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
回复
13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7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葫芦丝制作的一些想法

接触葫芦丝有一段时间了,深感葫芦丝是一件极具魅力的乐器——学会容易学好难!它的音色天生优美——只要能吹响就不难听;表现力极强——不论风何种格的音乐它都能演绎;造型奇特——即使不会玩它,挂在墙上就是一件艺术品。当然,它还有许多其他优点。在我们列数这些优点的同时,不可否认它还有许多不足,而正是这些不足制约着葫芦丝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里我想就葫芦丝的不足——主要是制作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葫芦丝的音域问题。由于葫芦丝的音域太窄,有许多很好的乐曲它无法演奏,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发展。从网上也看到不少厂家和葫芦丝爱好者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如给葫芦丝加键,加键后虽然能多23个音,但一加键后,葫芦丝一些特有的演奏技法无法很好的使用,而乐器改革最怕在改革之后将乐器的原原有的特色给改掉,所以从我个人的想法此法并不是太理想。也有的改成双管的,但演奏难度上有所增加,外观似乎也是个问题,试想,倘若此法为广大爱好者认同的话,为何到现在还很难见到此种葫芦丝身影?可见这并不太成功的改革。还有的想将一个簧片增加为双簧片,但在技术上似乎还没找到解决的方法。在别的网上看到有葫芦丝爱好者提出在主管上多打两个洞,将两个小手指利用起来,我感觉这到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不知是否可行。我想,只要在保留葫芦丝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哪怕只增加1个音都是好的。

不管怎么说,对葫芦丝这件乐器进行改革是值得去探索、去研究的,虽然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

当我们对葫芦丝进行改革一时不能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做的,那就是对现有葫芦丝制作工艺上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在我和葫芦丝打交道的这几年中,总感觉葫芦丝制作水准上还不是那样令人满意。粗糙、不规范、质量差次不齐这些现象时常见到,总给人一种制作不够精细、质量不够稳定的感觉。洪啸品牌的葫芦丝在我所接触到的葫芦丝中(我接触的品牌葫芦丝不下45种,有的还是在有名气的厂家定做的)不论是音准音色,还是外观,就算一流的了(相比较而言)。但我感觉也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给予改进。

簧片——这是最值得去关心的问题。簧片是葫芦丝的心脏,它的好坏决定葫芦丝的音色音准以及吹奏的感觉。从我接触的几种葫芦丝来看,其簧片的制作都有些差异。最大的感觉是规格不够统一,质量还不够稳定。我们不妨从二个方面来探讨。

一是簧片的材质。这是决定簧片质量的关键。从网上看到有说铍青铜——据说此种材料最好;有说用磷黄铜——据说次之;有说炮弹铜——不知这是属于何种铜类;有说用制作口琴簧片的铜材。据我了解,簧片的材质必须是富有弹性,且极具韧性。这样制作出来的簧片才能获得好的音色,并且经久耐吹。君不见那些沿街叫卖的小贩手里的葫芦丝不是音色难听,就是音不准,而且吹不久就发不出音来吗?他们手里葫芦丝的簧片只是用一般的黄铜皮制作的,只能当玩具玩一会,当不得乐器。但是也有些正规厂家制作出来的葫芦丝才到手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但不耐吹,使用不久便会出现音准走偏的现象,音色也会变化。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材质问题。

二是簧片取材厚薄的问题。这是关系到不论那家生产厂家生产出来的葫芦丝是否都能得到统一的音色音准以及得到稳定的质量——虽然音色上允许有些不同风格。从网上看到,一般簧片的铜皮厚度大约在0.120.2毫米之间,但提供的数据似乎都有些0.01左右的差异,没有一个非常严格规定。

三是制作簧片的规格。对簧舌的大小、形状、翘起的高度,各个厂家之间都有些差异,特别是簧舌的大小和形状。

主管——这是既关系到葫芦丝音质音准,又关系到葫芦丝总体和外观的问题。

首先是主管的粗细。目前市售的葫芦丝的主管差异还是比较明显(指同一调号),粗细不均。制作葫芦丝主管的材料取材于天然竹子,生来差别就较大,很难一致,但在选材时对其标准给予更严格的规定,虽然成本会加大,但从规范乐器制作这方面来说还是值得的。

其次是七个孔的距离(在同一调号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规定。我经常会看到同一种调子的两把葫芦丝,某两个孔间距互相会有一些差异,虽然对音准音色影响不是很大(其实对音准还是有些影响的),但总感觉不舒服。

