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 中国民族乐器史话 (摘录)

1
回复
106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6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漫长的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生活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创造,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和具有多种形式的民族器乐曲。长期以来,人们用它来寄托情思、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在古人的祭祀、民间的喜庆节日、或者是在婚丧嫁娶的活动中,它经常和唱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表达人们的各种思想和情趣。它伴随着人民的生活经历过无数个岁月,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创造和使用乐器,根据考古的发现和甲骨文当中的记载,当时使用的乐器已经有鼓、土鼓、磐、离磐、钟、铃、管、埙等乐器。打击乐器在当时占着主要地位,吹管乐器基本上是简单的单音乐器,但是已经看出向多音乐器发展的趋向。

奴隶制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能力较原始社会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在战争中得来的奴隶,除了强迫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外,还迫使他们生产供奴隶主享受的各种物品,其中也包括乐器的制作,由于奴隶制社会技术的进步,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社会生产,而产品还有所剩余,所以音乐的演奏,也开始从原始社会的以自娱为主而向专业化转变。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从现在出土的乐器实物和甲骨文当中的记载来看,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乐器,鼓、铃、磐、编磐、钟、缶、埙、言、竽等乐器已经普遍开始应用,打击乐器的构造已比较复杂,吹管乐器已经出现了像笙和竽那样簧与管相配合而发音的簧管乐器,这无疑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也说明了当时的器乐演奏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到了周朝,见于文字记载的乐器名称已达七十多种,弹拨乐器已经出现,其中的琴和瑟在以后流传了几千年。由于乐器的品种繁多,古人已经能按照乐器制造材料的不同,以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进行分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八音”分类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结构产生了急剧的变化,打破了宫廷对音乐的垄断,民间音乐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战国策》中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等、鼓瑟、击筑、弹琴。”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器乐在人民的生活中间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最近,在湖北省随县从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它的制作工艺精良、音域宽广,可见在民间音乐普遍开展的基础上,宫廷音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

秦汉隋唐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中央封建集权制度由形成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促使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从公元前2世纪开辟了丝绸之路以来,随着物资的交流,在文化方面,同时也展开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广泛的交流。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也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融合,也促使了文化方面的融合,音乐在这个时期相应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唐时期,乐器的品种大大增加,少数民族的乐器逐渐与中原地区使用的乐器互相结合,提高了乐器的质量,丰富了它们的演奏技法,为唐代音乐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代音乐的大发展,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并派人到中国来学习,现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乐器,就是中日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宋代以后,词曲、戏曲、歌舞、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或得到新的发展,对器乐又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这个时期的民间音乐更为发达,而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唐代出现拉弦乐器的雏形,在宋代得到了发展,并且开始广泛使用,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器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在宋代以后,以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在乐队中的配合使用,使得我国的民族乐队更加丰富和完整了。

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在我国产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由于复古主义和黄色文化的侵蚀,影响了民间器乐的发展。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进步思想和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民族器乐界以刘天华先生为代表的革新者,首先把老百姓所熟悉的胡琴加以改革,并为它创作了一批乐曲,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状态,使胡琴从民间状态逐步走上了近代专业化道路。经过了他的努力,把二胡、琵琶这些民族乐器带到了高等音乐学府,为民族器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之后,民族音乐事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相继建立,不断设置各种民族器乐专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教师和乐器演奏人材。很多处于民间状态的乐器,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改革,一般地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在注意保持民族乐器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把民族乐器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近年来,音乐艺术院校和音乐团体培养了一批音乐作曲家,他们根据今天人民生活的特点,创作了大批反映今天人们的思想和情操的音乐作品,并且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成为推动民族器乐向前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天,我国的民族器乐正在摆脱旧时代、旧思想的限制和束缚,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长期以来,生活在各地区的不同民族,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习俗及爱好,创造了无数种乐器,创作了大批乐曲,借它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在民间流行的乐器有四百种之多,按照演奏习惯及乐器的性能,我们将它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及拉弦乐器四大类,下边分别做一些介绍。

