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紫月儿

[初中音乐教学] 初中备课室教案专帖!(欢迎一起收集!)

355
回复
10211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5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6册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

作者:悦儿

一、教 ?
??(
)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通过学习歌曲《给未来留下一片绿色》,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选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和欣赏歌曲和乐曲内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2.14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图片展示九寨沟美丽的景色,请学生讲讲看完后的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九寨沟的有关背景资料,引起学生兴趣。

九寨沟既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由于过去交通不便,这里几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

(二)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有关九寨沟的音乐,引出《神奇的九寨》

1、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请能演唱的学生一起演唱《神奇的九寨》,并让全体同学一起评价歌曲。

3、提出 九寨沟的美,美在九寨沟的水,引出九寨沟梦幻曲。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森、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九寨沟四季景色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茵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九寨沟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
??九寨沟之美在于水,有大小上百个湖泊,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近处绿水,清澈见底,远方蔚蓝,平静无波,两岸山树,映入海中,绿色宁静的环境使人恍如踏入仙境。九寨沟河道纵横,水流奔腾,构成数不清的瀑布,有的细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若玉带飘舞,有的似银河奔泻。有的瀑布水流凌空而下,银花四溅,震耳欲聋,有的瀑布呈多级下跌,从山崖上繁茂青翠的树林间穿流下泻。九寨沟的瀑布和溪流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三) 欣赏乐曲《瀑布与溪流》

1、 介绍《九寨沟音画》

? 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原为作者为纪录影片《九寨沟梦幻曲》创作的电影音乐。该影片于1995年5月荣获第二十二届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电影节作曲奖。后由作者根据电影音乐重新改编创作为大型管弦乐组曲。
??《九寨沟音画》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

2、 作者简介

??李宝树(1933—) 作曲家。北京通县人。1949年入华北大学音乐系,1954年结业于中央电影局作曲训练班。曾师从瞿希贤、罗忠镕、王云阶、瞿维、雷振邦、李秀芳教授。一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中,现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的专业作曲。作有纪录片《鲁迅传》、《巴金》、《郭沫若》、《周总理永垂不朽》(合作)等;故事片《孤帆远影》、《枪从背后打来》、《内当家》(合作)等;电视剧《她没有眼泪》、《漂泊者》等;器乐曲有高胡与乐队《南国风光好》、二胡曲《思》、板胡二胡协奏曲《翻身的日子》(合作)、管弦乐曲《漓江抒情》等。

3、分别讲述:

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梦幻曲》,音乐展示九寨沟独特、神奇的风光和它那如梦似幻、迷离朦胧、动静无定的意境;第二乐章《藏乡断想》,音乐中展开九寨沟历史的遐想,藏族姑娘飞舞的长袖、狂欢的踢踏舞、悠扬的藏族民歌、牛角声声、烈马嘶鸣……;第三乐章《水韵》,音乐描绘出多姿多彩、神色各异、充满幻景的湖水;第四乐章《秋色》,音乐描绘出九寨沟秋日里层林尽染、落叶缤纷的五彩斑斓图景;第五乐章《瀑布与溪流》,表现九寨沟日夜奔流的瀑布和溪流。

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以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的有力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在木管组的不停顿的平行琶音和声背景上,全部弦乐队奏出宽广的旋律:

? ?接着,旋律作高半音转调重复后,引出小提琴独奏音调:

? 随后紧接以英国管奏出完整的主题的移位。乐曲在琶音 与分解和弦中结束。

3、《九寨沟音画》的音乐创作的特点:

立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序列音乐技法、印象派音乐色彩等多种音乐创作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和声丰富新颖,配器变化多彩,令人耳目一新。乐曲中虽然大量使用了十二音序列音乐技法,但却是依据民族音调特点编排序列并创作了音乐主题,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绝无怪异生涩之感,音乐清新、流畅、动听,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新颖脱俗。

(四)、复习巩固有关音画、音诗和交响诗的知识 (也可放在介绍乐曲的开头)

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一种描写性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比较自由。交响诗内容富有诗意,具有描写性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等特点。文学性的交响诗亦称为音诗;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交响诗亦称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交响诗是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

(五)、介绍歌唱知识。(在教唱过程中渗透)

??歌唱的咬字、吐字
?? 咬字、吐字是歌唱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准确清晰的表达词意,依靠正确的咬字、吐字,使良好的自然而圆润的发声与歌词的正确读音融合起来,这是歌唱的基本要求。
??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首先要了解汉语语音的构成及其发音规律。汉语语音的构成,一般包括声母(子音)、韵母(母音)与声调三部分。其中声母与韵母拼合,又常可分出字头(声母)、字腹、字尾(韵母)。所谓咬字,就是要求出声时咬准字头(声母)的发音,为此必须准确地掌握声母的发声部位与发音方法。而吐字则是要求以准确的口形吐清字腹(韵母),并清晰地归韵收声(复韵母最后一个音素,即字尾)。
??其次,要了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歌唱中的咬字、吐字,由于歌唱发声的要求,对声韵更强调,读音时动作既要适应歌唱,又要准确表达字义。此外为区别与正确表达词义,还应适当注意字的声调。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字头(母音)要咬清楚、准确。字尾(韵母)要吐得正确、引长字身。字尾的归韵要收得干净、自然。
?结尾: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刚好在想着一册的教案怎么这么少,就看到了这篇。[em01]
 
发表于 2006-2-16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 够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对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有兴趣,

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热爱生活情感。

3、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轻柔、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天亮了》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亮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吗?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

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天亮了》是韩红自己作词作曲的,为她的儿子。这是一个特殊的儿子确切地说是养子--小潘子浩。一个生命曾经失而复得的男孩。两年前小潘子浩随自己的亲生父母在贵州坐缆车游览时,缆车出事故,从高空坠落。他的父母在求生无望的时刻,用双手共同托起当时仅两岁半的他。5秒钟后,缆车摔了粉碎,车上14个大人全部命喪黄泉,而奇迹出现了:小潘子浩安然无恙。

师:天底下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特别是我们的母亲,下面我请大家来回忆一下小时侯妈妈哄你们入睡时唱的歌曲

方言摇篮曲

、复习舒伯特的《摇篮曲》

四、新课教学《摇篮曲》

1、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作曲的《摇篮曲》

欣赏第一遍,谈谈对画面和音乐的感受(课件播放)

2、 再次聆听,体会这首摇篮曲的速度、力度和旋律。

生:速度缓慢、力度轻柔、旋律优美。

3、 分析歌曲:歌曲是三拍子的,第一句为弱起小节。

4、 学生们随着教师钢琴的弹奏,哼鸣《摇篮曲》的旋律。哼鸣时要求气息深沉、流动、徐缓,双唇略闭,口腔内有微微含水的感觉,去追求柔美、细腻的音色。

5、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6、 唱歌词

(1) 跟琴声唱一遍,指出不足之处,进行练习改正。

(2) 再唱一遍

(3) 边唱边合着音乐轻轻晃动身体

五、欣赏各国摇篮曲

请学生们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各国摇篮曲的旋律曲调,然后找找它们的共同点。

生回答:它们的速度都是缓慢的,力度都是轻柔的,旋律优美。

师出示摇篮曲的定义(课件展示)

六、说句心里话

师:自从出生那刻起,母爱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我想同学们都深有体会,现在请每个同学对自己的妈妈说句心里话。

生说心里话“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非常感人,确实,时间可以抹去伤心的记忆,也可以抹平人的梦想,但抹不去母爱的深深印迹,最后,送上一首歌曲《母亲》,愿我们的母亲永远年轻。

七、欣赏《母亲》

师生一起唱

八、布置作业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发表于 2006-2-16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好啊,辛苦楼主了,敬礼
 
发表于 2006-2-17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版《客家之歌》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欣赏课

【年    级】:八年级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钢琴、教学图片

【教学重点】:客家文化特色的了解,乐曲力度变化的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客家方言的掌握,力度的表现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的客家文化有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走进音乐世界中了解客家文化、认识客家文化。

2.             通过学习客家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结合美学的观点认识客家土楼的意图、特点和实用价值。

3.             通过客家山歌的学习、客家语言的学习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客家文化的由来特点。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材分析】:

1.          客家人的来源:客家人原为中原的汉族,古代为逃避战乱,辗转迁徙到赣南、粤北、闽西的山区地带。

2.          歌曲《海娃变油娃》的结构是:共有三个乐章,前面两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第三乐句是前面乐句的四度音程模进。

3.          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教学过程】:

1.          发声练习:呼吸练习正确的运用到歌唱状态当中。

2.          组织教学:听着歌曲《唔车水来禾唔长》跟唱,以听唱的形式感受歌曲高亢、嘹亮、自由的风格。

3.          导入教学:客家话是一种很典型的方言,让会讲客家话的学生领着大家用方言朗读歌词或生活用语,然后客家话唱一首《海娃变油娃》导入。

4.          新课学习:

(1)请会讲客家话的学生朗诵歌词,并教会其他同学用客家话念歌词。

(2)练习唱歌曲《海娃变油娃》歌谱,配上刚学会的客家方言演唱这首歌曲。

(3)听一首由客家王张振坤演唱的《情哥下南洋》,学习客家山歌的特点。

(4)观看课本的土楼照片,播放客家围楼的录像资料,谈谈土楼在客家人心中的地位及在世界建筑上的地位。

(5)学习演唱客家歌曲《唔怕山高水远》导入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的学习欣赏。

(6)首听时思考问题:

A.    音乐力度有什么变化?

B.    音乐用了什么表演形式?

C.    听完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

D.    你从这段音乐中想到什么?

(7)欣赏参与:跟随乐曲力度的变化演唱不同力度的歌曲。

(8)由学生进行课后议论、探索和归纳总结。

 
 楼主| 发表于 2006-2-17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很高兴能看到人音版的第16册教案,可怎么这么少呢,只有两篇,我觉得第二单元:西南情韵&nbsp; 也很难啊,不知道哪位老师研究过?
 
