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巴乌] 从别的网上看到的关于葫芦丝巴乌乐器改革的讨论

1
回复
11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别的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对葫芦丝巴乌乐器改革和演奏曲风的讨论,感觉挺有意思,将它转贴过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也可谈些自己的想法。

葫芦丝走向世界有几大局限

第一个是真正的局限,那就是它的音域太窄,而这个问题似乎暂时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解决。音域是乐器的舞台,音域宽,发挥的舞台就大;而习惯了大音域,在88键钢琴上作曲的作曲家,让他们用葫芦丝的小音域作曲,让其他乐器也在比较小的音域内进行伴奏(伴奏虽然可以用低音或者偶尔用高音,但主奏乐器那么小的舞台,伴奏弄复杂了是不合适的),短时间里是无法解放手脚的。

单簧管也是一个簧片振动,为什么同一个指法,通过改变气流控制可以出几个相差八度的音呢?我们的乐器制作者有没有可能从这里找突破,扩大葫芦丝的音域?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那就为葫芦丝真正走向世界做出了大贡献。

第二个也是真正的局限,那就是它的音量偏小。音量太小的乐器,进乐队做合奏就比较麻烦。音量做大,其实并不困难。麻烦的是音量大了,那么音色的感觉就变了,大家感觉就不是葫芦丝的味道了。葫芦丝在印度的那个堂兄弟,音量偏大,乌里哇拉的,大家感觉就不是葫芦丝的味道。改天我有朋友去印度,我一定请他买一个音准好的 PUNGI 回来,试吹一下《月光下的凤尾竹》,看与我的大音量葫芦丝是否有本质区别。

第三个局限是个假的局限,可是,却是一个最大的局限,那就是我们众多葫芦丝爱好者自身的认识和偏见。我们已经习惯了葫芦丝演奏云南的音乐,25- 23-.内心已经不愿意接受用它演奏其他音乐,即使小音域的曲子,即使演奏者水平非常高,我们仍然会觉得不是那个味道。

这是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希望葫芦丝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我们的内心顽固地认为只有我们温柔、委婉(音量变化小、音域窄,处于中音区的旋律,自然总是温柔委婉的)的云南音乐是正宗的,其他的曲风来了受不了,总认为人家还要再提高提高---- 其实无论人家怎么提高,都是永远难以适应我们的品味的。所以,这第三个局限,虽然其实只是一个认识上的局限,却是最难以解决的。

让其他的民族彻底接受一个乐器是容易的,只要这个乐器能适应他们原有的音乐;但是,要让其他民族彻底接受、喜爱另外一个民族的旋律,这个比较困难。我们汉族的五声调式音乐,外国人未必像我们那样喜欢。云南的旋律,也未必全世界人民都迷上。

要让葫芦丝走向世界,因此就有以下几个问题要解决:

1。扩大音域;2。扩大音量;3。我们自己动手,把一些世界名曲改编成葫芦丝独奏曲并且大量发行光盘,在外国人尤其是外国在华留学生中推广,让他们爱上这个简单易学的乐器,带回各自国家;4。我们自己要破除老观念,在保持葫芦丝传统风格的同时,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曲风,而不是一旦有人用葫芦丝吹流行歌曲,立即出来大声呵斥。

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新的麻烦似乎也要来了:当葫芦丝的音量大了,音域宽了以后,我估计,它就要变成真正的东方萨克斯了,何不干脆就吹萨克斯?

中国民族乐器走向世界还有一个半音的问题,这里就不敢深入下去了。

**非常赞同JACK所提的三个局限,另外我还加一个,就是:由于前几个局限的存在,而改革者的改革思路却迟迟没有打开,以至对葫芦丝巴乌艺术整体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然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定的.

两个真局限中,音域的难解决,而且不少人在这上面走了歪路,或者纠缠不清.音量的问题好解决,而且事实上音量是算可以的,其实由这两个局限牵扯出的更多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

假局限的确就是最难克服的瓶颈,这不仅表现在葫芦丝这一件乐器上,也表现在整个国乐界乃至当今中国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就这些音乐观念上的问题并立足于前次的中印音乐发展比较一贴的基础上简要的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中东,印度,日本,也许你对他们存有各种看法,但我想大家还是不会轻易否定他们的民族音乐发展得健康有活力,民族乐坛充满着新的生机与朝气.这三种音乐在国际上取得了令人钦佩得成就,也大踏步地走进了现代.与中国音乐比较,他们也应该经历过欧美得冲击和现代的考验,也有着不断改革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乐改革曾有一段热火朝天的时候,主要的一条思路就是民族音乐交响化,新乐器的研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总纲来的,这条思路一直延续至今,人人都不自觉受其影响.这是落后者面对先进者奋发图强的最自然体现,但也是潜意识里对别人的一种屈服妥协.但印度和日本却明显不是这样.印度吸收西乐并全盘印度化是出了名的,小提琴,萨克斯除了外形没变,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印度民乐了,十二平均的手风琴到了印度却被改为印度平均律了,印度走的是交响音乐民族化.日本有着严重的西化倾向,相信也进行过某些用西方和现代标准来引领的改革,但传统乐器的精髓还是保留了下来,甚至并无大的根本的改进.真正革新的其实是日本的音乐气质.欧美音乐是一针强心剂,让传统的大和气质学会了适应现代环境,还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客为主.日本洞箫SHAKUHACHI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及它引发的那股HACHI热潮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日本音乐欧日并行,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水乳交融,喜多郎,久石让,宗次郎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中国乐坛呢,虽然有形式上的中西交融,不过还是以种种拼凑堆砌为主.我觉得这是不是因为民族音乐交响化这一总纲呢.

