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网上搜集的湘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9
回复
245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0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韦丽文
教学目标:
1
、能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能认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
、导入新课:谈谈你对祖国的印象。
2
、聆听《我的祖国》
3
、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介绍歌曲的首唱者郭兰英
2)、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
4
、跟唱《我的祖国》
二、学习《国歌》歌词
1
、观看记录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的图片资料。
2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了解词作者田汉英
3
、学一学
(1)
、老师领读歌词.
(2)
、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
、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2)、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4)、唱一唱:
2
、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注意力度变化。

3、学唱《国歌》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 . 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
、齐唱《国歌》。
2
、跟唱《红旗飘飘》。
3
、演唱《国歌》。
五、结束。

课题:老鸟,小鸟

年级:小学六年一期

执教老师:长沙市芙蓉区朝阳二小 文秀芬

教学目标:

  1. 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 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设想:

本课是围绕爱心的奉献这一主题展开的,我在设计这课时采用了童话音乐剧的形式,以故事主人公一只小鸟和它的家长在一起亲亲密密为线索,将学生很自然的牵引到主题——爱心的奉献上来,并将课文中《老鸟,小鸟》和《美丽的花儿》两个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人至深的情节中学会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你们看:

(课件一出示:)

意境说明:

背景:森林里

人物:许多只小鸟

《老鸟小鸟》音乐响起(无歌词的二部音乐),百只漂亮的鸟儿随着音乐在明媚的阳光下起舞歌唱,鸟儿们就象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舞蹈队,有节奏的、整齐的挥动着他们的胳膊,舞动着他们长腿,有表情随音乐摆动,嘴里还不时流动出他们和谐的鸟鸣声,鸟儿们一会儿排着长队,一会儿围成圆圈,配合天衣无缝。其中有一只小鸟和一只老鸟的鸣叫声和谐圆润,很是突出。大树爷爷看到他们笑眯眯的摸着长胡子跟着摇动,

(说明: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么精彩美观,这一幕幕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 歌曲学习

  1. 旋律学习

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 啾啾啾)

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

3 3 啾啾 | 3 3 啾啾 | 6 6 6 啾啾 | 6 6 6 啾啾||

1 1 啾啾 | 1 1 啾啾 | 2 2 2 啾啾 | 2 2 2 啾啾||

师: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

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课件二出示:出现歌谱)

全曲视唱

重点练习:

1)、1=F 4/4

5 3 3 3 3 3 0 | 3 2 2 2 2 2 0 | 2 1 1 1 1 1 1 1 | 1 1 2 1 0||

3 1 1 1 1 1 0 | 1 6 6 6 6 6 0 | 6 5 5 5 5 5 5 5 | 5 5 6 5 0||

啾啾啾啾 啾啾()啾啾啾啾 啾啾() 啾啾啾啾 啾啾啾啾 啾啾啾啾(

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

2)、1=F 4/4

53 33 30 30| 0 0 55 55 | 3 - 0 0 |33 33 20 20 | 0 0 32 32 |25- -||

22 22 10 10| 0 0 22 22 | 1 - 0 0 |11 11 60 60 | 0 0 16 16 |12 - -||

啾啾啾啾啾 啾(啪啪)啾啾啾啾 啪啪)啾啾啾啾啾 啾 啪啪)啾啾啾啾啾

(说明:和谐动听的二部鸟鸣,更一步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代表拍腿和跺脚,也可以由自己造型,这样既有集体 的合作又有个性的体现)

  1. 歌词学习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啊。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

1)熟悉歌词

师: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

(课件五出示)

绕口令:

老鸟小鸟

鸟,喜欢小 鸟 ,

鸟,喜欢老

老鸟喜欢小鸟,

小鸟喜欢老鸟,

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

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师: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

师: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歌)

(课件六出示:出现歌单)

2)唱词

师: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

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

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

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

  1. 整体演唱

分声部演唱

  1. 感受表现

  1. 歌曲艺术表现

师: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

(题外话: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合作演唱歌曲的乐趣)

