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老管

[舞蹈] 人音版教案 课件 集

407
回复
18575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1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好
 
发表于 2006-9-12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非常感谢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9-13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管老师,你好伟大啊!!!谢谢你啦!!!
 
发表于 2006-9-13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  苗春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本节音乐课将以我国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3、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

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音乐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优秀歌曲,从而受益终生。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设计思路如下:

一、确立主题

本人以“心中有歌”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心中有歌》是李忠翔先生的云南版画名称,版画的内容是一个小姑娘坐在钢琴边正在弹琴,虽然听不到她的歌声,但我们仿佛依昔可以听到她那清脆的歌声和流畅的钢琴旋律,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由于这一节课歌曲涉及作品众多,除了选教材规定欣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时代特点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歌曲毛泽东作词的《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作为新中国建立前后期歌曲风格的特点的比较;又选择《祝酒歌》作为典型的作品分析;也选择了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曲《我爱你中国》等。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外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

四、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演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依据各班不同特长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提前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表演的计划,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并进行音创作的初步尝试,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热爱音乐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演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歌曲作品为主线,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歌曲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不同点,比较中外作品风格异同,拓展思维训练。并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特点的开展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可将音乐、舞蹈、演唱、表演、创作、绘画、文学、电脑音画制作等各种不同方法互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音乐历史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的歌曲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民族文化多元化,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时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群众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新中国时期的歌曲,布置的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开国大典时的影象资料,引出课题:《新中国的歌》

2、让同学们对比欣赏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两段乐曲的异同点?(说明:以‘开国大典’为历史时期分界线,对比欣赏新中国建立前期和后期歌曲的创作的风格、主题、内容、形式等特点。)

3、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说明:比较两首歌曲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歌曲的创作特点、风格特点、演唱特点等。)

二、交流与探究

1、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1)、与大家分享你心中最喜爱的歌曲、演唱家以及介绍他们的声音特点、歌曲风格等特点,告诉同学们你喜爱的原因,并为同学们范唱一两句。

(学生:有喜欢李谷一嗓音的甜美细腻;有喜欢吴雁泽、李双江声音的宽广洪亮;有喜欢殷秀梅、彭丽媛演唱歌曲时的端庄、豪放和宽阔;也有喜欢······

2)、由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3)学生展示总结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歌曲,按体裁归类。(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

声乐曲分类

代表作品

风格特点

群众歌曲

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河上、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歌词通俗易懂,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适于群众集体合唱

艺术歌曲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塞北的雪等

歌词采用著名的诗歌,着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的揭示,演唱注重声乐技巧的发挥

军队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行进步伐节奏,多在行进中演唱,强拍突出

抒情歌曲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十送红军、妈妈教我一支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直接或间接抒发演唱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甜美柔和

少儿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

活泼、轻快具有跳跃感

颂歌

北京颂歌

节奏平稳,旋律庄严、宏伟、热情

合唱歌曲

游击队歌、东方红、学习雷锋等

内容积极向上,演唱形式多样、富有时代特点

通俗歌曲

思念、懂你、烛光里的妈妈等

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节奏强烈、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

2、欣赏对比音乐:

1)、聆听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和歌剧《茶花女》中的《祝酒歌》。

2)、师生共同讨论,由学生总结并发言

A、介绍由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老师介绍:这首歌作于1977年,此曲原唱是吴雁泽,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十月胜利的喜悦之情,歌曲欢快、热情。有人给予很高的评价:“《祝酒歌》是能唱醉亿万人民的心的岁月,此时历史正向新时期转折,新生活的帷幕正向每个中国人拉开”。这支歌在1980年被评为优秀的群众歌曲,可见此曲正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歌曲的总体特色和时代精神。

、介绍施光南:作曲家,浙江金华人(1940-1990),他的作品音乐形象鲜明、感情炽热、旋律优美动听、别具一格,作有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周总理,你在哪里》和歌剧《伤逝》,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舞蹈音乐《鸿雁高飞》等。

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结构、旋律、节奏、风格等特点:歌曲为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第一段在中音区回绕进行,含蓄婉转,表现内心的情感;第二段节奏紧缩,旋律向上,音调活跃与第一段形成反比,更好地表达了欢欣、喜悦的情绪;第三段“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是第一段曲调的变奏发展,基本保持原有的节奏型,但音区提高了,因此曲调显得挺拔、刚强,形成歌曲的高潮。歌曲结束时,是与引子为素材的再现部分,音调提高了八度,使歌曲情绪显得更为激动、热烈。最后以渐慢的速度、上行的旋律,推出了高潮,圆满地结束全曲。

此曲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新疆、西藏民歌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既有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词曲中还运用了戏曲、曲艺的手法。

B、从体裁、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等方面对比中外两首《祝酒歌》音乐差异及两首歌曲的社会功能是怎样的?与刀郎演唱的通俗版《祝酒歌》风格对比。

C、展拓思维能力的培养

了解蒙族人在接待客人时的一项重要礼仪----唱敬酒歌。

中外酒文化透析。开展有关酒的发明、历史、作用、中外酒文化的差异、酒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等课题的讨论。 

