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对音乐的贡献

7
回复
227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教对音乐的贡献

??为什么西方世界的音乐和其它地区的音乐在发展方面有所不同?耶稣基督就是答案!

??所有文化的音乐部和敬拜神有关。希腊和罗马文化为西方世界的雕刻、绘画、文学与戏剧奠定基础,而犹太人则为西方的音乐打下基础。虽然阿波罗神殿的敬拜有使用七弦竖琴,酒神戴奥尼塞斯的敬拜仪式(希腊的戏剧就是由此发展出来的)则有双管笛,但却没有任何希腊和罗马的音乐真迹存留下来,只有文字上的描述,记录有关表演、音乐理论与哲学。至于音乐,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是怎样的曲调。

早期的基督教音乐是犹太音乐

??早期教会音乐的根源、形式和传统均可溯自犹太殿堂的敬拜,即希伯来犹太会堂中的颂词和诗歌。根据圣经的记载,音乐有其重要的作用;哥林多后书五章12至 14节让我们看见在所罗门王的圣殿中,音乐占着极主要的部份。在撒母耳记上十六14至 23节中,我们看见大卫弹琴抚平扫罗紧张不安的心情。耶稣和门徒唱诗歌(马太福音廿六章30节,据说内容是诗篇一一八篇)。

??音乐常被人用来背诵圣经的经文,主要有三种形式:

??直接的形式:一位独唱者以吟唱的方式背诵经文。
??响应式:独唱者与合唱团轮流吟唱经文。
??对唱式:由两组合唱团轮流吟唱经文。

??这三种形式完全是因为基督教曾的缘故而存留至今,并且行之已有几世纪之久,在贵格利圣咏(theGregorianchants)的无伴奏唱法中依旧可见。由于好几百年以来,教会一直是欧洲唯一的约束力、组织和文化管道,因此西方的音乐很明显的是始于教会。

格利高里的贡献

??格利高里时代是西方音乐史的第一个「古典时期」,基督教的敬拜仪式是由罗马教廷所订定的,有一个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就是格利高里圣咏。敬拜仪式和唱法大部份是由贵格利一世——即590至 604年的教皇——所制订。他重新整理敬拜仪式,并为教会年度中不同节庆的敬拜订定个别的仪式,他同时也写新曲。接着教会就把这款音乐风格变成了基督教世界的音乐文化。在中古世纪时期,大家公认格利高里对教会音乐的伟大贡献乃是因其直接得到圣灵的启示。

??在这时期,神学的音乐观点是以功用取向的。音乐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能提升人的灵魂归向神;换句话说,音乐是为了服事神的道。

中古世纪的音乐:乐谱的诞生

??十一世纪阿雷佐的基道修士(Guido of Arezzo,大约995-1050)对于促进西方音乐的发展占有重要之地位。这一位本笃修会的修士是现代乐谱的鼻祖;他为了要学生背下c-d-e-f-g-a的音调,借用了一首大家熟悉的圣诗"Ut Queant Laxis"的歌词来记诵——这首圣歌是歌颂圣约翰的,他编了一个记忆方法:

??UT queant laxis Resonare fibris
??MIre gestorum FA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s LAbiis reatum
??Sancte Iohannes

??六个词的前面音节变成音调的名称:"ut"、"re"、"mi"、"fa"、"sol"、"la"。到今天我们还是如此来学音乐,只是我们唱"doh"取代"ut",并且在"la"之后加了"ti"。这位基道修士也对一个音调的高低音发明了更精确的记谱法,从此西方音乐不必再仰赖口口相传的传统。这样的转变对音乐的发展很重要,就如同文字对文学的影响一样。

??虽然那时候在教会之外还是有其它的音乐,但是保存下来的音乐绝大多数是教会音乐;整个西方音乐的基础是从教会音乐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今天西方的音乐大部份是教会的产物。因为基道修士的缘故,十一世纪变成西方音乐的转折点,使它不同于世界其它的音乐。下面三项发展值得强调:

??由于记谱法的出现使「作曲」成为可行,音乐可以独立存在于演奏之外!并且可以写下来,同时依总谱来教导。

??从记谱法衍生出音乐理论——音阶、规则、逻辑。

??复调音乐(不只一个旋律同时出现)被发展出来;和声接着诞生。

??这些转变是渐进的,不过都起始于这个时期;由于发展迅速,进入新发明的阶段,到了十六世纪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技巧,为音乐语言开启了新的世界。我们现在所处的音乐史阶段仍是属乎那个时期的延续,只是有些音乐评论家认为那个时期已经结束。

