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第11册第2课《草原牧歌》教案(转)

7
回复
210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7 0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草原牧歌 (网上找到的大家参考参考)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切分音;反复记号D.S.
2、综合训练:(一)节奏练习
3、歌曲:《银杯》曲谱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2、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
教学难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请同学们唱一唱综合训练一的旋律。
2、想一想:你觉得这两条旋律哪最难唱?(导出切分节奏)
师:这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切分节奏。
二、读谱知识:切分音。
1、教师出示以前学过的比较简单的切分节奏,请同学拍手读出节奏。
2、出示切分音图式。
教师讲解:请同学将书上的几种节奏拍手读出来。(得出切分节奏的时值)。
3、请同学两人一组反复拍拍,看谁拍的准确。
4、将刚才演唱的两条旋律再唱一唱,请同学边唱边按书上要求的节奏打出拍子。
三、歌曲《银杯》曲谱。读谱知识。
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不要哼歌词,鼓励学生主要要哼曲谱)。
3、请同学将今天所学过的切分节奏找出来,并依次唱一唱。
4、再次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出教师演唱的顺序。
师:我为什么要按照这种顺序来演唱呢?因为歌曲中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复记号D.S.
5、教师讲解反复记号:注意:D.S.必须与 结合起来使用。
请同学讲一讲书中的反复记号如何应用。
教师出示几个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应用。
6、跟教师唱唱曲谱。注意:切分节奏处的唱法。
课题:草原牧歌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二)
2、歌曲《小黄鹂鸟》学唱;歌曲处理
3、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天堂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2、欣赏筝独奏曲,继续培养学生通过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歌曲《小黄鹂鸟》学唱
教学难点: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注意切分节奏处唱法。
二、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几种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演唱。
2、请同学说说以前都学过哪几种切分节奏。并拍一拍。(综合训练二) 再请同学将上节课刚学过的切分节奏写出来,并拍一拍。
3、请同学跟琴唱歌谱。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情绪。
2、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切分节奏处的演唱一定要准确。
将切分节奏处找出,依次练唱。
3、跟琴练唱歌词。
4、处理:
讨论:演唱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速度?情绪?
练唱。
(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可以表演。
四、欣赏:天堂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初听,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2、分三部分细听,请同学们按照听听想想来听三部分的速度、旋律、分别是怎样表达的。(完成听听想想)
3、请同学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听到“fa”时举手表示,并说说这里出现fa后,乐曲发生了什么变化。 4、复听全曲,请同学跟着音乐表现出渔夫一天的工作。
五、教师小结:我国的民族音乐非常有特点,是有着悠久历史发展的。今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民族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7 7:38:50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19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拉!

 
发表于 2007-9-22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em23][em23]
 
发表于 2007-9-26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乱了,不知道在上些什么
 
发表于 2007-9-27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em07]
 
发表于 2007-9-27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能不能让我说几句?我说说我的感觉,不当之处敬谅!

一、我感觉这课好专业,一种完全师范音乐专业化的课堂教学;突出的是技能的训练,对于知识的传授过于刻板;
二、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首位,为什么?套用语文教学现在的说法那就是人文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我觉得可能过于注重了工具性,专业性更强了些。音乐是情感的一种表现,既然表现的是情感,那么,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悟情而歌之。这样,也许我们会教得没那么的累。
三、切分节奏的掌握固然重要,个人觉得,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教学网上搜搜前辈们的经验做法,还是能找到很多的。我关注的是,曲作者用了这样的切分节奏,为什么用?如果不用可不可以?我不用,我用类似前十六或后十六行吗?我们对比演唱了试试看?。。。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探索,让学生体验音乐中的一些奥秘。
四、还是觉得,音乐是一种情感,我们完全可以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学到知识,从而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时间“悟情而歌之”。。。

呵呵,真的,本不想说这么多,就当是一种理解,一种辨析。不当之处还需谅解!

顺便一句,六年级的音乐课,从来不给我上,哈哈。。。。

[em08]
 
发表于 2007-9-29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发表于 2008-8-21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