(说明: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应尊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把“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

三、 创作和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代表负责介绍本组的表演歌曲、表演形式、表演者及有关此歌曲描写的背景、内容等。

2、分小组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在演唱群众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等同时,大胆融合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造表演。

3、下面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创编内容。

(此项音乐实践活动本着“全员参与与张扬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以下只是选取表演成功的一部分例子。)

1)、歌伴舞的表演形式:由小组成员演唱抒情歌曲《南泥湾》,加入数人的秧歌舞蹈的表演。学生演唱时运用男女声混合演唱的方式,由女生唱第一段“花篮里花儿香···”,男生在“好地方来好风光”处加入······。

2)、演唱《游击队歌》,加入打击乐器-鼓,由学生敲击伴奏节奏如下:4/4

OXX|OX OX OX OXX|OX XXXX X XO|OX OX OX OXX|

OX OX OX OXX|OX OX OXX XO|······

3)、采用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由萨克斯伴奏或其他乐器伴奏。

4)、配乐诗朗诵:学生演唱满文军的歌《懂你》,(音响伴奏时可加入口琴、单簧管、长笛等任意一两样乐器伴奏),再由一人领唱,另一人或一组学生朗诵本组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母亲》,其余同学齐唱。

5)、······

最后,由教师弹奏钢琴,教师领唱,师生共同演唱一段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完全的使学生在和谐友好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许多知识,加强与他人的的和作交流,增强了协作能力,也使这节课达到了高潮。)

四、归纳总结

1)、师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以及这一时期的歌曲在我国的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甚至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贡献。

2)、师: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是怎样想,心理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而来?”,情从人心来,将眼中的所见之人、事物、情景等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将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之中,歌声才能打动人们的心。正所谓“心中有歌,人皆自醉”。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采用聆听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拓展思维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总结歌曲分类环节、分析《祝酒歌》的旋律、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

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由于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此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2、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优秀作品浩如烟海,而将这些作品压缩到一节课当中,需要音乐教师精确的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在文学上下工夫,掌握较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在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欠缺。电脑和网络的运用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育的资源,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也要经常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电脑网络资源,更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人通过继续学习和参加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促使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  苗春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本节音乐课将以我国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3、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

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音乐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优秀歌曲,从而受益终生。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设计思路如下:

一、确立主题

本人以“心中有歌”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心中有歌》是李忠翔先生的云南版画名称,版画的内容是一个小姑娘坐在钢琴边正在弹琴,虽然听不到她的歌声,但我们仿佛依昔可以听到她那清脆的歌声和流畅的钢琴旋律,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由于这一节课歌曲涉及作品众多,除了选教材规定欣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时代特点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歌曲毛泽东作词的《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作为新中国建立前后期歌曲风格的特点的比较;又选择《祝酒歌》作为典型的作品分析;也选择了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曲《我爱你中国》等。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外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

四、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演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依据各班不同特长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提前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表演的计划,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并进行音创作的初步尝试,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热爱音乐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演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歌曲作品为主线,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歌曲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不同点,比较中外作品风格异同,拓展思维训练。并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特点的开展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可将音乐、舞蹈、演唱、表演、创作、绘画、文学、电脑音画制作等各种不同方法互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音乐历史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的歌曲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民族文化多元化,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时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群众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新中国时期的歌曲,布置的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开国大典时的影象资料,引出课题:《新中国的歌》

2、让同学们对比欣赏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两段乐曲的异同点?(说明:以‘开国大典’为历史时期分界线,对比欣赏新中国建立前期和后期歌曲的创作的风格、主题、内容、形式等特点。)

3、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说明:比较两首歌曲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歌曲的创作特点、风格特点、演唱特点等。)

二、交流与探究

1、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1)、与大家分享你心中最喜爱的歌曲、演唱家以及介绍他们的声音特点、歌曲风格等特点,告诉同学们你喜爱的原因,并为同学们范唱一两句。

(学生:有喜欢李谷一嗓音的甜美细腻;有喜欢吴雁泽、李双江声音的宽广洪亮;有喜欢殷秀梅、彭丽媛演唱歌曲时的端庄、豪放和宽阔;也有喜欢······

2)、由学生谈谈他们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歌曲风格理解,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3)学生展示总结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歌曲,按体裁归类。(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

声乐曲分类

代表作品

风格特点

群众歌曲

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河上、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歌词通俗易懂,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适于群众集体合唱

艺术歌曲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塞北的雪等

歌词采用著名的诗歌,着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的揭示,演唱注重声乐技巧的发挥

军队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行进步伐节奏,多在行进中演唱,强拍突出

抒情歌曲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十送红军、妈妈教我一支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直接或间接抒发演唱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甜美柔和

少儿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

活泼、轻快具有跳跃感

颂歌

北京颂歌

节奏平稳,旋律庄严、宏伟、热情

合唱歌曲

游击队歌、东方红、学习雷锋等

内容积极向上,演唱形式多样、富有时代特点

通俗歌曲

思念、懂你、烛光里的妈妈等

强调娱乐性和即兴性节奏强烈、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

2、欣赏对比音乐:

