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 “竹埙”的知识

3
回复
140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3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笛类乐器家族的新成员

竹埙﹐是苏北民间乐手周寿荣所发明的一件新乐器。它是用毛竹制作的。制作方法是﹐将毛竹截取一段﹐然后将这段毛竹的竹节下方5─6公分处锯断﹐将锯下的一段劈开﹐削成楔形﹐拼拢﹐再与头子接合﹑胶牢。头子上开一与洞箫相似的吹孔﹐楔形管上开挖音孔﹐前八后一共九孔(如图)。

“竹埙”的知识

“竹埙”的知识

竹埙的音色酷似埙。有专家认为﹐细听此器之音色﹐与埙有差别﹐因为陶埙贵金石之声﹐这就远比竹埙的音色明亮。尽管竹埙的音色柔和而与陶埙那明亮的音色有点差别﹐但二者的音色极其类似也是事实。此器易于吹奏﹐制作简单﹐制作的材料广泛而易于寻觅﹐因此推广定然不难。

竹埙的音区比陶埙低沉﹐属于中音乐器﹐正好可以弥补我国民族乐队中中﹑低音管乐器之不足。

以边棱音为激振源的管乐器﹐主要是笛类乐器。这类乐器的共同点是﹐发声部份为边棱﹐吹气经过边棱的分劈产生涡旋而发生边棱音﹐边棱音的音高虽然不固定﹐但是经过管子的耦合就会产生稳定的音高。这类乐器的典型代表便是箫笛。竹埙尽管样子与洞箫有明显的区别﹐但它的发声原理与洞箫完全相同﹐因此﹐新产生的竹埙便成了笛类乐器家族的新成员。

竹埙的音区比较低沉﹐属于中音及次低音管乐器。如今本人制作了多种调门的竹埙﹕高音G调竹埙﹐全长为34厘米左右﹐其音区与洞箫相似﹐音域为(a)d1─b2﹔D调竹埙全长为44─45厘米﹐音域为比曲笛低八度﹐比洞箫低四度﹐音域为(e)a─c2﹔大G调竹埙全长约84厘米﹐比洞箫低八度﹐音域为(A)d─b1。这儿需要说明的是﹐竹埙两端通洞﹐若在末端加一键使它成封闭状态﹐每一支的音域可以向下增扩四度﹐即增至括弧内的音域。

竹埙不仅比较低沉﹐弥补了我国民族管乐器中﹑低音的不足﹐而且与传统的民族乐器在音色上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同时穿透力也比较强﹐耗气量也不比洞箫大多少。为此笔者深信﹐此器必将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二﹑特殊的音乐声学性质

物理学家向来把管乐器分成“开管乐器”与“闭管乐器”两大部份。专家们又说﹐一边棱音为激振源的箫笛类乐器﹐两端开启的为“开管乐器”﹐一端开启﹑一端封闭的则是“闭管乐器”﹔又说﹐吹出八度超吹音的是“开管乐器”﹐只能奏出十二度超吹音的则是“闭管乐器”。以上有关管乐器声学性质的定义﹐显然与竹埙的声学性质相悖。竹埙两端通洞﹐却只能吹出十二度超吹音。由于这不是今日所要讨论的主题﹐暂且撇开不论﹔但是这定义理在竹埙出现之前﹐还是符合笛类乐器实际的。因此﹐我曾写过《开管乐器同闭管乐器的外形识别》﹐刊载在《乐器》1987年第6期上。但是竹埙的掺入﹐却使连笛类乐器也不能吻合以上所说的分类标准。 竹埙的吹孔象洞箫﹐两端通洞﹐只能吹出十二度的超吹音﹗竹埙的这一特异声学性能﹐对于管乐器音乐声学性质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对竹埙的改进

竹埙是一件新生乐器﹐它出自民间乐手之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它的设计并不完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它的推广。完善﹐不能靠一次一次的实验﹐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加速完善的进度。

本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竹埙的性能初步得到了完善。一是完备音律﹐使竹埙的十二个半音齐全﹐从而方便了转调﹐为此特使它的超吹音为十一度﹔二是拓宽音域﹐以增强其表现力﹔三是改进吹口﹐使它能吹出圆滑的气滑音﹐从而能有埙的韵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制作起来耗时﹑费力﹐要保证音准(特别是绝对音高)不十分容易。

竹埙制作的不方便﹐乃是因为制作不规范化的原因。有人批评我国的管乐器制作不科学。愚以为﹐说我国的管乐器不科学﹐其理由倒未必充份﹐说它不规范化倒是符合实情。我国的管乐器其制作材料以竹为主﹐规范起来确实是一件不易的事。竹埙那特异的管型﹐制作上就更难规范﹐笔者正在设法寻找制作上的定音规律。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4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法师的宝贴我居然没有看到。
 
发表于 2005-1-10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时能听到竹埙的声音呢?
 
发表于 2005-2-19 0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论坛的顶梁大柱子啊,怎一谢字了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