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50年代中期无伴奏女生合唱版【绣荷包】

7
回复
211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8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年代无伴奏女声合唱版【绣荷包】mp3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 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 年年走口外,月月不回来, 家丢下小妹,挂(呀)挂心怀。 三月桃花开,亲人捎书来, 捎书书带信,要一个荷包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 20:50:5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stefano (2004-10-23 03:16:22) No.8
前阵子Patzak和乐友们津津乐道不同地区的【绣荷包】版本中,唯有此版本未曾提及,当时资料不在手上,未能奉上,此次作为第二首曲子奉献给大家,也了了我这心愿。虽然唱片没有注明出处,但唱者的声音和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与【走西口】如出一辙,可以断定应该是马子青等原班人马的演唱。 这版【绣荷包】是经过作曲家王方亮在50年代中期改编成的无伴奏女生合唱版本。其中首段是用米脂一带流行的曲调,作了局部的改动。但却是我目前听到最好的一版【绣荷包】。只可惜手头上的录音只有前三段,其余的可能只能去音研所找了。 说到这版【绣荷包】的因缘,还是我第一次在音乐学院上民间音乐概论的时候。当主课老师按下播放器的那一刻,顿感到身心无比的莫明,深感一种民族情节的召唤,最直接最原始的心灵感召。可以说是因为那一堂课开始,对中国民歌的审美观,或可以说是对人歌唱的声音,作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声音,原来可以这么朴实无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0:28: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50年代中期无伴奏女生合唱版【绣荷包】

 
一星期后转入声乐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5-6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音乐一九四九——一九八九》一书中介绍(作者梁茂春):中央歌舞团的民间合唱队(即“陕北女声民歌合唱队”)在发展民歌合唱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个民间合唱队成立于1953年,负责建队的王方亮和张树楠到陕北绥德、米脂一带挑选民间歌手,从三千人中选出了二十多位农村姑娘,成为合唱队的基本力量。经过初步的文化教育和音乐教育,由民间艺人口授教唱,又逐渐培养唱合唱的习惯,排练了由王方亮改编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兰花花》等曲目。她们朴实、自然的声音,陕北民歌那高亢、亲切的旋律,地道的陕北方言,深深吸引了广大的听众。1954年,她们到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表演104场,将动听的陕北民歌唱遍祖国各地,听众赞扬说:“表现得这么自然、亲切,人虽然不多,但有火热的真实的情感。”(参看张树楠、王方亮:《中央歌舞团民间合唱队介绍》。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八期)可以说:中央歌舞团的民间合唱队在推动民间合唱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个民间合唱队于1958年返回延安,不久归延安歌舞团,至1962年解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7 11:47: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2-23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中央歌舞团的陕北民歌合唱队与周总理的合影,30个女演员全是绥德人,合唱的第一首歌是《三十里铺》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中央歌舞团成立后不久,就决定建立一个民歌合唱团,这个合唱团在演唱上既要忠实于民间歌曲的朴实风格和它的人民性,同时又要把民间艺术的优美特点加以发扬,使它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采。

当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到哪里去寻找我们的歌手哩?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陕北——这个早就以它丰富的民歌著称,早就以‘信天游’、‘蓝花花’闻名全国的地区,这个革命的老根据地,那里有着鲜明的革命民歌传统,要寻找民间歌手,那简直是一个最理想的地方。我们两人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五二年年底和五三年年初前后两次到陕北绥德、米脂一带,在当地政府协助下,从三千多个人当中进行仔细的挑选工作,一共选出了二十三个,这二十三个人就是我们民歌合唱团的最初的基础。

然而,事情进行得总不会是那么顺利的,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要我们去克服。尽管我们的歌手们都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民间歌曲并有着演唱民歌的经验,也有着较好的音质及听音感觉,可是他们还缺乏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知撤,而且文化水平一般说也不高。因此,从开始我们就注意到应该着重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他们——些初步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尽管这些队员都是来自民间,他们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以及民朋艺术曾有过血肉般的联系,但如果来到城市后不注意保持并加深这种联系,就会逐渐丧失这些珍贵的条件,而且严格地说,他们的基础也还有必要继续丰富和加以巩固。所以在两个多月的基本学习之后(五三年六月)我们决定再回到陕北,在绥德县城城郊五里的清水沟村的窑洞里住下来学习,除了继续学习文化文化外,更主要的却是为着掌握更多的民间歌曲。我们请了当地的民间艺人蒋禧祥来担任教学,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每个人差不多都学会了六十多首新歌。五四年二月我们回到北京,在北京举行汇报演出,这个年青而新鲜的艺术力量立刻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后,在六月我们重新又到陕北,进行了一次人员的选拔和补充,我们的队伍就发展到目前这样三十多个人的规模。