“吹”出来的仙乐

吹奏乐器在我国乐器发展史上是出现比较早的一类乐器。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龠、和(小笙)、竽等乐器名称的出现。在周代民歌总集《诗经》当中有箫、管、龠、埙、 、笙六种吹管乐器的名称,发展到近现代已有百种之多。现在的吹奏乐器根据演奏方法和乐器构造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无簧哨的吹奏乐器,如笛、箫、斯布斯额(哈萨克族竖吹木笛);带簧哨的吹奏乐器,如管、唢呐、巴乌;以簧和有定长度的管配合而发声的簧管乐器,如笙、葫芦笙等。下面将常见的吹奏乐器介绍如下:

笛是我国最常见的吹管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在广西出土的西汉时期罗泊湾墓葬中的笛已经有一个吹孔和六个按指孔,与今天使用的笛很相似,粗算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两千多年流传的过程中,它的形状和构造变化不大。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岗石窟里,曾经出现过一种义觜笛,与今天西洋乐器长笛的吹觜部分大致相同,那时正是为了演奏的方便而创造出来的,可见古代乐工的聪明和才智,也可看出乐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现在一般的笛为竹制,上面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也有不开膜孔的笛,称“闷笛”),按指孔六个,能奏出两个多八度的音。由于笛子构造简单,音色悠美动听,历代相传,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并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还引出不少绘影绘声的故事。

据说,唐明皇非常喜爱音乐,他选了几百名音乐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音乐机构,称做梨园。在梨园中有一个享有盛名的笛子演奏家李谟,吹得一手好笛,还藏有几支稀世的烟竹笛,但是他仗着自己的一技之长高傲自大。一次,他的姐夫黄伯泰请李谟到越州去玩,备下酒席,邀了几位亲友同游镜湖。李谟乘兴吹起烟竹笛,悠扬清脆的笛声在湖面飘荡,吸引了不少游客。笛声刚落,掌声和赞叹声四起,使得李谟越发觉得自己了不起。这时,他发现坐在船头的一个老头态度冷淡,便装着谦虚的样子请老头指教。老头也不说什么客套话,指出李谟吹的《凉州曲》功夫还不到家,最高的音还没有吹上去。大家请老头做示范,他也不谦让,也吹起李谟刚才演奏的《凉州曲》,声音高亢嘹亮,透人心脾,使得在场的听者如醉如痴。曲刚过半,老头突然停住,大家茫然。他对李谟说,若再吹上去,笛子恐怕就要裂了。李谟知道,这正是自己刚才吹错的地方,忙说笛子不算什么,老伯吹吧!老头便接着演奏,当吹到《十三叠》时,周围的一切好像随着他的笛声都在微微颤动。忽然“叭”地一声,烟竹笛裂了。他的高超技艺使李谟拜服。从此,李谟更下功夫练习吹笛子的技巧,虚心向别人求教,技艺大进。

笛因流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在我国北部地区的笛较短,因为它常用于梆子腔一类戏曲的伴奏,所以又称它为“梆笛”。它的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左右,在五线谱上记为d2,至f4音(为了记谱的方便,曲笛和梆笛都采用低八度音记谱,实际音高比记谱要高八度);流行在我国南部地区的笛略长,因为它常为昆曲伴奏,俗称“曲笛”,在五线谱上记谱的音域为a—d3。笛子发出的音可分为三个音区:即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其中中音区音色明亮,音量变化幅度较大,易于发挥具有抒情性的音乐特点,高音区声音清脆,富于光彩。一般来说,梆笛比曲笛高四度,梆笛与曲笛又各有相差半音的两种。在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笛子的流行都相当普遍,长期以来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并且形成各种不同的演奏风格。《喜相逢》、《鹧鸪飞》新疆的《古廉木汗》都是很有特点的乐曲。

萧是我国民间流行很广的一件乐器,由于它的音色深沉、优美,音乐大多深刻内涵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萧的名称古今含义不同,今天的萧在汉魏六朝时期称为 (即笛),那时的箫指编管乐器排箫。箫在古代从西北羌族地区传至内地,最初只有四个按孔,以后逐渐增至六个按孔。唐代以后才将 改称为箫或洞箫。

