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作品

15
回复
646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8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歌曲

   关山月、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念妈娇·赤壁怀古、 古怨、扬州慢、苏武牧羊、木兰辞、满江红:

[Point=100]

   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现存《关山月》的曲谱,比较四的是1768年刊行于日本的《魏氏乐谱》,据说为明朝末年避难于日本的魏侯(之琰)所传。歌词就是李白填的"明月出天山,苍茫支海间?那一首。后来在1931年刊行的《梅庵琴谱》中收录有《关山月》一曲,音调与《魏氏乐谱》不同,而调式和气韵相近,但无歌词。五十年代初,夏一峰、杨荫浏等将李白的歌词重新配入歌唱,并得以流传。这首歌曲纯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的风味;它惯用同音重复,并配以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进行,既显示出琴歌的特色,又比较贴切地体现了原诗豪放的气质和感怀的情调。

   胡笳十八拍 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着。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拍"为",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 的哀声而作,所以就叫做《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胡笳十八拍》的嫡传。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曲谱最早风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四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阳关三叠 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之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的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前段除第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的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以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还必须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北宋诗人苏轼根据民间曲调《念奴娇》填词的一首独唱歌曲。《念奴娇》这个词牌,最早的歌词可能和唐代歌女念奴有关,故有此名。念奴是唐玄宗时"梨园"里最著名的女歌手之一。据诗人元稹说,当时宫廷每年会宴百官,必有音乐歌舞表演,但是累日之后,万众喧哗,常常弄得舞台上的演出无法继续下去,于是玄宗便下令叫念奴出去歌唱。当中官太监高力士向大家宣布这个节目时,台下马上就安静下来了。这个词牌自五代以来即已流行,有不少人为之填写新词。其中以苏轼这首词最能体现原调"高亢豪迈"的精神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时就有所谓"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评语。苏轼这首词是他被贬谪黄州,游览传说中的"三国周郎赤壁"时写的。面对如画的江河,缅怀古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为朝廷所见容,而今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端,发出了人生如寄的悲叹;但整个基调是健康昂扬的。曲谱见于《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6年)。曲为散板,按词调传统由两个乐观(即上、下片)组成,后乐段基本上是前乐段的发展,既有对比,又有联系,其整体结构和情绪的起伏均与歌词密切结合,具有雄健豪放的气质和浓厚的古典风格。

   古怨 是南宋作曲家姜白石(1155--1221)为探索古代"侧商调"而创作的一首琴歌。侧商调即隋唐时候流行的"燕乐调",其音阶特点是引用降低的七度音B7。作者是一位爱国词人和音乐家,常常自己作词并谱曲,称为"自度曲"。他的作品大都是长短句的词体歌曲,琴歌《古怨》则采用骚体,可能是他晚期的作品。当时宋朝偏安江南,对金人强占北方领土采取不抵抗政策,并对辛弃疾等抗战派爱国将领进行钳制和打击。白石有感于国土沦亡,世事昏黯,联系自己凄苦的身世,因借"古怨"为题,创作了这首歌曲,以寄托他的怨恨和凄情。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包括前奏、唱段和间奏,都用同一曲调,而采取不同甘共苦处理方法。前奏用七弦琴高低八度跳进的特有手法,在唱段中则形成连续的同音进行,显示出琴歌的风格特色。第二段是发展段,一开始即进行大二度的暂转调,并以较坚定的节奏,表现作者对"世事兮据,手翻乎云雨"的愤慨。第三段再现首段音调后,转为波浪式下行直到全曲的最低音,情绪十分低沉,描画了一个"弦欲绝兮声苦,满目江山兮泪沾履"的动人情景。接着转入尾声:"君不见,年年汾水上兮--惟秋雁飞去!"作者借唐代李峤诗抒发他对北土沦亡不得恢复的感慨。音乐以连续的同音进行开始,然后转入高音区;伴奏用泛音奏出,悠然远逝,令人感慨万端,惆怅无穷。

   扬州慢 南宋时候,金主完颜亮于1161年入侵扬州重镇,使这个"淮左名都"遭到严重破坏,久久不能恢复。经过十五年后,作曲感慨地说,如此景象,即使大诗人杜牧在世,也将惊叹而无法用笔墨来表达和描述的。昔日游人如织,而今二十四轿仍在,桥边的红芍药花依然年年开放,可是有谁再来欣赏呢!《扬州慢》属古音阶宫调式,音调质朴而又富于激情,行腔自然,结构严谨。上下片各四句,结音安排得很有层次。歌曲的旋律动向和语调倾向大体一致,而又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和感情的抒发。如"自胡马窥江去后"的激动情绪,和"波心荡,冷月无声"等处的慨叹,都能在音调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给人以相当深刻的印象。

   苏武牧羊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曾长期流行于二、三十年代。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贵族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为长短句,音乐也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除第一句引子外,上下片的曲调完全相同。乐曲采用民间"背工调"手法,用清角音4而不用角音3,显示出北方民间歌曲的风格。其中"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两句则改用3而不用4,与前后形成调性调式上的对比,加强了坚定诚挚的情感。此曲虽用古代题村,但却寄托着当时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它音调流畅,内容通俗,感情深切,因而流行较广。

   木兰辞 原是产生于南北朝时候的一首叙事诗,写爱国女英雄木兰(传说姓花)从军的故事。北魏年间,可汗大点兵,民间女子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场,转战十年,立下辉煌战功。当胜利回师时,坚决不受朝廷封赏,而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要求。诗中塑造的这一热爱家园、不图宝贵荣华的英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辛亥革命后不久,《木兰辞》被谱成歌曲流传,在当时国难深重、帝国主义横行的历史条件下,很受群众欢迎。此曲可能是根据传统的吟诗调而加以歌曲化处理的,音乐基本上用叙事歌曲常见的上下句结构作变化发展而成。风格清新,音调流畅,感情朴实亲切。全曲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部以五声音阶为主,后部较多运用"二变"。特别从"爷娘闻女来"以后,常因强调四度音4而产生转调效果,对于渲染木兰返家时与父母姐弟团聚的欢乐气氛颇有帮助。

   满江红 宋、元时候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行曲调本来是和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配在一起的,二十年代中,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而得以广泛流传。岳飞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后遭投降派秦桧诬陷而被杀害。这首词描述他回忆过去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想到而今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靖康之耻犹未报雪,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并表达了坚持"收复旧山河"的壮志和决心。歌曲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全曲由两大段组成,称为上、下片,下片的曲调基本上是上片的反复,只第一句略有变化,称为"换头",是词调音乐中最典型的曲式结构之一。

[/Point]

   中国近现代歌曲

问、好朋友来了,可怜的秋香、卖布谣、五四纪念爱国歌、湘累、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我住长江长江头、抗敌歌、旗正飘飘、渔光曲:

[Point=110]

   问 易韦斋词,肖友梅曲。初刊于1922年出版的《今乐初集》,约完成于1920--1921年间。,曲作者一生共创作各种体裁的歌曲百多首,《问》是最有影响的一首。歌词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意味深长的人生问题,象是历经沧桑的长者发出的具有哲理性的感慨。歌曲是单一形象的乐段结构,旋律潇洒蕴藉。在四个匀称的乐句之后,接以两个三度下行的叹息似的音调,显得从容不迫,含蕴不露。接着,连续的三连音和上行跳进,把歌曲推向高潮,随后即以感慨似的旋律进入完全终止,提出"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的问题,点明了"问"的主题是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的祖国深沉的忧虑。歌曲最后又出现沉吟似的尾声,更觉余韵无穷,耐人寻味。

   好朋友来了 黎锦晖词曲。作于1921年。它完全从獐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出发,把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天真举动歌唱化、游戏化。孩子们一边唱着"平平朋朋,平平朋朋,嘿!有人敲门……",一边分扮"主人"和"来客"作稚拙的表演,十分天真可爱。曲调只是把娃娃式的顺口溜稍作加工,词曲结合紧密,富于民族风格;节奏生动明快,动作性很强,便于表演。音域只有一个八度,很适合孩子们歌唱。特别是每段出现两次的以音阶下行描摹"哈哈呵呵"的笑声,刻划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性格,使他们歌唱起来更觉趣味盎然。

   可怜的秋香 黎锦晖词曲。作于1921年。据作者自述,它原来是一首独唱歌曲,1926年时始编为歌舞表演曲。作品以孩子的口吻,描写一个牧羊女孤苦伶仃的一生,寄寓着作者对旧时劳动人民悲苦生活的同情。曲调仍具有儿童的语言特点,但因歌词内容的要求而写得较为内向和抒情,略带思索和怜惜的意味。整首歌曲接近于我国传统的民间小调,歌唱起来流畅宛转,有些地方又类似说唱,显得亲切自然,颇为动人。后曾被填词改为《可怜的白军》,叙述白军下层士兵的苦难境遇,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  

   卖布谣 刘大白词,赵元任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词作者刘大白是"五四"时期白话诗创作的先行者之一。这首《卖布谣》见于他的同名新诗集。它以质朴的歌谣体,叙说农业手工业劳动者的辛苦劳悲苦,从一个侧面勾现了当时洋货倾销,农村经济破产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赵元任以其独到的艺术手法,对歌词作了成功的处理。本来,歌中频繁出现的"卖"和"买",以及"落肚"、"裤破"、"没布补裤"等词,在谱曲时语音极易混淆,曲作者运用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渊博知识,采取"平声字用平音"、"仄声字用变度音"、"平仄相连,平低仄高"以及"加一点很快的花音"(即装饰音)等方法,使整首歌曲词曲相配、声韵清晰,并从歌词语调中自然地引出了纯朴、生动的旋律。作者对四言体歌词的节奏,也作了既顺乎自然又颇为独特的处理,钢琴伴奏以均衡的音型贯穿全曲,其中频频出现的六度音(C),增强了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整个乐曲的民族风味;但在"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处,曲调转入西洋风味。作者在"歌注"中写道:"那几句因为讲的是洋货,所以在和声方面也大用而特用起洋货来了。"由于完全是从内容出发的,衔接的处理又很巧妙,不仅不感到生硬,相反还使歌曲于统一的民族风格之中又增添了新的变化的色彩。赵元任曾建议此歌可用无锡方言演唱,并在"歌注"中作了详细说明,有志者不妨一试。

   五四纪念爱国歌 赵国钧词,肖友梅曲。作于1924年,初刊于是年5月4日北京《晨报副镌》。这是目前见到的最早一首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创作歌曲。肖友梅曾将它编成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曲,于1924年"五四"运动五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亲自指挥,在北京青年会的国民音乐大会上演唱,收到了振奋人心的效果。这是一首音调昂扬明快、节奏铿锵有力的进行曲,结构单纯,首尾呼应,音乐形象鲜明集中,手法简朴,具有通俗性的特点。当以四度、五度上行的音调,唱出"壮哉此日!壮哉五四"的赞词时,使人感受到了"五四"时期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湘累 郭沫若词,陈啸空曲。陈啸空(1903--1962)是我国"五四"时期最早从事歌曲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以写抒情歌曲见长。此曲系1924年为郭沫若的诗剧《湘累》中"娥皇、女英的哀歌"所谱,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最成功的代表作。1934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进步影片《女儿经》曾以此歌为插曲。《湘累》规定这段插曲由"妙龄女子二人""一吹'参差'(洞箫),一唱歌",分三次唱完,由作者便把它写成三部性结构的女改朝换代独唱,演出时用中国笛伴奏。旋律也写得象剧本所提示的那样:"悲切""幽婉""象泪晶一样的莹澈",的确是一首催人泪下的"哀歌"。曲作者在写这首歌的前一天,刚好看过学校游艺会上演出的京戏,其中的青衣唱腔对他很有启发,在歌曲的中段,可以看到青衣唱腔的影响。曲作者正确地把握了原诗的精神,在歌曲中巧妙地把典雅的音乐风格与富于浪漫主义激情的音乐语言结合起来,通过核心音调的贯穿发展来塑造音乐形象,从而使这种执着的罹和苦苦地等待的感情得到细腻的刻划和动人的表现。正因为这首歌通过爱情的抒发表现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它在大革命时期才那样为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所热爱,以至唱遍大江南北。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词,赵元任曲。作于1926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它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人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正的爱情的热情歌唱,并被传诵一时。赵元任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歌曲主调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上点题的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采用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从而使作品的民族风味显得格外鲜明突出。四段歌词在音乐处理上采取分节变奏的形式,谱以乐段结构的纯朴凝炼的曲调。前三段的末乐句相同(第二段移了一个调),只有第四段的末乐句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在音调上稍作变化,但是节奏型是相同的。段与段之间用同样的乐句作为间奏,加强了全曲的统一性。通过曲调和调性变化发展,使音乐显得丰富多彩,感情表达富于层次。其中,"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句的朗诵调的运用,以及全曲依次作E→B→E→e→E的调性布局处理等,在当时是颇为大胆新颖的独特创造。赵元任自己经常演唱这首歌,并录有唱片。

   海韵 徐志摩词,赵元任曲。作于1927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这是赵元任歌曲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首。歌词选自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第二集,写一个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过平淡的生活,徘徊吟舞于风浪频起的海滨,最后被滚滚海涛所吞没。与作者同时期的其他诗作一样,全诗在隐约透露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时候,带有浓重的朦胧和感伤的色彩。赵元任把它谱成添加女高音独唱的四部合唱曲,但也可作为女高音独唱曲单独演唱。全曲以抒情性的独唱表现女郎(第一人称),以宣叙性的合唱表现作为旁观者的"诗翁",而以钢琴伴奏表现大海,并描写女郎翩翩起舞、在海浪中挣扎和死后魂灵的回响。三者均有性格不同的主题音调作为基础,在前后四个段落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分别作戏剧性的变奏和展开。无论是女郎的飘逸和蹉跎,诗翁的恳请和呼吁,大海的呜咽和怒号,以及女郎葬身海底后留下的凄凉景象,都被描绘得栩栩栩如生、层次分明。按照赵元任自己的说法,女郎独唱的部分"做成显然的中国派儿的调儿","其余的呐,那都是西洋派的调儿"。然而,二者结合得很协调。作者在歌注中对全曲的调性发展布局作了详细说明,可以看出全部处理都服从于表达内容和塑造音乐形象,因此,不使人感到多余和生硬。这首大型独唱--合唱曲诞生以来,一直备爱赞誉,并被广泛演唱,确实不是偶然的。