再次是孔径的大小没有严格的规定。不同品牌的葫芦丝很难看到孔的大小是一样大小的,即使在同一品牌上,由于生产的批次不同,都会出现差异。另外孔径的大小还影响到葫芦丝的音量大小,从这一点来说,也有必要将孔径的大小细化。

最后是对孔的形状能否也有统一的要求?现在看到的葫芦丝有些打的孔是圆形,有些是椭圆形,很不一致。虽然这一点对音准音色没什么影响,但却会给人一种不严谨的感觉,从而影响到对葫芦丝整体的印象。

葫芦和竹管的结合部。这虽然也不影响葫芦丝的音色和音准,但它关系到葫芦丝是否结实耐用以及整体美观。现有的葫芦丝有的是用胶水直接将竹管和葫芦粘和到一起,这种工艺简单,但不易维修和调试,我不太喜欢。有的是将一截铜管和葫芦粘和在一起,这种葫芦丝便于拆卸,方便维修和调试,但我感觉粘和处比较容易脱离,不够牢固。也有的在葫芦与竹管结合处加了一些东西,以增加葫芦和竹管之间的粘和牢度,但没有一种统一且美观的的工艺。不知老师们是否感觉到这一点对小学生很重要,因为我时常会听到学校的老师说葫芦丝很容易损坏,特别是葫芦和竹管容易脱离。对小学生来说,葫芦丝是否能经得起摆弄,是很重要的。

另外,对葫芦和竹子的质地在选材时也要有一些规定。比如我感觉,老葫芦和老竹子制作的葫芦丝音色要厚实些,这可能和这些材料的质地比较紧密有关系,这就如同制作二胡喜欢用老红木一样的道理吧。

除了以上所说,还有其它一些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上面所述有些是取材问题,更多的是制作上的一些细节问题。

关于取材,特别是簧片的材质,是否有关权威部门和厂家能联合制定出统一的要求,规定出材质的构成(究竟用何种铜材),甚至请某些科研机构能参与进来,研究出一种制作葫芦丝的专用铜材。并对其规格作出一个严格的规定。

关于制作上的细节,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关系到成败。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大家可以看看日本人制造的汽车,不管其安全性能如何,就其制造工艺,我们的国产车和它没法比,所有的细处它都做得严丝合缝,没有一丝偏差。至于一些细小的工艺品,也是制作精良。

上面我所列举的诸如簧片材料的选用和制作;竹管的粗细;孔径的距离、大小、形状;以及葫芦和竹管的结合,虽然都是一些小问题,但综合起来就成了大问题!现在的葫芦丝拿到手,为什么给人一种略显粗糙、不够精细的感觉。就是因为一些细节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大家可以看看一个小小的附管塞,形状是五花八门,一个字:粗。至于一些附管下端用手工刀削的痕迹更是明显,很难看到可以用精工细作来形容的葫芦丝。最近看到“洪啸葫芦丝”的附管塞改用梅花扣,要比原来的美观多了,只是在制作精细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造成葫芦丝目前这种制作状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现在的一些葫芦丝厂家都是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使用的是一些传统工艺,在管理上也还是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没能做到现代化的精细管理,对制作工艺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想,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现代机器制作工艺,将葫芦丝这件乐器制作的精细再精细,不是做不到的。精细到何种程度呢,不论是簧片制作,还是孔眼大小和孔间距,或者任何细节之处(如孔的边缘处理的圆滑些,而且要一致),都要真正做到“一丝一毫都不差。

随着葫芦丝这件乐器正在被越来愈多的人所认识、所喜欢、所接受,对其品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提高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和水准将被有前瞻性的厂家所重视,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竞争性将会越来越强,谁在这方面走在前面谁将取得优势。为了使葫芦丝能为更多的人所认识,让葫芦丝这件独具魅力的乐器能走出国门,真心希望我们的葫芦丝生产厂家在葫芦丝制作工艺有一个更大的进步,生产出真正的精品葫芦丝——不论是音质、音准,还是结实耐吹以及外观工艺。期待着!

以上所言如有不当,还请诸位多加原谅!

 
发表于 2008-6-17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老师对葫芦是深有研究啊,讲得好专业,狂顶!!!!!
 
发表于 2008-6-1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帖子一定要狂顶[em17][em17][em17][em23][em23][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