1)、聆听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和歌剧《茶花女》中的《祝酒歌》。

2)、师生共同讨论,由学生总结并发言

A、介绍由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老师介绍:这首歌作于1977年,此曲原唱是吴雁泽,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十月胜利的喜悦之情,歌曲欢快、热情。有人给予很高的评价:“《祝酒歌》是能唱醉亿万人民的心的岁月,此时历史正向新时期转折,新生活的帷幕正向每个中国人拉开”。这支歌在1980年被评为优秀的群众歌曲,可见此曲正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歌曲的总体特色和时代精神。

、介绍施光南:作曲家,浙江金华人(1940-1990),他的作品音乐形象鲜明、感情炽热、旋律优美动听、别具一格,作有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周总理,你在哪里》和歌剧《伤逝》,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舞蹈音乐《鸿雁高飞》等。

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结构、旋律、节奏、风格等特点:歌曲为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第一段在中音区回绕进行,含蓄婉转,表现内心的情感;第二段节奏紧缩,旋律向上,音调活跃与第一段形成反比,更好地表达了欢欣、喜悦的情绪;第三段“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是第一段曲调的变奏发展,基本保持原有的节奏型,但音区提高了,因此曲调显得挺拔、刚强,形成歌曲的高潮。歌曲结束时,是与引子为素材的再现部分,音调提高了八度,使歌曲情绪显得更为激动、热烈。最后以渐慢的速度、上行的旋律,推出了高潮,圆满地结束全曲。

此曲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新疆、西藏民歌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既有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词曲中还运用了戏曲、曲艺的手法。

B、从体裁、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等方面对比中外两首《祝酒歌》音乐差异及两首歌曲的社会功能是怎样的?与刀郎演唱的通俗版《祝酒歌》风格对比。

C、展拓思维能力的培养

了解蒙族人在接待客人时的一项重要礼仪----唱敬酒歌。

中外酒文化透析。开展有关酒的发明、历史、作用、中外酒文化的差异、酒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等课题的讨论。 

(说明: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应尊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把“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

三、 创作和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代表负责介绍本组的表演歌曲、表演形式、表演者及有关此歌曲描写的背景、内容等。

2、分小组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在演唱群众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等同时,大胆融合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造表演。

3、下面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创编内容。

(此项音乐实践活动本着“全员参与与张扬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以下只是选取表演成功的一部分例子。)

1)、歌伴舞的表演形式:由小组成员演唱抒情歌曲《南泥湾》,加入数人的秧歌舞蹈的表演。学生演唱时运用男女声混合演唱的方式,由女生唱第一段“花篮里花儿香···”,男生在“好地方来好风光”处加入······。

2)、演唱《游击队歌》,加入打击乐器-鼓,由学生敲击伴奏节奏如下:4/4

OXX|OX OX OX OXX|OX XXXX X XO|OX OX OX OXX|

OX OX OX OXX|OX OX OXX XO|······

3)、采用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由萨克斯伴奏或其他乐器伴奏。

4)、配乐诗朗诵:学生演唱满文军的歌《懂你》,(音响伴奏时可加入口琴、单簧管、长笛等任意一两样乐器伴奏),再由一人领唱,另一人或一组学生朗诵本组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母亲》,其余同学齐唱。

5)、······

最后,由教师弹奏钢琴,教师领唱,师生共同演唱一段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完全的使学生在和谐友好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许多知识,加强与他人的的和作交流,增强了协作能力,也使这节课达到了高潮。)

四、归纳总结

1)、师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以及这一时期的歌曲在我国的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甚至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贡献。

2)、师: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是怎样想,心理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而来?”,情从人心来,将眼中的所见之人、事物、情景等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将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之中,歌声才能打动人们的心。正所谓“心中有歌,人皆自醉”。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采用聆听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拓展思维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总结歌曲分类环节、分析《祝酒歌》的旋律、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

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由于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此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2、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优秀作品浩如烟海,而将这些作品压缩到一节课当中,需要音乐教师精确的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在文学上下工夫,掌握较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在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欠缺。电脑和网络的运用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育的资源,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也要经常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电脑网络资源,更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人通过继续学习和参加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促使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单元

案例:国之瑰宝--京剧

课型:京剧欣赏、  模仿演唱综合课(适合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在课外稍作布置的前提下,本次课将成为一堂备受学生欢迎的欣赏课,也是一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课。

2、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提高艺术表现力。

3、认识京剧的产生、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掌握京剧音乐的声腔、版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和京剧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

1、提前给学生布置好收集或整理有关京剧的服饰、知识、曲目、脸谱等;音乐教师和班里个别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排练京剧的锣鼓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杂志等方式查阅音响和书本资料〈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2、在音乐多媒体教室上课

3、有较好的音响、投影设备、音乐教师准备好锣、鼓、钹、板几件京剧的打击乐器

教学步骤:

1、导入的设计

   现在的大多数高中生都喜欢现代节奏强烈的流行音乐,对京剧的知识知之皮毛,可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更应在这一代青少年中发扬光大,他们应该是京剧艺术的欣赏者、拓展者、创作者,因此,本人为更好地调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热爱我国的京剧艺术,特为此设计这节课的导入,如下:

    播放日本采取的对华政策,如抵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售、公然在钓鱼岛升日本国旗、小泉参拜靖国伸社及回顾过去那一段不堪忍受的历史,以次激起学生的抵制日货的决心,也坚定他们热爱祖国的信念,更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士气。因此,学生们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把博大精深的国粹艺术--京剧发扬光大的重任。

2、教师提问:你知道抗日战争初期,谁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将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1:将自己整理的有关梅兰芳的生平和他对京剧的贡献为大家作介绍

3、教师播放梅兰芳演唱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领略京剧梅派艺术的表演魅力。----梅派艺术既博大精深,又平易近人

4、由音乐教师和学生2、学生3、学生4、共同合奏事先排练好的一段京剧锣鼓,并由教师教授学生怎样念锣鼓经。

5、欣赏一首《赞京剧》(又名《唱脸谱》),同时展示学生和教师收集的有关京剧的服饰和脸谱,并为学生介绍京剧的诞生、发展、唱腔、念白、行当和现代京剧

6、鼓励2-3同学用京剧的唱腔为大家演唱现代京剧的片段,如《沙家浜》、《智斗》、《甘洒热血写春秋》等耳熟能详的几个乐句。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与喝彩中掀起第一次高潮。

7、由音乐课代表或同学自己指挥,全体学生随音乐一起高歌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的主题曲京歌《五花马》(可采用轮唱、对唱、重唱的演唱方法),使学生通过欣赏自己演唱进一步体验并感受京剧唱腔的美妙和妙用,演唱结束后教师给予热烈的掌声,学生也用热烈的掌声肯定自己的演唱水平。这成为了这节课的最高潮。

8、学生评价(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分4个小组评价这节课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推选出一位学生作总结性发言并讨论学习感受,全体学生一致改变了他们对京剧不喜欢的观点并有个别学生倡导和呼吁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方式推广京剧艺术,并为之进行到底。

9、教师评价:由教师填写评价记录,对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学分的奖励,并对全体同学都参与到音乐互动中来进行鼓励和肯定。

10、乐曲推荐:电视近期热播的《五月槐花开》主题曲由徐沛东作曲并演唱的片头曲,浓郁的京味儿十分突出。

教学后记:

这节课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材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了京剧艺术,通过念锣鼓谱学生训练了节奏;通过演唱和参与表演,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演奏水平,激发了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改变了他们从不喜欢京剧艺术到完全接受并乐意参与到其中进行实践活动,这节课也成为一堂进行爱国教育的艺术鉴赏课。

济南历城一中 苗春

                                        2005年3月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授课年级] 高一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领略戏曲的艺术风貌,在介绍戏剧的一般常识上,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戏曲的艺术特征。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打下基础。    

 4、让学生在欣赏和实践中,亲身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教学重点]戏曲中行当的划分及戏曲的表演程式。[教学难点]行当的辨认及表演的程式。[教学工具]有关戏曲行当的图片、服装、道具、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戏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戏剧艺术。戏曲中的角色与行当都是剧中刻画人物形象或人物地位的重要因素。     1、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播放戏曲选段     提问:什么是行当?答:与歌舞表演的规范性、虚拟性相适应,人物装扮是以性格、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乃至性格的差异,而规范为人物类型,称“行当”,也叫“角色”,即是生、旦、净、丑四大行。     2、播放——四大行当图片      提问:那行当中又分哪一些角色呢?答: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旦行: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武旦。净行:大净(唱工花脸)、二净(架子花脸)即工架、念白、表演为一体。丑行:文丑(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武丑、彩旦也叫“丑婆子”(一般多是男扮女装)。     3、播放——细分各行当中的角色。     提问:生行中为什么分黑胡子和白胡子呢?答:黑胡子适用于年约30岁左右角色,而白胡子适用于年约60岁的角色。    

 二、戏曲的程式:     戏曲程式的含义有两个:广义的,是指戏曲反映生活表现形式,属于总体特征。大凡表演身段、剧本结构、行当角色、音乐唱腔、妆扮服饰等各个方面带有规范性的表现形式,都可以泛称为程式。狭义的,专指表演程式,它是戏曲表演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既演员用以塑造人物的语汇,戏曲表演所遵循的法则。演员以程式表现生活情景和人物的真情实感,就成为“以虚带实,虚实结合”的戏曲表演。     1、程式:是戏曲中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技术格式。唱、念、做、打,一招一武,皆有程式,每一程式都蕴含着演员扎实的艺术功力。     2、赏析戏曲选段——A、唱          B、念        C、做          D、打    (1)在以上选段中都含有表演程式,有谁能说出在片段中演员表演的是哪种生活情景?    (2)答:有行船、骑马、跑龙套等。    (3)在戏曲表演中,有时几个兵或几只马就代表着千军万马,绕着舞台跑两圈就代表了千里,这种虚拟性也是戏曲表演同其它剧种表演的不同之处。    (4)看得再多,听得再多,不如我们一起来亲身体验下,戏曲中的独特表演。    (5)学习与活动:选择音乐、服装和道具进行表演。      A  试听并选择音乐      B  进行表演      C  与原剧作对比      