??中古世纪教会继续领导音乐的发展,巴黎圣母院的合唱团指挥是主导者。记谱法在节拍和音高方面变得更精确。从圣母院学校产生了赞美诗,而赞美诗是四部合声——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开始。赞美诗在十三世纪传遍欧洲,往往是二部、三部,或四部合声。

??刚开始,所有复调音乐或多部音乐鄐是属于教会音乐,但渐渐地,世俗音乐也使用之。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音乐风格有了极大的变化。十三世纪之后,世俗音乐开始盛行,欧洲的宫廷和城堡成为其展现之所。新的音乐形式出现,例如牧歌和回旋曲;后来又有更复杂的形式继续从它们衍生出来。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在印刷术之前,手抄乐谱和书籍已很普遍,但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术之后,的确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乐谱,然而一般大众仍尚未有此机会。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变得愈来愈独立于文字之外;乐器广泛的被使用,世俗音乐日渐成形,国家音乐风格于焉诞生。在这段时期,音乐和教会不再彼此依附,不过音乐的系统已奠基在教会之中。同时间的许多编曲,例如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的作品,亦都是以基督教为其主题。

宗教改革使更多的音乐进入教会。马丁路德喜欢歌曲和音乐,他会作曲和弹古琵琶(吉他的前身),他要会众都能参与在教会的音乐事奉中。德国的赞美诗歌变得非常重要;马丁路德自己也写了一些曲子,最著名的是「千古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他甚至把一些世俗歌曲带进教会,自己再配上神圣的歌词。例如,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的一首情歌被改写成圣歌「噢,圣额今受伤」(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从宗教改革时期留传下来的音乐数量很可观,马丁路德为会众作曲,以使他们容易吟唱;他利用赞美诗和圣诗来教导会众——因为当时有许多人是不识字的,看不懂有关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巴哈(1685-1750)和韩德尔(1685-1759)是最顶尖的代表。他们两位都是基督徒,其伟大作品都是为了荣耀耶稣基督。韩德尔用圣乐向万民传福音,最著名的是「弥赛亚」(写于1741年,首次演出在 1742年);韩德尔写这首曲子只花了 25天,他觉得自己是在圣灵的带领之下创作出来的。下文会再多谈巴哈。在巴洛克时期,大调小调的系统经过千锤百炼,已成为西方昔乐的基石,巴哈的曲子「平均率键盘乐曲集」(Well Tempered Clavier)是最重要的代表。

??神父韦瓦第(大约是1680-1741)是意大利的巴洛克大师。韦瓦第人称「红神父」(因他头发是红色的),由于严重气踹而离开神职;以后便全心投入音乐,既是指挥,又兼作曲,还当教师,对当代的影响非常之大。他为弦乐团所写的作品具有革命性,协奏曲搭配独奏或独唱正是其重要贡献。韦瓦第清晰的形式、节奏、逻辑、音乐理念等,均很直接地对巴哈有所影响;巴哈将韦瓦第的协奏曲改写以不同的乐器演奏。经由协奏曲,他的风格在后来的几世纪十分流行。

巴哈的伟大贡献

??许多音乐评论家认为巴哈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才华无人可超越。巴哈有廿三个孩子,不但如此,他还是另一类的父亲——现代音乐之父,也就是过去几个世纪的现代音乐之父。有一位评论家说,凡巴哈所接触过的音乐,形式都会有所改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种音乐形式经过他的手就能变得完美无缺。巴哈首创「赋格曲」——于是就出现了「对位」音乐——成为今日所谓之「古典音乐」的根基;以此为基础,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甚至于交响乐曲都得以因此发展。巴哈的教学笔记和小提琴手册成为音乐理论和实用的基本教材;他儿子之中的四个帮助他完成了这些著作。

??毫无疑问,巴哈是位基督徒;他的生命在在显示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事实上,他是道地的路德会信徒;他死的时候,人们在他的图书馆内找到八十三本纯宗教书籍,其中包括马丁路德的全部著作以及其它德文宗教作品。巴哈相信基督教的基要真理;其实,在他的音乐和写作中可以看出他有一股欲望,想离开人世与基督同在——正如保罗所说,那种情境真是好得无比。他的清唱剧140号(Cantata#140)「昏睡者,起来」就是个例子,本书另一作者杰利纽康记得他在杜兰大学的教授曾告诉他,巴哈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为要献上,成为耶稣基督的荣耀!

