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音乐剧《猫》

1
回复
78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2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猫》在英国和美国的百老汇街都是有史以来连续公演最久的歌舞剧。 1981年在英国新伦敦剧院公演,至今已有十九年之久,仍未停止。它可以称得上是经典永恒,音乐课上看的《猫》,我本人认为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也许是没法感受现场和其中的道理吧!
     我很喜欢这首经常听到的老歌:Midnight。“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多么熟悉令人感慨的歌呀!它的旋律很优美,虽然由于调太高,有些人唱不上去,但至少算是传唱至今了。许多曾经年轻过、受人欢迎,而现在衰老、孤独的人们听了,有谁不为之落泪呢?
     乞丐猫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一个角色,她如今拥有的只剩回忆,希望她不要自暴自弃,应该振作起来;老戒律伯是一个年长的猫,猫们尊敬他,但不意味着他代表了集体。不过在他的感化下,猫们理解了乞丐猫,助她上了天堂。
     这是一个拟人化的社会,导演一定花了不少工夫在道具上吧!这是一个很新鲜的办法——因为其实这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如果猫都换成人了的话,也许就没那么有名了。所以说这是《猫》成名的一个原因,另一个是抒情的歌曲。
        总体而言,这音乐剧能传唱至今,也证明了它独特的魅力。
 
发表于 2003-5-25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读鲁迅的文章时,觉得好奇怪:他把“吧”写成“罢”,把“我认为”写成“我以为”。也许这并不重要,但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要去学他呢?他们似乎认为学不了他的文学底子里的东西,学学笔调也好。这令我很看不惯。
文学意义上的鲁迅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大师。在世纪末,在这个知识分子需要对灵魂进行自我拷问批判和反思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思想、文化意义上的“先知苦行者和精神烈士”鲁迅。
引用一些名人的话来说,鲁迅及其思想在世纪初叶的产生是中国的福分,是本世纪文化中最有意义和最具影响力的一件大事。鲁迅不但成功地矫正了中国知识分子僵化的思维方式,而且于国民性的改造上也发挥了个体知识分子最大的作用。70多年来,不但中国的思想并没有超越鲁迅的高度,甚至连文学体式(主要是杂文和短篇小说)也是清一色的“鲁迅式”,我不知道这是我们时代的幸福还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其实他是个很悲哀的人,一辈子遇到了种种磨难,而他却这样轻描淡写:如当别人指责鲁迅时,他作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嘲,他不会正面地反驳那些闲人的碎语,而是巧妙地让他们闭住了嘴。1986年9月,鲁迅的父亲伯宜公因病去世。前后经历过四年左右家族没落的历程和频繁出入于质铺、药店之间,尤其是父亲的死使得鲁迅“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鲁迅《呐喊·自序》),并且从此时开始了他中国旧文化叛逆者的道路。
现在的谈论鲁迅的文章中,有两类是我最反感的,其一是"骂派",以年轻人居多,对当年的文人圈子和社会现状相当陌生,又对以前被耳提面命强令读乃至背鲁迅作品深怀不满,于是抓住一两句把柄,就激动地发挥开了。其二是"捍卫派",多以专家或后继者自居,满怀警惕,目光如炬,看到谁有损害先生的言行,或有低于原先评价的提法,就要起而战斗。他们除了造成一种表面的热闹外,都不可能将鲁迅研究推向前进。
他人的观点,对我们了解鲁迅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助益,这正应了那句话:了解一个人必须要用心灵去体会。如果你若你读鲁迅的文章越多,引发的思考越深,你就越喜欢他,越佩服他,那就已说明了一切。我们现在看的一些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论文章,其实就像一些考题:从这些看上去是“赞”或“骂”的文章中,你究竟得到一些什么了?
鲁迅小说,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文性的文学系统,有时我要看好多遍才能看懂,因为相当一部分文章是具有一定文学背景的。总而言之,我觉得鲁迅还是极有可读性的,这便是我对他的文章的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