三、结束语:      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多年来经过多少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它根基深广,枝叶繁茂。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更进一步的亲身体验我国戏曲艺术表演的魅力,今后,我们还将帮助大家了解更多有关音乐与戏剧方面的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承彩莲


课程分析


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而京剧则是中国戏曲中的佼佼者,被称为是“中国的歌剧”。它不仅是一般地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因素的戏剧形式,而且是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的特殊的戏剧形式。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更应该懂得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京剧,博大精深。因此,设计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欣赏名家名段中掌握京剧的行当知识,并能够运用行当知识分辨各行当的年龄、身份、地位、唱腔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京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学情分析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剧,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又了解的并不深刻。受传统京剧影响。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京剧,而现代京剧就成了联系传统京剧的纽带。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问题设置恰当,充分应用电教媒体,声像结合,激发起其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应该能够改变对京剧的看法,会喜欢京剧的。从而能够培养更多的京剧爱好者、欣赏者,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综合京剧音乐,采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声像结合,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品德三者的统一。


学习目标


1、 能够分辨京剧的行当及唱腔特点


2、 学会演奏京剧锣鼓经


3、 学会演唱一段京剧


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京剧“名家名段”录象、图片及文字资料,以营造良好的京剧氛围。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以加大课堂密度。


教学流程


一、      课前准备


1、 学生: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资源收集有关京剧资料,并至少听一段京剧。


2、 课前播放京歌《说唱脸谱》,并配合一些脸谱图案,运用情化信息激励情化思维。


二、      情境导入


1、 请同学们谈谈课前各自欣赏的京剧。并谈谈自己对京剧的认识。


2、 我国每年都举办京剧票友大赛,参赛选手的年龄从三四岁到七八十岁,为何有如此多而广的京剧爱好者呢?“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你是如何理解的?有人说评价京剧就一个字“美”!那么京剧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下面就来学习“国之瑰宝——京剧”。


三、      探索研究


(一)京剧的音乐美


教师引导:京剧的音乐属于板腔体,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西皮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二黄唱腔稳健、凝重、深厚,常表现哀怨、思念的情绪。京绲陌樽嘀饕?匝莩?鸷嫱凶饔谩?p>


1、 唱腔


学生阅读、理解京剧的两种唱腔:西皮与二黄的概念,为接下来判断录像资料提供理论依据。


2、 伴奏


合奏锣鼓经。教师运用讲解法介绍京剧的伴奏分文、武场。并通过现代媒体展示武场的主要乐器:鼓(乐队的指挥)、大锣、小锣、铙。


教师引导:别看这几种打击乐简单,但要配合在一起打出名堂,有板有眼来就不容易了,不信可以试试。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两组参与锣鼓经合奏。比一比哪组合奏的好,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竞争的激烈,合作的愉快。


(二)京剧的表演美


教师引导:京剧不仅音乐美,其表演也具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程式化、舞蹈化、虚拟化的表演特点。所谓“马鞭一端,走过万水千山;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做几个京剧里的动作,学生猜一猜。


合作学习:教师示范,学生猜,并同时请几位学生上台与教师一起学做京剧动作,体会并感受京剧的表演美。享受合作的快乐。


  (三)京剧的绘画美


教师引导:京剧的表演这样美,为配合京剧的表演所展示出的绘画美,也是独具特点的。京剧的服饰流光溢彩,道具琳琅满目,人物造型各具特色,尤其是京剧的脸谱,鲜明生动,惟妙惟肖,与京剧表演融为一体,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欣赏《说唱脸谱》:利用课前导入的《说唱脸谱》歌: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义),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忠),黄脸的典韦(勇),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刚)。从脸谱引出京剧的行当。


教师讲述:京剧的行当分生(指男性人物。有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旦(指女性人物。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刀马旦等)、净(指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丑(指幽默、滑稽的人物)。


四、      拓展延伸


学生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三个唱段,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及行当中的哪个细类?其唱腔属于西皮、二黄中的哪个类型?


五、      迁移深化


1、 学生学唱一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学生可以跟随录像进行卡拉OK伴唱,体会京剧的美。


2、 试着画一两个京剧脸谱。增强感性认识。


六、      结束语


如果说以前有许多同学对京剧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这节课希望同学们对京剧会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京剧,成为京剧爱好者,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课后反思


1、“课程整合”是我国缅想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探究性学习,这有利于德育与智育的双丰收,也有着很重要的创新教育意义。对于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概念性的东西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处理,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多媒体进行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把声、像、光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加大了课堂容量。


2、本节课的特点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合作体验。课堂民主,师生关系融洽。但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太大,我有害怕超时的心理压力,故在学习表演京剧锣鼓经时,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课后的反思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音乐课的探究性学习,加强教学机智性的训练与培养。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音版《音乐鉴赏》课件光盘 浏览

http://gz.fjedu.gov.cn/yinyue/UploadFiles_2607/yinyuejianshang/index.htm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音版] 第四单元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深圳、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中 王珏

问题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从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地学习京剧。

2、如何通过了解京剧艺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京剧的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对京剧学习的认识。