箫为竹制竖吹单管乐器,在上端竹节处开一吹孔,按指孔前五后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用于独奏、伴奏和器乐合奏。它的音域为d1—e3。低音区善于表达深沉的音乐旋律,中音区善于表达优美的抒情性音乐。

斯布斯额

斯布斯额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吹管乐器,它的前身是用草原上生长的“丛文依草”(类似芦苇)制成,现在多用松木制成。斯布斯额中空无簧,管开三孔、四孔或五孔,管外扎以细线,有的还套上羊肠用以保护木笛。吹奏时将吹口置嘴中,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在乐器发音的同时,还用喉头发出一个持续低音,形成两个声部。乐曲大多由五声音阶组成,节奏较自由,高音靠气息控制,能奏出泛音。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柔美。由于乐器没有固定的规格,音域一般为f1—b2。有些牧民在宁静的草原上演奏时,往往把远处的鹿引来,远远静听斯布斯额的演奏,当它们发现不是自己的伙伴在召唤自己的时候,才慢慢地离去。哈萨克族的《额尔齐斯河》描写了额尔齐斯河的自然景色,是一首有代表性的斯布斯额独奏曲。

唢 呐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在两晋时期(公元265—420年)开凿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第三十八窟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演奏唢呐的绘画,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岗石窟(公元460—494年开凿)中也有演奏唢呐的雕刻形像。在明代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民间的吹打乐队中。明王盘在《朝天子》这首词中写道:“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每逢民间的喜庆节日,在吹打和锣鼓乐队中大多少不了它。唢呐不但用于独奏,也用于戏曲、歌舞的伴奏,现在的民族乐队中它也是很重要的乐器。

唢呐流行的地区很广,在新疆南部流行着一种木唢呐,它的管身和扩音器是一个整体,音色浑厚,独具风格。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唢呐大多是在锥形的木管前端加一铜质扩音器,声音高亢嘹亮。

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流行的唢呐有大、中、小三种,现在经过改革,制成了高音、中音和低音唢呐,在民族乐队中它有着独特的音响效果,高音唢呐的音域为#f1—d3;中音唢呐的音域为a—a2;低音唢呐的音域为A—d2。唢呐的低音区声音较浑厚,中音区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高音区较响亮,若控制不好,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有些地区经常使用哨子和唢呐的扩音器(即铜碗)相结合进行咔戏,加上嗓音和气息的控制,一人能模拟奏出戏曲中各种角色的唱腔,这就是俗话说的一人一台戏,它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小开门》、《一枝花》、《且比亚特木卡姆》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管 子

提起管子,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在民间的喜庆节日的乐队里,一个双簧竖吹的乐器。它的声音高亢明亮,粗扩朴实,它演奏的乐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圆润优美、时而如泣如诉,表现能力极为丰富,在乐队中往往起着领奏的作用,它就是管子。管,南北朝时期称筚篥,现在民间称它为“管子”和“头管”,由于它流行的时间悠长,曾引出不少动人的故事。

唐代段安节著的《乐府杂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唐德宗(公元780~805年在位)时,幽州著名的筚篥演奏者王麻奴,持艺倨傲,他听说在长安身居显宦的新疆于田贵族尉迟青演奏筚篥技艺超群,便持筚篥前去相会。王麻奴先用高般涉调吹了一首《勒部羝曲》,曲终汗流浃背,但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露了一手,尉迟青用平般调也演奏了这首乐曲,声音娓婉自如,优美动听,使不可一世的王麻奴折服,从此他再也不敢骄傲了。

唐代很多诗人写了很多记述演奏筚篥的诗篇。其中李颀写的《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在当时传为佳谈,诗中写道:

“南山截竹为厨 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垂泪。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由此可见安万善演奏的筚篥技术之高、音乐意境之深,在南北朝时期它已很普及了,到了唐代,它的演奏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

在民间,管有大小之分,而且还有单管与双管的区别,现在经过改革,有的还加了音键,扩展了音域,目前在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有中音管,音域为#f1—d3;低音管,音域为A—d2;加键管,音域为A—a1。它的低音区声音显得宽广;中音区明亮、高亢;高音区演奏技术较难,声音也比较紧张,它的音量表现幅度很大,有着丰富的表现能力。著名民间乐曲《江河水》就是用双簧管演奏的。《放驴》、《柳叶青》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喉 管