发表于 2006-2-20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广东花城<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下册的教案啊!!!!

 

 
发表于 2006-2-21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澳门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能力目标:

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歌声去演唱《七子之歌》。

3、知识目标:

   了解歌曲《七子之歌》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唱《七子之歌——澳门》

2、歌曲中第11小节,六度大跳。

3、旋律的走向致使歌曲情绪的多层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教学

出示组诗《七子之歌》中首篇《澳门》,并将《七子之歌》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播放

1、教师深情朗读诗歌,并提问:诗中所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强烈情感?

何为“妈港”?何为“襁褓”?

 

 

 

2、介绍诗的作者和诗歌“七子”的由来。

 

 

 

3、教师轻声弹奏《七子之歌》的旋律为学生伴奏。

 

 

 

 

 

 

 

 

 

1、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2、学生了解澳门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

 

 

 

3、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兴趣导入

充分体验

 

 

 

 

 

 

 

 

 

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

 

 

 

引导体验

 

 

 

 

 

 

 

 

 

 

 

 

(二)

深入教学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导语: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体会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澳门同胞共同企盼的心愿。现在我们一起来聆听澳门人民是用怎样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的。)

2、教师简介歌曲和曲作者。

 

 

 

3、教师范唱

提示学生思考:

歌曲应该分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它的“旋律”、“情绪”是如何表现的?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

5、学唱歌曲

模唱歌曲旋律——第一乐段用hm哼唱旋律,第二乐段用a母音唱旋律。

 

 

 

 

 

 

 

 

 

 

 

 

 

 

 

6、歌曲处理:

1、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2、学生谈欣赏后的感受。

 

 

 

 

 

 

 

 

 

 

 

 

 

 

 

 

 

 

3、学生欣赏并讨论歌曲结构

 

 

 

 

 

 

学生思考

 

 

 

 

 

 

 

 

 

 

 

 

5、学生填词轻声演唱歌曲一遍,如发现唱错处可再分句跟唱。演唱要求:

1)第二乐段开始处出现的六度大跳,在气息上提早做好准备。

2)休止符,让学生了解是情绪的换气口。

3)长音的时值要唱足。

6、学生设计处理歌曲的力度、速度与情绪。

让学生充分完整聆听感受音乐

 

 

 

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前后分别用闭口和开口音去模唱歌曲旋律,不但能使学生感受旋律的走向,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而且也能学会保持好气息和控制好音色的去演唱歌曲。)

 

 

 

 

 

 

 

 

 

 

 

 

 

 

 

 

(三)

创作表现

1、鼓励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演唱方式

教师举例:如第一乐段可以用独唱、男或女单声部童声,第二乐段全体齐唱等并在演唱时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

2、播放澳门风光图片和歌曲《七子之歌》

 

 

 

 

 

 

 

 

 

3、创编活动

综合表演:第一遍用诗歌朗诵,接着用哼鸣的演唱形式表现;第二遍唱歌曲,即兴舞蹈伴舞。

1、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不同的

演唱方式

 

 

 

 

 

 

 

 

 

 

 

 

 

 

 

2、观看澳门风光图片结合歌

曲《七子之歌》,让学生们了

解美丽的澳门现已是中西合

璧的国际大都市,在祖国的

怀抱中变得更加的繁荣。

3、学生发挥自己的表演才

能,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去演

绎《七子之歌》。

 

 

 

引导鼓励学生创造设计演唱方式。

 

 

 

 

 

 

 

 

 

充分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创编活动积极开展。

 

 

 

 

 

 

 

 

 

 

 

 

 

 

 

 

 

 

 (四)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所学唱的《七子之歌》是一首意味深长,感人至深的歌曲,这首歌曲它所要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呼唤,代表着祖国是不可分割的。如今澳门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盼望它在母亲的怀抱中将更加繁华和美丽。

 

 

 

 

 

 

 

 

 

 

 

 

引导学生对本课教学的复习回顾

 (五)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地图上找到“七子”的正确所在位置

 

 

 

搜集相关资料

 

 

 

课堂延伸

 

 

 

课后反思:

1、本节音乐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歌曲,因此可以把学习音乐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音乐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2、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音乐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音乐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音乐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3、在设计本节课时本来打算让学生在黑板上现场画出香港的地图,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发现,画地图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有点专业性质。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点勉为其难,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反而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影响了学习效率。反思后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学生现场发挥画地图改为展示挂图由学生讲解香港组成部分,发挥了预期的效果。

 
发表于 2006-2-21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和《1997•天地人》序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3、知识目标:

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主动了解香港与台湾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七子”的历史相关资料,特别是香港和台湾的地理、历史知识,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教学

1、请大家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七子”的所在位置。(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2、展示香港风光图片,问这是什么地方?

3、你们对香港有哪些方面的了解?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吗?

1)香港因盛产什么而得名?(鸦片、沉香)

2)香港的通行语言?(普通话、粤语)

3)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19977119991220

3、展示香港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1、指出“七子”的位置,并说出是何时被帝国主义所侵占?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

2、说出图片所拍之地为香港。

3、回答问题。

   

 

 

 

 

 

 

 

 

 

 

 

 

 

 

 

3、交流课外查阅到的香港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音乐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

 

 

 

 

 

 

 

 

 

 

 

 

 

 

 

 

 

 

 

 

 

 

 

 

 

 

 

 

 

 

 

 

 

 

 

 

(二)

《东方之珠》

1、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并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意境?歌曲以含蓄而富干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2、作者罗大佑的相关介绍

 

 

 

3、钢琴伴奏并一起演唱《东方之珠》

1、聆听歌曲后讲述自己的感受。

 

 

 

 

 

 

2、说说他们眼中的罗大佑,唱唱他们熟悉的歌曲,如《童年》、《明天会更好》等。

3、跟琴轻声哼唱《东方之珠》

充分聆听完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三)

1997·天地人》

1、介绍《1997·天地人》及其作者谭盾

2、欣赏音乐并听辨乐曲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先后顺序,启发学生想象这些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编钟:表现天之遥远空旷

大提琴:表现地之深沉浑厚

童声合唱:美妙的童声,天使般的歌唱,天作地合、人杰地灵

乐队合奏:天地人合为一体,表现欢乐祥和的气氛,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1、认识谭盾

    

 

 

 

2、欣赏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四)

《乡愁》

1、展示诗歌《乡愁》,深情朗诵后提问;这者诗表达了什么?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它表达了一个台湾同胞期盼两岸早日统一的思想情惑,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2、提问:对于台湾,你们有些什么了解呢?
3
、出示台湾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介绍。

4、播放《鼓浪屿之波》

1、小议对诗歌《乡愁》的理解。

2、交流课外查阅到的台湾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4、欣赏《鼓浪屿之波》

  

(五)

《鼓浪屿之波》

1、歌曲《鼓浪屿之波》并介绍鼓浪屿的相关知识。

2、欣赏《鼓浪屿之波》并要求学生用身体动作来创设音乐背景。

3、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这首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运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

4、播放歌曲录音,带领全班一起跟唱。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欣赏歌曲,并跟随音乐,用身体、用手臂等来模仿海浪的起伏  做律动。

3、畅谈对歌曲的惑受。

4、跟录音学唱。

相关知识与音乐的结合

(六)

课堂小结

结束语:台湾同胞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期盼的,让我们在这首《中国人》的歌声中,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

演唱《中国人》离开教室。

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梳理、总结

 

 

 

 
发表于 2006-2-21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音版15册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教案

第一课时  新疆民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短片,让学生走进新疆,自发地学习新疆手鼓和新疆舞蹈,充分感受新疆特有的节奏和动作。

2、通过演唱并创编《青春舞曲》,充分感受作品活泼、轻快的音乐特点和新疆音乐的特点。

3、通过音乐资料卡的收集,引导学生自主的收集和整理音乐作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完整并富有表情的唱好《青春舞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

三、教具准备:

钢琴、电子琴、口风琴,手鼓、多媒体等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作业交流:音乐音响资料。

说明:本环节通过同学交流课前作业(收集与新疆有关的音乐文化资料),使同学能够自主地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并为下面的欣赏、学习打下基础。