3、引导学生理解京剧是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的地位,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地理解京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将京剧上升到国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暗示。教材从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通过了解、学习、尝试,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京剧艺术的特征,了解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教材注重京剧学习中的欣赏,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了解京剧的唱腔。从而更多的学习了解京剧。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京剧缺乏兴趣,学生感到京剧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对梅兰芳还是比较熟悉,这样的课如果教师讲述,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如果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讲解自己了解的艺术家,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

本课教学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兴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是乐意的。

高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京剧学习通过了解梅兰芳、了解京剧,从而了解京剧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京剧的相关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了解京剧的行当、伴奏、京剧的四式,通过京剧的实践练习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设定小组学习目标,查阅、收寻相关资料,

2、学生组织课堂问答,将本组的知识点融汇在设定的问答之中,给予同学相关的提示。

3、教师准备教学中所需的教学课件,音响资料。

4、教师要关注各组学生自我查找的资料以及所要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好更多的准备,给予学生更多的补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京剧的画面,音乐、将大家带入到京剧特定的情景之中,大屏幕上推出字幕——京剧

二、汇报与交流

学生分小组事先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甲组:介绍梅兰芳纪念馆以及大师的生平介绍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精妙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全国人民的热烈赞赏。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的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学生乙组:介绍梅兰芳及四大名旦

学生介绍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梅居其首。展出四大名旦的演出剧照和生活照,引发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为什么过去京剧的旦角是男拌女妆?

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丙组:讲述梅兰芳的小故事

故事一、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梅兰芳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早在五四时期,当二十一条国耻条约签订时,他激于义愤,编演了《木兰从军》,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九.一八”事变后,他又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激励人们抗敌救国。

八年抗战期间,梅兰芳身陷敌占领区,不顾威胁利诱,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一名艺术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故事二、梅兰芳和京剧艺术走向世界

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1956年,三次访日,1930访美,1935年,1952年两次访苏,不仅在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中,起到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而且是最早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学生们介绍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使国外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叹为观止,为之倾倒,通过梅兰芳的不懈努力,终使京剧艺术跻身于世界戏剧之林。

故事三、梅兰芳与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故事四、梅兰芳纪念馆

1983年中宣部与国家计委批复将梅兰芳故居辟为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自1984年开放之日起,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一个窗口,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瞩目。纪念馆宣扬梅兰芳和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以及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光辉业迹。在宣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欣赏与学习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梅兰芳京剧演唱片段

四、京剧知识的介绍与学习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四式

京剧的伴奏及锣鼓经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京剧形成的时间,为何叫京剧,京剧的唱腔只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介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教师补充: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在中国的戏曲中,京剧被誉为国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京剧的行当
多媒体播放,让同学们观看录像中有哪些人物,分别属于哪些行当,让学生自己来归类,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观看,能比较准确地划分出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每个组的同学说出该组角色的特点。

生行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红生。

旦行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老旦。

净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

丑行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文丑、武丑。

教师进行补充。

3、京剧的四式

唱、念、做、打

唱:唱腔。

念:台词、对白(韵白、京白)。

做:京剧的表演也就是招式、做派(手、眼、身、法、步)。

打:武打,虚拟表演。

4、京剧的伴奏

(1)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京剧的锣鼓点,京剧锣鼓经主要分为文场和武场。

(2)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经片段

五、实践与练习

京剧的锣鼓经:锣鼓经(片段)

(1)学习锣鼓经的念法

(2)学习锣鼓经并配合动作练习(手势,动作,亮相等)

教师带领学生做旦角的兰花手势,云手,亮相。教师带领学生做生行的手势,拉山膀、亮相。京剧的手势,京剧的亮相。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表演。配合锣鼓经(口念)做动作许,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六、归纳与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中所了解的京剧的知识,了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事,引发下节课现代京剧的学习。让学生继续分组查询了解现代京剧以及相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京剧一课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快乐。学生的喜爱更多地在于喜欢这种京剧学习的探索方式,对于自己了解到的点滴知识,学生们都由衷地兴奋、也格外地珍惜,在各个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讨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

京剧是一种文化,几十年前梅兰芳大师把京剧带到世界,京剧在日本公演,万人空巷争看梅兰,京剧在美国演出,场场爆满掌声不断,京剧在苏联演出,受到隆重的欢迎,此时京剧被誉为东方歌剧,是作为一种文化在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这些资料,这些演出的场景让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高中学生为之震撼,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学生们从情感上深刻地感受到,京剧无愧是我们民族的国宝。

京剧也让学生们感到困惑,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对白,京剧的一招一式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与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小品、喜剧、流行的歌曲的距离。让现代的生活在都市的学生去喜欢京剧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作为文化现象去探讨和了解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当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的时候,再让学生来学一学、做一做就容易多了。

通过对京剧的了解、学习,我感到学生对京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京剧艺术增加了自己的理解。

了解、认识、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种提高是对艺术的理解,对文化的认可和对学习的认识,情感上的认可才能落实到行动之中。在学生们认真专注的眼神中,在学生们举手投足的一招一式中,在伊咿呀呀稚嫩唱腔的模仿之中,我们都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我们的快乐,透过这一切,更看到的京剧艺术的希望,京剧文化美好的明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人音版]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

课件下载:

http://yy.dgjy.net:8016/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7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为何缺第十一和十二单元的教案没上啊?什么时候可以补上吗?谢谢!

