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与即兴伴奏] 请教各位 - 小调即兴伴奏

3
回复
137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9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小调的即兴伴奏要注意那些?一般用哪些和弦


 
发表于 2005-10-19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调一样使用它的各主属功能和弦,不知你指的是何小调体系。

民族民间五声调式:

一、五声性和弦的结构
在为五声性旋律作即兴伴奏时,除了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外,为了更好地与五声性旋律风格相吻合,还可适当应用非三度叠置和弦,即用人工的办法改变和弦的结构。常用的有:1.代替音和弦:和弦中的偏音被它相邻的正音所替代。2.附加音和弦:在正常的和弦结构中增加某些新的成分。通常是大三和弦加大六度音或大二度音,小三和弦附加纯四度或小七度音。3.省略音和弦:除三和弦、七和弦的五音可省略外,三音也可以省略,仅由根音和五音构成空五度和弦。

此外,还有三音列和弦、四音列和弦、琵琶和弦等。

二。偏音的处理
偏音有清角(fa)、变宫(xi)、变微(升fa)、闰(降xi),这些偏音是七声音阶的产物,用于和声中必然和五声性旋律存在矛盾。为了突出即兴伴奏的即兴特点,简单的处理法:

1.隐蔽法:将偏音隐藏在内声部,最好是按密集排列。

2.线条法:把偏音放置在上下行的音阶中(包括自然音阶、半音阶、甚至全音阶),由于前后毗连级进(特别多用下行),生硬感大为减弱。

3.平行进行法:将偏音融合在统一的音响之中,如平行和弦,平行五度。

4.偏音五声化,使偏音变成另一宫系统的正音。

5.支持法:在偏音的上方或下方有四、五度音予以支持,有了这个音响,偏音会被软化。

6.琶音法:在琶音进行中,由于偏音处于音流之中,不易被人做单个音的察觉,故可不必回避,如在琶音中能加入一些五声化的音则更好

三、和弦的选配及其它
1.大小调式中,以主音为中心,以属、下属为支持的和声功能理论,在配奏中表现为开始、结尾为主和弦(弱起小节开始则为属和弦到主和弦),乐句的停顿即中间终止一般是属和弦或下属和弦。但这一方法在配五声性旋律歌曲伴奏时则不一定适用。

要特别注意的是宫和弦在我国民族音乐同宫系统的宫、商、角、微、羽各个调式中都可作为开始和弦。民族调式的中间终止比较自由、多样,各级和弦(以五声音级为根音的和弦)均可用在中间终止,它也可能是本调式的属和弦或下属和弦,也可能不是。五声性调式的结束终止一般也要使用终止式,这一点与大小调功能和声理论相同。

2.宫和弦的重要性
宫和弦在宫调式中是主和弦,其作用已众所周知。宫和弦在同宫系统内的其他调式中是仅次于主和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弦,它可作为各个不同调式的开始和弦。宫和弦有第二主和弦之称。一方面,它是某一调式的某种不稳定功能(这种功能在明确调式中心的终止中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它又对各调式起着定调作用.

3.在为五声性调式旋律配伴奏时,几大小调功能和声理论认为犯规的,如平行八度、五度,重复三音,反功能进行等,均可运用。

4.旋律中含有变微音或闰音时,其和弦构成也相应变化,如和弦为re、fa、1a就变为re、升fa、1a。

5.偏音上构成的和弦,如宫调式的清角和弦,角调式的变宫和弦,羽调式的清角和弦等,这些和弦一般要回避使用,或用其它的和弦代替。如宫调式的商和弦代替清角和弦,角调式的商和弦代替变宫和弦。

五声调式的音阶里没有了第四级和第七级,那么,在配伴奏时应当尽可能地使用他们相邻的音来作为替换,以保证这种音乐风格的原味色彩。

譬如:用sol-do-re替换sol-si-rere-sol-la替换re-fa-la。在小调乐曲中用la-re-mi替换la-do-mimi-sol-la 替换mi-sol-s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9 19:27: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19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调很容易,其实跟大调一样。

大调也有do[C] 一级、 fa[F] 四级、 sol[G] 五级。

小调也有la[a] 一级、 re[d] 四级、 mi [e] 五级。

按照这些方法先配出简单的歌曲。

在这里大写就是大三和弦,小写就是小三和弦。如:[C]=1 3 5 ,[c]=1 b3 5

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典型的小调的歌曲。“[a]” 是左手伴奏和弦。

2/4 [a]61 31 / [d] 2 17 / [e]3 2 /[a]6 -/……

试试看吧。

 
发表于 2005-10-30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