   我住长江头 青主根据北宋词人李之仪《卜算子》词谱曲。初刊于1930年《乐艺》第一卷第二号,后收入1933年出版的作者歌曲集《音境》。原词模仿民歌风格,抒写一个女子怀念其爱人的深情。青主以清新悠远的音乐体现了原词的意境,而又别有寄寓。歌调悠长,但有别于民间的山歌小曲;句尾经常出现下行或向上的拖腔,听起来更接近于吟哦古诗的意味,却又比吟诗远为激情。钢琴伴奏以江水般流动的音型贯穿全曲,衬托着气息宽广的歌唱,象征着绵绵不断的情思。由于运用了自然调式的旋律与和声,显得自由舒畅,富于浪漫气息,并具有民族风味。最有新意的是,歌曲突破了"卜算子"词版双调上、下两阕一般应取平行反复结构的惯例,而把下阕单独反复了三次,并且一次比一次激动,最后在全曲的高凌晨区以ff结束。这样的处理突出了罹之情的真切和执着,并具有单纯的情歌所没有的鸭子奋力量。这是因为作者当年是大革命的参加者,正被反动派通缉,才不得不以破格的音乐处理,假借古代的爱情词,寄托对过去战斗岁月和殉难战友的深沉罹,透露对明天的向往。一般演唱者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唱得过于婉约柔美。

   抗敌歌 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两个月,黄自和上海国立专爱国师生到浦东一带为东北义勇军募捐,作词并谱写了这首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第二段歌词由韦瀚章补写),响亮地喊出了"抗日"的口号(它原来就叫《抗日歌》,后因国民党禁言抗日才改名),并把"四万万同胞"作为"中华锦绣江山"的"主人翁"加以歌颂,表现了鲜明的爱国民主倾向,因此很快成为社会上广为传唱的曲目。这是一首进行曲体裁的分节歌,以对比性的两个乐段构成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的合唱采用主调写法,音调豪迈肯定,领、合声部的一问一答,使人联想到群众集会上进行宣传鼓动的热烈场面;第二乐段开始时的合唱改用模仿复调写法,造成一呼百应的效果,斩钉截铁的音调和紧凑有力的节奏,显示了人民群众敌忾同仇、誓死报国的坚定意志。在全曲主旨所在的"努力杀敌誓不饶"一句上,出现破格的旋律进行,造成全曲的高潮,表现了不可遏止的民族义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旗正飘飘 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初刊于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第一期(1934年1月15日),同年九月被大长城影片公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为插曲。这是黄自继《抗敌歌》之后写的又一首爱国合唱歌曲。两者相比,《旗正飘飘》增加了"国亡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这是与当时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而国民党政府却节节退让的形势分不开的。歌曲表现了作曲家更为炽烈深沉的爱国激情。全曲以回旋曲式写成。进行曲风格的主部将场景的描绘和心情的刻划融为一体,音调激昂慷慨,节奏铿锵有力,但采用了小调式,使音乐显得苍劲,犹如一曲悲壮的出征歌。主部的两次再一次比一次强劲有力。两个插部在写法上都是一唱一和的领合形式。第一个插部由男声齐唱在小调上起句,而由混声合唱在大调上应和,表现出一呼百应、心心相通的形象;第二个插部则由男高音声部以行板速度唱出沉痛悲愤的旋律,混声合唱用小快板速度作出坚决果断的回答,表现人民群众抗敌的决心和力量。在两个插部后面,都有相同的连接部,以急切的呼吁,有力的号召,表现人民群众热望团结一致,奋起杀敌的心情。黄自抓住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主部而使乐曲主旨得到强调,这种艺术构思和处理手法是富于创造性的。

   渔光曲 安娥词,任光曲。作于1934年,是这一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由于影片参加莫斯科展出时获得荣誉奖,这首歌曲也因此驰名国外。聂耳在《一年来之中国音乐》(1934年)一文中写道:"《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侥幸",而是由于"内容的现实,节调的哀愁,曲调的组织化"和"配合着影片的现实题材"。这首歌曲描绘了当时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质朴写实的歌词和柔婉惆怅的音乐中饱含着渔民的血泪。歌曲采用三部性的结构,形象是单一的。虽然各段的音调有所变化,由于统一的节奏型和用同一乐句写成的引子和间奏,使各段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缓的速度和贯穿全曲的特定节奏,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起伏的形象;虽然曲调采用了五声音阶的宫调式,但却没有一般大调的明朗色彩,而是在旷远之中透露着压抑和哀愁,这些都使这首歌曲具有特殊的魅力。关于这首歌,聂耳曾作过它是在《孟姜女》调基础上发展的分析。从曲调的三个段落都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以及起首段落的旋律骨架和落音来看,这个分析不无道理。

[/Point]
 
发表于 2005-9-8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歌、卖报歌 码头工人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铁蹄下的歌女 义勇军进行曲 救亡进行曲 新编九一八小调 打柴歌 保卫马德里 救国军歌 热血 松花江上 打回老家去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马儿真正好 大刀进行曲 长城谣 游击队歌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故乡 丈夫去当兵 在太行山上 到敌人后方去 延安颂 二月里来 新四军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红缨枪 嘉陵江上 思乡曲 垦春泥 老天爷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南泥湾 拥军花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茶馆小调 跌倒算什么 咱们工人有力量 太阳一出满天红 歌唱祖国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Point=120]

毕业歌 田汉词,聂耳曲。 作于1934年。影片《桃李劫》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起了提示影片主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热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歌词是自由体的新诗,聂耳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将全央分为四段。通过须乎语势的旋律进行,使词曲结合紧密无间,情绪发展环环相扣,达到了整体的统一与平衡。第一段落的音乐是号召性的,象声声警钟。第二段是宣誓性的,展现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第三段聂耳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以高昂的音调、开阔的节奏,突出的"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这个乐句也起了推动全曲高潮到来的作用。最后一段也是号召性的,但变成更为急切、更为热情的呼吁。它把第一段音调、节奏作了动力性的集中展现,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使全曲在高昂的战斗气氛中结束。

   卖报歌 安娥词,聂耳曲。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与一个十岁左右卖报小姑娘--小毛头交上朋友。小毛头每天不等天明就要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人家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的印象,就以她作模特儿,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卖报歌》就此唱开来了。这首乐段结构的歌曲节奏跳跃,音调活泼,生动地勾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报童形象;情绪是向上的、乐观的,对明天充满着希望。篇幅虽较短小,但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码头工人歌 蒲风词,聂耳曲。作于1934年。是田汉与聂耳合作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中的一首歌曲。歌词选自左联青年诗人蒲风的著名诗篇。该剧描写饱受侵略者蹂躏的码头工人团结起来英勇抗争的故事。1934年6月30日在上海首次上演,聂耳扮演老年码头工人,演出受到热烈。许多报刊作了报道,当时苏联的《国际艺术》杂志还刊登了聂耳的相片。歌曲采用回旋曲式。主题直接取材于长江码头杠棒慢步号子,刻划码头工人沉重的劳动,又显示他们内心蕴藏着的巨大愤怒和反抗的力量。它先后出现五次(第一次由乐队奏出),带歌词的四个插部的曲调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不同的节奏处理和音调变化,积累了越来越大的力量。当它第四次出现后,内在的愤怒和反抗的力量迸发了,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呼喊和号召,歌曲达到了高潮。这首歌曲和聂耳的《大路歌》、《开路先锋》等,第一次塑了觉醒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聂耳为创作这些歌曲,曾冒着当时白色恐怖的危险,想方设法接近工人群众,倾听工人群众的呼声。他在1932年5月11日日记中写着:"夜十二时半抵九江,一个群众的吼声振荡着我的心灵。它是苦力们的呻吟、怒吼!我预备以此动机作一曲。"可见,《码头工人歌》是聂耳经过相当长时间酝酿后精心创作的。这也是它能够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的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词,黄自曲。初刊于典自所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二册(1935年6月)。原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晚年任镇江知府时所作。京口即今之镇江,北固亭在城北靠近长江的北固山上。诗人登北固亭极目远眺,只见滚滚长江,却难见中原故国,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端。他从京口曾是三国东吴都城,想到当年孙权仅十九岁便统帅万军坐镇东南,多次战胜强敌的英雄业绩,对比眼前只图苟安的南宋小朝廷的昏庸无能,感慨系之,便写下了这首《南乡子》。黄自选用这首著名的辛词,显然也有寄托爱国情怀的意思。他在谱曲时,没有去渲染原词上阕中略带伤感压抑的成分,而是将上下阕都统一在分节歌的形式中,并以下阕中逐渐开朗、昂扬起来的情绪作为音乐的基调,这是抓住了辛词豪放派的本质特征的。歌曲采用后乐句有扩充的乐段形式,与原词格式正相结合。它的旋律气息宽广,基本上是一字一拍一音,始终象吟哦一样,缓慢有力地在中声区展开,显得深沉而又质朴;末乐句两个富于特性的小七度连续下行大跳,造成一种跌宕豪放的气势。在钢琴伴奏部分,歌曲的旋律与丰满的和弦音结合在一起的音型,以均匀的三连音节奏作持续的进行,表现出连绵的思绪和内在的激情,使全曲凝重苍劲的音乐形象得到更深一层的提示。

   铁蹄下的歌女 许幸之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插曲。旧中国的歌女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聂耳对歌女的痛苦生活十分熟悉,他怀着对这些"到处哀歌"、"永远飘流"的歌女的深切同情,写了这首女声独唱曲。歌曲属三部性结构。第一段前两句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不甘心如此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唱出了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了辛酸与凄楚。这一段的音乐处理刚好和第一段相反,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挪前,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地飘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第三段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节奏的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的呐喊,随后,节奏突然拉长,音乐到达最激动人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这首歌的语音、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音乐的处理与塑的形象十分吻合,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乐句从弱拍上的起的手法,突出了某些歌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者不平的呐喊。整个作品虽然不是"剑拔弩张",但它蕴含着的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却是无法估量的。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它是聂耳最杰出的作品。原为影片《风去儿女》的主题歌。这部由田汉作故事,夏衍写台本的影片,表现处于深重民族危机下的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从象牙之塔冲出来的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束前唱的。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因此这首歌曲的词,是他被捕前仓促地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后来不得已以"陈瑜作词"化名发表。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反动派的迫害即将离国,他从夏衍手中抢过歌词说:"作曲交给我,我干!"就以巨大的热情投入了创作。在他去日本前写成了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这首歌曲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了巨大影响。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它的影写谱,后又灌制了唱片,不久就响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的演唱和录制的唱片,更使这首中国人民的战歌载誉世界。聂耳在谱写这首歌曲时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由于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聂耳创造性地把它谱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整首歌曲除具有前后一致的昂扬振奋的精神外,还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两句加以变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更完美的统一。在影片中,歌曲开始时,有几小节特强(fff)的小鼓独奏,然后在隆隆炮声中奏出军号的前奏,引出了以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作者用了突然的休止,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而引出人们被迫发出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在三次层层向上的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象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是不朽的。由于它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建国以后,便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救亡进行曲 周钢鸣词,孙慎曲。作于1935年。看过影片《青春之歌》的人,都不会忘记在影片将近结束时那一组震撼人心的境头:群情激愤的示威游行队伍,同如狼似虎的军警展开搏斗,他们肩并着肩、手挽着手,昂首挺胸高唱"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向前猛进。这就是当年"一二九"爱国运动场面的真实再现。那春雷般响彻云霄的战歌,就是"一二九"运动前后传遍祖国大地的《救讯进行曲》。这是一首战斗性的进行曲。第一乐节以坚定的附点节奏和四度跳进的音调构成,犹如战鼓敲击,号角鸣响。歌曲以它为音乐形象发展的基础,形成单主题贯穿展开的三部性结构。由于全曲附点节奏和肯定型节奏的贯穿运用,使歌曲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性格。这首歌曲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一二九"运动中传唱最广的两首歌曲。所以,作曲家瞿希贤在为影片《青春之歌》编配《救亡进行曲》合唱谱时,把这两首歌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情景。

   新编九一八小调 崔嵬词,吕骥曲。作于1935年。这是抗战前后到处搬演的著名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插曲。这个街头剧的前身,是田汉在"南国社"时期,根据歌德《威廉·迈斯特》中的部分情节编成的一个独幕百,写吉卜赛女郎眉娘被迫卖艺的故事。在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由陈鲤庭、崔嵬等把它作了改编,写从东北流亡到关内来的父女俩无以 生,老父逼女儿街头卖唱……。这支插曲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演唱的。歌词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提示"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控诉日本侵略军欠下的血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音乐同街头艺人卖唱的人物身份和情节正相吻合,采用民间分节歌的形式,由调委婉动听,结构规整,乐句对称,具有叙述性的特点,使人听来字字入耳,声声惊心。最后两句,一字一音地唱出"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具有激愤的力量。这表明它已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小调,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编叙事歌曲。

   打柴歌 陈子展词,沙梅曲。作于1936年。由作者当时曾发表题为《国难期作曲家的任务》的文章(《立报》,1936年2月3日),提出:在"目前大家都跑进了乡村的时候,作曲家也应该创作些富于节奏效果的歌谣和进行曲,随着大家的热血交给农民去。"这首《打柴歌》,就是他在这方面努力耕耘的具体成果。这是一首乡村风味很浓的创作歌曲,通过一位身手矫健的打柴老人自豪的独白,赞美了劳动人民不怕艰苦的坚韧性格,自食其力的高尚品质和对待生活的乐观精神。旋律潇洒,节奏活泼,情绪开朗,风格朴实。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的音乐语言,同西南地区民歌(特别是四川山歌)有明显的联系。旋律线条的起伏动向和语言的音韵、语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非常自然。"呀尔哟哦喂"之类衬词的运用尤具特色。全曲分为三段,属单三部曲式。首段有两个句,山歌风味的旋律建立在五声商调上,悠扬悦耳,洒脱自如;中段转到同宫音五声徵调上,是一个和首段长度相等的独立乐句,采用类似"莲花落"的数板节奏,音乐活泼紧凑,一气呵成,带有叙述性质;第三段是首段的变再现,衬词性格起了变化,由悠长的山歌拖腔变为挑担号子的节奏,特别是尾句变宫音的出现,引起调性游移和调式交替,不但使音乐色彩焕然一新,而且造成一种闪忽不定的感觉,结合后乐句一再分裂、力度逐渐减弱等因素,把打柴老人口唱山歌翻山过坳迎面而来,又肩挑柴禾悠然远去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回味不已。

