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新时期的音乐之声 (一)上海音乐学院与专业音乐院团的组建 进入本世纪五十年代,迎来了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大好局面,为音乐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重建了设施更为齐备、门类更为齐全的上海音乐学院,组建了各专业音乐团体,从而使上海的音乐朝着正规化、高水准的方向发展。1949年9月1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改名为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贺绿汀任院长,向隅、谭抒真任副院长,谢绍曾为教务主任。贺绿汀兼作曲系主任,周小燕任声乐系主任,李翠真任键盘系主任,谭抒真兼管弦系主任等。不少外籍教师仍被聘用,并开始招收新生。1950年学校又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此后,力量有所加强。8月,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并入;1952年9月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音乐系并入;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部分教师被聘用,至此,正式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 学院首先把师资队伍的组织放在第一位,除上述教师外,又聘用丁善德教授为作曲系主任、副院长;作曲系聘用了原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的钱仁康、马革顺、朱起东等教授,管弦系后由陈又新教授任系主任。钢琴系有李翠真、范继森、李嘉禄、夏国琼、吴乐懿五大教授。声乐系有谢绍曾、劳景贤、洪达琦,并再次起用老资格的俄籍声乐教授苏石林等。其次,在教学体制上,开始形成大、中、小学十四年一贯制的教学体制,从以后的教学实践和成果看,这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出人才的成功办学体制。 在教学中,大量引进借鉴外国近现代音乐技术理论,发展音乐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10月,成立了音乐研究室,包括编译组。由学贯中西的音乐学家沈之白任主任,集合和招聘了精通外语和具有广博学识的人员,开始有计划地翻译出版了一些音乐理论技术丛书和音乐历史丛书;音乐论著和音乐辞典等书籍。1950年成立乐器制作室,由谭抒真副院长负责,不久就制造出首批高级提琴,1959年又由李良才技师与钢琴修理员戴行福共同研制成功国产第一架竖琴。学院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和建设尤为重视,1951年开始先后聘请北京京韵大鼓著名盲艺人王秀卿、榆林小曲民间艺人丁喜才、民间唢呐和笙演奏艺人宋保才、宋仲奇兄弟以及后来的上海本地二胡盲艺人孙文明及朱勤甫,等等。1953年组建民族音乐研究室,由贺绿汀、黎英海任正副主任。1956年又成立民族音乐系,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有系统的采集、录音、整理和研究。学院曾先后开办了“音乐教育专修班”、“干部进修班”及歌剧、管弦、合唱三个训练班,以后又增办了“少数民族班”,如著名的少数民族歌手才旦卓玛、何继光等都是在学院学习或进修的。 1954年起设立“专家工作组”,先后聘请来校任教的有苏联钢琴专家谢洛夫、基本乐课专家德米特列夫斯卡娅、作曲理论专家阿尔扎玛诺夫、指挥专家迪利济也夫、民主德国小号专家考尔拉切克、保加利亚声乐专家契尔金、民主德国竖琴专家施瓦兹、苏联小提琴专家比利捷、捷克长笛专家鲍莱克、保加利亚声乐专家基洛娃等,对学院的教学建设有所建树。与此同时,也有计划地分批选派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各国学习。从1952年起先后赴苏留学的有徐宜、倪洪进、林应荣、曹承筠、吴菲菲、李民铎、殷承宗、黄晓同;赴保加利亚的有张利娟、施鸿鄂;赴匈牙利的有袁培文、宗伯、赴波兰的有钱乐知、史大正;赴捷克斯洛伐克的有周彬佑;赴东德的有姚关荣、焦杰等。另外,不断邀请苏联等国家的音乐界人士和团体访问学院,促进了我国同各国音乐界人士的交流。其中最为轰动的是1957年10月18日,苏联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奥依斯特拉赫和钢琴家杨波尔斯基的来访,贺绿汀院长代表全院将玉石香炉和玉石雕刻分赠两位音乐家。1958年6月6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120人在团长阿诺索夫和小提琴家皮凯率领下来学院参观并演出交流座谈。学院也派遣人员参加国际有关的艺术与音乐活动,并屡获奖状。在五十年代历次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的有杨嘉仁(指挥银质奖)、李志曙(声乐银质奖)、韩中杰(长笛银质奖)、郑兴丽(声乐优秀表演奖)、周广仁(钢琴铜质奖);楼乾贵(声乐银质奖)、李瑞星(钢琴五等奖);鞠秀芳(民歌金质奖)、温可铮(声乐比赛银质奖)、王石石(大提琴铜质奖)、韩铣光(圆号铜质奖)、施咏康(交响诗《黄鹤的故事》铜质奖)、蒋祖馨(钢琴组曲《庙会》铜质奖)、桑桐(《内蒙古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铜质奖);萧白等(《幸福河大合唱》获大合唱金质奖)、殷承宗(钢琴金质奖)等。在其他的一些专业国际比赛,如国际舒曼、肖邦、李斯特、斯美塔那、柴可夫斯基、乔治·埃涅斯库等国际钢琴比赛及其他的国际比赛中均有获得最高或较高名次者。以后学院的丁善德、周小燕、吴乐懿、李民强等也多次出国担任有关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 贺绿汀1934年创作钢琴曲《牧童短笛》获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曲”头奖而一举成名。后从事电影歌曲与其它音乐创作。