喉管主要流行在广东、广西地区,它的构造是在竹制直形管的上部安一苇制双簧哨片,下部承接一个喇叭形的扩音器,音色低沉、浑厚,多用于戏曲的伴奏和民间器乐合奏,由于它的音域较窄,只能奏出从d—d1的八个音,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经过改革,它将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乐器。

巴 乌

巴乌是流行在我国西南地区彝、苗、哈尼等族的单簧吹管乐器,巴乌用竹管制成,有八个指孔(前七后一),在吹口处置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横吹上端,振动簧片发声。巴乌音量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区的人们称它为会说话的乐器。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哈尼族有一对年轻人在热恋着,姑娘美丽纯洁,小伙子健壮勇敢,村子里都为这一对情侣能结合而感到高兴。不久,一个不幸的事发生了,魔鬼掠去了姑娘,并霸占了她,魔鬼害怕姑娘把这事说出去,就割去了她的舌头,然后把她扔进了深山。姑娘在深山里时刻都在思念自己的家和亲人。她的不幸遭遇感动了小鸟,小鸟便告诉她竹子会说话,这样姑娘便砍了一段竹子,用它制成了巴乌,她就用这支巴乌向亲人们诉说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后来,村子里的人为姑娘报了仇,她又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

巴乌现在经过改革,扩展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原来它只能演奏一个八度多一点的音,现在加了音键之后,能演奏出从e—f2的音,并保持了原来具有抒情性的音色,成了目前经常使用的独奏乐器。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在历代的音乐当中,它都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自从有了象形文字以来,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它就传到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佐证。

传说中的“隋作笙”(《世本》)虽不可信,但在战国时期的《诗经》当中已经有“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的歌词却是不容置疑的。《韩非子·内储说》中有一个故事:“齐宣王(公元前342—前324年在位)使人吹竽(笙的一种),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滥竽充数”的故事。

笙的构造比较复杂,它是以簧片(古代的簧片为竹制,现为铜制)和管中有定气柱相结合而发声的乐器。民间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类型,最流行的是十三、十四、十七簧笙,现经改革,已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二、三十六簧多种笙出现,现在民族乐队中使用的十七簧笙音域为c1—g2;二十一簧笙的音域为g—b2;三十六簧的音域为d—#c3。笙的音域比较宽阔,音量宏大。一般将笙发出的音分为三个音区。低音区低沉、浑厚,音量较大;中音区声音较柔和,音色明亮;高音区声音较清脆。在演奏中,除偶然使用单音外,绝大多数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互相配合而成的和音,构成独特的音响效果。它有丰富的表现技法,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笙不但用于重奏、合奏、曲艺和戏曲的伴奏,而且已经成为现代音乐舞台上常见的独奏乐器。《凤凰展翅》是一首很生动的笙独奏曲。

葫 芦 笙

葫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彝、傣、怒、纳西、拉祜等族共有的簧管乐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已在我国南部地区出现。

葫芦笙是将小葫芦挖空做音斗,以葫芦细长部分的顶端做吹口,葫芦上插以竹管(现在流行在西南地区的葫芦笙一般为五管、六管和八管不等),并透过葫芦(这是和现在常见的笙不同的地方),在靠近葫芦处开有一个按指孔,每管在插入葫芦的部分安有一个竹质或铜质簧片。演奏时,口吹葫芦细端,除按指孔发音之外,同时按住穿过笙斗下部的管孔,还可以发出另外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与管音相差二度至三度,若用手指在露出笙斗底端的管口上轻轻地抹动,还可以奏出装饰性的滑音。它的音色柔和,音量较小音域也较窄,发音的范围一般从g—g1。葫芦笙用于独奏、合奏和歌舞的伴奏。它是一件别具特色的簧管乐器。彝族的《沙河调子》就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民间乐曲。