由于合唱队队员们的特殊情况,打基础的学习始终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文化学习和政治学习我们还可参照一般经验进行,但专业训练对我们却是一个新的问题:像这样一些从民间来的成员,要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而又不因此而捐害他们原来的风格和基础,这方面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完全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去摸索。我们选定了视唱,练耳,欣赏民歌、声乐及合唱这留门课程,视唱首先用简谱,使他们能最快的掌握初步的识谱能力,教材参照波兰玛佐夫舍歌舞团的经验,根据队员特点专门为他们编写的,这个教材的特点就是尽量使它具有民歌的风格。在学习视唱的后一阶段中还加了带有歌词的民歌及一般歌曲,以扩大队员们音乐感受的范围。关于练耳是否采用十二平均律音阶的问题也曾有过争论,最后仍决定采用平均律来进行学习,理由是民间调式特殊风格的掌握和保持与训练准确的听音能力二者是不矛盾的,如果合唱队员具有了敏锐地辨别音高的能力,那么他也就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民间音阶调式的特点。欣赏学习是了帮助队员更深入、更多方面地理解音乐,我们采取了课堂欣赏及到剧场看演出两种方式来进行,内容有各种民间音乐及民间戏曲,而以民间歌唱为主(同时也适当选了一些苏联的民间歌曲)。民歌学习在业务课中占着主要地位,每天都有两小时。我们总是是先把民歌(老艺人所唱的曲调)的谱子记出来,使队员们的学习更加方便。学习时仍然采取由老艺人一句一句口授的方式,这样队员们就可以更集中精力领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使学习更深入而踏实。

除在课堂上学习外,户外的练习也很重要,在陕北当天气不过冷时,每天早晨,在朝日初升的特候,我们便跑到高山上,河旁边,尽情地歌唱,声音可传数里之外,在风格的掌握及声音的锻炼上都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为后来的合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声乐学习尤其是一个比较复杂地问题,为慎重起见,在第一年中,我们没有进行个别的声音训练。从第二年开始,当队员们的基础更牢固一些之后,我们才对大部分的队员进行了单独的声音训练。单独的声音训练,是根据每个人的条件,以陕北歌曲来作基本练习的,通过练唱歌曲来适当地纠正一些一些不大正确的发生方法,使声音更自然、柔和、持久,并更好地掌握陕北民歌中真声与假声的运用;在不影响陕北民歌的风格、语言、曲调的规律下,对呼吸的运用及共鸣的方法也进行了讲解。

这样作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当然这还不是唯一的解决简题的办法,如何制定适合这些同志的练声教材及训练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更多的研究。对于合唱训练,我们严格防止队员们单纯地模仿西洋合唱的演唱方法。我们要求队员们踏踏实实在原来民间演唱的基础上来达到合唱时的吐字清楚、音调清朗、表情丰富、声韵谐合。由于队员们刚来时音色、音量、音域都不一致,过去又没有合唱的习惯,我们决定第一年练齐唱,逐步培养队员对合唱的兴趣,养成他们集体唱歌的习惯。第一年要求作到音色与音量的调和统一,要求重视呼吸,像说话一样自然地唱出来。我们选择一些音域不过高也不过低的联系,使他们首先把中间的音区巩固起来,使这段声音唱得自然、柔和、整齐,声晋坚实。只有首先把中声区唱好了,才有可能把高音和低音唱好。从一年的效果证明要做到这些并不是很难的。