  1. 欣赏《美丽的花儿》

师: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 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

(课件七出示)

意境说明

背景:小鸟皮皮家的庭院里

人物:皮皮、妈妈、大树爷爷和鸟儿们

《美丽的花儿》音乐响起,花儿们、鸟儿们,大树爷爷围绕着老鸟和小鸟,尽情的歌唱。

(题外话:老鸟和小鸟的这种相互爱护的情感感动着学生,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最纯洁的洗涤,情感在音乐声中进一步升华。)

  1. 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说说。

(学生说完后,老师总结,略)

20043. 10

在欣赏鸟儿们尽情歌唱时,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只能歌善舞的小鸟特别的突出。

(课件三出示:动画片段播出)

师:这只小鸟小名儿叫皮皮,那是它特别调皮而得来的,因为它能唱会跳,经常是处于主角的位置,所以很骄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它的父母。你们瞧,这会儿啊,它又跟妈妈在斗嘴呢。

(课件四出示:)

情境说明:

背景:在小鸟皮皮家中的庭院里

人物:皮皮,妈妈、大树爷爷和小鸟们

皮皮从鼻子里了一声,突然从地面飞到树上,妈妈耷拉着脑袋在轻声的哭泣,大树爷爷摸摸皮皮的头,意味深长地说:皮皮,你怎么能这样对妈妈呢?你想一想,如果没有妈妈,怎么会有你呢?(皮皮表情有些变化),在你很小的时候,就是你的妈妈不畏严寒酷暑从外面叼来虫子,一口一口把你喂养大的啊。皮皮低下头仔细的想了想,象是突然间明白,飞回地上,扯着妈妈的衣裳,流着泪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等您老了,我一定会孝敬您,也会一口一口喂您的。

师:皮皮和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来说一说啊,(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不管怎样,结果如何呢?(小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师:(小结略)

(题外话:把主动权充分的放到学生手中,皮皮和妈妈之间矛盾可以由学生来想象制造,这样既有分开的思想又有整体的结果,而课堂中,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发表于 2008-8-30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课 西南音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用轻快的、明亮的声音有韵味的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 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的演唱《猜调》

教学难点:认识两种云南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学生交流
1、 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
2、 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

二、 学唱云南民歌《猜调》
1、 导入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2、 听赏《猜调》
3、 提问
(1)、歌声中问了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曲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对唱)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在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开展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4、 学唱歌曲
1)、学生视唱歌谱 注意音准、节奏
(2)、跟伴奏唱歌曲(注意加入倚音演唱)。
3)、分组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5、创作与表现
(1)、学生分组讨论以为题(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表现。

三、 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师: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们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乐曲吧!
1、 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
2、 交流感受
3、 介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葫芦丝和芦笙。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流行于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的小卜冒抱着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都伴随着傣族动人的歌声。葫芦丝的构造较特殊,所用材料均取天然,纯手工完成制作过程。它由葫芦、主管、簧片、附管组成,主管开有七个孔,音域为3567123456,附管持续发一个音。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擅于表示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因为它发出的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称它为葫芦丝。 巴乌:是在云南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中音管乐器,用嘴包着吹口横吹,它和葫芦丝有着共同的渊源,其发音原理相同,音域相同,演奏方法也一样,音色也很相似,只是巴乌的音色较厚实,所以有会吹葫芦丝就会吹巴乌的说法,因此称它们为姐妹乐器。 芦笙: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27日举行。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播放课件,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4、 复听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又和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5、参与表现
(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欣赏傣族舞影片)
(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学跳傣族舞学生围成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

四、 课堂小结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的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续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西南音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喜爱民歌的感情,并能用清晰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四川民歌的风格。
2、 能学会唱四川民歌《采花》准确地掌握自由延长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同时能选择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在活动《考考你自己》中仔细听辨旋律并复唱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民歌的的风格