葫 芦 丝

葫芦丝是流行在傣、彝、阿昌等民族中间的乐器,它用半截小葫芦做音箱,用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每根竹管在插入葫芦的部分都嵌有一枚铜质簧片,中间一根管子较长,上开有七个按指孔。演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演奏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发出两个持续固定的声音,与旋律形成各种和音。葫芦丝左边管子的固定音高为d1,右边管子的音高为a1,中间管子可以奏出从c1—d2的音。它的音色柔美,常用于独奏和民间器乐合奏。当傣族的青年吹起葫芦丝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它的优美旋律和节奏跳起舞来。《芒市坝子调》是有代表性的葫芦丝独奏曲。

芦 笙

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苗、瑶、侗、彝、卡佤、水、仡佬等多民族共同使用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是一件很古老的乐器。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晒得大地龟裂、五谷不长,人们没吃没喝,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便找来一个大力士,用弓箭射下来八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害怕了,就被吓跑了。这时候天黑地暗,五谷还是不能生长。人们要活下去,他们又找来一个富有智慧的人,请他把剩下的一个太阳请出来。这个人便砍了一些竹子,做了一个芦笙,并用它吹奏起美妙动听的曲调来。太阳听见了这么美的声音就跑了出来,人们才能见到光明。大伙害怕太阳再跑,就一直不断地吹奏芦笙,从此地里长了庄稼,老百姓有吃有穿,芦笙也就被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芦笙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它有单管、双管、五管、六管、八管、十管等多种。大的芦笙管长有二三米,小的仅有二三十公分。在民间常用的为六管中音芦笙,它的发音一般有两种,一种为a—a1;一种为c1—c2。解放后对芦笙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并将木制笙斗改为金属制笙斗。它的音色比较和谐,高低音也较统一。

芦笙主要用于歌舞的伴奏。在贵州苗族地区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小伙子不会吹芦笙,就很难得到姑娘的爱情。”因此它也经常用于年轻人谈情说爱。苗族的儿童从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吹奏芦笙,每逢喜庆节日,很多芦笙队都要汇集在一起比芦笙、赛唱歌,往往通宵达旦,热闹非常。除此之外,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的活动中,也都使用它表达人们各种不同的情绪。

芦笙曲反映的内容很广泛,除了与歌舞密切结合之外,有反映历史事件的;有反映爱情的;也有歌颂民族英雄的。著名的芦笙曲《诺德仲》记述了打虎英雄的事迹,并广为传诵。

在贵州一些地区,与芦笙经常在一起配合使用的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叫芒筒,每根芒筒只发一个主音,在芦笙的乐队中主要起着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敲锣打鼓也入乐

我国的打击乐器究竟源于何时,无从可考。传说中的伊耆氏就曾用过以土制造的鼓,并用以草扎成的鼓槌去敲击;夏后氏也用过带足的鼓;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鼓的记载,可见它的历史多么久远。在我国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种类的打击乐器,但是这些除了编钟、编磬、方响、云锣能演奏旋律之外,大多都是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有很多种打击乐器在史料上有记载,它的面貌已经搞不清楚了,还有很多自生自灭了。现仅将目前能经常见到的一些打击乐器粗分为四类,即鼓类、锣类、铙钹类、板梆类加以介绍。

鼓 类

关于鼓的记载,历史文献很多。春秋时期的民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猗与那与!置我 鼓,奏鼓筒简, 我烈祖。”(商颂·那)的民歌,记述祭祀成汤时用鼓的盛况。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这个故事叙述鼓和槌的制作及其声音之宏大。在秦以前,关于鼓的记载很多,品种也很繁杂,那时的鼓有足鼓、建鼓,县鼓、雷鼓、路鼓、晋鼓、应鼓、朔鼓、密须鼓、麻、料、土鼓等,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鼓的品种就更加繁多,象细腰鼓、齐鼓、腰鼓、魏鼓……等大量出现,并且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近代在民间的乐队中及戏曲伴奏的乐队中,鼓往往起着领奏作用,有些鼓长期用于独奏,表达着各种情绪。现在经常使用的鼓有堂鼓、战鼓、腰鼓、书鼓、点鼓、缸鼓、太平鼓、八角鼓、渔鼓、维吾尔族的纳格拉鼓(铁鼓)、达卜(手鼓)、傣族的象脚鼓、僮族的蜂鼓、瑶族及朝鲜族的长鼓,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常使用的铜鼓等等。这些鼓除用于合奏和伴奏之外,有些鼓还用于独奏,如板鼓、手鼓等,它们各具特点,有着独特的丰富表现力。