 

 

  2、欣赏短片《我们新疆好地方》

① 初识新疆乐器(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热瓦普的音色)。

② 学打新疆手鼓的节奏(X. X X X XXX X X )。

③ 初学新疆舞蹈动作(脱帽、扶胸等手位)。

说明:本环节通过欣赏短片《我们新疆好地方》,使学生认识并了解新疆乐器,同时激发同学们对新疆舞蹈学习的兴趣。

 

 

 

 

3、歌唱:《青春舞曲》

① 欣赏《青春舞曲》。

② 模唱。

③ 歌曲处理及加工。

④ 完整演唱。

 

4、创编活动:《青春舞曲》

  分小组进行创编。

  分小组展现及师生评价

  完整表现。

  师生评价。

说明:本环节是在学生上歌唱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来感受和表现作品,注重学生即兴的创作能力和积极性,不刻意追求表现的完整性和观赏性。

 

 

5、小结:

  课堂语言小结,并继续布置“音乐音响资料卡”的作业。

说明:本环节是整堂课的归纳,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五、课后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这个新疆地域介绍一些新疆的少数民族。如: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联合互助的维吾尔族,散居新疆的乌孜别克族,居住冰山上的塔吉克族等,再欣赏这些少数民族的歌曲、乐曲。观看一些有关这个地域风土人情的影碟。让学生较全面的了解新疆这些热情的、能歌善舞的民族。唯一不足的是男生学舞蹈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观念转变比较慢。

 

 

 

 
发表于 2006-2-23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受累!不知有否整册的教案吗?如果能上传的话,这样我们会更方便的.谢谢!有qq吗?留个联系方式.[em04]
 
发表于 2006-2-23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经常在这里来的,这里就好象就是一个音乐教师俱乐部一样,很有亲切感,我想请大家帮个忙,有没有在音乐课堂上做的游戏,提供给我作一些参考,谢谢各位同仁啦!
 
发表于 2006-2-24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教版初三很难上大侠帮帮忙

 
发表于 2006-2-26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教版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有教案和课件吗?得过奖的更好了,更加值得鉴赏学习!谢谢:)[em01]
 
发表于 2006-2-27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教案很详细,对我很有启发,还有教学反思呢,向你学习![em01][em01]
 
发表于 2006-2-28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谢一切所拥有的!:)
 
发表于 2006-2-28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教《宁夏》男同学也唱吗

 
发表于 2006-3-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唱的……我就用了 宁夏这个 教案呢 呵呵

 

 
发表于 2006-3-1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找到这个地方.大家努力啊!

 
maomaoxiaozhuz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1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2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单元     脍炙人口的歌

课题:欣赏并学唱《Do Re Mi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这首歌曲的情感,达到陶冶性情、拓宽想象的目的。

2、              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如柯尔文手势,高音,旋律等,并应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教材分析:

《音乐之声》是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的电影音乐故事片,剧情讲述了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成长的故事。

Do Re Mi》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插曲。学唱这首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然音阶的听、辨、唱、写和创的能力,通过律动等活动,体会,感受这首歌曲愉快、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复习英国歌曲《可爱的家》。

2、              复习柯尔文手势(Do Re Mi Fa Sol La Si,用柯尔文手势打出《可爱的家》

3、              在口风琴上弹出三个音,请大家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是哪三个音。(Do Re Mi

二、         引入新课

1、              介绍背景知识,欣赏电影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Do Re Mi》(展示课件画面)

这首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画面上的这位美丽的女孩是剧中的一位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叫做玛丽亚。她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的成长。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老师是怎样带领孩子们学习:“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七个音的.(欣赏电影片段)

2、              学唱《Do Re Mi》简谱并填词

1聆听范唱,学习这首歌曲的简谱。(口风琴伴奏,一句一句的学唱简谱)。

2用柯尔文手势打出这首歌。

3填上歌词齐唱。

3、              分组演唱

把全班分成七个小组,分别唱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音开头的七句歌曲。

三、         参与、探索

1、              聆听歌曲,找出歌曲特点。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同学们试着找一找这首歌有什么特点?(每一句比前一句升高一个音)

这种形式在音乐上叫做模进,这种模进的形式能使音乐产生一种向上的、令人感到愉快的感觉。

2、              我们再来打一下这首歌曲的节奏(带领学生打节奏)

师: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感觉(轻快活泼)

24  ×.×∣×.×∣××∣×-∣×.××× ××∣×-∣

这种节奏型在歌曲中多次出现

四、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之声》的主题曲《Do Re Mi》这首歌曲。也认识了这首歌曲的“模进”形式和它轻快的节奏。请同学在这首歌曲的启发下每人试着创作一句到两句旋律并在纸上写下来。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发表于 2006-3-2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广东版教材的教案,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06-3-6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花城版

第一单元《岭南春早》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电子琴等。
 一、教学目的1、 通过学习《岭南春早》,让学生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迎来了“岭南春早”的大好形势,给岭南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2、 让学生掌握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的节奏型的拍、读、写法;学习乐理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记住一些常用的速度述语,懂得二拍子的击拍法。
 二、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八分休止在前半拍的节奏型的拍、读法,以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律动启发式,层层深入把乐理与歌唱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教学过程
 (一) 练声(要求:要轻、气息要平稳,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跟钢琴唱)
 (二) 节奏练习投影图片一1、让学生读、拍此节奏,提问学生此节奏中哪些没有学过的?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自然会说出“ ”和“ ”。以此引入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节奏型。2、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或弱节奏位置)延续到下一个强拍(或强节奏位置)成为强音,这个音称为切分音。切分音改变了原来的节拍的强弱规律,形成了“切分节奏”。如 等。3、 几种切分节奏的拍、读写法(每一种都先进行拍、读练习)写 读 拍
 4、 拍、读练习(1) (2)(3)
 5、 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构成的节奏:(让学生闭口用“m”读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节奏,读熟后心到休止的效果。)
 6、 把两种节奏合在一起,加入打击乐器进行练习:(反复练习此节奏型,一来可巩固感受切分节奏和八休止符在前半拍的节奏特点,二来可为学习“岭南春早”作铺垫,因为此节奏型就是《岭南春早》的节奏型。)
 (三) 学习歌曲《岭南春早》   1、 放音乐,听完一遍后,写上课题“岭南春早”,这首歌具有浓郁广东音乐风味,这节课只作简单的提示。重放音乐时,让学生小声跟唱。这首歌曲是D徵七声调式G大调尚未学过,让学生跟着教师的钢琴唱词,由于这首歌曲的难点节奏前面已抽出练习过,因此,学生拍读起来比较容易把握,唱起来比较顺展。
 2、 教师亮出三个提板(1) 活跃、热情;(2) 雄壮有力;(3) 抒展缓慢。     (让学生选择这首歌所表达的情绪,学生会选出第(1)种。)
 3、 为什么要选择此情绪?先让学生讨论,渗入国情教育,启发学生领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祖国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歌曲要唱得活跃、热情和充满春天气息,实行对外开放,迎来了外商的投资,这也是歌曲中“推开南风窗,欢迎小鸟来筑巢”的寓意所在。因此,同学们应该歌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我们的学习环境,认真学习。然后让学生脚节奏,手拍节拍唱一遍《岭南春早》,以此引入二拍子的击拍法。
 (四) 学习二拍子的击拍法1、 让学生体会用软刷子刷墙时上下的感觉去做基本功练习;2、 击拍时注意拍点,练习叶楞让学生体会打篮球时从地上弹起的感觉去找拍点,然后打着拍子唱《岭南春早》,可分组练习。
 (五) 听音乐完成下列问题1、 听三首歌曲片断《鼓浪屿之波》、《祝酒歌》、《牧羊姑娘》。2、 用连线连接下列问题:《鼓浪屿之波》 欢快 快《祝酒歌》 悲伤 中《牧羊姑娘》 怀念 慢3、 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速度。以刚才的三个音乐片为例,不同的快慢所表现的情绪也不同。欢快热烈的音乐常常使用快或较快的速度,如《祝酒歌》;抒情歌唱性或田园风味的音乐常是用适度的中速,如《鼓浪屿之歌》;悲哀的掉歌、沉痛的回忆音乐则常用慢的速度,如《牧羊姑娘》。4、 速度的作用:可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师把《岭南春早》放慢速度弹唱一遍,把《牧歌》放快速度弹唱一遍,让学生思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歪曲了形音形象。)5、 常用的述语与意大利文相对照(速度记号标在开头的左上方,国际上通用意大利文)。
速度 中文 意 大 利 文 拍 率慢速 柔板 Adagio =58行速 行板 Andante =66中速 中板 Modante =88快速 快板 Allegro =132渐慢 渐慢 Rit (略写)
 