教学准备: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音乐形式问好
2
、发声练习(略)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了解四川吗?请大家把自己所了解的四川,相互交流一下。 (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区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朴实。那里的人们经常要上山砍柴,而他们上山砍柴的时候,特别喜欢唱山歌,他们的情绪乐观爽朗,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美好生活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一首典型的四川民歌)
1
、放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高兴、欢快、自豪)
2
、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并及时纠正唱错的地方。
3
、学生提出歌曲中较难唱的地方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困难。
4
、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中波音的唱法。
5
、放范唱录音,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6
、集体将歌曲演唱一遍。
7
、学唱歌谱: 教师先范唱歌谱,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并即使纠正错误。

三、处理歌曲:
1
、由学生讨论,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唱歌曲,如:领唱、齐唱、轮唱、一领众合,演唱时要表现好歌曲的情绪,声音要清晰明亮、情绪要乐观爽朗。 为了使歌曲更加富有山歌的特色,可以为这首歌曲加了一个引子。(老师范唱,让学生听效果)根据歌词学生可以用不同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
2
、让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感受不同的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效果。

四、课堂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流行于四川地区的民歌,其实,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不管是唱的,还是用竖笛吹的,大家都已经接触过了很多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民歌,这些民歌都广为流传,是我国音乐中的宝库,有牧歌、山歌、渔歌等等。我们每位同学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从小做一个有心人,可以不断积累和收集民歌。

五、 演唱与演奏《采花》
1、 听赏:我们学习了《太阳出来喜洋洋》,接下了再学习一首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川民歌《采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 随琴视唱歌谱
3、 加入歌词,学习自由演唱记号
4
、学生说一说歌曲的内容《采花》属于地方性小调,只要流传于四川南坪,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一年中的每个月开什么花作了叙述,使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
5
、学生用自己熟悉的乐器伴奏

六、 考考你自己 听赏黄威虎写作的钢琴独奏曲《巴蜀之画》中的《晨歌》(音乐主题为四川民歌《割草歌》)。听两遍后,请把这首民歌的旋律夫唱出来。在下面三条旋律中自找答案进行核对。 14/4 11 661 156 5 6 │11 6 6 1 2 - │ 3 2 3 2 1 6 1 2 2│1 6 5 3 6 -││ 24/4 11 661 23 2 3 │13 2 3 2 1 - │ 62 12 6 1 6 5│2 1 1 5 6 -││ 3 4/4 11 661 23 2 1 6 │62 2 6 1 - │ 612 2 1 6 1 3 6│1 2 6 1 6 -││

七、小结

西南音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感受《飞歌》 的音乐风格,了解b:降号的唱法。
2
、参与《久不唱歌忘记词》的填词活动,并编词唱一唱
3
、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两声部连声曲《吉呦》。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两声部连声曲《吉呦》

教学准备:钢琴 光盘

教学过程:
1
、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2
、听赏《飞歌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川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今天我们要去西南部的贵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贵州苗族的音乐风格《飞歌》,听一听与前面的民族音乐有什么不同。学生听赏 说一说《飞歌》的音乐风格体会,了解b降号的唱法。教师介绍什么是飞歌?贵州民歌大致分为山歌和生活风俗歌曲两类。其中山歌主要是飞歌,苗语为央恰,具有热烈、豪放的风格,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的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玩时唱的山歌体歌曲飞歌的产生与苗族居住的特点有关。黔东南的苗族多居住在半山腰,村寨之间虽然举目可见,相喊可闻,但要互相交往,足需步行半天。飞歌的字,苗语的原意是,为了反映生活、须发感情,是远距离的人能清楚地听见,所以产生了这种曲调 明快豪放、声震山谷、传送远方的歌种。一首歌只有四、五句,曲调高亢、开朗,节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词五字一句。 学生随乐唱一唱。
3
、活动 唱一唱 编一编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贵州苗族民族,现在我们来试一试自己填词唱一唱,编一编学习《久不唱歌忘记歌》 然后填入歌词 唱一唱编一编 以学习为题等
4
、唱一唱除了飞歌高亢豪放的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首《吉呦》同学们听一听,歌曲模仿了什么? 学生听赏 回答这是一首贵州侗族小朋友模仿禅儿唱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A 学生视唱歌谱 B 合唱 C 学生加入装饰音感受禅儿的叫声
5、 小结本单元我们一起去西部的云南、贵州、四川了解的它们的音乐与风俗,并学唱了几首典型的歌曲,在今后生活中我们要多多积累各地的音乐特色与风格。

