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西方音乐史问答50』:怎样展望今后的音乐艺术?

1
回复
95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0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勋柏格首次提出十二音体系时曾这样说过:“今后一百年内德国音乐的优势有了保证。”遗憾的是,他的预言完全落空了。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作曲家再去创作十二音体系的音乐,有人反倒提倡与结构主义完全不同的新浪漫主义。当然,我们不能再说德国音乐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由此看来,预测未来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工作。要预测未来,至少也要有勋柏格那样的自信才行,可无论哪一位现代的音乐家也无法作出这样的预测。这是因为现代音乐界的情况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音乐从1950年至1960年间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以后则每况愈下。及至今日,人们已在摸索如何从停滞不前的现代音乐的危机中摆脱出来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对现代音乐状况的研究来预测未来的音乐,似乎是不可能的。这里,我们只对未来的音乐生活作些推测。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音乐生活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一下目前人们欣赏音乐的情况,我们不能否认到音乐会去听音乐的情况依然占有很大比重。目前每晚举行的各种音乐会的数量,与二十世纪初相比有了显著的增加。能够有许多机会去身临其境地直接聆听音乐,树音乐爱好者说来无疑是件愉快的事。但这样的状况是否能一直持续下去呢?这取决于有无优秀的演奏家和举办音乐会的经济条件,前景未必是乐观的。目前,与去演奏会欣赏音乐相比,人们通过唱片,调频广播欣赏音乐的比例正逐渐上升。这种情况与电子音乐的产生一样,是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随着慢转唱片的发明、盒式录音磁带的普及以及调频广播的高传真音乐节目的增多,我们欣赏音乐变得更为自由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在方便的时候收听音乐,并能随意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曲目。这种状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设想,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情报处理系统的普及,方便程度还会加大。不过,我们也不能无限乐观。实况演奏时,听众就有一种紧迫感,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可以直接聆听演奏,无法重复欣赏,从而在听音乐时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一旦制成录音后再听,这种紧迫感就有消失的可能。当然,情况可能因人而异。每当我们在街上看到有人头戴耳机,边走边听音乐时,人们不禁感到音乐欣赏总的已经向分散的方向,消遣的方向发展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回顾一下音乐的历史,可以发现人们对待音、音乐的态度的变化跟音乐形式、音乐结构的变化是有联系的。科学技术以种种形式使人们增多了同音乐接触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看到由此而带来的噪音公害等消极面,甚至已有一些音乐家开始认真考虑音响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现在还出现了旨在改善音响环境的音乐——环境音乐。需要附带指出的是夕出版等情报手段作为二十世纪发达起来的宣传工具也发展了。大量出版乐谱和音乐刊物,扩大了音乐听众的知识面,使他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现代音乐生活的另一特征,也是促成音乐评论发展的原因之一。学识精深的音乐评论,或许会对音乐的未来产生影响,当然,尽是启蒙性质的肤浅的评论那就无济于事了。

在二十世纪,艺术音乐与大众音乐互不相关的情况最为显著,但凭此预言音乐将会消灭,未免有点太过份。或许目前的状态将会持续下去,二十世纪可能成为音乐史上的一个过渡时期。

 
发表于 2005-10-2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