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第一系列   《故乡的亲人》教学目标:一 在音乐的探索、感悟、联想中的过程中,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方面的载体,是人与人彼此交往的纽带让学生感受通过音乐中表现的乡情、亲情、友情和离别之情,去培养真、善、美的情操与情感。二 能用不同情感和自然优美的歌声,延长充满乡情、擒请、友情和离别之情类歌曲;能打着手号准确、优美地唱好《故乡的亲人》的旋律。三 能掌握曲谱中“延长音”、“切分音”的时值。在指导下,学会用四拍子击拍图式准确划拍。四 自学“四分音符”教材分析:书P64难点:节奏、切分音的掌握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1、师生音乐问好,发声练习,检查出勤情况。2、进行课前五分钟能力展示,众生评价。师:有请今天的“小老师”,大家欢迎。(课前五分钟能力展示是按顺序有学生上台进行表演)从表演的仪表、声音、表情等方面给予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大家的音乐素养。3、节奏练习:古诗《静夜诗》导入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切分音4、听范唱,请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故乡。请出小老师出示课件,再听歌曲找出旋律中出现的音乐符号。5、学唱歌曲,并进行诗乐舞表演,分成器乐组,朗诵组,表演组等,展开小组讨论。最后评价。6、学打4/4拍子指挥法。鼓励学生大胆上来做一个小小指挥家。总结:
 
 《故乡的亲人》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了解作者创作此歌曲的背景,使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从而再通过学生的演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教学要求:唱准音高、唱准节奏、唱出强弱、唱出情感,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唱出歌曲歌曲的思乡情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问题,一音多字使学生容易忽视节奏,唱起来的时候一带而过。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 复习:师:同学们好!上个星期我们已经结束了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简单的回顾一下上个单元的内容。生:学习了歌曲《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欣赏了歌曲《春天的故事》、乐曲《步步高》、《赛龙夺锦》。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这些歌曲、乐曲所描述的或者说发生的故事是在什么地方呢?生:广东师:很好,也就是说发生在岭南,我们上个单元所学的都是岭南文化。生:老师老师,我们这个星期上什么内容呀?师:问得很好,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讨论音乐与人的情感会有什么联系?生:(七嘴八舌)听到高兴的音乐我们就会高兴,忧伤的音乐我们就会难过……师:很正确,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听一段音乐。二、 引入:师:下面我们要听的就是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留意几个地方:1、你在乐曲里面听到哪几种乐器?2、你听完这个乐曲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简短的播放之后(因为时间的问题,所以只播放乐曲的前面的主题乐句)生:(争先恐后)忧伤、痛苦、伤心、感叹、想哭等等。师:这个"想哭"回答得很好,著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之后都流下了热泪,他说这是'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的音乐。同学们都回答的不错,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没有会让你"想哭"的,(生笑)。但是会让你感觉很"深情",呵呵!三、 新课:一、 听从三个不同版本(独唱、齐唱、合唱)的情感表达中,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意旨有所了解,并提醒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和着音乐轻声的歌唱,并注意几个问题。1、 播放歌曲的独唱版本问题:歌曲中的音符与歌词的节奏关系?2、 播放歌曲的齐唱版本问题:歌曲中音乐的强弱关系的处理? 3、 播放歌曲的合唱版本问题:歌曲的曲式结构?在听的时候提出这些问题,是让学生引起对问题的关注,培养他们善于找问题、善于自我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问题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将一一解答。二、 学唱:1、 声音训练:1 2 │ 3 4 │ 5 6 │ 7 I │ I │ I 7 │ 6 5 │ 4 3 │ 2 1 │ 1 ││
 1 2 3 4 │ 5 4 3 2 │ 1 I │ 1 ││
 音阶与音的八度"大跳"是根据歌曲歌曲而定的,歌曲的音域不宽,但是出现了八度"大跳",这条练声曲就是针对八度训练的。
 2、 节奏训练:口念:×- ×× ××│ × × ×× │ × - × ×│ × - - 0 ││手拍:× - × × │ × × × ×│ × × × ×│ × × × 0 ││
 这条节奏是歌曲的第一句的基本节奏,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为后面的一音多字打下基础。
 3、 歌曲教唱:
 在教唱的时候,学生应在以下几个节奏方面唱不准:3 2 1 6 I I 2 亲爱的 斯瓦 河畔 乡的 老的
 4、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
 注意强弱等问题,给出几个符号,让学生识别并运用
 f mf < >
 ( ) ( ) ( ) ( ) ( )
 5、 教唱歌曲的乐谱:
 从歌曲的乐谱中,很容易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
 a + a + b + a
 让学生感受歌曲中乐句的"重复"与"对比"带来的美感。
 三、 音乐小知识:四拍子:× × × × │ × × × ×││
 强弱关系: 强 弱 次强 弱 强 弱 次强 弱
 四拍子的指挥图式:四、 巩固与复习:这个环节根据教学时间随堂发挥,可以让学生跟随伴奏带演唱;也可以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这里可以点几个自告奋勇的学生为大家指挥,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从而带动全班的同学都想开口唱歌、都想动手表演。五、 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感觉到的每句歌曲的旋律的起伏感,用笔把感受到的旋律线条勾画出来。六、 教学后记:
 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层次清晰合理,教师与学生合作配合良好,一些枯燥的乐理知识,能通过口手互动来完成,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在教唱歌曲中,能够把作者写此曲的由来讲叙清楚,使学生用作者的心情去领悟和演唱歌曲。教学任务完成的好。音乐课授课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课件制作有了很大的提高。
 商讨之处: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主动热情放开喉咙唱歌,体现出音乐课的特点。
 
