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思乡曲》素材和建议

2
回复
166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7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一个大3的学生,学的是音乐教育.我们下个与要为9月实习试讲了.我想上<思乡曲>,但不知道怎么找相关素材.请大家帮帮我~~~~~

  我的思路是先读一段名作家关于思乡,乡愁的文章,导出<思乡曲>然后学唱...最后欣赏小提琴曲<思乡曲>

但是还有很多素材没找到.而且也不知道备课的格式.请各位前辈教教我


思 乡 曲
歌名:《思乡曲》
词作者: 瞿琮
曲作者:郑秋枫
歌词:
中秋月挂天上,映木楼,照小窗。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海外万千游子,隔山隔水相望。相望,相望,泪眼无限惆怅。
椰子树风中唱,诉离情,话衷肠。最忆故乡草木,难忘慈母生养。秋来梧桐叶落,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发表于 2008-11-30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乡曲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器乐曲的欣赏占了一定的比重,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器乐作品,而《思乡曲》正是器乐曲当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作为中学生有必要欣赏它,同时培养学生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及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了解小提琴及其丰富的表现力。

2)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作用不同,塑造的音乐形象也不同。

3)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B.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音乐注意力、记忆力。

3)熟唱、熟记主题片段。

德育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确立依据:

1)以新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以教参为指导。

2)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

3)正确认识我国音乐文化,落实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小提琴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熟唱、熟记主题片段。

难点: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的作用不同,塑造的音乐形象也不同。

确立依据:《思乡曲》是小提琴独奏曲,了解小提琴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这是首要条件。熟唱主题对理解作品有重要的意义,而对理解不同要素表现作用不同,塑造的音乐形象也不同有所难度,通过对各部分不同音乐要素的分析、讲解可使学生对音乐有所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通过作品的欣赏、分析,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与表现手段,了解欣赏音乐的三个层次(音响外层、情感层、思想意境层)、四点建议(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但不能充分发挥理性认识而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怎样欣赏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情景交融的讲授理解难点,从而达到真正理解作品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完整听一遍全曲,介绍小提琴及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此曲产生初步的印象,这对分析、理解作品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方法:

1.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式、分析式、归纳法

确立依据:本着因材施教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根据欣赏的三个层次四点建议而确定的。

2、教法的灵活性与实用性:这种方法教学,不是把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电化教学加强直观性,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内部动因,积极诱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真正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将曲谱等展示在大屏幕上,以便学生感受音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把知识、情感、兴趣融为一体,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的多元效应。

教法:指导学生用感知音响情感体验理性认识,循序渐进掌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动脑,主动探索知识,增强分析想象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程序:(一)1.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及小提琴和它丰富的表现力。

弦乐组 乐器王国里,除钢琴是一国之君外,

木管组 就要数小提琴了。小提琴音域宽广,音

构成 色更美,既能奏出轻盈悦耳的旋律,也

铜管组 能发出铿锵有利的和声,被称为乐器

打击乐组 中的皇后

1.完整欣赏全曲(多媒体播放)

问题:全曲分为几个部分?听后有何感受(学生回答)

2.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采用《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主题。

小提琴以柔和的音色、跌宕起伏的旋律,把怀念、忧伤的情绪表现的很细腻。

《思乡曲》(小提琴独奏)片段

第二部分:

乐曲的高潮,在音乐要素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象主人公想到了以往在家乡发生的某些令人愉快的事情。

第三部分:

小提琴移高八度再现主题,色彩明亮,情感表现的更加细腻。最后在简朴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尾声中结束。

师生活动:多媒体出示谱例,教师设情境提问(各段采用不同要素,表现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

反馈练习:试唱第一段主题片段(教师伴奏)

总结归纳:

不同要素 表现作用

速度慢、节奏疏松、音色暗淡——忧伤、凄凉

速度快、节奏紧凑、音色明亮——愉悦、欢快

欣赏:

为使学生更好体味作品、理解乐曲、欣赏全曲,学生随乐曲哼唱主题。

作业:搜寻欣赏马思聪作品。

板书设计: 《思乡曲》 ------马思聪

第一部分:色彩柔和怀念、忧伤

第二部分:色彩活泼愉快、喜悦

第三部分:色彩明亮情感表现更加细腻

[em01]
 
发表于 2008-12-4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em01]我也准备上的,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