   保卫马德里 麦新词,品骥曲。作于1937年。这年奏,西班牙爆发了佛朗哥叛军围攻人民阵线政权的战争,德、意法西斯出动侵略军支持佛朗哥,世界各国人民组织志愿军和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阵线,形成了世界人民力量同法西斯反动势力的一场大博斗。在我国也掀起了声援西班牙人民的热潮。《保卫马德里》就是一首献给西班牙人民的战歌。歌曲的音调激昂慷慨,旋律线起伏度很大,是多句体的乐段结构,五个气势壮阔的长乐句各由两个分句组成,句法不规则而连接紧密。弱拍后半拍起的抑扬格旋律进行,以及附点节奏和四度上行号角音调等的频繁运用,造成振臂高呼、震撼人心的效果。这首歌曲的体裁形式和曲调气质,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有明显的联系,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同世界革命人民的斗争是息息相关的,也表明了中国革命歌曲创作离不开国际革命音乐给予的滋养。1936年3月,这支歌曲在国内传唱后不久,曾由上海世界语学会译成世界语和英、法、德、日、意、俄、西班牙等国文字,并寄赠西班牙前线,表达了中国人民同西班牙人民、全世界人民同仇敌发忾之心。

   救国军歌 塞克词,冼星海曲。作于1936年。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刚开始创作救亡歌曲时最成功的作品。由于它在内战声浪未停,而全国人民都酝酿前抗战的时候,唱出了"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的响亮声音,因此立即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救亡歌咏集会上必唱的歌曲。这首歌原是齐唱,冼星海曾将它配为四部合唱。歌曲的音调高昂明亮,节奏坚定有力,由带三部因素的多句体乐段构成,音乐形象极为鲜集中。全曲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贯穿使用,使抗日队伍步伐整齐、勇敢前进的形象更为突出,体现了人民群众团结抗战的钢铁意志。

   热血 田汉词,冼星海曲。作于1936年。是1937年上映的影片《夜半歌声》中的一首插曲,在影片的一场"戏中戏"里唱出。这场"戏中戏"是根据法国剧作家沙多的剧本《托斯卡》改编的,在"五四"时期就有一些话剧团体以《热血》的剧名演出过。虽然演的是发生在十八世纪初意大利罗马的故事,但在当时,其借古喻今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星海在自己的《创作札记》中就写明这首歌是"反法西斯"的,是针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和"德意武装进一步西班牙的"。每当影片中响起"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的歌声时,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当时中国人民也正面临着沦为日本侵略者的奴隶和马牛的命运。正是出于要作用于现实的考虑,是星海没有把它写成十八世纪意大利风格的歌曲,而采用了战斗性的中国群众歌曲的风格。歌曲的音调慷慨悲壮,以具有冲击力的战鼓节奏贯穿全曲,在结构和句法上,也具有自由奔放、一气呵成的特点。全曲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有六个乐句,每句都由若干短小分句组成,歌唱起来短促有力,具有奔腾不止的气势;后段由两个重复乐句加扩充的尾声构成,仍然保持前段的力度和气势,只是各句后一分句的旋律都拉长了,特别是尾声扩充的幅度很大,给人以光明在望、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歌曲的旋律经常在较高声区回旋,自始至终强调肯定的语气,而且各句内部都运用节奏和音调的对比,这些都使这首歌曲具有高亢挺拔、顿挫有力和跌宕多姿的特点。

   松花江上 张寒晖词曲。作于1936年11月。是年,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西安的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傍惶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器泣似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先亲自教二中学生唱歌,后来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就传遍了东北军。"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且迅速传遍全国。但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不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当刘雪庵把它编入《流亡三部曲》时,也只得署以"佚名"。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打回老家去 安娥词,任光曲。作于1936年,初发表时署名"前发"。这首歌曲同任光以柔美见长的《渔光曲》、《月光光》等作品不同,是作者投身抗日歌咏运动后,开始转变创作作风时写的最成功的作品。当时,我国东北三省被侵吞,当地同胞被迫流亡关内,而蒋介石却在那里搞"不抵抗",一时间,反抗侵略、收复失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首歌曲及时地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这种心声,迅速得到广泛传播。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响起了"打回老家去"的吼声。实际上这是一首"口号歌",斩钉截铁的音调和一呼一应的乐句反复,听起来正如救亡集会和示威队伍中,一人振臂高呼,万众齐声响应的情景。"他杀列我们同胞"等句,以延长音强调"他"字,突出了声讨指斥的语气,使激愤的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全曲每一句几乎都作了重复,气势十分豪壮。结束句原来写得比较平淡,后来作者根据当时的左翼音乐组织"歌曲研究会"的建议,修改成现在的样子,情绪更为高昂。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麦新词,孟波曲。作于是936年,次年9月初刊于麦新、孟波所编《大众歌声》第二集。"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激愤的歌声把我们带回到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三十年代。那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已经成了日本侵略者剌刀尖上的一具具牺牲,而坚持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却跑到国民党的"五大"(1935年11月12日)会上侈谈什么"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此言一出,举国哗然。革命音乐家麦新立即写出了歌词,针锋相对地驳斥蒋的谰言:"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为了用歌声把它迅速传播到群众中去,在一次救亡示威游行之后,麦新同他的战友孟波一起,怀着满腔激情共同推敲谱曲,很快谱成了这首后来唱遍全国的战歌。这首进行曲节奏坚实而富于动力,音调雄浑而具有义无反顾的气概。全曲采用特性音调、节奏贯穿发展的三段体结构,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听起来犹如肩并肩、手挽手的群众示威队伍,步伐坚定地向着争取民族生存和人民解放的战场,勇往直前地进军!进军!

   马儿真正好 麦新词曲。作于1936年11月,次年9月初刊于作者与孟波合编的《大众歌声》第二集,署名"铁克"。麦新一生对儿童歌曲耕耘颇力,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写下了十多首獐歌曲的词和曲,并留下了一篇全面论述儿童歌曲创作的长文《关于创作獐歌曲》。这首《马儿真正好》,是用童谣"小小马儿郎"的形式重新创作的儿童救亡歌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它把抗日救亡的内容,同孩子们骑竹马的游戏形式结合了起来。曲调跳跃活泼,既具有孩子们嬉游时的欢乐气氛,又在"冲锋号"、"杀强盗"等歌词处,融入了上行四度的号角音调和进行曲似的节奏,从而使歌曲带有一定的战斗色彩。麦新曾经提出儿童歌曲应当采取"新颖的形式"和做到"中国化",这首歌曲便是他实践这些要求的范例之一。

   大刀进行曲 麦新词曲。作于1937年7月,同年9月初刊于作者与孟波合编的《大众歌声》第二集。"七七"芦沟桥事变吹响了全面抗战的号角,面对着用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日本侵略者,英勇的中国军队被迫组成大刀奋起反抗,浴血苦战。消息传来,上海的学生走上街头募捐筹款,为前方将士赶制大刀……。这一切深深地激动着革命音乐家麦新的心,他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写出了这首《大刀进行曲》,并在原稿标题下题上了"献给大刀队"。歌曲的开头,原来是一拍一音,但群众唱起来却成了切分音。麦新立即表示:"还是群众唱得对,一开始用切分音符更能表现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确实,歌曲一开始便具有火山爆发般的强大力量,唱起来象大刀一样锋利,象冲锋号一样响亮。全曲采用首尾呼和浩特应的自由体乐段结构,还出现"冲啊"的喊声。在以更高昂的音调和豪壮的气势再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之后,发出炸雷般的"杀"声,更使歌曲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氛。这首歌曲曾经鼓舞千千万万抗日英雄去冲锋陷阵,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长城谣 潘 农词,刘雪庵曲。作于1937年。原是潘 农为艺华影片公司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插曲,后因"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没有拍成,这首掀起曲却被保留下来,成为风行于大后方的一首抗战歌曲,并由周小菩在新加坡录成唱片,流传国外。这是一首独唱曲。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在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结构也较单纯(单二部),综合利用第三乐句外,一、二、四乐句曲调基本相同,仅在句尾略加变化;加上全曲音域不宽,整个旋律建立在道地的五声音阶基础上,歌唱起来既口语化,又有民族特色,给人以亲切感。正是由于它采用这种平易近人的音乐风格,叙述人民被迫流亡的苦难,因而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激发起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这也是它得以广泛传唱的原因。

   游击队歌 贺绿汀词曲。作于是937年底。"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周蒲一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刘庄的八路军办事处。此时他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次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自这首歌曲初刊于1938年5月出版的《自由中国》第二号,到四十多天后的今天,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内容的战斗性和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并采用了群众性的语言和通俗的形式分不开的。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作者曾将其编为四部合唱曲。由调轻快流利,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适合于部队行军时边走边唱。据作者自述,这首歌是先写成曲调后再填词的。作者在开始时就定下了明确的创作意图:通过音乐的刻划,反映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音乐与歌词配合得非常协调一致,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紧张愉快的形象跃然谱上。歌曲的节奏以开始两小节的节奏型为主导,进行各种变化发展。歌曲的结构按照起承转合的格式组织,属于有再现的二部曲式。第一、二、四乐句相似,第三句则完全不同,它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使全曲在统一灾害中有所变化,群众既易唱易记,又不感到单调乏味,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丰词,吕骥曲。作于1937年底。1936年6月,延安出现了一所新型的学校,这就是毛主席亲自主持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中有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也有从祖国各地前来献身革命的进步青年。抗大校歌以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了这所新型学校的革命气质。这首歌曲象许多青年学生歌曲一样,具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但也象那些部队战士歌曲一样,具有雄壮豪迈的战斗气概。作曲家正是有意识地把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这首歌曲具有比一般青年学生歌曲更雄浑,比一般部队战士歌曲更活泼的特有风格。歌曲采用三部曲式,一、二两部分虽然都是半终止,但乐思明确,自成段落;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并以更豪壮的气势到达完全终止。三个部分一气呵成,歌唱起来确有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之感。

   故乡 张帆词,陆华柏曲。作于1937年冬。这是一首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独唱歌曲,采用单二部曲式。作者对两段歌词作了颇具特色的艺术处理。第一段歌词通过对故乡山水富于诗意的描绘,表达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恋之情,这一部分的音乐建筑在以D为主音的五声大调式上,恬静、舒展,富于民族特色;伴奏采用以模仿为主的复调织体;和声强调色彩性。第二段歌词着重表现和平生活被摧毁,人们被迫离乡背井,日夜罹故乡的亲人,渴望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作曲家紧紧抓住"一切都改变了"的"变"字做文章:旋律的调式变成以B为主音的七声小调式;旋律的风格变成西洋和声小调;旋律的性质变得急急促的朗诵调一样富于戏剧性和紧张度;情绪变得骚动、不安;伴奏变成以和弦为主的和声织体;和声也变得较复杂,并且强调它的功能性。这样的处理使歌曲前后两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了日本侵略者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这首篇幅不长的独唱曲曾在抗战期间的大后方广为传唱,并流行于香港、东南亚一带,甚至在美国波士顿还录制了唱片。

   丈夫去当兵 老舍词,张曙曲。1938年作于武汉。那时,全面抗战促使大批"文化人下了乡,受着了老百姓的熏染,使先天带着舶来气质的新文化本身换上了民族气质,这在演戏和歌咏方面特别显著"(郭沫若《洪波曲》)。这首具有民间说唱风格的叙事歌曲的出现,就是一个明证。当时,老舍常在通俗刊物《抗到底》上发表说唱文学作品,《丈夫去当兵》就是其中的一首。它通过一位深明大义的妇女,在送自己丈夫走上抗日前线时作的一番叮咛,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民群众拥护并支援抗战的动人情景。张曙采用觉悟委婉的小调风格的旋律和说唱叙事歌曲的体裁,谱写这首在语言上带有传统唱词特点的歌词,并且根据内容要求,将全曲四十句唱词分为五节,以风格统一的旋律作变奏反复;在变奏时又结合板腔体手法,有层次地展开。歌唱起来犹如将心扉层层揭开,轻言慢语细细道来,把一个对丈夫既深情难舍,又毅然相送的妻子的心理,刻划得细致入微。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第四节唱词处,使曲调向主调的下属方向发展,第五节唱词又再现了歌头的曲调。这就使得全曲在统一的风格中获得一定的对比效果和色彩变化,并通过首尾呼应强调了全曲的基本曲调。张曙在谱成这首歌曲后,曾亲自用二胡伴奏,教一位年轻的抗敌演剧队女演员演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太行山上 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7月在武汉为山西游击队而作。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说:这首歌"写成在汉口抗菌素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再唱,此后又传遍了全国。现在太行山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的句子!"这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星海在这首歌曲中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歌曲既具有战斗性、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全曲采用复二部曲式结构,两部分各由连贯发展的两乐段组成,形成抒情性和战斗性的鲜明对比。第一部分首段旋律抒情宽广,并配以回响式的二声部,造成歌声在群山中回荡的效果,虽然曲调是在e小调上展开的,但基调温暖而又明亮,为下一段逐渐转到平行太调作了提示。下一个乐段由调变得气势豪壮,合唱采用主调织体,"看吧"、"听吧"和"母亲叫儿子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等处的音调,非常柔和温暖,抒发了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第二部分采用行进性的曲调,节奏铿锵有力而具有弹性,刻划了游击健儿出没高山密林中到处打击敌人的形象。这一部分的第二个乐段,旋律在高音上以切分节奏唱出,果敢有力,表现了游击队员杀敌取胜的坚强决心;歌词重复时,旋律作了扩充,表现了游击队员杀敌取胜的坚强决心;歌词重复时,旋律作了扩充,音调向上推进,使全曲达到高潮;结尾仍回到e小凋上,首尾呼应,完满统一地结束了全曲。

   到敌人后方去 赵启海词,冼星海曲。1938年作于武汉。据周巍峙《解放区人民热爱星海同志》一文回忆,这首歌写成后不久,即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的每一个角落,"到处可以听到'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歌声",可见其流传的迅速和广泛。它原是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流传时一般改为齐唱。歌曲的旋律挺拔矫健,节奏富于弹性而灵活多变,材料集中,手法精炼。以一个具有冲击特点的短促音型为主导动机,通模进和反向进行,发展成开放性的主段,描绘游击健儿神速出击的形象。在主段三次出现的先后,插入了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形成回旋曲式的结构。第一个插段采用类似数快板的节奏,使人联想到宣传队员在行军中打着竹板鼓舞士气的场面;第二个插段节奏拉宽,音调变得高昂,又象是充满必胜信念的游击战士在引吭高歌。主段和插段穿插循环,起着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现人民战争壮观景象的作用,使游击战士乐观豪迈、机智勇敢的性格得到鲜明简洁的刻划。

