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教案《民乐奇葩》,请多指教。求助《月光下的凤尾竹》Flish

1
回复
119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0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乐奇葩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能分辨维吾尔族、傣族、彝族的乐器及其音色。

2、能积极探究手鼓、葫芦丝、巴乌三种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3、通过听、唱、模仿、演奏等不同参与表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热爱少数民族器乐和所演奏的音乐。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参与表现、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热爱少数民族音乐艺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手鼓、葫芦丝、巴乌三种乐器的产生与本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新疆手鼓(达甫鼓)、铃鼓、葫芦丝、巴乌、及部分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创设教师向学生展示维吾尔族的手鼓、傣族的葫芦丝、彝族的巴乌。提问: 1、说出该乐器名称 。 2、主要流传于哪个少数民族?

2、提出问题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三种乐器,这些乐器跟这些少数民族的哪方面有密切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种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并且尝试来学习演奏这些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民乐奇葩吧!

二、新课教学

1、维吾尔族——手鼓(1)相关文化介绍 1交流:学生发言,谈对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认识和了解。 2教师小结。师:维吾尔族历史上也叫“回纥”,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全民信奉伊斯兰教,这里盛产马奶葡萄、哈密瓜和香梨,还有大家喜欢吃的羊肉串。维吾尔族不分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姑娘舞姿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小伙边跳舞边打手鼓,节奏明快、欢跃。(2)认识手鼓 1模仿:教师用手鼓打出几组基本节奏型,请学生拍手模仿。(由易到难递进) 2观察:手鼓的形状,了解其构造分为鼓面、木制圆框、圆框内侧的小铁环三部分。 3讨论:手鼓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 4探究:手鼓常用的演奏技巧有:击心、敲边、滚、弹、拍。学习击心和敲边。 5听赏:手鼓与萨它尔演奏的乐曲《沙漠驼客》。感受手鼓的音色、节奏、及乐曲的情绪。(3)参与表现 1练习:练习手鼓的基本节奏型。(拍手或用书本代替手鼓) 2表现:教师用手鼓、学生用铃鼓、拍手或拍书的形式。用基本节奏型为歌曲《达阪城的姑娘》伴奏。 简短小结:过渡语(略)。2、傣族——葫芦丝 ; 彝族——巴乌(1)相关文化介绍介绍傣族风俗民情,出示课件。师:傣族主要聚集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这里有珍贵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傣族村寨由一幢幢竹楼组成,式样很漂亮。傣族姑娘爱穿漂亮的筒裙。在农历三月中旬还有傣族本民族特有的节日——泼水节。(2)认识葫芦丝、巴乌 1聆听老师吹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主题音乐。 2 讨论:说出葫芦丝的音色特点。(音色优美、富有诗意,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 3观察:葫芦丝的形状。了解其构造分为吹嘴、葫芦、簧片、主管、副管五部分。 4探究:葫芦丝与巴乌有着共同的渊源,发音原理相同,音域相同,演奏方法相同,只是口型各异,音色也很相似,所以被称为“姊妹乐器”。区别:巴乌的音色较厚实。吹奏方法:与笛箫截然不同,吹低音时气流要强,吹高音时气流要轻缓。(3)参与表现 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全曲,想象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月光下的凤尾竹斑驳的剪影,傣家姑娘跳孔雀舞优美舞姿。) 2哼唱:学生视唱主题音乐。 3演奏:学生用竖笛演奏音乐主题。

三、拓展延伸师:

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乐器和音乐,这些乐器具有强烈个性和鲜明的色彩,通过它们演奏出来的美妙乐曲,不仅让本民族的人陶醉,同时也让各国的观众惊叹和折服。 1、听赏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演奏的乐曲《刘三姐》乐曲由京族独特的乐器——独弦琴,和巴乌、葫芦丝演奏。 2、欣赏图片中小学生在课堂演奏葫芦丝、巴乌的图片,鼓励学生学习民族乐器。(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无类似笛箫的超吹技巧,因此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而且学习周期相对较短,整体技巧难度小于竖笛等乐器。因此很适合中小学生演奏。) 3、总结 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共同关注民族音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 

 
发表于 2006-6-22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longnv分享!

《月光下的凤尾竹》Flish在坛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