第二年到开始联系合唱的阶段,虽然已经推行了一年的视唱、练耳的学习,但唱合唱还是有困难。所以只能要求演唱一些此较简单的二部合唱。这一年所练唱的合唱作品,都是结合了演出节目来选的,在排练时,我们强调了通过合唱的形式,不仅要保持原来的民歌风格,而且还要加以丰富;要求队员充分地理解歌曲内容,情绪饱满,情感真实,要求过去从老艺人那里怎样学的,现在就怎样唱,并在声音上再加以修饰,作到自然、整齐,特别要表现出陕北民歌的高亢、嘹亮以及真假声运用的特点。如在《蓝花花》一曲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彩”当唱到第二个“线”字时,要求队员们的声音明亮,逐渐加强,非常自由奔放地拖长,然后再转到高音2上(这个音是用假声长处,假声再陕北民歌演唱上地特点是透明、结实而有生命力)。女低音声部也要在演唱时有旋律感。如歌地唱出,不谨是起到和声的作用,而且要在演唱时有旋律感。

在合唱中还特别强调地要求每个合唱队员要吐字清楚,民歌的歌词和曲调都是结合得非常紧的,我们的演唱应使听众了解所唱的内容。在排练中我们采取了无伴奏的方式来进行,使民歌的特点唱得更加清晰、深刻,这对于听觉的锻炼也有很多帮助。两年中一共排辣了《三十里铺》,《对花》,《赶骡子调》、《信天游》、《蓝花花》, 《抢手帕》、《女孩担水》、《碾糕面》、《买上雨瓶生发油》等节目。日。五四年五月,民间合唱队正式与北京的听众见了面,这样朴实、美丽、高亢地陕北民歌,由这些陕北的农村姑娘演唱出来,是那样地动听、亲切、自然,立刻就博得听众的赞赏,不断地要求再来一个,久久不得下台。

五四年十一月,我们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民间古典音乐巡回演出团”到十个大城市演出,表演了104场,受到全团各地观众的热爱。我们的演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呢?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民间合唱队出现,大家觉得它新鲜、可爱,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还不在于此。有一个听众听了我们的节目后说:“……表现得这么自然、亲切,人虽然不多,但有火热的真实的感情……”。

民歌合唱队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是与队员们过去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为什么她们在台上演唱《三十里铺》、《蓝花花》表现得那样逼真呢?领唱《三十里铺》的演员说:当演唱这些歌曲时,我一站到台上,就好像回到了陕北看到了陕北的山、水、道路,也回想起自己过去那一段遭受封建压迫的痛苦生活,不由得把自己变成凤英及蓝花花,唱到痛苦的地方眼泪也就流下来了。”有的队员从小就被家人包办作童养媳受尽了折磨,有些同志从小就喜欢唱歌,逢年过节秧歌对里总是缺少不了她们。在旧社会裹,她们也曾幻想过能有这样一个时候让她们尽情地欢唱一辈子,今天她们实现了这个愿望,该会感到多么的幸福,所以当她们在台上演唱时,就会很自然地歌唱她们自己痛苦的过去与幸福的今天。

我们的队员都是都是有才能的农民青年,在学习上也是能刻苦的,他们在演出受到鼓励后就更熬情地学习。

在今天,人民中间的天才是不会被埋没的,他们只会像初开的花朵一样,一天比一天开得更加美丽。尽管这样,但是这个队的基础还是薄弱的,要把这些队员培养成优秀的民间合唱队的歌手,还有着很多的困难要去克服。希望大家对这个队除在过去一段的作法以及今后如何发展(包括队员的吸收、演唱作品的地区性、创作问题、声音的提高……)多给予指导。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民间合唱队不断出现。

UblCP40x.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3 18:51: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2-23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中央歌舞团的陕北民歌合唱队与周总理的合影,30个女演员全是绥德人,合唱的第一首歌是《三十里铺》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中央歌舞团成立后不久,就决定建立一个民歌合唱团,这个合唱团在演唱上既要忠实于民间歌曲的朴实风格和它的人民性,同时又要把民间艺术的优美特点加以发扬,使它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采。

当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到哪里去寻找我们的歌手哩?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陕北——这个早就以它丰富的民歌著称,早就以‘信天游’、‘蓝花花’闻名全国的地区,这个革命的老根据地,那里有着鲜明的革命民歌传统,要寻找民间歌手,那简直是一个最理想的地方。我们两人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五二年年底和五三年年初前后两次到陕北绥德、米脂一带,在当地政府协助下,从三千多个人当中进行仔细的挑选工作,一共选出了二十三个,这二十三个人就是我们民歌合唱团的最初的基础。