   延安颂 莫耶词,郑律成曲。1938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延安城北门外的山坡上,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正在那里眺望着刚从群众大会上散出来的人群。看!那英姿勃勃、步伐整齐的是抗大的队伍;听!那此起彼伏、响彻全城的是抗战的歌声。革命圣地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激发子郑律成--当时鲁艺音乐系学生的创作灵感,他鼓动站在一起的文学系同学莫耶说:"给我写个歌词吧!"女诗人莫耶也是心潮澎湃,当即拿出笔记本,写下了《歌颂延安》这首现场即景的歌词。郑律成抓过歌词,兴奋计说:"我去谱。"过了几天,在一次毛主席参加的晚会上,作曲家便亲自弹起曼陀铃,同鲁艺女歌唱家唐荣枚一起,唱出了"啊!延安!"的歌声。毛主席微笑了,人们鼓掌了,一首歌颂革命圣城的歌诞生了!这首歌把抒情性与战斗性水乳交融结合在一起,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但由于采用了首尾和中间的速度对比(稍慢、稍快、稍慢)也可看成是带省略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歌曲开始时,绰约多姿态的优美曲调,在妩媚之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同前后抒发性的段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两者又同具雄健奔放的气势,使全曲浑成一体。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是在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起首的部分,在这里,倾注着对革命圣地无比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特别是在歌曲进入结束段落,颂赞性音调再现时,加入了二部合唱,使全曲达到高潮,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歌声四起的宝塔山下。

   二月里来 塞克词,冼星海曲。作于1939年3月。这是冼星海到延安后写的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后来常作为独唱歌曲广泛演唱。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描述这首歌,是在"风和日暖"的播种场面中,以非常"恬静、安适"的情绪唱出的;在延安首次演出时,这首"江南风味很重的曲子"就"极受观众的欢迎"。

   新四军军歌 集体作词,何士德曲。作于1939年5月。翻开《陈毅诗词选集》,可以看 到题为《十年》的诗篇,它热情地歌颂着新四军走过的征程,抒发了"创业艰难百战多"的豪情。这就是《新四军军歌》的歌词初稿。陈毅同志于1939年3月写成后,提交新四军军部集体讨论,最后由他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定稿,交给作曲家何士德谱曲。同年5月,在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首次演唱,得到军部领导和陈毅同志的肯定,便作为正式的《新四军军歌》,发表在当时的《抗敌》杂志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公木词,郑律成曲。作于1939年7月。1941年8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抗战四周年纪念专号"上,刊登一则"五四中国青年节奖金委员会启事",公布了由吴玉章等任评判委员,由毛泽东、周恩来等捐助奖金的授奖决定,其中列于"音乐类甲等奖"首位的,是《献给八路军的军歌合唱集》、这就是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创作的著名的《八路军大合唱》。它包括:《八路军军歌》、《炮兵歌》、《子夜岗兵颂》、《八路军进行曲》、《冲锋歌》和《快乐的八路军》等六首歌曲。其中《八路军进行曲》传唱最广,在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建国后又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它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红缨枪 金浪词,向隅曲。作于1939年。青纱帐里,红缨朵朵,万山丛中,银光闪闪,人民战争的壮观景象,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到处可见。这首《红缨枪》便是人民战争的一曲战歌。它以果断有力的节奏和挺拔而富于民间风格的曲调,塑造了意志坚决、乐观自信的游击战士的形象,唱出了他们的战斗豪情。

   嘉陵江上 端木 词,贺绿汀曲。作于1939年春末。是根据女中音歌唱家洪达琦的有效音域(b-#f2)写的一首抒情--戏剧性独唱歌曲。初刊在1940年1月15日重庆出版的《乐风》一卷一期上。歌词是散文体,句式长短参差不齐,相当难谱。曲作者先后写过五、六稿都失败了,最后一稿从朗诵入手获得成功。歌曲具有节奏自由、旋律口语化、结构很不方整、音乐接近朗诵风格等特点。

   思乡曲 戴天道词,夏之秋曲。1938年,曲作者赴南洋为抗战进行宣传和募捐活动,途经澳门,听了一位卖唱艺人的演唱,便深受触动,便以此为主题写了这首小曲的旋律,之后,又请词作者填词,于1939年完成。初刊于1941年重庆出版的《音乐月刊》上。1947年,上海综艺影片公司出口的故事片《吉人天相》选为中片中插曲。它是一首情真意切、扣人心弦的独唱曲。

   垦春泥 田汉词,贺绿汀曲。1940年,当曲作者在四川重庆中国电影制版厂和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工作时,曾为史东山导演的影片《胜利进行曲》作曲。此歌原系该片插曲,是一首无伴奏的合唱曲。它通过描写军民合作垦春泥的劳动场面,鼓舞军民同心协力为打败侵华日寇而斗争。

   老天爷 明末民谣,赵元任曲。作于1942年。这是赵元任于1938年移居美国后的作品。歌词原见晚明笔记《豆棚闲话》第十一则,是一首假借嘲骂老天爷,怒斥皇帝老儿腐朽昏愦的战斗性民谣。

   歌唱二小放牛郎 方冰词,劫夫曲。作于1942年。"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悠扬的民歌风味的旋律,象阵阵清风,传播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日本侵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以一个经过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歌唱多段歌词,刻划一个人物或叙述一个故事。

   南泥湾 贺敬之词,马可曲。作于1943年。这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来到了南泥湾。三年前,这里是荒草遍野,恶闸成群的穷山秃岭。可是,在毛主席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下,三五九旅的战士们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被延安老乡亲切地称之为"鲁艺家"的秧歌队,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了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就是这个小场子秧歌舞的插曲。

   拥军花鼓 双名《拥护八路军》、《拥军小唱》。1943年,延安鲁艺的文艺工作者为配合宣传"抗日救国十大政策",并与边区军民共庆新年,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了一批反映边区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其中的《拥军花鼓》就是作曲家安波根据陕北民歌《打黄羊调》填词而成。这首徵调式的新民歌,共有五段歌词。全曲由方整性的扩充乐段构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曹火星词曲。作于1943年9月。当时,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提出所谓"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没有了中国"的论调。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列举铁一般的事实,据理驳斥。歌曲就是在这时创作的。这是一首语亲切、质朴的群众歌曲。

   茶馆小调 长工词,费克曲。作于1944年底。四十年代的国民党统治区,民生凋蔽,民怨沸腾,民变 起,岌岌可危的蒋家王朝变本加厉推行法西斯独裁政策,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钳制人民言论自由,连茶馆店也贴上了"莫谈国事"的告示……。诗答和作曲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社会现象,作了不加夸饰的描绘,产生了极大讽剌效果,一时被称为讽剌歌曲的代表作。

   跌倒算什么 绿永(舒模词,舒模曲。作于1984年。蒋家王朝在行将覆灭的前夕,到处滥杀滥捕,妄想以屠刀维持其摇摇欲附的反动统治,多少爱国青年、民主战士、工产党人倒在反动派罪恶的水龙、马队、剌刀、枪弹之下……这首《跌倒算什么》,就是为反抗敌人的残酷迫害,激励革命者的斗志而写的战歌。

   咱们工人有力量 马可词曲。作于1948年。作者在前一年初夏。同几位文工团员一起来到刚解放的一座东北大工厂。他们长期战斗在解放区的农村,一进入工厂,就被熊熊的炉火、隆隆的机声所吸引,看到一块块火红的钢锭在工人手中化为产品,一位年轻的文工团员不由得高呼"伟大!伟大!"这一切深深打动着马可,他决心要为工人编一首战歌,这就是后来创作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歌曲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工人们为支援全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战斗生活,塑造了获得解放的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太阳一出满天红 周彼词,庄严曲。作于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那时,上海市内已经可以听到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受尽苦难的人民正翘首以望翻身日子的到来。当时在育才学校工作的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写出了这首歌。在上海解放的第一天,他登上楼顶,引吭高歌《太阳一出满天红》,并带领育才同学走上街头,扭秧歌,打腰鼓,尽情欢唱。这是一支热烈红火的秧歌舞歌。

   歌唱祖国 王莘词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又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出了新时代的新风格。三十年来,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这首曲调作为全国联播的开始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美丽其格词曲。作于五十年代初。歌词立意深刻,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汲取了内蒙民歌的音调素材进行创作,一开始"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两句,写得舒展修扬,具有浓郁的草原风味;接下去的"挥动鞭儿向四方,白云鸟儿齐飞翔"两句,转得委婉自然,合得含蓄动情。难能可贵的是,全曲仅以一个乐段,十二个小节,就完美地表现了整个歌词的意境。唱起这首歌,人们就象处身在辽阔的草原上,对家乡的爱恋之情从胸中汩汩流出,对党和祖国的感激之意灼热了自己的心窝。这首歌在1954年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

[/Point]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oint=120]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麻扶摇词,周巍峙曲。作于1950年。当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支雄壮有力的进行曲,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同抗敌的。

   我的祖国 乔词,刘炽曲,影片《上甘岭》插曲。作于五十年代。作品采用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招司词,瞿希贤曲,作茧自缚于是1950年初。这是首形象鲜明感情丰富带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此歌发表和演出后当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成为当时专业和业作歌咏团体最喜爱的曲目之一。1954年在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在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中获歌曲比赛第二奖。

   王大妈要和平 放平、张鲁词,张鲁曲。作于建国初期。它运用我国东北民间音乐音调,用抒情性和说唱性相结合的旋律,生动地塑造了为和平而到处奔走宣传的王大妈的生动形象,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反对侵略、保卫世界持久和平的决心。1954年在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

   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魏风词,罗宗贤、时乐蒙曲。在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的进军征途中,我英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为将支援物资尽快送往拉萨,顶风雪,战恶浪,排除重重艰险,越过大渡河,表现了无畏的战斗精神。合唱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热情歌颂了这一动人事迹。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马寒冰词,李巨川曲。作于五十年代初期。歌词以淡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摹新图。新疆民歌风的曲调抒情优美。

   歌唱二郎山 洛水词,时乐蒙曲。在五十年代广为流传。原曲为大合唱《千里跃进大别山》第五段"盼望红军快回家"的第一部分,后经填词易名。二郎山是川藏公路中从雅安至拉萨沿途越过的一座山。曾获1952年在京举行的纪念八一建军节体育运动大会文艺会演比赛一等奖,此后1954年又在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

   我们的田野 管桦词,张文纲曲。这是一首抒情的儿单童合唱曲,原是组歌《夏天旅行》中的第三首。因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后成为一首独立的抒情独唱曲。二十多年来,它始终被公认为儿童抒情歌曲的优秀作品,并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流传较广,至今传唱不衰。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词,刘炽曲。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五十年代中期。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快乐的节日 管桦词,李群曲。初刊于《歌曲》1954年第四期。歌词以"小鸟"、"风儿"、"花园"、"草地"等为儿童所熟悉而又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再现了新中国的儿童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的喜悦心情;欢快活跃的旋律刻划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了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歌既儿童化,又口语化,琅琅上口,易记易唱,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

   我们多幸福 金帆词,郑律成曲。作于1955年。这首欢快、清新的儿童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今天的努力学习,明天要为祖国献身的远大志向。节奏跳跃,旋律动听,给人以活泼、爽朗的感觉。

   人民海军向前进 海政文工团创作组词,绿克曲。这首创作于五十年代的歌曲,展现了人民海军强大舰队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的画面。主导音型以大跳开始,具有中国音乐的风格。 有两个小伙一般高 杨元其、刘薇词,晨耕曲。作于五十年代。作者把中国民间的说唱音调与革命传统歌曲的音调融合在一起,用叙事的手法、诉说的语气、昂扬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活泼而又风趣的演唱风格,刻划了两个不同性格的青年战士的形象。这首歌是男中音歌唱家马国光的保留曲目之一,在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时获优秀歌曲创作将。

   勘探队之歌 佟志贤词,晓河曲。这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唱出了勘探队员为祖国勘察矿藏的乐观自豪的心情。全曲分成两个段落。这首歌曲自五十年代起,即在地质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中广为流行,六十年代又在石油工人中流行。

   青年友谊圆舞曲 江山词,天戈曲。作于1955年。这是一首多年来为广大青年喜爱的舞曲式的短歌。

   草原之夜 张加毅词,田歌编曲。作于1955年,是影片《绿色的原野》插曲。这是一首深为群众喜爱的中国式的"小夜曲"。词曲作者曾于拍摄影片时同去新疆一个由十三个民族组成的军垦农场深入生活,一天傍晚出去散步,听到草原的篝火旁传来维族战士们歌唱劳动和爱情的修扬歌声,深受感染,回到住地立即写成歌词,并根据当地民歌素材编了曲,当晚就给战士们试唱。从此,这首歌就象一只美丽的夜莺,飞遍了祖国天南地北。

   祖国颂 乔羽词,刘炽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题为《今领先到处有歌声》。影片于1985年元旦献映后,合唱《祖国颂》随之在群众流传。

   克拉玛依之歌 吕远词曲,作于1985年春。它通过一个牧民所见戈壁滩上新旧社会截然不同的景象,赞颂我国石油工业的巨大发展。这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独唱歌曲。这首歌曲采用了新疆民歌的调式和音调,用其音乐素材加以发展和创造,因而使人感到它既有新疆地区的民族风格,又很新鲜。

   牧马之歌 石夫词曲。作于1958年。这首男声独唱歌曲,曲调健美而豪壮,富有舞曲特点,短小精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歌词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描绘了哈萨克牧马人的生活,表达了主人公对马群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管桦词,瞿希贤曲。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深切真挚。全曲是一个有再现的三部曲式。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曾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 岩口滴水 任萍、田川词,罗宗贤曲。它是一首女高音独唱的抒情歌曲,曾于1959年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获奖。

   请茶歌 集体词,解策励曲。这首女声独唱歌曲写于五十年代末。词曲均分两段。歌词以寓意手法,含蓄而清晰,以顶风斗雨、茁壮成长在井风山巅的香茶比喻当年红军的革命精神。

   洞庭鱼米乡 白诚仁编曲。写于1959年。四在1956年夏,曲作者第一次到洞庭湖区深入生活,当时正值根治水患之后,合作化高潮之际,那黑黝黝的土地,金灿灿的谷穗,举目无边的平原,云水相连的湖面,扬帆的船队,丰富的水产,农民们抒畅的心、欢笑的脸,湖区是那样地生气勃勃,真是个鱼米之乡。这一切给作者印象太深了!作者还在那里学习湘中、湘西一带农民所爱用的高腔山歌唱法,尤其是湖区渔歌《打乐乐冬》和《朝拜香》,找到了表现上述生活感受的好素材。前后经过三年左右,才写成这首歌曲。歌唱家何纪光运用了民间的高腔唱法,更使歌曲的意境得到升华。