 第三单元《步伐之歌》教案 发贴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教学内容            1.  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  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进行曲的艺术特点。            3.  思考练习:创编简单的进行曲乐句。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            2.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了解进行曲的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部分管弦乐器等。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1.复习演唱〈〈中国少先队队歌〉〉            2.导入新课            〈〈中国少先队队歌〉〉属进行曲体裁。            (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屏幕上出现文字:进行曲通常伴随人群进行,有明显步伐特征的音乐,具有统一步伐,鼓舞情绪,把人们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整体的作用。)            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先完整地听一遍作品,听完后跟钢琴轻轻地哼一遍旋律,(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现歌乐谱)。                              让同学们走到讲台两侧,对摆放的部分西洋管弦乐器摸一摸,看一看,试着奏一奏,能发出什么声音。(大屏幕上出现西洋管弦乐队座次图,学生们通过辨别西洋管弦乐器,结合观察乐队座次图,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由弦乐器、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四组乐器组成。)                         2.第二遍参与欣赏            四组队行每组两行变成一个方行。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踏着进行曲的节拍,在场中间表演一番,感受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心中油然而生崇高的爱国情感。表演完,让同学们通过参与、体验作品,自己总结进行曲的艺术特点。            3.第三遍欣赏(解决难点,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使学生感受作品的结构层次)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跟老师做拍手动作,第一乐段,每小节击一次,在强拍上击掌。第二乐段每小节击二次,由助于表现旋律自由摸进,推向第一个高潮。第三乐段“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两句具有抒情色彩的乐句轻轻拍腿,后面再拍手。               教师提问:杂哪个乐句上变换了动作?整首作品变换了几次?学生们通过参与于欣赏,能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               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感受、分析此首歌曲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摸进等。            三、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多媒体辅助教学,看演出录象让学生感受它的进行曲风格)            学生听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进行比较,说出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问题:            哪首更庄严有力?更富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哪首轻松活泼?带有舞曲风格?                         四、思考与练习            1.  写出进行曲中常用的节奏型。              X  —;   X。 X ;    X  XX ;     X   X    X  ;      XXX   XX  ;                         2.  按2/4拍要求创编四小节节奏谱,要求每个同学有自己的独创性。             例(一):            2/4  X  —| X  XX | X。 X | X  — |             例(二):            2/4  X  — | X  X   X  | X  XX | X  — |            3.  在创编节奏的基础上,有1 3 5 三个音创编乐句,也可以用更多的音创编。            例(三):            2/4 1 — |3  55 | 5。 3 | 1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欣赏课,同学们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品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更需要同学们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勇于创新,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努力奋斗! </P< p>
 第三单元《在喜庆的日子里》教案 发贴处
 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杨俊丽   深圳市园岭中学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2、 认识各种弦乐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质音色、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3、 了解弦乐四重奏及弦乐家族的演奏形式,听辨其和声效果以及各乐器的音色。
 重点、难点听辨弦乐器的音色以及欣赏弦乐四重奏。
 教学简介西洋管弦乐队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我国的大型乐队形式,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大家族。弦乐器家族在四大家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弦乐器家族的乐器音质柔和,富于表现力,按发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可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在弦乐组中还有一个与提琴系列不同的乐器——竖琴。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两乐曲的片断。(1)《雨打芭蕉》。(2)《乘着歌声的翅膀》。思考:在听这两首乐曲时注意听辨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2、 引出课题:西洋管乐队简介(之一)弦乐器家族(1) 出示幻灯“西洋管乐队”排列图。(2) 介绍弦乐器家族:
 1) 小提琴:高音乐器,音色明亮优美,常但任独奏。教师将小提琴实物拿出,让学生直观认识小提琴的外型;用弓拉一拉,让学生听听音色,播放小提琴独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听。
 2) 中提琴:中音乐器,音色较暗,常作填充和声之用,极少独奏。教师拿出中提琴,让学生直观比较与小提琴的不同之处,用弓拉一拉,比较与小提琴的区别。
 3) 大提琴:低音乐器,音色柔和、丰满,拔弦效果很好。教师拿出大提琴,让学生了解其外形和演奏姿式,再听拉弓的音色和拔弦的音色,播放一首大提琴独曲片断,让学生了解它的音质音色和表现力。
 4) 低音提琴:低音乐器,音色低厚,反映迟钝。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形,播放低音提琴演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自己区别与大提琴的不同之处。
 5) 竖琴:音质柔美、华贵,乐队中使用不多,其滑音演奏具有特殊效果。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形,播放竖琴演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了解其音色。竖琴是弹拨乐的音色,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没有弹拨乐组,所以将它规在弦乐器家族。
 3、 播放各弦乐器演奏的曲目:(1) 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2) 大提琴独奏《天鹅》。(3) 低音大提琴独奏《动物狂欢节》选段。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小纸片,当你听到是小提琴演奏,就在小纸片上写一个“小”字,高高举起,看谁对弦乐家族的音色辨别最准确。
 4、 设问思考:提琴系列形状一样,只是大小不同,为什么音色和表现力就不一样呢?学生回答:……教师综合: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就高。弦乐器中,小提琴的外形最小,弦最细,每根弦的振动频率就高,所以它是高音乐器,它反应灵敏,表现力丰富,适合担任独奏。中提琴比它形状大,每根弦的振动频率比它低,所以音也不如它高,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也是这道理,外形越大,声音越低。由于外型大小不一样,所以音高不一样,音色也不一样,表现力也有所不同。
 5、 介绍弦乐四重奏:由一小提琴、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合而成来演奏的重奏形成。特点:声音丰满协和,充分表现了弦乐器的特点,配合非常默契协调。播出弦乐四重奏的录像,让学生直观了解四重奏形式。
 6、 欣赏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1) 指导学生唱会主题。(2) 注意听辨主题出现时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初听四重奏也许抓不住特点,听不到中间声部,我们来对比一下,在没有中间声部时会是什么效果?
 1) 播放《梁祝》中“楼台会”片断。画出一高一低的织体旋律线图:(即兴画)高低引导学生听一高一低两条旋律明显交替出现,没有中间声部的效果。
 2) 第二次播放《如歌的行板》四重奏。即兴画出织体旋律线图:高高中低引导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旋律线织体图,与听觉上音响效果相结合,感受一高一低与弦乐四重奏的声音对比,学会听中间声部,学会欣赏弦乐四重奏。
 7、西洋弦乐器不仅演奏西洋音乐作品,也能演奏我们民族音乐作品,如:由整个弦乐家族演奏的合奏作品《二泉映月》就非常好听,播《二泉映月》。此曲中有小提琴齐奏,大提琴齐奏,小提琴拔弦,大提琴拔弦,让学生加深对整个弦乐器优美音色的印象,提高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8、课堂小结。
 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教 具 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的 了解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 重点难点 西洋交响乐队规模庞大,乐器众多,不易掌握是本课的难点 一、导课。1、我们时常听到交响乐队的演奏,时常听到电台广播的交响音乐,每当我们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时候都会感到:从这样的交响乐队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美丽的、雄壮的、激动人心的、热情横溢的音乐奔泻出来。但是,一个交响乐队到底有哪些乐器?这些乐器各有哪些特殊的性能和表现力?它们是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结合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整体的?一个交响乐队所具有的那种魔术般的力量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每一位音乐爱好者都能完全了解。
 2、交响乐队的萌芽实际上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即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叶,甚至可以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一共经历了三个世纪的复杂发展过程才最后定型。
 二、授新课1、交响乐的时代变迁与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和发展,由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进步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形成,因此对艺术创作也提出了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基础。蒙特威尔第的另一个功绩还在于:他对乐队有着新的理解,认为乐队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色的结合,因此他开始使不同的乐器进行对置,相互对比,让各组乐器轮番演奏等,这些做法在当时都还是一种意外的新发现。总的说来,这一个时期在乐器的采用和配合方面仍不断地在变换着,有时候甚至还把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例如巨型提琴、风车和大炮等用在乐队中,以造成某种特殊的效果。 十七世纪是交响乐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时期。随着主调和声风格的发展和数字低音的采用,羽管键琴因为便于奏出和弦便在乐队中占据很稳固的地位;其次,由于意大利著名提琴制造家,例如阿玛蒂和斯特拉蒂伐利等人在提琴的改良和最后定型方面所获得的辉煌成就,提琴族乐器在乐队中的数量便逐渐增多,并最终把诗琴和其他一部分古老的乐器排挤出乐队之外。但是这时候的乐队还不能算是新型的乐队,因为它的基础仍然是羽管键琴,而且乐队中还有不少是古老的乐器。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对乐队的兴趣在整个欧洲逐渐蔓延开来,乐队也从它诞生的摇篮——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走出国境,在巴黎、伦敦、柏林、汉堡和维也纳,都相继出现不同类型的早期乐队。到十七世纪末,不但在歌剧院和教堂有乐队演奏,还有专门供乐队演奏音乐的新场所应运而生。1672年,第一个公开收费的弦乐队音乐会在伦敦举行,1686年荷兰开始有定期的公开演奏会,并即遍传欧洲其他国家。 十八世纪是大转折和大革命的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哲学观点、美学理想以及艺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交响乐队的转折时期也随着到来了。在交响乐队史上的这个转折,应该以海顿的《第一交响曲》问世的1759年为标志。 十八世纪中叶,主调和声的新风格取代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出现了交响曲和协奏曲这一音乐新体裁,随着音乐风格本身的转换,在乐器组合方面,已经渐趋合理的所谓“古典时期乐队”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这时候的乐队已经从长期妨碍它发展的数字低音和羽管键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在乐队中的地位还没有确立,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所用的乐队除弦乐器组外,只有两个双簧管和两个法国号。由海顿所创始并由莫扎特最后确立的“古典乐队”,实际上是取法于曼海姆乐派的双管乐队。此后,交响乐队的发展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变换而已。十九世纪初的乐队又扩大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铜管乐器的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变动——起初把法国号增加到四个,构成一个四重奏,稍后又加用了三个长号。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乐队——大交响乐队,也就是所谓“浪漫派乐队”。这种乐队在浪漫派作曲家威柏、舒柏特和门德尔松的创作中才最后完成。
 2、交响乐队的乐器构成总的说来,在交响乐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历代作曲家所采用的乐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种类繁多的乐队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那就是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这两种乐队都包括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组。现在先谈小交响乐队。 小交响乐队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形成,这种乐队在当时的作曲家看来并不觉得它是小型的乐队,直到十九世纪初,绝大多数的歌剧和交响乐作品都是采用这种乐队。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六至八个,第二小提琴四至六个,中提琴二至四个,大提琴二至四个,低音提琴二至三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两个。 铜管乐器:法国号和小号各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一对。 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有时候往往还有所省略,例如省略单簧管和小号等。莫扎特的后期交响曲创作有时候省略小号或定音鼓,有时候省略双簧管。相反地,小交响乐队有时候也有所扩充,甚至接近大交响乐队。这种扩展的形式时常被用在当时的歌剧乐队和清唱剧乐队中,交响乐作品应用这样的乐队的就少得多。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一般的交响乐、歌剧和舞剧作品,多半应用大交响乐队,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十二至十六个,第二小提琴十至十四个,中提琴八至十二个,大提琴六至十个,低音提琴六至十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个,此外往往还加用这些乐器的变形乐器,例如短笛(偶尔也采用中音长笛)、中音双簧管(或英国管,偶尔也采用抒情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偶尔也采用小单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 铜管乐器:法国号四个,小号二至三个,长号三个,大号一个或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小鼓、钹和大鼓等。 除了上述四组乐器外,往往还加用竖琴,而且多半是用两个。大交响乐队大约由六十至九十人组成,但也有一百人以上的。这种乐队有时也压缩一部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减少弦乐器的数量、但有时也扩大某一组乐器中的个别乐器的数量或全组乐器的数量,以及加用一般乐队少见的个别乐器,如钢琴或管风琴等。 从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种类上可以看出,长号是决定乐队所属的类型的标志。缺少长号的乐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因为一个大交响乐队必须有三个长号和一至两个大号。如果只有一个长号,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 三、总结我们已经把交响乐队中各级乐器都简略介绍过了,现在再讲一讲这些乐器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上面说过,弦乐器组的乐器数量最多,单是第一小提琴就有十多个,但是其他各组中的每一种乐器一般只用两三个,甚至也有只用一个的。每一种乐器所能奏出的音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容易奏出高的音,有的容易奏出低的音,有的容易奏出快速度的活泼的旋律,有的则适合于奏出徐缓悠扬的曲调。把这些不同性能的乐器结合在一起,就得考虑到使这些乐器能够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妨碍。因此首先就得使这些乐器在数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现代乐队中的乐器配置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形成的,在这之后虽然乐队的组织日渐扩大,但是乐队中各组乐器的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
 