[em01][em06]
 
发表于 2006-9-17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东东,顶一下[em01]
 
发表于 2006-9-17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发表于 2006-9-17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明娜

非洲音乐

[教学要求]: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非洲几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体会非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它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

    二、 初步了解几首非洲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非洲区音乐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

    三、 了解非洲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课    ] 非洲音乐

[课    ] 一课时

[教    ] 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音乐简介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二)非洲音乐欣赏

1、欣赏博茨瓦纳民间音乐姆比拉弹唱《孩子》

a、组织学生讨论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旋律、鼓点、节奏、乐器等方面分析作品。

b、  介绍、欣赏非洲乐器“姆比拉”(看课件)。

“姆比拉”是一种用手指拨动弹奏的簧片乐器,也称“散扎”、“薄片琴”。其结构是将一系列长短不一的细长簧片(木制或铁制),分1-3排绑在一块木板上,并在其下面装有一个木盒或干葫芦作为共鸣体。各地“姆比拉”的簧片数量不一,每根簧片发一音,可演奏各种旋律。如同时拨动两根簧片,还可以发出和声。

2、欣赏加纳民间音乐《非洲木琴独奏》

a、欣赏音乐(课件)

b、介绍、欣赏非洲乐器“马林巴”(看课件)。

流行于分周各地的木琴称为“马林巴”。非洲木琴有数百种,有的仅有1-4键,但10-22键的更为多见,还有2-6人一起演奏的木琴。

(三)非洲鼓与歌舞

1、非洲鼓与歌舞介绍

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

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诵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

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练,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

(1)欣赏科特迪瓦民间音乐歌舞曲《古诺人的尤勒舞》。

(2)欣赏却比人的舞蹈音乐《恩歌多舞》。

2、习拍打课本后面的非洲节奏。(课件)

(四)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发达的节奏,包括复变的节奏线条和节奏层次。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非洲音乐的音阶有多种类型。非洲音乐旋律的音域往往比较窄,乐器比较小。

三、小结

教学后记:

非洲音乐

[教学要求]: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非洲几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体会非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它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

    二、 初步了解几首非洲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非洲区音乐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

    三、 了解非洲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课    ] 非洲音乐

[课    ] 一课时

[教    ] 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音乐简介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二)非洲音乐欣赏

1、欣赏博茨瓦纳民间音乐姆比拉弹唱《孩子》

a、组织学生讨论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旋律、鼓点、节奏、乐器等方面分析作品。

b、  介绍、欣赏非洲乐器“姆比拉”(看课件)。

“姆比拉”是一种用手指拨动弹奏的簧片乐器,也称“散扎”、“薄片琴”。其结构是将一系列长短不一的细长簧片(木制或铁制),分1-3排绑在一块木板上,并在其下面装有一个木盒或干葫芦作为共鸣体。各地“姆比拉”的簧片数量不一,每根簧片发一音,可演奏各种旋律。如同时拨动两根簧片,还可以发出和声。

2、欣赏加纳民间音乐《非洲木琴独奏》

a、欣赏音乐(课件)

b、介绍、欣赏非洲乐器“马林巴”(看课件)。

流行于分周各地的木琴称为“马林巴”。非洲木琴有数百种,有的仅有1-4键,但10-22键的更为多见,还有2-6人一起演奏的木琴。

(三)非洲鼓与歌舞

1、非洲鼓与歌舞介绍

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

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诵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

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练,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

(1)欣赏科特迪瓦民间音乐歌舞曲《古诺人的尤勒舞》。

(2)欣赏却比人的舞蹈音乐《恩歌多舞》。

2、习拍打课本后面的非洲节奏。(课件)

(四)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发达的节奏,包括复变的节奏线条和节奏层次。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非洲音乐的音阶有多种类型。非洲音乐旋律的音域往往比较窄,乐器比较小。

三、小结

教学后记: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高亢的西北腔》》

 

常州市第一中学 洪毅 

[  ]《高亢的西北腔》

[  ]欣赏与鉴赏

[  ]一课时

[教学目标]

l、通过聆听、演唱《上去高山望平平川》、《刨洋芋》《脚夫调》三首民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总结其各自的节奏特点、旋律特点及运行方法、情感表现、演唱特点,从而形成对西北民歌之音乐风格的认识。

    2、通过《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两首不同版本民歌的对比欣赏,学生能够对作品各自风格特点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3、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总结出西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课:(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草图,并标出西北、谣南、东托、江浙字样及黄河位置)

    教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呈现着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音乐,我们现在就来听一首风格很独特的歌曲,试试看,你们会把它放在哪个位置上,为什么?

二、新课——一高亢的西北腔

    教师: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叫做《上去高山望平川>,大家刚才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来逐句欣赏,感受它的歌词、旋律的运行方法有何特点,要求逐句欣赏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l、请试着画出它的旋律线,每句的起伏有何特点?