   奋发图强 西彤词,刘福安曲。作于1960年底。歌曲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主题鲜明,曲调高昂,节奏铿锵,结构严谨。

   我们走在大路上 李劫夫词曲。1963年发表的这首歌曲,正是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的写照。歌曲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引人奋发向上,曾在全国广为传唱。

   俺是公社饲养员 杨子彬词,穆传永曲。作于1961年。曲作者以辽南皮影戏音乐中颇具特色的"三顶七"旋律片段为音乐素材,鲜明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纯朴开朗、爱社如家的公社饲养员的形象。音乐具有浓郁的东北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

   社员都是向阳花 张士燮词,王玉西曲。这首歌自1962年秋创作发表后,很快就传遍全怪泄?倌晗确娑佣痈? 周郁辉词,寄明曲。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曲的结构是二部曲式。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

   情深谊长 王印泉词,臧东升曲。作于1962年。原系描写红军长征过彘区、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舞剧《红流》中的第二幕插曲,后被作为女声独唱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 送别 郑洪等词,巩志伟曲。影片《怒潮》插曲,作于1963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雷振邦改词编曲。这是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1963年影片公映后即在群众中普遍流传。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光未然词,瞿希贤曲。作于1963年。这是首气势磅礴、富有时代感的群众歌曲。

   接过雷锋的枪 践耳词曲。作于1963年全国学雷锋运动中。全曲紧凑严谨,一气呵成,富于激情,表达了亿万人民学习雷锋,做共产主义新人的崇高意愿。在同类题材的作品里,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唱支山歌给党听 焦萍词,践耳曲。产生于1964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中。根据雷锋在日记中摘抄的诗谱写而成。歌词仅八句,却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这是首很好的抒情歌曲,二十年来一直流传在群众中间。

   工人阶级硬骨头 希扬词,瞿维曲。作于1964年春。原名《五好红旗手之歌》,后经词作者修改易名。

   真是乐死人 林中词,生茂曲。这是一首情节并不复杂的诙谐叙事歌曲,题材别开生面,曲调生动引人,表现了新战士入伍自豪心情。

   打靶归来 牛宝源、王永泉词,王永泉曲。曲作者是部队文艺战士。他在为训练任务写歌时见到一本《部队文艺创作选》,上面有一首小诗:"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随即添加了四句,写成第二段歌词,并采用陕北民歌风格的音调和部队进行曲的节奏特点,谱写这首歌。歌中根据旋律音名所加的衬词和末尾的口令,十分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人民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风貌和乐观精神。

   骑马挎枪走天下 张永枚词,彦克曲。这首部队抒情歌曲,表现了驻守在国防前哨的战士热爱祖国千山万水和每一寸土地的高尚情怀,也描绘了军队和人民的亲密关系。歌曲的音调富有陕北民歌的特点。曲作者在西北地区生活过相当长的时间,熟悉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因而创作出这样在风格、气质上淳朴动人的曲调。这首哥的结构严谨而又富有变化。

   洗衣歌 李俊琛词,罗念一曲。作于1964年。是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它的创作酝酿过程达十多年之久。在解放西藏"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战斗中,在砸碎封枷锁,实现民主改革的日子里,在边疆自卫反击的战场上……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作者亲自经历了这些难忘的岁月,感受深切,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形式表现它。一次藏历新年拉萨人民拥军活动,为部队拆洗衣被,作者从这动人的场面中得到了创作的启示。

   马儿啊,你慢些走 李鉴尧词,生茂曲。作于1962年。这是首三部结构的抒情独唱歌曲。音调悠扬洒脱,充满自豪、欢快的情绪。1965年,周总理曾指示《长征组歌》创作组人员要借鉴《马儿啊,你慢些走》的创作经验,并指出:它的调子是"集南北之大成"。这首歌是把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音调与汉族的音调揉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即是南方的,又是北方的;既不是某个少数民族的,也不是汉族某一地区的音调,而是综合性的新的音调。歌曲把祖国各地山河改观的迷人景色,用一连串的排句概括在"没见过"三个字之下,随着歌声,将人引入一幅幅美丽画景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末段"我想看个够,总也看不够"一句,表达了中华儿女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人民军队忠于党 张永枚词,肖民曲。作于六十年代初。歌曲通过回溯我军成长壮大的历程,歌颂了伟大的党和毛泽东同志缔造的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整个作品短小精悍,凝练集中,是首优秀的队列歌曲。

    娘子军连连歌 梁信词,黄准曲。作于六十年代。是影片《红色娘子军》主题歌。这是一首有着感人的音乐形象和鲜明的时代特点的进行曲。

   海上女民兵 巍石词,魏群、傅晶曲。写于1965年,发表于同年《解放军文艺》,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巍石即刘薇、石祥两位词作家的联合署名。

   一分钱 播振声词曲。作于1965年初。这是一首适合低幼孩子演唱的叙事歌曲。歌词具体形象,节奏明快,很口语化,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赞美了儿童们拾金不昧的闪光思想。曲调朴实、简练,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十分吻合,唱起来琅琅上口。多年来,《一分钱》这首歌一直在孩子们中间广泛传唱,这说明来自生活的作品,生活会给予它无限的生命力。

   解放军野营到山村 石祥、刘薇词,唐诃曲。作于1970年。那年冬季,词曲作者随部队在山西北部野营拉练,路过当年抗日老根据地的一个山村时,全村男女老幼盛情欢迎子弟兵。有位老大娘知道部队要来,就烧了一锅姜汤,凉了又烧,烧了又凉,烧到第十八次时,部队才到达。老大娘端着热气腾腾的姜汤,来到战士们面前,眼含泪水说:"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山区人民这种纯朴、真挚的感情打动了作者,不久便产生了表现军民鱼水情的这首表演唱。

   北京颂歌 洪源词,田光,傅晶曲。作于1971年4月。这首歌的艺术形象富有光彩,笔墨凝练、洒脱,感情发展的逻辑严谨,是一首情感浓烈,艺术概括力很强的佳作。为了体现各族人民共同的意愿,作曲者的音乐素材的选用上,没有局限在某一民族人民共同的意愿,作曲者在音乐素材的选用上,没有局限在某一民族和地区的音调中,而是在民族音调的基础上创造出既有庄重巍然之势,又有亲切细腻之情的旋律。

   我爱北京天安门 金果临词,金月苓曲。这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创作、流传于七十年代早期。 红星伴我去战斗 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头上是蓝蓝的天空,两岸是巍巍的青山,中间是滔滔的江水、江面是悠悠的竹筏。伴随着如此令人心醉的美景,响起了歌唱家李双江轻松而又明亮的歌声……。他唱的就是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乘坐竹筏,去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时的插曲。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凯传词,王酩曲。写于1976年底。原是影片《黑三角》的插曲,由于李谷一的演唱,电影尚未公映,歌曲已先传播开了。曲作者力求曲调通俗,易于上口,并注意词意的形象性及四声音律的音乐性,使叙述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周总理,您在哪里?柯岩词,施光南曲。这首饱含着深厚情感的歌曲写成于1976年除夕。周总理逝世一周年前夕,这首歌作为合唱曲和独唱曲同时分别在两个剧场演出,唤起了一周年前夕,这首歌作为合唱曲和独唱曲同时分别在两个剧场演出,唤起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歌词原是一首长诗,因而音乐的结构比较长大,采用带有再现的多段体结构。

   祝酒歌 韩伟词,施光南曲。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朋举杯欢庆的场面,生动地表达了粉碎"四人帮"时广大群众的欣喜心情。词中写道"杯中洒满幸福泪",这幸福确实来之不易。因之曲作者在这欢乐舞曲中溶有一些深沉的因素。词曲结合中还运用了不少戏曲、曲艺的处理手法。体现九亿神州普天同庆的内容,使这首歌不胫而走,传遍全国,并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瞿琮词,施光南曲。作于1978年。词作者运用暗喻与陪衬的手法,巧妙地把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和对情人的爱融合在一起,构思新、情趣高,不落俗套。曲作者用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为它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曲调。作品一经发表就广为传唱,特别是经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以后,更加受到群众欢迎。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秦志钰等词,吕远、唐诃曲。作于1978年,是彩色故事片《甜蜜的事业》的插曲。这是一部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喜剧片。影片中由于淑珍演唱,唱得亲切感人,因此很快便流传开来。197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为亚洲音乐教材;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新的长征,新的战斗 乔羽词,瞿希贤曲。发表在《歌曲》1978年第三期。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展示了"九亿神州"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新长征的威武雄姿。在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妹妹找哥泪花流 凯传词,王酩曲。故事影片《小花》插曲。为了细腻地描写小花这个人物的形象,刻划她在路边眼望过路大军走了四、五天,都没寻见自己朝思暮想的哥哥时,又急又悉伤心泪下的特定场景与心情,曲作者精心设计了这首清新秀美的抒情短歌。

   大海一样的深情 刘麟词,刘文金曲。写于1979年初,这年元旦,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大陆与台湾同胞共同努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贡献力量。曲作者由此想到随中国艺术团访美,与一些旅美或留美台湾省籍青年朋友相识的情景,为他们要求祖国早日统一的急切愿望和满腔热情所感动。词作者在东南沿海深入生活时,也曾与来沿海避风的台湾省渔民促膝谈心,共叙祖国统一的愿望。因此,两们作者是带着切身的深刻体验进行创作的。

   太阳岛上 秀田、武籁、玉立平词。王立平曲。作于1979年。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三首插曲之一。曲作者四就想用音乐唤起青年朋友们胸中的激情,用真正的美来装点他们的心灵。谱写该电视片的音乐使这一愿望得以实现。歌曲以亲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青年人夏日城来到太阳岛欢度假日的情景,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受。整个音乐以舒展自如的节奏,柔美动听的曲高,使人仿佛置身于碧天秀水之中。后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表达了青年人兴奋喜悦的心情,使歌曲更富于生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浪花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秀田、王立平曲。作于1979年。这首与《太阳岛上》,同天诞生的青年歌曲,也是电视处《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它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青年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作者认为,当今青年一代的确有自己特有的创伤和苦恼,然而他们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一代。在这首歌里,从对北国江城的赞颂中,可以明显地感到青年人不仅对今天的生活充满热爱和信心,而且对美好的未来更是无限憧憬。曲调悠长宛转、流畅圆润。全曲气息宽广,上下流动自如,使人唱来酣畅尽兴,不乏游弋于浪尖波谷之感。旋律进行带有戏曲行腔的特点,颇有民族风格。1980年被选为"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

   青春啊青春 凯传词,王酩曲。作于1980年初,电视剧《有一个青年》插曲。歌曲用简练集中的语言热情地赞颂了美好的青春时光。共分三个段落。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张枚同词,谷建芬曲。作于1980年夏。同年秋天在北京"新星音乐会"上演唱之后,便广泛流传于青年人之中,并在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军港之夜 马金星词,刘诗召曲。作于1980年。歌词以简练的语言把听众带入优美的诗境之中--静静的夜晚,轻拂的海风,轻漾的海浪,轻摇的战舰,甜睡的水兵,形象地反映了海军战士生活的一个侧面。谱曲时采用南海渔歌风的旋律,贴切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经歌坛新秀苏小明唱出后,受到普遍欢迎,并于1980年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我爱你,中国 瞿琮词,郑秋枫曲。故事影片《海外赤子》插曲。作于1980年。歌词运用叠句、排比句等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于1980年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中国大型声乐作品

   长恨歌(清唱剧) 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夏秋,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这部抒情--戏剧性的清唱剧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的标题,在剧情结构与段落的布局方面,还参加了洪昇的传奇《长生殿》。原计划要写十个乐章,但属于独唱部分的第四、七、九等三个乐章因故未及完成。作者创作这部清唱剧,一方面为了填补合唱教材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针砭时弊的积极意向,反映了在日寇加紧侵华,亡国之祸迫在眉睫,而国民党当局却采取不抵抗主义的严重局势下,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部合唱和男中音、女高音的重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四部合唱)。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和男中音独唱)。《长恨歌》是黄自回国以后的第一部大型作品,也是他短暂一生中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部声乐作品。虽属未完成之作,但已包括了白居易原作的主要内容和场面,不失其情节的连贯性与结构的完整性。1972年林声翕补写了四、七、九乐章。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这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他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同年3月31日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②《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③《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④《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⑤《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⑥《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⑦《保卫黄河》(混声合唱)。《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淮战役组歌 沈亚威等词曲。淮海战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的三大战役之一,历时六十五天,歼灭国民党民队六十五万五千余人。1948年11月,在"一切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崇高精神鼓舞下,我第三野战军文工一团、二团与广大的指战员们共同度过了淮海战场激烈战斗的日日夜夜,在火热的战斗生活中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并立即在前沿阵地演出,极大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后来,从中选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歌曲,配上朗诵词,连成一组较完整地反映淮海战役全过程的联唱,这就是《淮海战役组歌》。它包括:①序曲;②乘胜追击;③抢占运河;④捷报!捷报!歼灭了黄伯韬;⑤挖工事;⑥狠狠地打;⑦歌颂淮海胜利。战役胜利后,《组歌》也随着解放大军从农村唱到了城市,唱到了南京、上海,并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演出,以它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雄伟的战斗气魄震惊四座。

   红军根据地大合唱 这部反映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根据地壮丽史诗的大合唱,是女作曲家瞿希贤在五十年代中期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由诗人金帆作词。1956年完稿后,于同年7月上旬首次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新歌试唱会"上演唱,8月在北京首届全国音乐周公演,反应热烈。民歌体与自由诗体相结合的歌词,语言纯朴,感情奔放,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音乐上则副合江西根据地民歌和其它革命歌曲的音调,运用调式、调性的变换手法和形式多样的复调技巧,尽力发挥大型乐套曲的表现功能,既显示出宏大的气魄,又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大合唱共有七个乐章。①《革命的风暴》(混声合唱)②《送郎当红军》③《儿童团放哨歌》(童声齐唱、合唱)④《长征的队伍走了》(男低音独唱、男低音齐唱、男声合唱)⑤《怀念毛主席》(男高音独唱及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⑥《红军回来了》(混声合唱)⑦《亲爱的党、光荣的党》(混声合唱)。这部大合唱1981年3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二十八国妇女音乐联系中,作为女作曲家的作品参加展出。