1949年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大合唱《十三陵水库》;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马》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丁善德1934年首演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并灌制唱片,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位灌制唱片的钢琴家,后又成为我国第一位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音乐家。1946年赴法留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系主任、副院长等职。主要作品有:交响乐《长征》、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二号》等;大合唱《黄浦江颂》,出版有《丁善德钢琴曲集》、《丁善德艺术歌曲集》。 谭抒真1927年已随工部局管弦乐队演出,成为该乐队最早的中国演奏员。1949年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兼管弦系主任、顾问,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小提琴研究所所长。对我国小提琴演奏及其制作事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周小燕1935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38年赴法留学。1948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教授,1949年起历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副院长。1988年创办“周小燕歌剧培训中心”。近年来培养了刘捷、张建一、廖昌永等国内外声乐比赛的获奖者,为我国声乐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沈之白1934年参加外侨的“上海合唱团”。曾和卫仲乐等组织“中国音乐学学会”。1940年任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外音乐史教授。1950年起任上海音乐学院编译室主任,民乐系主任等职。曾主编音乐理论、技术两套丛书,担任《辞海》音乐学科主编。撰有《中国音乐史纲要》等论著,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 卫仲乐1928年入“大同乐会”,后任乐务主任。1933年大光明影院落成庆典,卫一曲《十面埋伏》技惊四座而一举成名。卫曾举行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场个人多种民族乐器独奏音乐会。1941年和金祖礼、许光毅创办中国管弦乐队,后扩充为中国管弦乐团,1949年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是我国现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 1952年成立的上海乐团,是上海首家大型的、综合性的音乐团体。设有交响乐队、合唱队、民族乐队、铜管乐队,集中了原上海大部分的专业、业余音乐家。至1956年后,各队先后扩建为团。 1956年冬正式定名的上海交响乐团,其前身为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1949年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两年后又改为上海市人民交响乐团,1953年春成为上海乐团交响乐队。首任团长和指挥黄贻钧,副团长陆洪恩。乐团现拥有近百名演奏员,四管编制,拥有瞿维、朱践耳等作曲家。演出古典、浪漫和现代乐派各个时期、各种体裁的外国音乐作品,举办过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柴科夫斯基、德伏夏克、普罗柯菲耶夫等作品演奏会,排演了罗马尼亚、波兰、俄罗斯、芬兰等国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等。尤其是注重推出我国作曲家的作品,如冼星海的《中国狂想曲》、《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贺绿汀的《晚会》《森吉德马》、丁善德《长征交响曲》及王云阶、瞿维、朱践耳、施咏康、刘敦南等的作品。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严良堃、杨嘉仁、陈传熙、韩中杰、黄晓同、郑小瑛等,以及国外著名指挥家杜布罗夫斯基、西米拉、阿诺索夫、迪利捷也夫、汉尼克宁、伊拉切克、金斯基、皮里松等曾作为客座指挥与乐团合作,世界著名独奏家杨·沃伊库、采尼尔·斯捷潘斯卡、达·奥伊斯特拉赫、马友友、傅聪、林昭亮等也以独奏家身分与乐团合作演出。乐团曾赴美国、德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访问演出。乐团指挥黄贻钧、曹鹏、陈燮阳等也指挥过国内著名的中央乐团以及国外著名的柏林交响乐团、赫尔辛基交响乐团、苏联国家交响乐团与菲律宾交响乐团等。 黄贻钧1934年进百代国乐队任演奏员,大量参与电影、话剧的演奏配音与创作。1938年进上海工部局乐队任演奏员,这是我国最早正式加入该乐队的、为数不多的演奏员之一。1950年10月,黄成为我国最早的交响乐队指挥之一。1953年起先后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及首席指挥、名誉团长。创作有民乐合奏曲《花好月圆》、管弦乐《江南组曲》、《良宵》(编配)等。 朱践耳1955赴苏联留学。回国后先后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作曲。1989年当选为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1993年当选为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主要作品有歌曲《打得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钢琴序曲第二号“流水”》;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交响音诗《纳西一奇》及多部交响乐等。 1957年成立的上海民族乐团,是由上海乐团民族乐队扩建而成的。先后任团长的有何无奇、董立基、何彬、龚一。