??巴哈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事实上,许多史学家都注意到,在巴哈的手稿里常发现不是音符的字眼,例如"S.D.G.",意思就是「全然献给神的荣耀」;你也会看见"J.J."的字母,意思是「耶稣,救我」。巴哈把许多书籍和合唱曲标且"I.N.J."的字母,意思是「以耶稣之名」或是写上「献给至高的神」等字。这些拉丁字在他的手稿里处处可见。巴哈告诉他的学生,若没有把才华献给耶稣基督,绝不可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因为根据巴哈的说法,音乐就是一种敬拜行为。

??由于巴哈的影响力实在太普遍了,所以贝多芬仔细地深入研究他的所有作品,并深受其影响。此外,海顿、孟德尔颂、莫扎特、萧邦、华格纳、布拉姆斯以及其它许多音乐家都受巴哈的影响甚大,巴哈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高峰,也为日后的音乐奠定了基础。他是第一位用五根手指弹键盘乐器的人;在他之前的人只用三根手指呢,你能想象吗?巴哈把姆指和小指头也加以运用,效果竟然这么好呢!

??不仅如此,巴哈还发明了所谓的「平均律」音阶,不管你从钢琴或风琴的任何一个键(即任何一个音)都可以开始一个音阶,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一位评论家说,「巴哈对音乐的贡献就好比莎士比亚对文学的贡献一样,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都是基督徒。

??尽管巴哈的影响力很大,但是他本人所做的曲子竟有一世纪之久没有人弹奏。一直到另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孟德尔颂(1809-1847)于1829年在柏林演奏巴哈的「圣马太受难曲」,他的音乐才开始再度流行全世界。

巴哈之后的西方音乐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只有一小部份大师是基督徒;大部份的大师则非基督徒。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个音乐历史,因为西方音乐的奠基和随后的发展都是基督教会的贡献;是教会使我们今日得以拥有如此多的古典音乐宝藏——包含简单的歌曲和复杂的交响乐曲都有,这些均以教会音乐的音阶和音乐规则为基础。

??到了二十世纪,调性系统开始局部打破,为 12音阶体系所取代。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Schonberg)、巴尔托克(Bartok)等人创造新的音乐,而基督教音乐的千年历史也告一段落。主观而言,史特拉汶斯基的一些音乐听了会让人胃疼,而另外两人的音乐则像是到牙医诊所走了一趟。这些新音乐很多是以异教和原始的节奏以及无音调理论为基础。这些改变摆脱了教会音乐的基础,一般门外汉根本听不懂。一些吵杂的摇滚乐中有些反映出这种曲调,但是大部份的流行音乐(风行的、乡村的、现代的)则不然。这些无调曲子最常出现于二十世纪的一些所谓「古典音乐」流派里。音乐的转变是缓慢的,有时甚至要历经几个世纪;然而耶稣基督的教会已经给了世界一个丰盛的音乐遗产。

??如果没有耶稣,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必是全然不同的。如果祂没有诞生,我们今天的音乐可能会类似中东或远东的音乐,根本不可能发展出清唱剧、协奏曲和交响乐。

甚至好莱坞也常常赞美祂!

??一般说来,电影是非常世俗的,但是有时候它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地高举耶稣——唯祂是伟大艺术的启发者。有些高水平的好电影有强烈的基督教主题及人物,并且是十分正面的演出。例如「宾汉」(Ben-Hur,有史以来赢得最多奥斯卡奖项的影片)、「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良相佐国」(A Man for All Seasons)等。「宾汉」的主线故事之一是宾汉的母亲和妹妹的麻疯病被耶稣基督医治了;他们的可怕恶疾因着耶稣被钉十字架而痊愈。
影评家麦可梅迪(Michael Medvid)——他也主持公共电视台的「洞见」(Sneak Previews)的节目——在他的著书《好莱坞与美国》(Hollywood vs. America)中写道,好莱坞拍了许多反宗教的电影,结果票房都是一塌糊涂;反之,如果他们以正面的角度来拍宗教片的话,则常常有惊人的票房记录。

结论

??不管作者是基督徒与否,其最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灵感都是来自耶稣的一生。我们以基督对文学的影响来作收尾,这也可以用在基督对艺术的一般性影响。下面这段文字是八年前作家葛林所写的:

??有一则奇特的传说,世界将在一夕之间失去色彩。天空没有颜色;海水变得惨白,静止、不再波动;青草不再翠绿,花儿全然失色;钻石没有光彩,珍珠失去光泽。大自然穿上丧服,人们忧伤害怕。世界没有生命和亮光。如果今天晚上,你手臂一挥把文学中有关基督的部份——关于祂的生平、祂的事迹、祂的精神、祂所坚守的原则——全部除去,那么你会使世界——文字的世界——在一夕之间失去色彩,因为耶稣正是那色彩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教对音乐的贡献

??为什么西方世界的音乐和其它地区的音乐在发展方面有所不同?耶稣基督就是答案!