   幸福河大合唱 肖白词,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曲。写于1958年秋冬。1959年6月荣获第七届世界学生与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大合唱一等奖,是我国作品在国际音乐比赛中第一次获得这样高的荣誉。它以苏北人民大搞水利建设为题材,撷取了几个典型的场面,讴歌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和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从作品中,可以强烈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幸福河大合唱》是一部抒情性体裁的大合唱,抒情的风格与明朗欢快的色调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基调。作品分六个乐章,各乐章都是生活图景式的,但又有情节上的联系。第一乐章《序歌》,第二乐章《支前》,第三乐章《小车》,第四乐章《号子》,第五乐章《彩云》,第六乐章《幸福河边庆丰收》。音乐建筑在苏北民歌的基础上,民族色彩浓郁,洋溢着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充满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形象真挚动人,富于生活气息。

   十三陵水库大合唱 王亚凡、沙鸥、钟灵词,贺绿汀曲。十三陵水库建于1958年,首都工农商学兵和妇女共四十万劳动大军投入了这项工程建设,中央党领导人以及一些在京的国际友人都曾到工地参加过义务劳动。十三陵水库的建成,生动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充分地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十三陵水库大合唱》正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为了写好这部作品,1958年5月,年近六旬的作曲家曾亲自到水库工地深入生活。这是作曲家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作品,1959年秋完成,同年在上海首演。作品共分六段:①《序曲》(混声合唱)②《大队人马来到了》(男女声独唱与合唱)③《未婚夫妇》(男女声独唱、对唱、重唱和合唱)④《工地之夜》(花腔女高音独唱与合唱)⑤《暴风雨》(男女声领唱与合唱)⑥《尾声》(女中音独唱与合唱)。

   金湖大合唱 张敦智词曲,作于1962年春。同年5月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获得好评,唱片发行后深为西南少数民族喜爱。大合唱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建设水库为题材,采用云南红河 族的民歌音调,表同了边疆各族人世间的生活、劳动和理想。共分五个乐章:①《森林的黎明》(男高音领唱及混声合唱)②《家乡的歌》(男中音独唱及女声合唱)③《开山歌》(混声合唱)④《篝火熊熊燃烧》(女高音独唱及女声合唱)⑤《金湖畔的节日》(混声合唱)。

[/Point]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征组歌 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组诗谱曲的声乐组歌。题为《长征》,又题《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于1965年。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首都纪念"八一"建军节的音乐会上隆重公演,受到各界的好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历史性事件。作为长征参加者的肖华,对此深有感受。他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抱病写作,历时半年以上,完成了十二首构思已久的诗篇。这些诗,以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灸人口。作曲家择其十首谱成组歌,把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面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①《告别》(混声合唱)②《突破封锁线》(二部合唱与轮唱)③《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④《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与合唱)⑤《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⑥《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与合唱)⑦《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⑧《祝捷》(领唱与合唱)⑨《报喜》(领唱与合唱)⑩《大会师》(混声合唱)。1966年,战友歌舞团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苏联、日本等国时,曾演出组歌的全曲或选段。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四十周年,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挠,再次在京举行了盛大的演出,并摄成彩色艺术纪录片。在国内,其普及之广,影响之大,是我国大合唱史上所罕见的。1976年,在音乐家草田、于 先生的支持和指挥下,香港也多次演出了这一作品,受到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

   海燕(声乐协奏曲)秦咏诚1963年受高尔基同名散文诗启发而作。海燕象征着革命者,不畏艰险,不畏强暴,搏击风云,勇于进取。这部由花腔女高音演唱、用交响乐队与之协奏的"无词歌",采用单乐章奏鸣曲形式。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歌剧

   白毛女 赤叶河 王贵与李香香 小二黑结婚

   刘胡兰 草原之歌 红霞 洪湖赤卫队

   柯山红日 刘三姐 红珊瑚 江姐

   阿依古丽

[Point=120]

   白毛女(五幕歌剧) 创作于是1945年1月至4月。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作曲。延安鲁艺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西毅执得寸进尺。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曾获取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参照情:1935年除,河北省某县杨各庄贫农杨白劳外出躲债,回家时被地主黄世仁逼死。闺女喜儿被抢到黄家,受尽虍待。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痛打了地主狗腿子仁智后,投奔八路军。荒淫无耻的黄世仁奸污了喜儿,还要将她卖掉以来罪恶迹。经女仆张二婶帮助,喜儿逃往深山野林,苦熬了三年,头发也变白了。但她坚苦日子总会熬到头。1938年春,大春所在部队来到杨各庄,把喜儿从山洞中救出,并发动群众清算了黄世仁的罪恶,为喜儿和千千万万的受苦人报了仇。

   赤叶河(四幕一场歌剧)作于是1948年,高介云、梁寒光、葛光锐曲。阮章竞编剧。同年初演于石家庄市。剧情:1933年秋,赤叶河家民王大富的儿子王禾子娶了媳妇燕燕,一农三口勤俭生产,渴望能过上好日子。可是,地主吕承书租税繁多,一家用血汗换来的粮食被他掠夺一空。以后吕承书又强奸了燕燕,王禾子怒不可遏,搬起一块大石向吕承书砸去。吕承书开枪射击,禾子只得在狂风暴雨中逃奔他乡。燕燕不愿忍辱偷生,投河自尽,王大富则沦为乞丐。1945年八路军解放了陵川县全境,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王禾子回到赤叶河。父子重逢,一同投入翻身斗争,终于清算了恶霸地主吕承书的罪恶。

   王贵与李香香(五幕歌剧)作于1950年。梁寒光曲。剧本根据李季的同名长诗改编。同年10月在北京首演。剧情:1930年,陕北地区死羊湾遭受旱灾。被地主崔二爷强行拉去当长工的王贵,经常帮助邻居李德瑞家砍柴挑水,逐渐与李家女儿香香产生了爱情。后来,崔二爷调戏香香不成,就回家毒打王贵出气。倍受折磨的王贵秘密加入了党领导的赤卫队,为地主发觉后被捕,遭受毒打。香香领着游击队及时到,救出了王贵。然而国民党军反攻入庄,游击队暂时撤离。崔二爷又抢走香香,大摆喜筵,与菲军官们喝得烂醉。谁料游击队从天而降,这伙无恶不作的魔王缍成了人民的阶下囚。王贵与李香香缍幸福地结合。

   该剧运用陕北民歌素材,把民族音乐语言同西洋歌剧中宣叙调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宣叙调。

   小二黑结婚(五场歌剧)作于1952年。马可、乔羽、贺飞、张佩衡曲。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同句小说集体改编,田川、杨兰春执笔。1953年1月初演于北京。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农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你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起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

   刘胡兰(二幕歌剧)1949年,由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执笔)并首演。1954年中央实验歌剧重新创作演出(陈紫、茅沅、葛光锐等曲。于村、海啸、卢肃等编剧)。剧情:1946年冬,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青年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积极带领群众做支前工作,在与反动地主组织的复仇进行的斗争中幸被捕。敌人使用酷型拷打,刘胡兰坚强不屈;敌人又妄图胁迫刘胡兰的母亲劝降,但母女俩互相鼓励,斗争到底。在刑场上,刘胡兰视死如归,继续鼓舞群众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最后昂首走向敌人的铡九,从容就义。

   草原之歌(六幕五场歌剧)罗宗贤曲。任萍编剧。刘郁民导演。1955年中央实验歌剧院首演于北京。剧情:藏族青年阿布杞和姑娘侬错加是一对热恋着的情人。他俩所属的部落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挑拨,长期互相仇杀。在一次冲突中,阿布札误伤侬错加的父亲,侬错加的父亲也误伤了阿布札,使这对情人的爱情濒于破灭。这时,十年前随红军北上抗日的侬错加的哥哥回到了故乡,带领群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缍使这两个部落重归于好,阿布札与侬错加得到了美满的结合。

   音乐基本取材于朴素优雅的藏族民歌和山歌,并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红霞(四幕歌剧)张锐曲。石汉编剧。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剧团初演于南京。剧情:1935年秋,江西某村赤卫队随红军撤离苏区北上抗日,队长赵志刚与红霞在村头互相告别。白匪军官白伍德来到村里,逮捕了红霞与乡亲们,并强逼红霞带路追击红军。为了救援乡亲和保护红军,她不顾个人安危,假意应允,同敌人展开了机智的斗争。深夜,赵志刚因烧桥断路被白匪军折捕,误以为红霞投降敌人,怒斥红霞"失节"。红霞忍辱负重,克制了内心的痉,用酒把白伍德灌醉,设法骗过哨兵,放走了赵志刚与众乡亲,孤身一人将白匪引上绝路,最后英勇就义。

   音乐中揉和了江南民歌和戏曲音乐的曲调,并运用传统戏曲中的板腔化表现手法,成功地塑了女主人公红霞这光辉的艺术形象。

   洪湖赤卫队(六场歌剧)张敬安、欧阳谦叔曲。朱本和、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编剧。1959年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于武汉。剧情: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把来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彭霸天大为惊恐,派出密探寻找赤卫队。刘闯中计枪打密探,暴露目标。韩英立即掩护队伍撤退,自己却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后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命他把游击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来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柯山红日(六幕歌剧)庄映、陆明曲。陈其通编剧。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首演于北京。剧情:康藏交界的金沙江上游,有柯、元二山。奴隶主据险称霸,无恶不作。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为了等待蒙古族上层分子的觉悟,决定在当地暂缓实行民主改革。八年过去了,党的宽大政策收效颇大,洛卡土司和阿候登错土司拥护改革。只有奴隶主柯陆亚德明从暗斗,策划叛乱,被我军彻底粉碎。吃人的奴隶制度一去不复返了,柯山人民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是"雪山上的红日"。

   刘三姐(八场歌剧)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创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会演大会改编。196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歌团首演于南宁市。这部歌是根据壮族优美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剧情: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刘三姐善唱山歌,用歌声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因此,不断遭到地主的迫害,被近离乡背井去投亲。在异乡,刘三姐看到地主莫海仁蛮横霸占茶山,又带领群众唱起山歌,无情地揭露与嘲弄莫海仁莫海仁用重金聘来三个秀才与三姐对歌,都遭惨败,于是勾结官府下令禁歌,兵陷入歌阵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被众斗狼狈不堪,大败而逃。

   情节围绕着"歌"而展开,成功地彩了大量经过编选、加工和再创造的民歌。这些也歌生动、优美,富有战斗司长和生活气息。

   红珊瑚(九场歌剧)作于六十年代初。王锡仁、胡士平曲。赵忠、钟立兵、林荫梧、单文编剧。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初演于北京。剧情:1950年秋,侦察参谋王永刚受命率领战士阿青等人去敌岛牛头岙和珊瑚岛侦察,不料从牛头岙返航时与敌船遭遇。王永刚和阿青泅至荒岛鼓浪岗,七遇珊瑚岛渔家女珊妹(阿青的未婚妻)因渔霸迫害被逼租身,押解途中纵海脱身,也逃上鼓浪岗。三人相遇后,决定由阿青回去送情报,珊妹与王永刚上珊瑚岛。当他们获悉敌人打算甩掉珊瑚岛,劫走岛上渔民,固守牛头岙时,便及时发动全岛渔民占领了渔霸的巢穴--万利渔行,配合我军渡海,解放了牛头岙。

   江姐(七场歌剧)羊鸣、姜春阳、金砂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根据小说《红岩》改编,阎隶编参照。196由该团首演于北京。剧情: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华莹山游击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噩耗。在与华莹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取得联系后,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于渣滓洞集中营。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然,严词痛斥敌人。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慷慨高歌,英勇就义。

   阿依古丽(八场歌剧)石夫、乌斯满江曲。海啸编剧。1966年春由中央歌剧院首演于北京。剧情:哈萨克族女青年、共产党员阿依古丽深受牧民信任,被选为草原第一个女生产队长。生产队兽医哈思木是一个反动分子,梦想把摹的缰绳夺回到自己手中,施展了种种阴谋诡计,挑唆阿斯哈阴堪称自己的妻子当队长,并利用职务,给羊羔注射假药,破坏生产,妄图嫁祸于阿依古丽。阴谋败露后,又开枪把她打伤。阿依古丽依靠党和群众,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阶级敌人。草原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Point]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歌

   小白菜 放风筝 对花 献花 小放牛 王大娘钉缸 沂蒙山好风光 洪秀全起义、

   丢戒指 翻身五更 妈妈朗好糊涂 交城山 割莜麦 妇女自由歌 左权将军

   绣荷包 脚步夫调 蓝花花 走绛州 三十里铺 走西口 东方红 绣金匾

   解放区十唱 翻身道情 刘志丹 四季歌 草原情歌 吹咚吹 幸福歌

   喜庆丰收好热闹 马森树儿搭灯台 水船夫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 槐花几时开

   尖尖山 康定情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采花 小河沿流水 赶马调 放马山歌

   十大姐 猜调 毛风细雨 石榴青 送人离别水东西 落水天 天乌乌

   思想起 丢丢铜 六月茉莉 牛犁歌 风吹竹叶 韭菜开花 兴园山歌

   送郎当红军 我们的山歌牛毛多 李有松 对鸟 李三宝 救命恩人共产党

   撒尚子撩在外 拔根芦柴花 孟姜女 月儿弯弯照九洲 茉莉花 无锡景

   小九连环 大九连环 哭七七 杨柳青 溜溜山歌 凤阳花鼓 八月桂花遍地开

   阿妈勒俄 埃马林几 当哩哦 森吉德玛 辽阔的草原 牧歌 嘎达梅林

   新疆是个好地方 阿拉木汗 手挽手 我的花儿 玛依拉 美丽的姑娘 红麦子

   道拉基 我家乡多美好 五指山歌 桂花开放贵人来 壮锦上绣花 阿里里

   阿里玛 跳月歌 阿诗玛 洱源西山白族对唱 上运河高山望平川 杵歌

[Point=120]

   小白菜(汉族) 这是一首在闻过则喜我国北方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的优秀传统儿歌。它以非常经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歌剧《白毛女》中著名的主题歌《北风吹》就是以它为素材改编而成的。

   放风筝(汉族) 河北民歌,在我国北方流传很广。阳春三月,百花盛开, 风和日丽,旧时难得出门的姑娘们也要趁此大好春光,出外踏青、游春,带着自己巧制的各种风筝尽兴地游玩。歌曲表现她们愉快喜悦的心情,嬉笑欢娱间带有娇嫩柔婉的气质,简练纯朴中又有细致曲折的表现。它在我国流传甚广。除唱《放风筝》外,还唱《摔西瓜》、《回娘家》、《调兵》、《玉美情人》等,在南方又有《码头调》之称。

   对花(汉族) 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比赛智能、传授知识、娱乐嬉游。它的演唱形式也很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甚至伴以锣鼓边舞边歌。