 初中音乐教案——《北京喜讯到边寨》
 执教者:苏晓梅
 课    型:多媒体音乐欣赏课
 年    级:初一级
 课    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曲各段的情景内容;
 2、理解各段音乐的表现手法;
 3、感受出乐曲的音乐特点。
 教材分析:
 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10月创作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人们欣赏此曲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略)
 二、游戏、节奏练习;(节奏感与协调性训练)
 三、乐曲欣赏:
 1、         显示教学目标(齐读)。
 2、         了解创作背景: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3、         了解作者简介:
 4、
 5、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4、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5、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6、         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7、         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8、 总结出音乐特点。
 (1)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
 (2)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3)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四、结束,随音乐离开课室。
 歌唱祖国
 课 题:歌曲《歌唱祖国》课 型:新授课 时:1授课时间:第7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学目标: 一、 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重点: 1、    学习歌曲2、   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教学难点:1、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 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1、二段体     A  +  B   2、三段体     A  +  B  +  A   或   A  +  B  +  C                                                            教后自我分析: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让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须多加注意和练习!
 教          学          过          程一、 前置补偿:1、 复习歌曲《游击军》2、 做休止符节奏练习二、 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三、 出示目标:四、 新授教学:1、 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3、 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D:及时纠正(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拢是很必要的。(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五、 巩固训练1、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2、 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六、 音乐知识1、 二段体A  +  B例:《游击军》2、 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七、布置练习作业,总结下课!(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学生活动)
 
 歌曲《歌唱祖国》课 型:新授课 时:1授课时间:第7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学目标:   一、 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难点:1、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 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1、二段体     A  +  B   2、三段体     A  +  B  +  A   或   A              +  B  +  C                                                                        教后自我分析: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让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须多加注意和练习!教 学 过 程一、 前置补偿:   1、 复习歌曲《游击军》2、 做休止符节奏练习二、 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三、 出示目标:四、 新授教学:   1、 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 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拢是很必要的。   (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             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五、 巩固训练      1、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 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六、 音乐知识            1、 二段体A  +  B例:《游击军》            2、 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七、布置练习作业,总结下课!  (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学生活动)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3-6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单元《岭南春早》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电子琴等。
 一、教学目的1、 通过学习《岭南春早》,让学生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迎来了“岭南春早”的大好形势,给岭南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2、 让学生掌握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的节奏型的拍、读、写法;学习乐理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记住一些常用的速度述语,懂得二拍子的击拍法。
 二、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八分休止在前半拍的节奏型的拍、读法,以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律动启发式,层层深入把乐理与歌唱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教学过程
 (一) 练声(要求:要轻、气息要平稳,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跟钢琴唱)
 (二) 节奏练习投影图片一1、让学生读、拍此节奏,提问学生此节奏中哪些没有学过的?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自然会说出“ ”和“ ”。以此引入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新节奏型。2、切分音:一个音由弱拍(或弱节奏位置)延续到下一个强拍(或强节奏位置)成为强音,这个音称为切分音。切分音改变了原来的节拍的强弱规律,形成了“切分节奏”。如 等。3、 几种切分节奏的拍、读写法(每一种都先进行拍、读练习)写 读 拍
 4、 拍、读练习(1) (2)(3)
 5、 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构成的节奏:(让学生闭口用“m”读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的节奏,读熟后心到休止的效果。)
 6、 把两种节奏合在一起,加入打击乐器进行练习:(反复练习此节奏型,一来可巩固感受切分节奏和八休止符在前半拍的节奏特点,二来可为学习“岭南春早”作铺垫,因为此节奏型就是《岭南春早》的节奏型。)
 (三) 学习歌曲《岭南春早》   1、 放音乐,听完一遍后,写上课题“岭南春早”,这首歌具有浓郁广东音乐风味,这节课只作简单的提示。重放音乐时,让学生小声跟唱。这首歌曲是D徵七声调式G大调尚未学过,让学生跟着教师的钢琴唱词,由于这首歌曲的难点节奏前面已抽出练习过,因此,学生拍读起来比较容易把握,唱起来比较顺展。
 2、 教师亮出三个提板(1) 活跃、热情;(2) 雄壮有力;(3) 抒展缓慢。     (让学生选择这首歌所表达的情绪,学生会选出第(1)种。)
 3、 为什么要选择此情绪?先让学生讨论,渗入国情教育,启发学生领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祖国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歌曲要唱得活跃、热情和充满春天气息,实行对外开放,迎来了外商的投资,这也是歌曲中“推开南风窗,欢迎小鸟来筑巢”的寓意所在。因此,同学们应该歌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我们的学习环境,认真学习。然后让学生脚节奏,手拍节拍唱一遍《岭南春早》,以此引入二拍子的击拍法。
 (四) 学习二拍子的击拍法1、 让学生体会用软刷子刷墙时上下的感觉去做基本功练习;2、 击拍时注意拍点,练习叶楞让学生体会打篮球时从地上弹起的感觉去找拍点,然后打着拍子唱《岭南春早》,可分组练习。
 (五) 听音乐完成下列问题1、 听三首歌曲片断《鼓浪屿之波》、《祝酒歌》、《牧羊姑娘》。2、 用连线连接下列问题:《鼓浪屿之波》 欢快 快《祝酒歌》 悲伤 中《牧羊姑娘》 怀念 慢3、 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速度。以刚才的三个音乐片为例,不同的快慢所表现的情绪也不同。欢快热烈的音乐常常使用快或较快的速度,如《祝酒歌》;抒情歌唱性或田园风味的音乐常是用适度的中速,如《鼓浪屿之歌》;悲哀的掉歌、沉痛的回忆音乐则常用慢的速度,如《牧羊姑娘》。4、 速度的作用:可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师把《岭南春早》放慢速度弹唱一遍,把《牧歌》放快速度弹唱一遍,让学生思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歪曲了形音形象。)5、 常用的述语与意大利文相对照(速度记号标在开头的左上方,国际上通用意大利文)。
速度 中文 意 大 利 文 拍 率慢速 柔板 Adagio =58行速 行板 Andante =66中速 中板 Modante =88快速 快板 Allegro =132渐慢 渐慢 Rit (略写)
 
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第一系列   《故乡的亲人》教学目标:一 在音乐的探索、感悟、联想中的过程中,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方面的载体,是人与人彼此交往的纽带让学生感受通过音乐中表现的乡情、亲情、友情和离别之情,去培养真、善、美的情操与情感。二 能用不同情感和自然优美的歌声,延长充满乡情、擒请、友情和离别之情类歌曲;能打着手号准确、优美地唱好《故乡的亲人》的旋律。三 能掌握曲谱中“延长音”、“切分音”的时值。在指导下,学会用四拍子击拍图式准确划拍。四 自学“四分音符”教材分析:书P64难点:节奏、切分音的掌握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1、师生音乐问好,发声练习,检查出勤情况。2、进行课前五分钟能力展示,众生评价。师:有请今天的“小老师”,大家欢迎。(课前五分钟能力展示是按顺序有学生上台进行表演)从表演的仪表、声音、表情等方面给予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大家的音乐素养。3、节奏练习:古诗《静夜诗》导入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切分音4、听范唱,请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故乡。请出小老师出示课件,再听歌曲找出旋律中出现的音乐符号。5、学唱歌曲,并进行诗乐舞表演,分成器乐组,朗诵组,表演组等,展开小组讨论。最后评价。6、学打4/4拍子指挥法。鼓励学生大胆上来做一个小小指挥家。总结:
 