然而,事情进行得总不会是那么顺利的,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要我们去克服。尽管我们的歌手们都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民间歌曲并有着演唱民歌的经验,也有着较好的音质及听音感觉,可是他们还缺乏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知撤,而且文化水平一般说也不高。因此,从开始我们就注意到应该着重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他们——些初步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尽管这些队员都是来自民间,他们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以及民朋艺术曾有过血肉般的联系,但如果来到城市后不注意保持并加深这种联系,就会逐渐丧失这些珍贵的条件,而且严格地说,他们的基础也还有必要继续丰富和加以巩固。所以在两个多月的基本学习之后(五三年六月)我们决定再回到陕北,在绥德县城城郊五里的清水沟村的窑洞里住下来学习,除了继续学习文化文化外,更主要的却是为着掌握更多的民间歌曲。我们请了当地的民间艺人蒋禧祥来担任教学,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每个人差不多都学会了六十多首新歌。五四年二月我们回到北京,在北京举行汇报演出,这个年青而新鲜的艺术力量立刻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后,在六月我们重新又到陕北,进行了一次人员的选拔和补充,我们的队伍就发展到目前这样三十多个人的规模。

由于合唱队队员们的特殊情况,打基础的学习始终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文化学习和政治学习我们还可参照一般经验进行,但专业训练对我们却是一个新的问题:像这样一些从民间来的成员,要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而又不因此而捐害他们原来的风格和基础,这方面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完全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去摸索。我们选定了视唱,练耳,欣赏民歌、声乐及合唱这留门课程,视唱首先用简谱,使他们能最快的掌握初步的识谱能力,教材参照波兰玛佐夫舍歌舞团的经验,根据队员特点专门为他们编写的,这个教材的特点就是尽量使它具有民歌的风格。在学习视唱的后一阶段中还加了带有歌词的民歌及一般歌曲,以扩大队员们音乐感受的范围。关于练耳是否采用十二平均律音阶的问题也曾有过争论,最后仍决定采用平均律来进行学习,理由是民间调式特殊风格的掌握和保持与训练准确的听音能力二者是不矛盾的,如果合唱队员具有了敏锐地辨别音高的能力,那么他也就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民间音阶调式的特点。欣赏学习是了帮助队员更深入、更多方面地理解音乐,我们采取了课堂欣赏及到剧场看演出两种方式来进行,内容有各种民间音乐及民间戏曲,而以民间歌唱为主(同时也适当选了一些苏联的民间歌曲)。民歌学习在业务课中占着主要地位,每天都有两小时。我们总是是先把民歌(老艺人所唱的曲调)的谱子记出来,使队员们的学习更加方便。学习时仍然采取由老艺人一句一句口授的方式,这样队员们就可以更集中精力领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使学习更深入而踏实。

除在课堂上学习外,户外的练习也很重要,在陕北当天气不过冷时,每天早晨,在朝日初升的特候,我们便跑到高山上,河旁边,尽情地歌唱,声音可传数里之外,在风格的掌握及声音的锻炼上都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为后来的合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声乐学习尤其是一个比较复杂地问题,为慎重起见,在第一年中,我们没有进行个别的声音训练。从第二年开始,当队员们的基础更牢固一些之后,我们才对大部分的队员进行了单独的声音训练。单独的声音训练,是根据每个人的条件,以陕北歌曲来作基本练习的,通过练唱歌曲来适当地纠正一些一些不大正确的发生方法,使声音更自然、柔和、持久,并更好地掌握陕北民歌中真声与假声的运用;在不影响陕北民歌的风格、语言、曲调的规律下,对呼吸的运用及共鸣的方法也进行了讲解。

这样作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当然这还不是唯一的解决简题的办法,如何制定适合这些同志的练声教材及训练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更多的研究。对于合唱训练,我们严格防止队员们单纯地模仿西洋合唱的演唱方法。我们要求队员们踏踏实实在原来民间演唱的基础上来达到合唱时的吐字清楚、音调清朗、表情丰富、声韵谐合。由于队员们刚来时音色、音量、音域都不一致,过去又没有合唱的习惯,我们决定第一年练齐唱,逐步培养队员对合唱的兴趣,养成他们集体唱歌的习惯。第一年要求作到音色与音量的调和统一,要求重视呼吸,像说话一样自然地唱出来。我们选择一些音域不过高也不过低的联系,使他们首先把中间的音区巩固起来,使这段声音唱得自然、柔和、整齐,声晋坚实。只有首先把中声区唱好了,才有可能把高音和低音唱好。从一年的效果证明要做到这些并不是很难的。