教学内容:
1
、贵州苗族民歌《飞歌》。
2
、唱一唱歌曲《吉哟》。
3
、为《久不唱歌忘记歌》填词。
教学目标:
1
、能仔细聆听贵州苗族民歌《飞歌》,感受苗族民歌的特点,并在熟悉主旋律的同时认识音乐符号——降号。
2
、会唱贵州布依族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并能结合歌曲衬词的特点填词演唱。
3
、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两声部练声曲《吉哟》。
教学重点:
通过听赏和学唱贵州民歌感受苗歌和布依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认识音乐符号——降号,并能唱准带降号的旋律。
2
、能结合《久唱歌忘记歌》歌曲中衬词的特点填词演唱。
教学准备:
CAI
钢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的西南音韵旅游,到了第一站,了解了云南的风土人情和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今天我们到第二站:贵州民俗村一日游。
二、听赏苗族民歌《飞歌》
师:我们今天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是苗家寨。由于苗族人大多居住在山腰,虽然每天都能看见,但是要交往的话却要走上很远的路,所以他们习惯用很大的声音跟别人打招呼,所以就产生了飞歌,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苗族民民歌《飞歌》。
1
、听赏《飞歌》
将学生分成两组,模仿两个苗寨互相用歌声打招呼。
2
、再听歌曲
1)请学生熟悉歌曲的两句主旋律,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降号的学习
3)唱一唱《飞歌》,分男女同学对唱。
三、歌词创编
1
、初听歌曲
师:听完了苗家寨人的《飞歌》,我们接着去布依族,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嘛?(播放歌曲《入不唱歌忘记歌》)
师:原来他们也在唱山歌。这种山歌还有一个名字——《咕噜山歌》。音乐材料十分凝炼,节奏紧密,速度较快,旋律起伏不大,情绪轻松活泼。啊是于嘎呐呐子尖噜噜等饶有趣味的衬词穿插于正词之间,更显俏皮、风趣。
2
、创编歌词
1)请学生找出歌词规律。
2)引导学生进行创编。
3
、请学生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四、结束课业
教学后记:

《丰收锣鼓》


教学内容:

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教学目的:

一、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二、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点:

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

教学难点:

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教学准备:

挂图;磁带;幻灯;录音机;录音带;幻灯片;民族打击乐器;

电视;放象机;录像带;扇子;毛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丰收锣鼓》

(民乐合奏曲)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介绍了民族打击乐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

首民乐,合奏曲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哪一种打击乐器,请你到黑板上写来。

1、放音乐《丰收锣鼓》

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乐器名称。

2、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

(农民丰收)

那是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有些人在干什么?有些人在干什么?

(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

谁能用动作给大家表演一下。

3、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来分析一下这首乐曲

乐曲分四个部分:

(放第一部音乐)

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

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

板书:

《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放第二部分音乐)

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

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

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放第三部分音乐)

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

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放第四段音乐)

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

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

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

(放庆丰收锣鼓场面录像)

幻灯:


听听想想:

乐曲中以锣鼓为主担任演奏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

(热烈欢腾的情绪和气氛)

在悠扬的笛声后,你有没有听到云锣奏出的柔美声音?

这一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
仿佛是水库水面上波光闪闪)

4、讨论。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那他们为什么高兴呢?

(
这是一个丰收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乐趣)

农民是怎样劳动的?

(面朝黄土背朝天)

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

(
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三、表演。

男同学头戴白毛巾,女同学拿扇子,有的扭秧歌,有的割稻,有的开拖拉机,有的

敲锣,有的打鼓......