   献花(汉族) 流行于抗日战争时期,用河北传统小调《反对花》曲调填词发展而成。民歌的情绪欢快热烈,生动地描绘了群众向八路军英雄献花的情景。

   小放牛(汉族) 是民间传统歌舞小戏《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地唱。剧中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要村姑回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对歌来。音调明快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王大娘钉缸(汉族) 原是地方歌舞小戏《王大娘钉缸》中钉缸人出场时的一段唱,又名《大补缸》或《锯大抽屉》等。这首河南民歌共有八段歌词,用一个乐段反复演唱。这首曲调较古老,踪迹遍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山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十多个省,甚至流传到南方。北方有些戏曲、曲艺音乐还吸收它为唱腔曲牌,称作"云苏调"。

   沂蒙山好风光(汉族) 山东新民歌。最初叫《打黄沙会》。黄沙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的一个反动武装组织,利用迷信无恶不作,不断袭扰我抗日根据地。当地八路军山东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同志用民歌曲调编写了这首歌,配合对黄沙会的斗争。后来,人们保留了它纯朴的曲调和前两段赞美家乡沂蒙山风光的歌词,增加了歌唱新生活、歌颂党和领袖的内容,很快在当地群众中流传、扎根。它又名《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手韦有琴的演唱,更增添了它的光彩。

   洪秀全起义(汉族) 又称《四月榴花火样红》,流行于山东和江苏一带。十九世纪中叶。由洪秀全发动并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洪秀全起义》就是当时产生的首革命历史民歌。民歌运用了山东民间秧歌的曲调,节奏紧凑,音调明快有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山东人民敲锣打鼓闹秧歌,载歌载舞迎亲人热烈情景。

   丢戒指(汉族) 流传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小调。一位年轻姑娘不慎丢失了情人所赠的戒指,急得不她顾不得害羞,不惬应诺重酬,苦求拾到者送还给她。民歌用诙谐的笔调描述了这桩趣事。

   翻身五更(汉族) 解放初期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农村的新民歌。它表现了在东北农村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农会组织集会,诉苦伸冤,半地主、分田地的情景、抒发了翻身农民的激动心情和团结一致发展生产的决心。它用当地流行的传统小调《月芽五更》(又叫《进绣兰房》)填词编成。

   妈妈娘好糊涂(汉族) 解放初期在我国北方流传的新民歌。其原曲也叫《妈妈娘好糊涂》,唱一个责怪她母亲不理解自己已成年要选夫家办婚事的心情。新词是以一个姑娘的口吻,恳切批语母亲封建、落后的思想,要求学文化、参加劳动、婚姻自主。新民歌产生后在广大农村普遍流行,后传至全国,对宣传妇女解放和新婚姻法起了积极作用。填词后曲调基本生动。在北方还唱《妓女悲秋》、《十杯酒》、《东北风》、《凤阳花鼓》等词,传唱也较广。

   交城山(汉族) 是旧社会一个嫁到交城县山区去的农村妇女对贫穷生活的叙诉:最好的食物是"莜面饴各各"(即莜面卷)和"山药蛋"(即土豆);出门就爬山,只能步行或骑毛驴,连姑娘出嫁也没法坐上好车马。

   割莜麦(汉族) 流行于山西的山歌。它以开阔悠长的音调,表现一对农村青年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纯洁爱情。民歌是一首简单的上下句结构的乐段,但聪明的民歌手通过在句中加衬、夹垛的手法,使两名的旋律都发生了变化,结构都得到了扩充,还用了"疙崩"、"嘶喽"等象声的语言衬词,使歌曲表现的形象更富于生活气息。

   妇女自由歌(汉族) 这是一首歌唱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新民歌套曲。歌词是诗人阮章竞于1949年创作的。全诗六段,用四首山西祁太秧歌曲调组成。解放初期,全国各地城乡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这动人的歌声。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相波等,都曾以她们优秀的演唱艺术为它增添了光彩。

   左权将军(汉族) 1942年6月,日本侵略军千余人向我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腹腔心地区山西辽县进犯。为了保卫根据地,十八团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指挥所部,在麻田附近与敌人激战竟日,将敌人全部击溃,而左权将军在战斗中也不幸英勇牺牲,时年三十六岁。辽县人民为了纪念左权将军,将县名改为左权县,并编了这首革命历史民歌。它以山西晋中民歌《害虫伢麦》的曲调为基础改编而成,经徐缓深沉、亲切的音调,追忆左权同志参加革命十七年的功绩,抒发了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和衷心崇敬。

   绣荷包(汉族) 这类小调,流行于全国各地,但曲调各不相同,其中以山西的《绣荷包》最为人们所熟悉。内容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刻划一个少女思念情人,亲自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明快,有起有伏,十分抒情。四川的《绣荷包》音乐很有特色,曲调同四川的方言密切结合。

   脚步夫调(汉族) 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点题。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十几段歌词并列,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

   蓝花花(汉族) 陕北传统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这个被称为普天下最聪明、最美丽的好姑娘,竟被强行嫁给一个"好象一座坟"的周家"猴老子"。但是蓝花花并没有屈服,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拼上性命,坚决反抗封建礼教。民歌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并吸收了叙事的手法,用分节歌的形式,深刻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成功地塑造蓝花花的形象。这首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优秀传统民歌,其唱词在流传中多有变异,歌唱家郭兰英、王昆、李波、刘燕萍等人演唱的通常是八段词。曾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和大型歌舞剧。

   走绛州(汉族) 又名《一根扁担》,流传于陕北和山西。歌词只有两句:"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要到绛州。"通过重复和加衬的手法,使结构扩充成五个乐句,从而使民歌所表现的情绪更为活跃进,非常逼真的塑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挑担者的形象。

   三十里铺(汉族) 这首民歌是根据陕西绥德县三十里铺村发生的一件真真事编成的,故名《三十里铺》。歌中的"四妹子"名叫凤英,是个思想进步、敢于斗争的农村姑娘,她冲破了习惯势力的挠,和"三哥哥"邱双喜相爱。双喜参军离家,凤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据说这歌词是同村姓常的一个青年于1942年编成的,最初用信天游艺机的曲调演唱,歌词只有几段。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不断加工润色,逐渐丰富完美。五十年代,王方亮将它改编为民歌无伴奏合唱,并亲自指挥陕北民歌合唱,并亲自指挥陕北民歌合唱团公演,使这首歌得到了丰富、提高与推广。

   走西口(汉族) 产生于晋西北的河曲和陕北的府谷一带,流传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在旧社会,"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迫得人们往内蒙后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为"走口外"或"走西口"。他们春去秋回,在外揽长工或下煤窑。《走西口》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真挚的爱情。"提起哥哥走西口,止不住妹妹泪蛋蛋流。"描绘了丈夫离家时妻子悲凉凄苦的心情,难舍难分,细语叮咛,一声歌一行泪,十分感人。

   东方红(汉族) 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词作者李有源是葭县有名的"伞头"(秧歌的领唱、歌舞者)。他用《骑白马》调编了几段新词,歌唱新生活、歌颂党和革命领袖。1943年其至李正增副食移民队运河延安开荒,便与他一起用这几段新词为头,续编成长达十余段的《移民歌》。这首歌随移民队到处传播,深得群众欢迎。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它整理为三段词,改名《东方红》,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从此传遍全国。作曲家贺绿汀曾将它改编成混声合唱曲,作曲家李焕之曾将它改编为大型歌舞《东方红》序幕的交响合唱。

   绣金匾(汉族) 以陕西传统小调《绣荷包》填词发展而成的革命民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北,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1976年毛主席、周总理、朱总怀念逝世后,歌唱家郭兰英怀着深切悼念之情再次演唱了这首歌,给了它新的解释,特别是将第五段词改填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您。"把歌曲引向高潮,深深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解放区十唱(汉族) 又名《军民大生产》,是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填上十段词改编而成。它表现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的劳动生活。曲调健壮豪迈,节奏坚定有力。由两乐句的乐段构成,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众和时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号子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起到鼓舞情绪、协调劳动的作用,所以不久便在解放区普遍流传。

   翻身道情(汉族) 原有秧歌剧《减租会》中的一段,贺敬之词,刘炽编曲。这首歌以陕北人民喜闻乐见的陕北道情调为素材改编发展而成。是歌唱家郭兰英、李波等经常等演唱的曲目。 刘志丹(汉族) 刘志丹同志是陕西保安人(今志丹县)。陕北人民用《打宁夏》调,填了十二段词,热情颂扬他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的卓著功勋,深切怀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音乐开阔、嘹亮,高昂而热情,旋律大起大落,句幅先紧后宽,气势壮阔,恰切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深受陕北人民喜爱,流传全国。

   四季歌(汉族) 流行于青海一带的传统情歌。五十年代曾被吕冰等改编为歌舞曲,名为《花儿与少年》。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代表小伙子。《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盛开什么花为起句,表现姑娘对"小哥哥"的爱情。

   草原情歌(汉族) 流行于青海一带的传统情歌。歌词共四段。头两段词赞美姑娘的容貌,比喻十分生动:"她那粉红的小脸好象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后两段词是青年表达对姑娘的爱慕,用语俏皮而又可爱:"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嶉咚嶉(汉族) 流行于湖北中南部潜江县的打 枷号子。因衬词段中有很多"嶉咚嶉"。打场时,两排人面对面地站着打 枷,这排上、那排下,噼啪噼啪,一领众和地唱《嶉咚嶉》,歌声与劳动凳合在一起,使人忘记了疲劳。

   幸福歌(汉族) 湖北民歌手蒋桂英编唱的歌颂解放后幸福生活的新民歌。它的旋律明亮舒畅,演唱形式生动活泼,反映出社员满情信心建设新农村的精神面貌。多年来为湖北农村经常传唱的民歌曲之一。

   喜庆丰收好热闹(汉族) 又名"喇叭调",是一首湖北江陵的"穿号子"民歌,传唱于农田劳动等场合。民歌中穿插衬词衬句,早在唐代的"竹枝"体民歌。它以"喇叭"词为衬句,由众人和唱。在湖北"穿号子"曲体的民歌,分布在江陵县以西以川东万县地区各县。

   马桑树儿搭灯台(汉族) 是一首男女二人对唱的革命民歌。1935年以后流行于湘西的桑植。歌词大意是:郎云当红军,写信回家中,要姐另改嫁,莫要误青春;妻子回信说,丈夫你莫挂牵,奋勇杀敌人,姐心永不变,等你回家中。

   澧水船夫号子(汉族) 湖南省有湘、资、澧、沅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由湖南省民间歌舞团整理、改编的《澧水船夫号子》,通过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川江船夫号子(汉族) 四川境内的长江称为"川江"。《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水号子》、《贝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其中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畅、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又有当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上滩号子〉和〈拼命号子〉。川江号子的演唱是一领众和的,领唱者又叫"号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和声部的交接也因劳动条件而异,〈平水号子〉、〈下滩号子〉。是唱完一句再交接的,〈见滩号子〉句幅渐缩,交替渐紧,到了〈上滩号子〉和〈拼命号子〉时,交接非常紧密,甚至领和重叠,和部又出现了呼哨,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多声部合唱织体。整个号子的音乐丰富多变,有很高的艺术性。

   槐花几时开(汉族) 川南山歌。它的歌词只有四句,语言纯朴生动,富于想象。

   尖尖山(汉族) 在第二次国革命战争时期广泛流传于川北各地。深刻地表现了旧社会生活在某难深渊中的劳动人民对被剥削、被压迫生活的强烈不满和渴望解放的急切心情。

   康定情歌(汉族) 康定位于我国四川省西部高原。〈康定情歌〉是一首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这首民歌抒唱了青年男女热烈相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感。旋律流畅、优美、深挚。这首民歌于抗战时期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收集、演唱,以后流播全国,成为歌唱家喻宜萱、周小燕等的保留曲目。

   太阳出来喜洋洋(汉族) 四川儿童上山砍时唱的山歌。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它的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

   采花(汉族) 流传于四川南坪的传统小调。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一年中每个月开什么花作了叙述,使人们从中得到不少生产生活的知识。演唱时一般用琵琶自弹自唱。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首小调曾被填上新词,名为〈盼红军〉。

   小河 水(汉族) 云南弥渡山歌(当地称"调子")。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全曲五个乐句。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情,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浓厚的情意,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居住的地方。歌唱家黄虹的演唱,使这首民歌更加迷人。作曲家朱践耳曾将它改编为钢琴曲〈流水〉。作曲家孟贵彬、时乐蒙还将它改编为混声合唱曲。

   赶马调(汉族) 流传于云南汉族地区。在云南的宾川、祥云一带,又叫〈大赶马〉和〈小赶马〉,名称相似,但曲调相异,且各具特点。解放以来由歌唱家黄虹经常演唱、为音乐爱好者熟悉的〈赶马调〉,是经过加工改编的。

   放马山歌(汉族) 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童生活。是歌唱家黄虹的保留曲目。

   十大姐(汉族) 云南民间歌舞"花灯"中的一首歌。它与弥渡山歌〈埂子调〉有密切联系。可能是富于生活气息的山歌被"花灯"吸收之后,为适应歌舞的需要,原来较自由的节奏受到约束,但保持了悠长宛转的山歌曲调特色。

   猜调(汉族) 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什么长,长上天……"向对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毛风细雨(汉族) 流行于贵州汉族地区的山歌。根据山歌的唱法特点,人们往往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前者曲调高亢、激昂,音域宽,音程跳动较大;后者曲调抒情、平稳,音域不太宽,音程跳动较小。〈毛风细雨〉是属于"平腔山歌"一类。

   石榴青(汉族) 看过歌舞万里《刘三姐》的人,都记者那首刘三姐唱的主题歌:"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开朗、热情的性格和秀美、动人的音调,象征着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令人难以忘怀。其曲调取材于广西北部柳州的山歌《石榴青》。

   送人离别水东西(汉族)  广梅县的传统客家山歌。"客家"是我国古代历次战乱而从黄河流域大批南迁的汉族居民,现大多定居在广、福建、台湾、广西、湖南等省内,分布甚广。客家人酷爱山歌,客家山歌有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传统,词的编作颇为讲究,音乐的编唱手法也很丰富。梅县是粤东著名的"山歌之乡"。《送人离别水东西》的产生年代较久,清代爱国诗人黄遵宪法曾采集、修改过它的词,编入《入境芦诗草》诗集。

   落水天(汉族)  流传于广东客家方言地区的一首山歌。"落水天"即"下雨天"。这首山歌歌词朴素:"落水天落水天,落水落到我身边;湿了衣来又无伞,光着头来可怜。"表现了旧社会穷苦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遮雨的可怜情况。