第二年到开始联系合唱的阶段,虽然已经推行了一年的视唱、练耳的学习,但唱合唱还是有困难。所以只能要求演唱一些此较简单的二部合唱。这一年所练唱的合唱作品,都是结合了演出节目来选的,在排练时,我们强调了通过合唱的形式,不仅要保持原来的民歌风格,而且还要加以丰富;要求队员充分地理解歌曲内容,情绪饱满,情感真实,要求过去从老艺人那里怎样学的,现在就怎样唱,并在声音上再加以修饰,作到自然、整齐,特别要表现出陕北民歌的高亢、嘹亮以及真假声运用的特点。如在《蓝花花》一曲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彩”当唱到第二个“线”字时,要求队员们的声音明亮,逐渐加强,非常自由奔放地拖长,然后再转到高音2上(这个音是用假声长处,假声再陕北民歌演唱上地特点是透明、结实而有生命力)。女低音声部也要在演唱时有旋律感。如歌地唱出,不谨是起到和声的作用,而且要在演唱时有旋律感。

在合唱中还特别强调地要求每个合唱队员要吐字清楚,民歌的歌词和曲调都是结合得非常紧的,我们的演唱应使听众了解所唱的内容。在排练中我们采取了无伴奏的方式来进行,使民歌的特点唱得更加清晰、深刻,这对于听觉的锻炼也有很多帮助。两年中一共排辣了《三十里铺》,《对花》,《赶骡子调》、《信天游》、《蓝花花》, 《抢手帕》、《女孩担水》、《碾糕面》、《买上雨瓶生发油》等节目。日。五四年五月,民间合唱队正式与北京的听众见了面,这样朴实、美丽、高亢地陕北民歌,由这些陕北的农村姑娘演唱出来,是那样地动听、亲切、自然,立刻就博得听众的赞赏,不断地要求再来一个,久久不得下台。

五四年十一月,我们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民间古典音乐巡回演出团”到十个大城市演出,表演了104场,受到全团各地观众的热爱。我们的演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呢?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民间合唱队出现,大家觉得它新鲜、可爱,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还不在于此。有一个听众听了我们的节目后说:“……表现得这么自然、亲切,人虽然不多,但有火热的真实的感情……”。

民歌合唱队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是与队员们过去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为什么她们在台上演唱《三十里铺》、《蓝花花》表现得那样逼真呢?领唱《三十里铺》的演员说:当演唱这些歌曲时,我一站到台上,就好像回到了陕北看到了陕北的山、水、道路,也回想起自己过去那一段遭受封建压迫的痛苦生活,不由得把自己变成凤英及蓝花花,唱到痛苦的地方眼泪也就流下来了。”有的队员从小就被家人包办作童养媳受尽了折磨,有些同志从小就喜欢唱歌,逢年过节秧歌对里总是缺少不了她们。在旧社会裹,她们也曾幻想过能有这样一个时候让她们尽情地欢唱一辈子,今天她们实现了这个愿望,该会感到多么的幸福,所以当她们在台上演唱时,就会很自然地歌唱她们自己痛苦的过去与幸福的今天。

我们的队员都是都是有才能的农民青年,在学习上也是能刻苦的,他们在演出受到鼓励后就更熬情地学习。

在今天,人民中间的天才是不会被埋没的,他们只会像初开的花朵一样,一天比一天开得更加美丽。尽管这样,但是这个队的基础还是薄弱的,要把这些队员培养成优秀的民间合唱队的歌手,还有着很多的困难要去克服。希望大家对这个队除在过去一段的作法以及今后如何发展(包括队员的吸收、演唱作品的地区性、创作问题、声音的提高……)多给予指导。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民间合唱队不断出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3 18:51: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4-9-28 11: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 老师,不知道您现在手头上还有没有这些作品的音响资料,如果有,能否共享呢?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