乐团罗致了原上海优秀的民间音乐家,如霄兆乐团和上海国乐研究会主要成员、琵琶演奏家孙裕德任副团长;大同乐会和上海管弦乐团创建人之一的许光毅任副团长;还有原上海紫云国乐社和中国国乐团的陆春龄任笛子独奏演员;今虞琴社发起人之一、古琴演奏家张子谦任古琴独奏演员。乐团现拥有七十余名演奏员,分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和打击乐四组,形成大型的民族乐队组合。同时,乐团又根据乐种或乐器组合的需要,形成各种小型的乐队编制组合,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弹拨乐合奏、少数民族乐器组合等等。多年来,乐团首先注重于挖掘我国民族音乐瑰宝,包括乐器改革、传统乐曲的整理加工等。其次,大力推进创作并使其题材多样化,形式更具特色。乐团以其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招待过来访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及外国贵宾,曾代表我国民族音乐界出访过20多个国家,并经常与我国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华人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讲学辅导,为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出贡献。乐团现拥有闵惠芬、龚一、俞逊发和曹燕珍、张鸣杰等著名独奏、独唱演员。 孙裕德1924年师从汪昱庭学大套琵琶。后为“霄兆乐团”和“上海国乐研究会”主要人员。1957年任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孙为我国现代著名琵琶与洞箫演奏家。 张子谦1934年与查阜西、彭祉卿等28位琴友发起成立“今虞琴社”,1957年任上海民族乐团专职古琴演奏员,成为我国第一个职业古琴演奏家,为现代古琴广陵派的主要传人。陆春龄1941年入紫云国乐社,后发起成立中国国乐团。1952年先后任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笛子独奏演员。1976年后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陆曾出访过欧、亚洲二十几个国家,曾参加过欢迎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等各国政府首脑和国际友人的招待演出,创作有《今昔》、《喜报》等笛曲。 1956年上海乐团合唱队扩建为上海合唱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型专业合唱团。1981年以合唱团为主整编又起用上海乐团名称,设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前后任团长的有司徒汉、陆在易,指挥司徒汉、曹鹏、郑裕锋等。1997年和上海歌剧院合并,取消建制。乐团曾以精湛的合唱艺术著称,演出过从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音乐时期及近现代各国著名作曲家的合唱作品,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等大型音乐作品。还推出我国作曲家的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幸福河大合唱》、《黄浦江大合唱》、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合唱音诗《森林日记》等,曾拥有歌唱家董爱琳、周碧珍、金仲鸣、刘明义、靳小才、张世明、胡晓平等。 司徒汉1953年起历任上海乐团合唱队队长兼指挥、上海合唱团副团长、团长兼指挥。1979年起任上海乐团团长兼指挥。司徒汉从学生时代起就投身于群众歌咏活动,四十年来创作和指挥了大量的群众歌曲,如《黄河大合唱》、《幸福河大合唱》以及《黄浦江大合唱》等,曾任影片《聂耳》、《阿诗玛》、《枯木逢春》等合唱指挥。 上海歌剧院前身为成立于1935年的新安旅行团,1949年进入上海改名为新旅歌舞剧团,1956年10月与华东革大文工团、上海青年文工团、南京文工团合并组成上海实验歌剧院,1990年更名为上海歌剧舞剧院,1997年和上海乐团合并正式命名为上海歌剧院。历任院长和常务副院长有梁寒光、许平、朱可常、张优、陈强、肖炎、施鸿鄂、何少华,歌剧艺术家张拓,作曲家商易、萧白,曾拥有歌剧及歌唱演员任桂珍、林明珍、施鸿鄂、黄葆慧、陈海燕;舞蹈演员舒巧、李仲林、周洁、顾红;唢呐演奏家任同祥等。剧院几十年来创作了70余部大型作品,如民族歌剧《海峡之花》、《多布杰》、《大野芳菲》、《仰天长啸》、《楚霸王》等;音乐剧《请与我同行》、《雁儿在林梢》等;民族舞剧《小刀会》、《奔月》、《凤鸣歧山》、《木兰飘香》等,还有300多个形式各异的小型歌剧、舞蹈和音乐作品。排演和上演的中外优秀的歌剧有世界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罗密欧与朱丽叶》、《蝙蝠》、《卡门》和中国歌剧《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等。 创建于1956年6月的上海电影乐团,设有管弦乐团和民族乐团。1997年与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并,取消建制,组建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电影乐团先后任团长的为著名作曲家王云阶、吕其明等。著名指挥家陈传熙任首席指挥。另拥有黄准、寄明、葛炎、萧珩等作曲家。四十余年来为大量的电影和电视作曲配乐,如电影《聂耳》、《红色娘子军》、《红日》、《李双双》、《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色娘子军连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广为流传。乐团还经常举行音乐会,创作有交响乐《抗日战争交响乐》、管弦乐《红旗颂》、《喜马拉雅随想曲》、交响叙事诗《白求恩》以及民族管弦乐《红旗渠》、《山河行》、《飞天》等。 陈传熙1935年入国立音专,1946年任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任双簧管演奏员,1952年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1958年任上海电影乐团指挥。陈曾为《林则徐》、《聂耳》等200余部电影指挥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