??所有文化的音乐部和敬拜神有关。希腊和罗马文化为西方世界的雕刻、绘画、文学与戏剧奠定基础,而犹太人则为西方的音乐打下基础。虽然阿波罗神殿的敬拜有使用七弦竖琴,酒神戴奥尼塞斯的敬拜仪式(希腊的戏剧就是由此发展出来的)则有双管笛,但却没有任何希腊和罗马的音乐真迹存留下来,只有文字上的描述,记录有关表演、音乐理论与哲学。至于音乐,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是怎样的曲调。

早期的基督教音乐是犹太音乐

??早期教会音乐的根源、形式和传统均可溯自犹太殿堂的敬拜,即希伯来犹太会堂中的颂词和诗歌。根据圣经的记载,音乐有其重要的作用;哥林多后书五章12至 14节让我们看见在所罗门王的圣殿中,音乐占着极主要的部份。在撒母耳记上十六14至 23节中,我们看见大卫弹琴抚平扫罗紧张不安的心情。耶稣和门徒唱诗歌(马太福音廿六章30节,据说内容是诗篇一一八篇)。

??音乐常被人用来背诵圣经的经文,主要有三种形式:

??直接的形式:一位独唱者以吟唱的方式背诵经文。
??响应式:独唱者与合唱团轮流吟唱经文。
??对唱式:由两组合唱团轮流吟唱经文。

??这三种形式完全是因为基督教曾的缘故而存留至今,并且行之已有几世纪之久,在贵格利圣咏(theGregorianchants)的无伴奏唱法中依旧可见。由于好几百年以来,教会一直是欧洲唯一的约束力、组织和文化管道,因此西方的音乐很明显的是始于教会。

格利高里的贡献

??格利高里时代是西方音乐史的第一个「古典时期」,基督教的敬拜仪式是由罗马教廷所订定的,有一个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就是格利高里圣咏。敬拜仪式和唱法大部份是由贵格利一世——即590至 604年的教皇——所制订。他重新整理敬拜仪式,并为教会年度中不同节庆的敬拜订定个别的仪式,他同时也写新曲。接着教会就把这款音乐风格变成了基督教世界的音乐文化。在中古世纪时期,大家公认格利高里对教会音乐的伟大贡献乃是因其直接得到圣灵的启示。

??在这时期,神学的音乐观点是以功用取向的。音乐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能提升人的灵魂归向神;换句话说,音乐是为了服事神的道。

中古世纪的音乐:乐谱的诞生

??十一世纪阿雷佐的基道修士(Guido of Arezzo,大约995-1050)对于促进西方音乐的发展占有重要之地位。这一位本笃修会的修士是现代乐谱的鼻祖;他为了要学生背下c-d-e-f-g-a的音调,借用了一首大家熟悉的圣诗"Ut Queant Laxis"的歌词来记诵——这首圣歌是歌颂圣约翰的,他编了一个记忆方法:

??UT queant laxis Resonare fibris
??MIre gestorum FA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s LAbiis reatum
??Sancte Iohannes

??六个词的前面音节变成音调的名称:"ut"、"re"、"mi"、"fa"、"sol"、"la"。到今天我们还是如此来学音乐,只是我们唱"doh"取代"ut",并且在"la"之后加了"ti"。这位基道修士也对一个音调的高低音发明了更精确的记谱法,从此西方音乐不必再仰赖口口相传的传统。这样的转变对音乐的发展很重要,就如同文字对文学的影响一样。

??虽然那时候在教会之外还是有其它的音乐,但是保存下来的音乐绝大多数是教会音乐;整个西方音乐的基础是从教会音乐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今天西方的音乐大部份是教会的产物。因为基道修士的缘故,十一世纪变成西方音乐的转折点,使它不同于世界其它的音乐。下面三项发展值得强调:

??由于记谱法的出现使「作曲」成为可行,音乐可以独立存在于演奏之外!并且可以写下来,同时依总谱来教导。

??从记谱法衍生出音乐理论——音阶、规则、逻辑。

??复调音乐(不只一个旋律同时出现)被发展出来;和声接着诞生。

??这些转变是渐进的,不过都起始于这个时期;由于发展迅速,进入新发明的阶段,到了十六世纪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技巧,为音乐语言开启了新的世界。我们现在所处的音乐史阶段仍是属乎那个时期的延续,只是有些音乐评论家认为那个时期已经结束。

??中古世纪教会继续领导音乐的发展,巴黎圣母院的合唱团指挥是主导者。记谱法在节拍和音高方面变得更精确。从圣母院学校产生了赞美诗,而赞美诗是四部合声——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开始。赞美诗在十三世纪传遍欧洲,往往是二部、三部,或四部合声。