全国解放之后,鼓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定音缸鼓和排鼓。定音缸鼓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之后改制而成的,它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而改变鼓的音高。排鼓是在堂鼓和腰鼓的基础上改革而成。它是由从小到大的五六个音高不同的鼓组成一套,每个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用时每个鼓都可以两面翻转,奏出十个不同的音高,在乐队中能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一般它们多用于大型的乐队合奏,善于表达欢腾的情绪,是很有特色的乐器。

锣 类

锣在公元6世纪的后魏时期已经出现,当时称它为沙锣,以后经我国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发展为多种锣。锣的大小悬殊很大,小的直径只有几公分,大的有近100公分。它们的形制,音色各不相同,但各有用处。现在常见的有大锣小锣、汤锣、春锣、苏锣、马锣、斗锣、乳锣、十面锣、云锣、以及浙江锣鼓音乐中所用的八音大锣等等。它广泛地运用在民间的器乐合奏和戏曲的伴奏中,尤其是在民间锣鼓曲的合奏当中,锣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傣族地区使用的 锣为铜制,中间有一凸起,演奏时用槌敲击,声音柔和,别具特色。为舞蹈和傣戏伴奏使用的 锣,经常由四至五个大小不同的 锣共同悬 在一个木架上,并由四、五个槌固定在一根棒上同时进行敲击,人们称它为排 ,它的音色和谐,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傣族人民听到它的声音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铙 钹 类

铙和钹皆为铜制,圆形,中间有水泡形的凸起,每付两片相击作声。铙和钹的区别在于中间凸起部分的大小,铙的凸起部分较小,发音响亮;钹的凸起较大,发音浑厚。钹,古称铜盘,大约在公元4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已在全国普遍流行。明清之后,铙与钹并存,并且各有多种,它在民间流行的十番锣鼓曲中,经常以铙钹各自不同的演奏特点,制造出不同的效果。它还是歌舞、戏曲和民间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经常使用的有大钹、小钹,水钗,大铙、小铙等多种。与它相近的乐器还有星(即碰铃),是很有特色的节奏性乐器。

板 梆 类

我国经常见到的板梆类乐器有拍板、竹板、四块瓦、简板、梆子、南梆子、木鱼等。

拍板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是节奏性乐器。唐代使用的拍板与今天的板不同,它由六块至九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绳连接,下端可以自由开合。演奏时,左右手各执两端一块板,由外向内撞击发声,现在用的板由三片长方形的硬木板组成,前面一块板由两片木板用丝弦捆在一起,上端由布带连接,演奏时,手执后一块板,用下端的凸起部分撞击前面的板发声。它在戏曲伴奏的乐队中,常与板鼓合作,并起着指挥的作用。

渔鼓中用的简板由两根长竹片组成;河南坠子当中用的简板由两根红木组成,互击发声,为演唱中的击节乐器。

竹板主要用于快板类的曲艺形式当中,它由两块长六、七寸,宽二寸的竹板组成,上端用绳联结,撞击发声。它经常与五六片长三寸、宽一寸、上端以绳穿连、每片间夹以铜钱的碎子相结合使用,演唱者一手执竹板,一手拿碎子,边说边击,能奏出各种节奏,烘托气氛。

梆子是随着梆子腔的兴起而产生的节奏性乐器,它由两根硬木棒组成,主要用于戏曲的伴奏。在南方有一种呈长方形的南梆子,中空,用苇签和竹签敲击。

木鱼原为佛教的法器,以后逐渐运用到民间乐队之中。现在民族乐队中使用的木鱼大多由大小两个组成一对,利用它音高与音色的差异,表现马的奔跑和行走,别具特色。

另外,在维吾尔族地区的歌舞中使用的萨巴依,北方说唱中用的梨花片,歌舞中用的连厢棍,也都别具特色。

 
发表于 2004-11-22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不要埋啊,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