   天乌乌(汉族)云 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虽为童谣,但大人小孩都很喜爱,传唱十分普遍。歌中唱道:"天快下雨了,爷爷在外面挖了一条泥鳅回来,爷爷要烧咸的,奶奶要烧淡的,二人相争把锅都给打破了。音乐形象纯朴、天真,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思想起(汉族)  这是一首比较古老的台湾闽南语民歌。因最早是在台湾南端的恒春一带流行,所以又叫《恒春调》。远离家乡的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用《恒春调》填词抒发对大陆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思想起》最早的歌词就是这些人填唱的,后来也有人用这个曲调填唱反映爱情生活的歌词。

   丢丢铜(汉族)  流行在台湾和福建闽南一带的民歌,又叫《丢丢铜仔》。原是一首儿童们做丢铜板游戏时唱的儿歌,流传于台北、宜兰,故又称《宜兰调》。后被吸收入台湾的歌仔戏和闽南的芗剧中,称做"客人调",多由丑角演唱。

   六月茉莉(汉族)  流行于台湾的一首情歌。它表现一个少女以六月芳香的茉莉花自喻,感叹时光易逝,而自己盼望找到如意郎君的心思却不为人们所理解。

   牛犁歌(汉族)  台湾和闽南都很流行的传统民歌。又称《驶犁歌》或《渡伯调》。

   风吹竹叶(汉族)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创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当时涌现了大批革命山歌,宣传了革命,教育了群众,从而推动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韭菜开花(汉族)  又名《剪掉 子当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民歌。这首歌充满激情,富有朝气,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根据地翻身劳动妇女,为了保卫革命、保卫胜利果实,满怀革命的激情,毅然剪掉 子踊跃参军,奔向前方杀敌的动人情景。

   兴国山歌(汉族)  三十年代初,江西苏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前线时,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解放后,许多以井冈山、赣南根据地革命历史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中常以它为素材进行创作,如《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井冈山大合唱》等。

   送郎当红军(汉族)  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中央苏区的一首革命民歌。它以当地流行的小调和"锦歌"(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调填词编配而成,表现了当年扩大红军支援前线,妻子送郎当红军的情景。

   我们的山歌牛毛多(汉族)  这是一首由五个乐句构成的加垛合尾式的江西牧童山歌。歌词是"五句半",最后半句"歌太多"具有点题的性质。生动形象的歌词、明快活路的节奏、与语言密切结合带朗诵性的旋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热情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

   李有松(汉族)  浙江西部的牧童山歌。它以谐趣的语调尖锐地批语了李有松包办婚姻的封建思想。作曲家黎英海曾将它改编为独唱曲,并由歌唱家蔡绍序演唱,提高了原民歌的思想性,丰富了它的艺术表现。

   对鸟(汉族)浙江乐清县牧童的"对山歌"。它与一般对山歌不同,对的不是花名,而是鸟名,要求歌者有更丰富的自然知识和更高的对答技巧。

   李三宝(汉族)  浙江西部地区民歌。歌词产生于解放以后。它尖锐地批评了农村中一个好吃懒做、自私贪乐、不听劝告的落后青年。音乐诙谐风趣,形象生动逼真。

   救命恩人共产党(汉族)  浙东慈溪山歌。它记叙一个替地主放牛的孤儿,尝尽人间的艰辛,唯有在梦中才能见到死去的亲娘,找到欢乐与安慰。

   撒耥子撩在外(汉族)  流传在江苏北就的"秧号子"(田秧山歌)。大多传唱于插秧、耘稻等秧田劳动中。旋律开阔,声调高亢,音乐材料很丰富。这首歌是初恋者对爱情的表白。歌词较含蓄,但音乐性格爽朗、奔放。

   拔根柴花(汉族)  流行在江苏北部的"秧号子"(田秧山歌)。它常由高音区起腔,声调高亢,起伏度大,具有山野风格。歌中运用"芦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衬词,既美化了歌曲,又显现了纯朴的乡土气息,还隐喻着美好的爱情。五十年代,经江苏民歌演唱家雪飞的改编与演唱,丰富了它的表现力,使之为广大群众听熟悉和喜爱。

   孟姜女(汉族)  又名《十二月花名》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各地都有它的踪迹,但从音乐来看,它与江浙一带的民歌有着更密切的渊源关系。全曲十二段词,分别用时令、花名作序引,叙述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相传,坚贞的孟姜女为被迫去筑造长城的丈夫范杞良千里送寒衣,历尽艰辛,路经苏州浒墅关时被守关吏卒刁难,无法过关,孟姜女就把自己的悲惨身世编成这首小调献唱,终于感动了吏卒,开关放行。

   月儿弯弯照九洲(汉族)  南宋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这首歌以问话的形式,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茉莉花(汉族)  《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流传于全国。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其内容。北方的《茉莉花》还常唱《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传说故事。各地有好些不同的曲调,而且各具特点。东北、华北等地都广为流传。现在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浙地区的一首,曲调细腻优美。

   无锡景(汉族) 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茶亭里,游客面对着万顷碧波,憩歇品茶,一位少女在一把二胡的伴奏下唱着"我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幽雅清脆的歌声为游客们助兴,也为迷人的太湖胜景增添了美色。这就是传统民歌《无锡景》旧是演唱的情景。全同生动地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与特产,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

   小九连环(汉族) 流行在江浙等地的传统小调,歌唱了一个少女在家中游玩解闷的情景。九连环是我国旧时的一种玩具,把互相套联的九个铜环缠上一根短棒,或从棒上解下来,制工精巧,费人思索。

   大九连环(汉族) 又名《姑苏风光》。是用五首江南流行捍调联接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胜苏州一年十二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俗民情。全歌共分六段:1、"码头调"2、"满江红"调虎离山3、"六花六节"调4、"鲜花调"5、"湘江浪"6、"码头调"。

  杨柳青(汉族) 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因第二名句尾用"杨啊杨柳青"作衬词而得名。曾被填唱过多种歌词,其曲调变化较自由,大致有两种形态:一种旋律起伏度稍大,节奏较跳跃,常唱表现农村生活的题材,多流传于苏北、皖北一带;另一种旋律起伏度较小,第三句的垛句常代以念白数板,三字一垛,琅琅上口,便于即兴编词,叙述性较强,常被用作宣传演唱,多流传于苏南、浙江一带。

   溜溜山歌(汉族) 安徽山歌。因歌中多次出现富有特点的衬词"溜溜"而得名。歌词比喻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于教育意义。歌曲的形式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唱中间说,领合呼应,情绪活跃风趣,使人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受到教育,因而流传很广。

   凤阳花鼓(汉族) 流传于安徽的一种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封建阶级的剥削和连年的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表演时手拿花鼓小锣,配以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舞。清代《缀白裘》一书中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就是描写当年演唱的情况。

   八月桂花遍地开(汉族) 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用当地的民歌《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有的革命斗争,洋溢着饱满的革命热情。

   阿妈勒俄(藏族) 藏族古典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妈勒俄"是歌曲开始时的衬词。"囊玛"原为达赖喇嘛官邸内的歌舞,十九世纪末流传民间。"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

   埃马林几(藏族) 又名《请你听一听》,是藏族民间歌舞"堆谢"中的一 首歌舞曲。"堆谢"的音乐分为两类:一是"降谢",速度较慢,曲调抒情悠扬;一是"觉谢",速度较快,曲调轻快活跃,一般在歌唱之前有几小节前奏,中间是四个乐句的歌唱部分,最后是较长的后奏。《埃马林几》属于后者,内容是歌唱文成公主的。

   当哩哦(藏族) 西藏的巴塘,地处长江上游,和四川、支南毗邻。这里流传一种歌舞,伴奏时用类似京胡的拉弦乐器"弦子",人们把这种歌舞也称为"弦子"。表演时,一人在前拉弦子,后面男妇相随,边歌边舞。

   森吉德玛(蒙古族)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聪明美丽的蒙族姑娘,名叫森吉德玛,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青年。他们的爱情不幸受到阻挠,森吉德玛被迫嫁给财主家。青年日夜思念,常常远道而来,在她的屋旁留恋徘徊,但无法相见。有一天,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障碍相见了,但森吉德玛却不幸昏死。相传,《森吉德玛》一歌就是这个青年所编。他在回家途中边走边唱,把歌词写在道旁和旅店的墙壁上。失去心爱的人,他悲痛欲绝,最后跳崖自尽以身殉情。这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

   辽阔的草原(蒙古族)这是流行于内蒙呼伦贝尔盟的一首传统长调民歌。全曲表现一个年轻牧民虽然有了爱人,但爱人的心思象随时都可能遇到泥滩的草原一样,令人难以捉摸。

   牧歌(蒙古族) 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典型的蒙族长调民歌。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形象纯朴且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水平热爱。许多作曲家为其动人的旋律所倾倒,瞿希贤曾把它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沙汉昆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

   嗄达梅林(蒙古族) 流传很广的蒙族长篇叙事歌。唱的是六十多年前,东部哲里盟的一位蒙族英雄嗄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全诗很长,经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四段词。

   新疆是个好地方(维吾尔族) 流传在新疆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之一。这种双人歌舞一般是男女对歌对舞,乐曲短小精悍,情绪欢快活泼;歌词多段,或叙事,或描写,生动风趣,很有生活气息。《新疆是个好地方》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歌颂新疆各族勤劳的人民和物产丰富的家乡。

   阿拉木汗(维吾尔族) 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阿拉木汗"是姑娘的名字。这首歌舞曲,以双人边歌边舞的形式,赞美象鲜花般美丽的阿拉木汗,一问一答,活跃而风趣。

   手挽手(汉族) 流传在新疆和阗地区的维吾尔族情歌。原流传于北疆伊犁地区,后传至南疆,并流传各地。

   我的花儿(哈萨克族) 反映新疆哈萨克青年对心爱姑娘的赞美和表达爱慕之情的民歌。哈萨克民歌歌词一般是十一个音节为一句,四句为一段。随后还有一句或二句每段相同的歌词(可以是概括全歌主题的,也可以全是衬词)。

   玛依拉(哈萨克族) 新疆哈萨克族以放牧为主,它的民歌高亢嘹亮,富有草原风味。《玛依拉》这首著名的民歌,就具有这种特点。"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族姑娘的名离,传说她长得美丽,又善于歌唱,牧民们常常到她的帐篷周围,倾听她美妙的歌声。

   美丽的姑娘(哈萨克族) 新疆哈萨克民歌非常丰富,《美丽的姑娘》是其中的一首情歌。内容表现青年对姑娘的赞美,把她比作"冲出朝霞的太阳"、"比鲜花还鲜艳"、"好象天上的神仙",比拟十分丰富。

   红麦子(哈萨克族)新疆流传的民歌。"红麦子"是姑娘的名字。曲谳非常抒情,节奏十分自由,近似散板,抒发了一个青年对情人深切的思念,并表达了他对姑娘始终不渝的爱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于1944年初把这首民歌改编为小提琴曲,曲名《郭治尔--比戴》,奏出委婉如歌的旋律,感人至深。

   道拉基(朝鲜族) "道拉基"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叫"桔梗",所以这首民歌又叫《桔梗谣》。整首民歌前后统一,又有变化。音乐轻快明朗,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我的家乡多美好(赫哲族) 赫哲族居住在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主要从事渔猎生产。黑龙江赫哲族民歌非常丰富,有的与人民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渔歌》、《打鱼歌》、《捕鱼歌》、《打猎歌》、《打雁歌》等。《我的家乡多美好》表现赫哲族人民的渔猎生活热情好客的品格。歌词简朴,富于生活气息。

   五指山歌(黎族) 解放战争时期流行于广东海南岛革命根据地的黎族民歌。歌曲以意境深远、问答式的歌词和清新优美深邃的曲调,抒发了黎族人民对红军、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 桂花开放贵人来(布依族) 贵州布依族的民歌很丰富,有用布依族语唱的"土歌",又有用汉语唱的"客歌"。无论用哪种语言演唱,仍然有布依族的音乐特点。《桂花开放贵人来》属于"客歌"。

   壮锦上绣花(壮族) 壮族的多声部民歌形式独特,风格别致,象鲜艳的杜鹃,开放在祖国的西南。壮族民歌手认为:"一人唱歌不好听,唱歌还要两个人;灯盏还要双灯草,一根灯草火不明。"他们爱几个人在一起,发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声音,而彼此又融为一体。《壮锦上绣花》,就是广西环江壮族多声部民歌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阿里玛(撒拉族) 流传较广的青海撒拉族宴席曲。"阿里玛"是撒拉语的译音,原意是指一种红色的小果子,青海人称"秋子"。在撒拉族传说中,有一位聪明美丽又勤劳的姑娘名叫阿里玛。所以,在撒拉族人民心目中,阿里玛就成为聪明、美丽和勤劳的象征。民歌中常用它来比喻姑娘。

   阿里里(纳西族) 原是一首古老的"几弦调",后发展为一首歌曲,因歌词中有"阿里里"衬词而得名,在云南纳西族地区流传很广,几乎人人会唱。

   跳月歌(彝族) 又叫《阿细跳月》。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临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

   阿诗玛(彝族) 长期流传在云南彝族撒尼人民中间的长篇故事歌。"阿诗玛"是个美丽、勤劳的穷苦农民的女儿,长大后,被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抢走,但她坚决不从。

   洱源西山白族对唱(白族) 简称《西山调》。流行于云南洱源白族地区。它以曲调优美动听,歌词形式独特见称。

   上去高山望平川(回族) 这是一首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花儿"流行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连的广大地区。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形式。花儿的曲调当地人称做"令",如"河州令"、"土族令"、"尕马儿令"和"脚户令"等。《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曲调是"河州令"。河州即今之甘肃临夏,素有"花儿之乡"之称。"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广、影响大、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物点。

杵歌(高山族) 是台湾中部日月潭附近高山族妇女在春米劳动时所唱的一种民歌。当地,每逢收获季节的夜晚,男女青年常到各家去帮助春米、磨谷。他们边劳动、边歌唱,并趁机挑选对象、倾诉恋情。其音乐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起伏较大,既有劳动节律,又优美动人。

[/Point]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7][em07]
 
发表于 2005-11-2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首先感谢管老师的分享~~~ 偶想提个意见哇~~ 虽然限制积分 想让大家更好的发言~~ 但是 一些新来的可是分享不到的哦 ^_^ 希望 都不要限制了吧~~ 可以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位都能分享 哦 ~ 谢谢

 
发表于 2005-12-2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刚好用的上,可惜进不去?唉![em03]
 
发表于 2005-12-7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2-7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发表于 2005-12-9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不去?唉!
 
发表于 2005-12-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辛苦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