格仅是每首1000元。显然,他无法以这样的音乐方式生存。   因为日常从事计算机工作,上网是自然而然的,2002年底他把自己的几首作品放到网上,“想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看看大家对我的评价会怎样。”之后是1年的沉寂,紧接着1年的喧嚣,唐磊靠市场赢得了唱片公司。“传统媒体像电台排行榜,可能会有各种运作的因素。网络是挺公正公平的环境,只要是大家真的喜欢,它的数据不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我觉得以后,通过网络来推介和验证自己的歌手会越来越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 8:28:5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1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磊的成功是当初雪村“东北人”走红的翻版,网络传播的力量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
 
发表于 2004-12-31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传播的力量不容忽视!

这就是某些“势力”或“个人”妖魔化害怕限制甚至禁止网络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