2具体说到葫芦丝,三个八度宽音域;半音齐全;能在大乐队里担任重要角色,又能出色的独奏;但又要尽量多的保持民族特色,这就是典型的民族音乐交响化思路.交响乐有交响乐的活法”,葫芦丝有葫芦丝的活法”,要让两者结合是可以的,但为什么就一定得是主从结合呢,也许互补结合更好呢.要走向世界一要性情随和适应性强,二要自己有独特的地方,不然人家何必去舍亲取疏,舍近求远呢. http://bbs.hulusi.com/dispbbs.asp?boardID=34&ID=22585&page=2, 这个帖子里有我对改革的一些具体想法及关于一些疑问的解答.

3现在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态是,听到二胡版卡门哈巴聂拉,竹笛版土耳其进行曲,古筝版天鹅湖,还没仔细欣赏乐曲,心里感觉就怪怪的,最后是一个字”,然后还有一通大道理,说要现代就得是电吉他,要摇滚就得是架子鼓,要古典你就要一个人躲到音乐厅去,每个人都有选择地自由,我也不对你表示任何意见.你说我不爱国,电吉他自有电吉他的爱国法,不需要你琵琶来理解什么;你说我没深度,摇滚自有摇滚的深度,不需要你京剧来理解什么;你说我太脱离时代,孔子的时代也自有他的乐趣.人的独立意识加强烈,却越来越狭隘,只知道两个字--拒绝.这样的音乐要能带来多少快乐呢.我看过许多日本青年音乐家与欧美青年音乐家同台竞技的视频,欧美音乐家用小提琴流利的拉出能剧的旋律,日本音乐家用尺八率性地吹出爵士乐的调子,自得其乐,根本没有国内舞台上常见的做作与矫情.我何尝不希望见到这样的表演发生在中国一场普通晚会上呢.狭隘的独立是苍白的,一味的拒绝也许最后只是加重了事实上的依赖.别开许许多多因素,音乐或者文化最终还是归属于我们的心灵

非常赞同JACK所提的三个局限,另外我还加一个,就是:由于前几个局限的存在,而改革者的改革思路却迟迟没有打开,以至对葫芦丝巴乌艺术整体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然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定的.

两个真局限中,音域的难解决,而且不少人在这上面走了歪路,或者纠缠不清.音量的问题好解决,而且事实上音量是算可以的,其实由这两个局限牵扯出的更多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

假局限的确就是最难克服的瓶颈,这不仅表现在葫芦丝这一件乐器上,也表现在整个国乐界乃至当今中国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就这些音乐观念上的问题并立足于前次的中印音乐发展比较一贴的基础上简要的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中东,印度,日本,也许你对他们存有各种看法,但我想大家还是不会轻易否定他们的民族音乐发展得健康有活力,民族乐坛充满着新的生机与朝气.这三种音乐在国际上取得了令人钦佩得成就,也大踏步地走进了现代.与中国音乐比较,他们也应该经历过欧美得冲击和现代的考验,也有着不断改革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乐改革曾有一段热火朝天的时候,主要的一条思路就是民族音乐交响化,新乐器的研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总纲来的,这条思路一直延续至今,人人都不自觉受其影响.这是落后者面对先进者奋发图强的最自然体现,但也是潜意识里对别人的一种屈服妥协.但印度和日本却明显不是这样.印度吸收西乐并全盘印度化是出了名的,小提琴,萨克斯除了外形没变,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印度民乐了,十二平均的手风琴到了印度却被改为印度平均律了,印度走的是交响音乐民族化.日本有着严重的西化倾向,相信也进行过某些用西方和现代标准来引领的改革,但传统乐器的精髓还是保留了下来,甚至并无大的根本的改进.真正革新的其实是日本的音乐气质.欧美音乐是一针强心剂,让传统的大和气质学会了适应现代环境,还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客为主.日本洞箫SHAKUHACHI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及它引发的那股HACHI热潮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日本音乐欧日并行,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水乳交融,喜多郎,久石让,宗次郎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中国乐坛呢,虽然有形式上的中西交融,不过还是以种种拼凑堆砌为主.我觉得这是不是因为民族音乐交响化这一总纲呢.

2具体说到葫芦丝,三个八度宽音域;半音齐全;能在大乐队里担任重要角色,又能出色的独奏;但又要尽量多的保持民族特色,这就是典型的民族音乐交响化思路.交响乐有交响乐的活法”,葫芦丝有葫芦丝的活法”,要让两者结合是可以的,但为什么就一定得是主从结合呢,也许互补结合更好呢.要走向世界一要性情随和适应性强,二要自己有独特的地方,不然人家何必去舍亲取疏,舍近求远呢. http://bbs.hulusi.com/dispbbs.asp?boardID=34&ID=22585&page=2, 这个帖子里有我对改革的一些具体想法及关于一些疑问的解答.

 
发表于 2008-5-22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探讨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