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赵洪啸

[乐理] [原创]对于现行中小学音乐教材使用情况的具体调查

585
回复
4324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7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 您好!

我们山西省用的是新人音版教材。我感觉讲不完它所要求的。因为教材总是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有些需要孩子们了解了解就可以,但是有些知识还是需要细化的。总体来说,教材编写跟时代比较贴近,学生感不感兴趣要靠老师来引导。毕竟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爱上音乐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8:31: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 您好!

我们山西省用的是新人音版教材。我感觉讲不完它所要求的。因为教材总是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有些需要孩子们了解了解就可以,但是有些知识还是需要细化的。总体来说,教材编写跟时代比较贴近,学生感不感兴趣要靠老师来引导。毕竟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爱上音乐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8:31: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音版教材的容量真的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音版教材的容量真的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有些歌曲真的很不好听,在加上5年级开始大量的合唱曲,真的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消化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有些歌曲真的很不好听,在加上5年级开始大量的合唱曲,真的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消化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是大量的音乐欣赏,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很难把握。可以说是在经过了课程改革之后,新的音乐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活力、更加赏心悦目的同时,骤然间,教材的容量和难度也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到了中高段,合唱教学占据了很大比例,教学难度也增加了,随之留给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时间就更少了。有些欣赏曲目最多听上一、二遍,对于篇幅长一点的曲目,想对某个主题或乐段进行重点欣赏,却都会遇上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真正能留给学生印象的,流淌在学生心中的音乐并不多。我们知道,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客观感情相吻合的过程。但是学生根本不能够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是大量的音乐欣赏,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很难把握。可以说是在经过了课程改革之后,新的音乐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活力、更加赏心悦目的同时,骤然间,教材的容量和难度也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到了中高段,合唱教学占据了很大比例,教学难度也增加了,随之留给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时间就更少了。有些欣赏曲目最多听上一、二遍,对于篇幅长一点的曲目,想对某个主题或乐段进行重点欣赏,却都会遇上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真正能留给学生印象的,流淌在学生心中的音乐并不多。我们知道,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客观感情相吻合的过程。但是学生根本不能够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也是人音版的教材。高中的音乐知识深厚,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教材里面没有,需要自己挖掘,课外补充资源。却又不知哪里入手好,请教各位同行有没有好的引入方法,在此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也是人音版的教材。高中的音乐知识深厚,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教材里面没有,需要自己挖掘,课外补充资源。却又不知哪里入手好,请教各位同行有没有好的引入方法,在此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 ,刚刚工作,。向老师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 ,刚刚工作,。向老师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了414贴对于现行音乐教材的调查帖子,归纳大家对人音版新教材的理解有四:

1、容量太大,若按部就班教授就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2、各年段内容安排跨度大,高段大量的合唱内容有悖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师生对音乐课产生畏难情绪。

3、有的歌曲深奥孤僻,引不起师生的学习兴趣,即缺少令人一听就想唱的音乐魅力。如《放牛山歌》《一个妈妈的孩子》、《杨柳青》、《茨藜花》等。

4、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部分媒体音响资料的质量问题以及与教材不对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秩序的开展。

对此本人颇有共鸣,然找症结的目的还在于化解与提升,鄙以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破解:

对策:1、2——“书死人活”,音乐教师备课“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所谓的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化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合理增删教材,体现音乐学习的审美特征,灵活运用教材。我们的宗旨:体验音乐之美;激发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积淀高雅的生活情趣。

3、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对于有的歌曲“一回生两回熟”,你多唱了,唱熟了,理解了其中的情韵,自然会越来越喜欢的。就如《茨藜花》这首布依族民歌,原本我也是非常讨厌的一首歌,后来经过我们研修小组一老师的挖掘、试教,竟然对此悠扬委婉、跌拓起伏的旋律产生了兴趣,唱着唱着还觉得它挺有糍粑韧劲十足的糯味。《杨柳青》这首江苏民歌,教材中安排的是学唱歌曲,江苏方言的音响范唱更适合于彼地儿童学习,其他省市的孩子是否把它当做一首欣赏作品来感受江苏民歌的风味?如果在“青啊呢”等衬词处加入拍手、唱谱等活动,学生一样会有兴趣的。对此,我们不要去追求演唱的质量有多好、民歌咬字有多准。

4之解决办法就是麻烦教育部组织专家,动用全国的力量多入编教材的音乐进行甄选、收集,逐册归类,或刻成光盘、或录成磁带(农村没有条件的学校)或放在某个网站,请给位音乐教师按需取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了414贴对于现行音乐教材的调查帖子,归纳大家对人音版新教材的理解有四:

1、容量太大,若按部就班教授就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2、各年段内容安排跨度大,高段大量的合唱内容有悖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师生对音乐课产生畏难情绪。

3、有的歌曲深奥孤僻,引不起师生的学习兴趣,即缺少令人一听就想唱的音乐魅力。如《放牛山歌》《一个妈妈的孩子》、《杨柳青》、《茨藜花》等。

4、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部分媒体音响资料的质量问题以及与教材不对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秩序的开展。

对此本人颇有共鸣,然找症结的目的还在于化解与提升,鄙以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破解:

对策:1、2——“书死人活”,音乐教师备课“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所谓的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化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合理增删教材,体现音乐学习的审美特征,灵活运用教材。我们的宗旨:体验音乐之美;激发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积淀高雅的生活情趣。

3、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对于有的歌曲“一回生两回熟”,你多唱了,唱熟了,理解了其中的情韵,自然会越来越喜欢的。就如《茨藜花》这首布依族民歌,原本我也是非常讨厌的一首歌,后来经过我们研修小组一老师的挖掘、试教,竟然对此悠扬委婉、跌拓起伏的旋律产生了兴趣,唱着唱着还觉得它挺有糍粑韧劲十足的糯味。《杨柳青》这首江苏民歌,教材中安排的是学唱歌曲,江苏方言的音响范唱更适合于彼地儿童学习,其他省市的孩子是否把它当做一首欣赏作品来感受江苏民歌的风味?如果在“青啊呢”等衬词处加入拍手、唱谱等活动,学生一样会有兴趣的。对此,我们不要去追求演唱的质量有多好、民歌咬字有多准。

4之解决办法就是麻烦教育部组织专家,动用全国的力量多入编教材的音乐进行甄选、收集,逐册归类,或刻成光盘、或录成磁带(农村没有条件的学校)或放在某个网站,请给位音乐教师按需取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校用的是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校用的是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音版和人教版混用,以前还有科教版的艺术,实在是很无奈,每年都在换新的教材。

人教版的教材曲目要少的很多,而且歌曲难度不是很大,一般来说的孩子都可以很快的学会,通过每一节课孩子了解的内容也会比较多。

人音版的教材曲目超多,中低年级的教材难度还是可以的,但是高年级的难度就有些大,有些都是艺术类的歌曲,孩子学起来能困难一些,我想可能毕竟人音出版社是从专业角度来考虑的吧。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音版和人教版混用,以前还有科教版的艺术,实在是很无奈,每年都在换新的教材。

人教版的教材曲目要少的很多,而且歌曲难度不是很大,一般来说的孩子都可以很快的学会,通过每一节课孩子了解的内容也会比较多。

人音版的教材曲目超多,中低年级的教材难度还是可以的,但是高年级的难度就有些大,有些都是艺术类的歌曲,孩子学起来能困难一些,我想可能毕竟人音出版社是从专业角度来考虑的吧。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初中音乐书本一直在循环使,我认为初中音乐教科书对音乐爱好者才有点用,但对所有的学生太受限制了,苦于教师更烦于学生。主要是书本内容比较陈旧,音乐老师付出的努力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不用这死教材任意我们发挥,师生一起轻松愉快的渡过每节课不是更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初中音乐书本一直在循环使,我认为初中音乐教科书对音乐爱好者才有点用,但对所有的学生太受限制了,苦于教师更烦于学生。主要是书本内容比较陈旧,音乐老师付出的努力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不用这死教材任意我们发挥,师生一起轻松愉快的渡过每节课不是更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春暖花开在2010-7-27 18:30:00的发言:

赵老师 您好!

我们山西省用的是新人音版教材。我感觉讲不完它所要求的。因为教材总是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有些需要孩子们了解了解就可以,但是有些知识还是需要细化的。总体来说,教材编写跟时代比较贴近,学生感不感兴趣要靠老师来引导。毕竟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爱上音乐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8:31:06编辑过]

[符合XHTML规范,内容为纯文本或UBB(UBB解释文件版本:2006-5-23)]

当我们的教材不够完美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寻找更好的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教学素材进行替换,也许这样教学效率会更好,学生也会更喜欢你的音乐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春暖花开在2010-7-27 18:30:00的发言:

赵老师 您好!