 《故乡的亲人》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了解作者创作此歌曲的背景,使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从而再通过学生的演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教学要求:唱准音高、唱准节奏、唱出强弱、唱出情感,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唱出歌曲歌曲的思乡情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问题,一音多字使学生容易忽视节奏,唱起来的时候一带而过。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 复习:师:同学们好!上个星期我们已经结束了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简单的回顾一下上个单元的内容。生:学习了歌曲《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欣赏了歌曲《春天的故事》、乐曲《步步高》、《赛龙夺锦》。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这些歌曲、乐曲所描述的或者说发生的故事是在什么地方呢?生:广东师:很好,也就是说发生在岭南,我们上个单元所学的都是岭南文化。生:老师老师,我们这个星期上什么内容呀?师:问得很好,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讨论音乐与人的情感会有什么联系?生:(七嘴八舌)听到高兴的音乐我们就会高兴,忧伤的音乐我们就会难过……师:很正确,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听一段音乐。二、 引入:师:下面我们要听的就是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留意几个地方:1、你在乐曲里面听到哪几种乐器?2、你听完这个乐曲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简短的播放之后(因为时间的问题,所以只播放乐曲的前面的主题乐句)生:(争先恐后)忧伤、痛苦、伤心、感叹、想哭等等。师:这个"想哭"回答得很好,著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之后都流下了热泪,他说这是'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的音乐。同学们都回答的不错,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没有会让你"想哭"的,(生笑)。但是会让你感觉很"深情",呵呵!三、 新课:一、 听从三个不同版本(独唱、齐唱、合唱)的情感表达中,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意旨有所了解,并提醒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和着音乐轻声的歌唱,并注意几个问题。1、 播放歌曲的独唱版本问题:歌曲中的音符与歌词的节奏关系?2、 播放歌曲的齐唱版本问题:歌曲中音乐的强弱关系的处理? 3、 播放歌曲的合唱版本问题:歌曲的曲式结构?在听的时候提出这些问题,是让学生引起对问题的关注,培养他们善于找问题、善于自我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问题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将一一解答。二、 学唱:1、 声音训练:1 2 │ 3 4 │ 5 6 │ 7 I │ I │ I 7 │ 6 5 │ 4 3 │ 2 1 │ 1 ││
 1 2 3 4 │ 5 4 3 2 │ 1 I │ 1 ││
 音阶与音的八度"大跳"是根据歌曲歌曲而定的,歌曲的音域不宽,但是出现了八度"大跳",这条练声曲就是针对八度训练的。
 2、 节奏训练:口念:×- ×× ××│ × × ×× │ × - × ×│ × - - 0 ││手拍:× - × × │ × × × ×│ × × × ×│ × × × 0 ││
 这条节奏是歌曲的第一句的基本节奏,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为后面的一音多字打下基础。
 3、 歌曲教唱:
 在教唱的时候,学生应在以下几个节奏方面唱不准:3 2 1 6 I I 2 亲爱的 斯瓦 河畔 乡的 老的
 4、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
 注意强弱等问题,给出几个符号,让学生识别并运用
 f mf < >
 ( ) ( ) ( ) ( ) ( )
 5、 教唱歌曲的乐谱:
 从歌曲的乐谱中,很容易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
 a + a + b + a
 让学生感受歌曲中乐句的"重复"与"对比"带来的美感。
 三、 音乐小知识:四拍子:× × × × │ × × × ×││
 强弱关系: 强 弱 次强 弱 强 弱 次强 弱
 四拍子的指挥图式:四、 巩固与复习:这个环节根据教学时间随堂发挥,可以让学生跟随伴奏带演唱;也可以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这里可以点几个自告奋勇的学生为大家指挥,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从而带动全班的同学都想开口唱歌、都想动手表演。五、 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感觉到的每句歌曲的旋律的起伏感,用笔把感受到的旋律线条勾画出来。六、 教学后记:
 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层次清晰合理,教师与学生合作配合良好,一些枯燥的乐理知识,能通过口手互动来完成,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在教唱歌曲中,能够把作者写此曲的由来讲叙清楚,使学生用作者的心情去领悟和演唱歌曲。教学任务完成的好。音乐课授课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课件制作有了很大的提高。
 商讨之处: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主动热情放开喉咙唱歌,体现出音乐课的特点。
 