    2、每句歌词都是怎样的格式?

    3、全曲有那些音组成,请将这些乐音由低到高排列看看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4、教师总结-民间格律诗;双句双字尾:五声调式

5、对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带伴奏版)

       思考:清唱版本有何特点?学生可讨论回答

    6、教师总结:节奏相对自由舒缓;演唱技巧运用真假声结合:采用了方言…

三、欣赏《刨洋芋》

导语:民歌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F面这首民歌就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

l、欣赏《倒洋芋》

2、跟录音学唱

3、说出歌曲风格特点(教师可提示结构、节奏、旋律与语调、演唱者的演唱风格)   

    4、淡淡自己对两种版本的不同看法

5、对比欣赏合唱版,说出合唱版特点

6、教师总结:经过艺术加工,演唱风格变化;声部丰富,用人声做伴奏声部;各声部的相互交错,结构上由短短的四旬发展成引子—一主体—一尾声构成。

四、赏析《脚夫调》

  导语:我们下面要欣赏的民歌,处于黄河中游,那里的人们都爱唱信天游,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劳的说法,你们能说出这是西北的哪个地方的民歌?

1、欣赏《脚夫调》

2、教师:脚夫就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常年赶着牲口走在黄土高原上,为了消除寂寞便借歌抒怀,你们从歌声里能感受到什么?

    五、学生总结西北地区民歌风格特点

    六、拓展思考:西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七、收集一些西北民歌与同学共享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的神韵——大自然和谐 和平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2、初步了解亚洲音乐的概况,知道亚洲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以及加深对亚洲文化各个地区音乐文化产物融合的理解。

3、初步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印度音乐风格,阿拉伯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1、学会判断个别国家主要受什么音乐文化的影响。

2、东南亚、南亚音乐风格的把握。

教学方法:

1、将听、讲、练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及书本的文字和图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的导入

1、课前准备 预习:思考拓展与探究第一题,以书面的形式上交。

课前播放男生合唱《星星索》

        2、亚洲概况 以提问的方式浅谈对亚洲的认识及亚洲传统音乐的区域划分。

介绍各音乐文化区域的音乐特点及引导学生对各地区音乐文化产物融合的理解。

                    让学生选择欣赏哪个地区的音乐。

 

 

二、            欣赏亚洲传统音乐(因采用学生自助式学习,所以欣赏内容顺序不限。)

1、东亚——蒙古呼麦

           呼麦的定义

           让学生尝试、模仿

           欣赏《呼麦颂》,此曲更富代表性,声部明显。

(学生要求:能听出两个声部的同学举手示意。)

           小结(东亚传统音乐的丰富及神奇。)

2、南亚——印度《欢迎》

印度图片展示,了解印度文化

印度乐器的介绍:萨朗吉、西塔尔

(学生要求:让学生来用线条画出对旋律的感受)

欣赏《欢迎》感受萨朗吉的音色特点

(学生要求:完成拓展与研究第4题)

印度歌舞欣赏

(学生要求:完成拓展与研究第3题)

小结印度音乐(结合为什么音乐的特点如此鲜明?欧洲乐器是如何被印度文化所同化的?)

3、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星星索》

                 展示印尼图片,介绍相关文化

介绍克隆宗音乐

欣赏《星星索》童声合唱

(学生要求:边听边感受,并轻轻跟着哼唱)

学习演唱《星星索》片段

小结印尼民间音乐的特色:委婉、悠长的旋律,长短交替的节奏,固定的音型以及附点音符、三连音等。

4、中亚西亚——阿拉伯音乐

介绍阿拉伯音乐的风格

介绍木卡姆(意思为大曲,参考书本概念)

对比欣赏中国和阿拉伯的乐器:卡曼贾

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

(学生要求:完成拓展与研究第5题)

     另课件附:韩国《大长今》(超女版) 印尼《鸟舞》、供学生选择欣赏

三、课堂小组讨论(放第二课时)

1、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为什么?

2、  对于现在的哈韩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你是怎样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将来的?

(学生要求:任选一题讨论)

四、总结

亚洲传统音乐是亚洲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可见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也越具有生命力。

 附:具体结合课件.

 

 

 

 

 

 

青阳中学   周华

2005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找到第二单元第五节的教案吗?
 
发表于 2006-9-19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太谢谢了!!!!!!
 
发表于 2006-9-19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您的帖子可是解救了我啊 正为上课的事情发愁!!谢谢你!管楼主,嘿嘿
 
发表于 2006-9-19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东西啊:)谢谢了!!!!不过好像没有欧洲民族民间音乐呢:(
 
发表于 2006-9-21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神啊,太厉害了!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06-9-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管,你是不是叫管佩鸿啊[em07]
 
发表于 2006-9-22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高中音乐之声在2006-9-22 13:07:00的发言:
老管,你是不是叫管佩鸿啊[em07]

yes!

 

Nq1xnVkS.bm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2 22:25:2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管,蒙古短调民歌曲目给我列几个好吗?刚才听了一个森吉德玛,前面有一个很长的很自由的演唱,怕学生和长调混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