我们山西省用的是新人音版教材。我感觉讲不完它所要求的。因为教材总是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有些需要孩子们了解了解就可以,但是有些知识还是需要细化的。总体来说,教材编写跟时代比较贴近,学生感不感兴趣要靠老师来引导。毕竟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爱上音乐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8:31:06编辑过]

[符合XHTML规范,内容为纯文本或UBB(UBB解释文件版本:2006-5-23)]

当我们的教材不够完美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寻找更好的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教学素材进行替换,也许这样教学效率会更好,学生也会更喜欢你的音乐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咕咚来了在2010-8-12 14:22:00的发言:
QUOTE:

细读了414贴对于现行音乐教材的调查帖子,归纳大家对人音版新教材的理解有四:

1、容量太大,若按部就班教授就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2、各年段内容安排跨度大,高段大量的合唱内容有悖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师生对音乐课产生畏难情绪。

3、有的歌曲深奥孤僻,引不起师生的学习兴趣,即缺少令人一听就想唱的音乐魅力。如《放牛山歌》《一个妈妈的孩子》、《杨柳青》、《茨藜花》等。

4、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部分媒体音响资料的质量问题以及与教材不对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秩序的开展。

对此本人颇有共鸣,然找症结的目的还在于化解与提升,鄙以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破解:

对策:1、2——“书死人活”,音乐教师备课“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所谓的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化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合理增删教材,体现音乐学习的审美特征,灵活运用教材。我们的宗旨:体验音乐之美;激发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积淀高雅的生活情趣。

3、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对于有的歌曲“一回生两回熟”,你多唱了,唱熟了,理解了其中的情韵,自然会越来越喜欢的。就如《茨藜花》这首布依族民歌,原本我也是非常讨厌的一首歌,后来经过我们研修小组一老师的挖掘、试教,竟然对此悠扬委婉、跌拓起伏的旋律产生了兴趣,唱着唱着还觉得它挺有糍粑韧劲十足的糯味。《杨柳青》这首江苏民歌,教材中安排的是学唱歌曲,江苏方言的音响范唱更适合于彼地儿童学习,其他省市的孩子是否把它当做一首欣赏作品来感受江苏民歌的风味?如果在“青啊呢”等衬词处加入拍手、唱谱等活动,学生一样会有兴趣的。对此,我们不要去追求演唱的质量有多好、民歌咬字有多准。

4之解决办法就是麻烦教育部组织专家,动用全国的力量多入编教材的音乐进行甄选、收集,逐册归类,或刻成光盘、或录成磁带(农村没有条件的学校)或放在某个网站,请给位音乐教师按需取用。

[符合XHTML规范,内容为纯文本或UBB(UBB解释文件版本:2006-5-23)]

总结的非常好,谢谢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 23:01: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咕咚来了在2010-8-12 14:22:00的发言:
QUOTE:

细读了414贴对于现行音乐教材的调查帖子,归纳大家对人音版新教材的理解有四:

1、容量太大,若按部就班教授就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2、各年段内容安排跨度大,高段大量的合唱内容有悖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师生对音乐课产生畏难情绪。

3、有的歌曲深奥孤僻,引不起师生的学习兴趣,即缺少令人一听就想唱的音乐魅力。如《放牛山歌》《一个妈妈的孩子》、《杨柳青》、《茨藜花》等。

4、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部分媒体音响资料的质量问题以及与教材不对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秩序的开展。

对此本人颇有共鸣,然找症结的目的还在于化解与提升,鄙以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破解:

对策:1、2——“书死人活”,音乐教师备课“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所谓的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化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合理增删教材,体现音乐学习的审美特征,灵活运用教材。我们的宗旨:体验音乐之美;激发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积淀高雅的生活情趣。

3、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对于有的歌曲“一回生两回熟”,你多唱了,唱熟了,理解了其中的情韵,自然会越来越喜欢的。就如《茨藜花》这首布依族民歌,原本我也是非常讨厌的一首歌,后来经过我们研修小组一老师的挖掘、试教,竟然对此悠扬委婉、跌拓起伏的旋律产生了兴趣,唱着唱着还觉得它挺有糍粑韧劲十足的糯味。《杨柳青》这首江苏民歌,教材中安排的是学唱歌曲,江苏方言的音响范唱更适合于彼地儿童学习,其他省市的孩子是否把它当做一首欣赏作品来感受江苏民歌的风味?如果在“青啊呢”等衬词处加入拍手、唱谱等活动,学生一样会有兴趣的。对此,我们不要去追求演唱的质量有多好、民歌咬字有多准。

4之解决办法就是麻烦教育部组织专家,动用全国的力量多入编教材的音乐进行甄选、收集,逐册归类,或刻成光盘、或录成磁带(农村没有条件的学校)或放在某个网站,请给位音乐教师按需取用。

[符合XHTML规范,内容为纯文本或UBB(UBB解释文件版本:2006-5-23)]

总结的非常好,谢谢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 23:01: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教4——6年级,用的是人音版,觉得教材真的有点问题,很不好听的歌曲也会放上去。。。[em18][em18][em18][em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