 第三单元《步伐之歌》教案 发贴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教学内容            1.  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  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进行曲的艺术特点。            3.  思考练习:创编简单的进行曲乐句。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            2.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了解进行曲的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部分管弦乐器等。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1.复习演唱〈〈中国少先队队歌〉〉            2.导入新课            〈〈中国少先队队歌〉〉属进行曲体裁。            (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屏幕上出现文字:进行曲通常伴随人群进行,有明显步伐特征的音乐,具有统一步伐,鼓舞情绪,把人们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整体的作用。)            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先完整地听一遍作品,听完后跟钢琴轻轻地哼一遍旋律,(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现歌乐谱)。                              让同学们走到讲台两侧,对摆放的部分西洋管弦乐器摸一摸,看一看,试着奏一奏,能发出什么声音。(大屏幕上出现西洋管弦乐队座次图,学生们通过辨别西洋管弦乐器,结合观察乐队座次图,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由弦乐器、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四组乐器组成。)                         2.第二遍参与欣赏            四组队行每组两行变成一个方行。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踏着进行曲的节拍,在场中间表演一番,感受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心中油然而生崇高的爱国情感。表演完,让同学们通过参与、体验作品,自己总结进行曲的艺术特点。            3.第三遍欣赏(解决难点,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使学生感受作品的结构层次)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跟老师做拍手动作,第一乐段,每小节击一次,在强拍上击掌。第二乐段每小节击二次,由助于表现旋律自由摸进,推向第一个高潮。第三乐段“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两句具有抒情色彩的乐句轻轻拍腿,后面再拍手。               教师提问:杂哪个乐句上变换了动作?整首作品变换了几次?学生们通过参与于欣赏,能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               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感受、分析此首歌曲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摸进等。            三、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多媒体辅助教学,看演出录象让学生感受它的进行曲风格)            学生听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进行比较,说出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问题:            哪首更庄严有力?更富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哪首轻松活泼?带有舞曲风格?                         四、思考与练习            1.  写出进行曲中常用的节奏型。              X  —;   X。 X ;    X  XX ;     X   X    X  ;      XXX   XX  ;                         2.  按2/4拍要求创编四小节节奏谱,要求每个同学有自己的独创性。             例(一):            2/4  X  —| X  XX | X。 X | X  — |             例(二):            2/4  X  — | X  X   X  | X  XX | X  — |            3.  在创编节奏的基础上,有1 3 5 三个音创编乐句,也可以用更多的音创编。            例(三):            2/4 1 — |3  55 | 5。 3 | 1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欣赏课,同学们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品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更需要同学们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勇于创新,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努力奋斗! </P< p>
 第三单元《在喜庆的日子里》教案 发贴处
 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杨俊丽   深圳市园岭中学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2、 认识各种弦乐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质音色、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3、 了解弦乐四重奏及弦乐家族的演奏形式,听辨其和声效果以及各乐器的音色。
 重点、难点听辨弦乐器的音色以及欣赏弦乐四重奏。
 教学简介西洋管弦乐队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我国的大型乐队形式,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大家族。弦乐器家族在四大家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弦乐器家族的乐器音质柔和,富于表现力,按发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可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在弦乐组中还有一个与提琴系列不同的乐器——竖琴。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两乐曲的片断。(1)《雨打芭蕉》。(2)《乘着歌声的翅膀》。思考:在听这两首乐曲时注意听辨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2、 引出课题:西洋管乐队简介(之一)弦乐器家族(1) 出示幻灯“西洋管乐队”排列图。(2) 介绍弦乐器家族:
 1) 小提琴:高音乐器,音色明亮优美,常但任独奏。教师将小提琴实物拿出,让学生直观认识小提琴的外型;用弓拉一拉,让学生听听音色,播放小提琴独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听。
 2) 中提琴:中音乐器,音色较暗,常作填充和声之用,极少独奏。教师拿出中提琴,让学生直观比较与小提琴的不同之处,用弓拉一拉,比较与小提琴的区别。
 3) 大提琴:低音乐器,音色柔和、丰满,拔弦效果很好。教师拿出大提琴,让学生了解其外形和演奏姿式,再听拉弓的音色和拔弦的音色,播放一首大提琴独曲片断,让学生了解它的音质音色和表现力。
 4) 低音提琴:低音乐器,音色低厚,反映迟钝。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形,播放低音提琴演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自己区别与大提琴的不同之处。
 5) 竖琴:音质柔美、华贵,乐队中使用不多,其滑音演奏具有特殊效果。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形,播放竖琴演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了解其音色。竖琴是弹拨乐的音色,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没有弹拨乐组,所以将它规在弦乐器家族。
 3、 播放各弦乐器演奏的曲目:(1) 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2) 大提琴独奏《天鹅》。(3) 低音大提琴独奏《动物狂欢节》选段。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小纸片,当你听到是小提琴演奏,就在小纸片上写一个“小”字,高高举起,看谁对弦乐家族的音色辨别最准确。
 4、 设问思考:提琴系列形状一样,只是大小不同,为什么音色和表现力就不一样呢?学生回答:……教师综合: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就高。弦乐器中,小提琴的外形最小,弦最细,每根弦的振动频率就高,所以它是高音乐器,它反应灵敏,表现力丰富,适合担任独奏。中提琴比它形状大,每根弦的振动频率比它低,所以音也不如它高,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也是这道理,外形越大,声音越低。由于外型大小不一样,所以音高不一样,音色也不一样,表现力也有所不同。
 5、 介绍弦乐四重奏:由一小提琴、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合而成来演奏的重奏形成。特点:声音丰满协和,充分表现了弦乐器的特点,配合非常默契协调。播出弦乐四重奏的录像,让学生直观了解四重奏形式。
 6、 欣赏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1) 指导学生唱会主题。(2) 注意听辨主题出现时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初听四重奏也许抓不住特点,听不到中间声部,我们来对比一下,在没有中间声部时会是什么效果?
 1) 播放《梁祝》中“楼台会”片断。画出一高一低的织体旋律线图:(即兴画)高低引导学生听一高一低两条旋律明显交替出现,没有中间声部的效果。
 2) 第二次播放《如歌的行板》四重奏。即兴画出织体旋律线图:高高中低引导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旋律线织体图,与听觉上音响效果相结合,感受一高一低与弦乐四重奏的声音对比,学会听中间声部,学会欣赏弦乐四重奏。
 7、西洋弦乐器不仅演奏西洋音乐作品,也能演奏我们民族音乐作品,如:由整个弦乐家族演奏的合奏作品《二泉映月》就非常好听,播《二泉映月》。此曲中有小提琴齐奏,大提琴齐奏,小提琴拔弦,大提琴拔弦,让学生加深对整个弦乐器优美音色的印象,提高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8、课堂小结。
 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教 具 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的 了解西洋交响乐队及乐器 重点难点 西洋交响乐队规模庞大,乐器众多,不易掌握是本课的难点 一、导课。1、我们时常听到交响乐队的演奏,时常听到电台广播的交响音乐,每当我们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时候都会感到:从这样的交响乐队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美丽的、雄壮的、激动人心的、热情横溢的音乐奔泻出来。但是,一个交响乐队到底有哪些乐器?这些乐器各有哪些特殊的性能和表现力?它们是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结合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整体的?一个交响乐队所具有的那种魔术般的力量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每一位音乐爱好者都能完全了解。
 2、交响乐队的萌芽实际上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即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叶,甚至可以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一共经历了三个世纪的复杂发展过程才最后定型。
 二、授新课1、交响乐的时代变迁与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和发展,由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进步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形成,因此对艺术创作也提出了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基础。蒙特威尔第的另一个功绩还在于:他对乐队有着新的理解,认为乐队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色的结合,因此他开始使不同的乐器进行对置,相互对比,让各组乐器轮番演奏等,这些做法在当时都还是一种意外的新发现。总的说来,这一个时期在乐器的采用和配合方面仍不断地在变换着,有时候甚至还把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例如巨型提琴、风车和大炮等用在乐队中,以造成某种特殊的效果。 十七世纪是交响乐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时期。随着主调和声风格的发展和数字低音的采用,羽管键琴因为便于奏出和弦便在乐队中占据很稳固的地位;其次,由于意大利著名提琴制造家,例如阿玛蒂和斯特拉蒂伐利等人在提琴的改良和最后定型方面所获得的辉煌成就,提琴族乐器在乐队中的数量便逐渐增多,并最终把诗琴和其他一部分古老的乐器排挤出乐队之外。但是这时候的乐队还不能算是新型的乐队,因为它的基础仍然是羽管键琴,而且乐队中还有不少是古老的乐器。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对乐队的兴趣在整个欧洲逐渐蔓延开来,乐队也从它诞生的摇篮——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走出国境,在巴黎、伦敦、柏林、汉堡和维也纳,都相继出现不同类型的早期乐队。到十七世纪末,不但在歌剧院和教堂有乐队演奏,还有专门供乐队演奏音乐的新场所应运而生。1672年,第一个公开收费的弦乐队音乐会在伦敦举行,1686年荷兰开始有定期的公开演奏会,并即遍传欧洲其他国家。 十八世纪是大转折和大革命的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哲学观点、美学理想以及艺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交响乐队的转折时期也随着到来了。在交响乐队史上的这个转折,应该以海顿的《第一交响曲》问世的1759年为标志。 十八世纪中叶,主调和声的新风格取代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出现了交响曲和协奏曲这一音乐新体裁,随着音乐风格本身的转换,在乐器组合方面,已经渐趋合理的所谓“古典时期乐队”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这时候的乐队已经从长期妨碍它发展的数字低音和羽管键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在乐队中的地位还没有确立,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所用的乐队除弦乐器组外,只有两个双簧管和两个法国号。由海顿所创始并由莫扎特最后确立的“古典乐队”,实际上是取法于曼海姆乐派的双管乐队。此后,交响乐队的发展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变换而已。十九世纪初的乐队又扩大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铜管乐器的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变动——起初把法国号增加到四个,构成一个四重奏,稍后又加用了三个长号。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乐队——大交响乐队,也就是所谓“浪漫派乐队”。这种乐队在浪漫派作曲家威柏、舒柏特和门德尔松的创作中才最后完成。
 2、交响乐队的乐器构成总的说来,在交响乐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历代作曲家所采用的乐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种类繁多的乐队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那就是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这两种乐队都包括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组。现在先谈小交响乐队。 小交响乐队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形成,这种乐队在当时的作曲家看来并不觉得它是小型的乐队,直到十九世纪初,绝大多数的歌剧和交响乐作品都是采用这种乐队。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六至八个,第二小提琴四至六个,中提琴二至四个,大提琴二至四个,低音提琴二至三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两个。 铜管乐器:法国号和小号各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一对。 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有时候往往还有所省略,例如省略单簧管和小号等。莫扎特的后期交响曲创作有时候省略小号或定音鼓,有时候省略双簧管。相反地,小交响乐队有时候也有所扩充,甚至接近大交响乐队。这种扩展的形式时常被用在当时的歌剧乐队和清唱剧乐队中,交响乐作品应用这样的乐队的就少得多。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一般的交响乐、歌剧和舞剧作品,多半应用大交响乐队,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十二至十六个,第二小提琴十至十四个,中提琴八至十二个,大提琴六至十个,低音提琴六至十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个,此外往往还加用这些乐器的变形乐器,例如短笛(偶尔也采用中音长笛)、中音双簧管(或英国管,偶尔也采用抒情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偶尔也采用小单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 铜管乐器:法国号四个,小号二至三个,长号三个,大号一个或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小鼓、钹和大鼓等。 除了上述四组乐器外,往往还加用竖琴,而且多半是用两个。大交响乐队大约由六十至九十人组成,但也有一百人以上的。这种乐队有时也压缩一部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减少弦乐器的数量、但有时也扩大某一组乐器中的个别乐器的数量或全组乐器的数量,以及加用一般乐队少见的个别乐器,如钢琴或管风琴等。 从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种类上可以看出,长号是决定乐队所属的类型的标志。缺少长号的乐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因为一个大交响乐队必须有三个长号和一至两个大号。如果只有一个长号,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 三、总结我们已经把交响乐队中各级乐器都简略介绍过了,现在再讲一讲这些乐器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上面说过,弦乐器组的乐器数量最多,单是第一小提琴就有十多个,但是其他各组中的每一种乐器一般只用两三个,甚至也有只用一个的。每一种乐器所能奏出的音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容易奏出高的音,有的容易奏出低的音,有的容易奏出快速度的活泼的旋律,有的则适合于奏出徐缓悠扬的曲调。把这些不同性能的乐器结合在一起,就得考虑到使这些乐器能够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妨碍。因此首先就得使这些乐器在数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现代乐队中的乐器配置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形成的,在这之后虽然乐队的组织日渐扩大,但是乐队中各组乐器的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
 
 初中音乐教案——《北京喜讯到边寨》
 执教者:苏晓梅
 课    型:多媒体音乐欣赏课
 年    级:初一级
 课    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曲各段的情景内容;
 2、理解各段音乐的表现手法;
 3、感受出乐曲的音乐特点。
 教材分析:
 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10月创作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人们欣赏此曲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略)
 二、游戏、节奏练习;(节奏感与协调性训练)
 三、乐曲欣赏:
 1、         显示教学目标(齐读)。
 2、         了解创作背景: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3、         了解作者简介:
 4、
 5、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4、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5、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6、         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7、         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8、 总结出音乐特点。
 (1)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
 (2)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3)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四、结束,随音乐离开课室。
 歌唱祖国
 课 题:歌曲《歌唱祖国》课 型:新授课 时:1授课时间:第7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学目标: 一、 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重点: 1、    学习歌曲2、   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教学难点:1、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 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1、二段体     A  +  B   2、三段体     A  +  B  +  A   或   A  +  B  +  C                                                            教后自我分析: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让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须多加注意和练习!
 教          学          过          程一、 前置补偿:1、 复习歌曲《游击军》2、 做休止符节奏练习二、 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三、 出示目标:四、 新授教学:1、 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3、 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D:及时纠正(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拢是很必要的。(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五、 巩固训练1、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2、 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六、 音乐知识1、 二段体A  +  B例:《游击军》2、 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七、布置练习作业,总结下课!(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学生活动)
 
 歌曲《歌唱祖国》课 型:新授课 时:1授课时间:第7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学目标:   一、 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难点:1、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 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1、二段体     A  +  B   2、三段体     A  +  B  +  A   或   A              +  B  +  C                                                                        教后自我分析: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让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须多加注意和练习!教 学 过 程一、 前置补偿:   1、 复习歌曲《游击军》2、 做休止符节奏练习二、 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三、 出示目标:四、 新授教学:   1、 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 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拢是很必要的。   (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             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五、 巩固训练      1、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 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六、 音乐知识            1、 二段体A  +  B例:《游击军》            2、 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七、布置练习作业,总结下课!  (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学生活动)
 
发表于 2006-3-7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新手,刚刚走到这里,看到有这么多的教案贴在这里,真为你的付出所感动。我也想将我的教案贴上,可是不知怎样贴,是将写好的教案逐字敲上么?希望能得到版主的指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