(表演前先讲各种乐器的打法,秧歌的扭法等)

挂图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又复习了民族打击乐器,即巩

固了打击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

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你们能做到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感谢编写这些教案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乡的彩云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
2
、能认识倚音,并体验唱法。
3
、能积极参与即兴创作与表演,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学重点:歌曲的教唱
教学难点:
1
、根据像声词为特定的情景即兴创作,并学会倚音。
2
、引导学生表现歌曲风富的力度变化。
教学准备:书、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一定很向往那美丽的田园生活。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山乡,去感受那美丽的风光。
(请看挂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甲:树林(很好)
乙:池塘(真美)
丙:哦,你还看到了羊群(真棒)
师: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有什么感受呢?
三、感受歌曲
师:好,就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学习一首新歌。
来!看题目。(板书:山乡的彩云)
来!一起读。
师:现在请大家欣赏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这彩云指的是什么?
(播放录音)
师:来!一起说。
(齐答)哦,指的是白白的棉花、红红的苹果、黄黄的稻谷、绿绿的茶树......看作者把它们都比作了美丽的彩云。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放录音:《苗岭的早晨》)
师:好!同学们,刚才,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指名回答)
师:哦,你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真棒)
哦,还有啾啾的鸟鸣。
师:那你能模仿一下这鸟叫声吗?
(生学鸟叫)
师:看这只小鸟叫得多欢啦!
四、学习歌曲
师:下面我们用个音符把它表现出来好不好?(好)
师:看,这是什么?
(板书):倚音
(生回答)
师:对,是倚音。那我们就用清脆的声音来唱唱。

(学唱,解决难点1
师:来,我们分三个小组一起把这三个音唱一唱。第一组唱第一个音,你们唱第二个音,最后一组唱第三个音。来,一起。(手势)
师:可爱的小鸟们。(手势:)现在你们就飞到歌曲中,好好的寻找、好好的欣赏,看你们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自由看书)
师:小鸟们回来吧!汇报一下你们的收获。
(指名回答)
师:哦,你们都发现这歌谱里有很多“f”“p”的符号。
(板书:“f” “p”弱)
师:那你们还记得这“f”“p”各代表什么吗?
(齐答)
师:对,强、弱。
师:好!我们来试唱一下,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把这强、弱的对比表现出来
(教唱)
师:唱得很好!我们分男女同学再来唱一唱,男同学唱的时候,女同学打节奏。女同学唱的时候,男同学打节奏。
先男同学来。 (唱)
评价:唱得不错,强弱音处理得很好,只是在唱16分音符时不要太充忙了,要唱得平稳些。
教授:来,我们一起来拍拍节奏。
(板书)
师:有这16分音符的节奏使歌曲显得更加欢快、活跃了,接下来女同学唱。
评价:唱得真美。
师:刚才,我们练习的是歌曲的主要部分,那歌曲的其余部分通过大家的学习基本都能掌握。现在我们看看歌曲的结尾部分,它的节奏和表现方法有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
注:老师在弹唱时,请大家用“lu”音轻声的哼唱。
(弹唱结尾部分)
五、参与表现
师:下面请一位女同学唱一唱,谁愿意唱给大家听?
(点名)
师:这位同学唱得怎样?大家评一评。
评价:(指名回答)
师:唉,她唱得很好,好在哪?
切分音唱得好
顿音也唱得好
(师鼓励)
师:好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动听的歌声,优美的动作,来表现美丽的山乡彩云。
(齐唱)
六、拓展
让学生通过学唱《山乡的彩云》,再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云的形象,来画一画。并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彩云的真正含义。
七、总结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十二册第三课《土拨鼠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 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 热情、欢(明)快 忧伤、低沉
力度 强 弱
速度 快 慢
结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收藏了,请继续,我很需要
 
发表于 2008-9-3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 ~~~

 
发表于 2008-9-3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8-9-4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全册的教案就好了 我急死了[em34]
 
发表于 2008-10-10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我早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