??刚开始,所有复调音乐或多部音乐鄐是属于教会音乐,但渐渐地,世俗音乐也使用之。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音乐风格有了极大的变化。十三世纪之后,世俗音乐开始盛行,欧洲的宫廷和城堡成为其展现之所。新的音乐形式出现,例如牧歌和回旋曲;后来又有更复杂的形式继续从它们衍生出来。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在印刷术之前,手抄乐谱和书籍已很普遍,但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术之后,的确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乐谱,然而一般大众仍尚未有此机会。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变得愈来愈独立于文字之外;乐器广泛的被使用,世俗音乐日渐成形,国家音乐风格于焉诞生。在这段时期,音乐和教会不再彼此依附,不过音乐的系统已奠基在教会之中。同时间的许多编曲,例如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的作品,亦都是以基督教为其主题。

宗教改革使更多的音乐进入教会。马丁路德喜欢歌曲和音乐,他会作曲和弹古琵琶(吉他的前身),他要会众都能参与在教会的音乐事奉中。德国的赞美诗歌变得非常重要;马丁路德自己也写了一些曲子,最著名的是「千古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他甚至把一些世俗歌曲带进教会,自己再配上神圣的歌词。例如,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的一首情歌被改写成圣歌「噢,圣额今受伤」(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从宗教改革时期留传下来的音乐数量很可观,马丁路德为会众作曲,以使他们容易吟唱;他利用赞美诗和圣诗来教导会众——因为当时有许多人是不识字的,看不懂有关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巴哈(1685-1750)和韩德尔(1685-1759)是最顶尖的代表。他们两位都是基督徒,其伟大作品都是为了荣耀耶稣基督。韩德尔用圣乐向万民传福音,最著名的是「弥赛亚」(写于1741年,首次演出在 1742年);韩德尔写这首曲子只花了 25天,他觉得自己是在圣灵的带领之下创作出来的。下文会再多谈巴哈。在巴洛克时期,大调小调的系统经过千锤百炼,已成为西方昔乐的基石,巴哈的曲子「平均率键盘乐曲集」(Well Tempered Clavier)是最重要的代表。

??神父韦瓦第(大约是1680-1741)是意大利的巴洛克大师。韦瓦第人称「红神父」(因他头发是红色的),由于严重气踹而离开神职;以后便全心投入音乐,既是指挥,又兼作曲,还当教师,对当代的影响非常之大。他为弦乐团所写的作品具有革命性,协奏曲搭配独奏或独唱正是其重要贡献。韦瓦第清晰的形式、节奏、逻辑、音乐理念等,均很直接地对巴哈有所影响;巴哈将韦瓦第的协奏曲改写以不同的乐器演奏。经由协奏曲,他的风格在后来的几世纪十分流行。

巴哈的伟大贡献

??许多音乐评论家认为巴哈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才华无人可超越。巴哈有廿三个孩子,不但如此,他还是另一类的父亲——现代音乐之父,也就是过去几个世纪的现代音乐之父。有一位评论家说,凡巴哈所接触过的音乐,形式都会有所改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种音乐形式经过他的手就能变得完美无缺。巴哈首创「赋格曲」——于是就出现了「对位」音乐——成为今日所谓之「古典音乐」的根基;以此为基础,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甚至于交响乐曲都得以因此发展。巴哈的教学笔记和小提琴手册成为音乐理论和实用的基本教材;他儿子之中的四个帮助他完成了这些著作。

??毫无疑问,巴哈是位基督徒;他的生命在在显示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事实上,他是道地的路德会信徒;他死的时候,人们在他的图书馆内找到八十三本纯宗教书籍,其中包括马丁路德的全部著作以及其它德文宗教作品。巴哈相信基督教的基要真理;其实,在他的音乐和写作中可以看出他有一股欲望,想离开人世与基督同在——正如保罗所说,那种情境真是好得无比。他的清唱剧140号(Cantata#140)「昏睡者,起来」就是个例子,本书另一作者杰利纽康记得他在杜兰大学的教授曾告诉他,巴哈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为要献上,成为耶稣基督的荣耀!

??巴哈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事实上,许多史学家都注意到,在巴哈的手稿里常发现不是音符的字眼,例如"S.D.G.",意思就是「全然献给神的荣耀」;你也会看见"J.J."的字母,意思是「耶稣,救我」。巴哈把许多书籍和合唱曲标且"I.N.J."的字母,意思是「以耶稣之名」或是写上「献给至高的神」等字。这些拉丁字在他的手稿里处处可见。巴哈告诉他的学生,若没有把才华献给耶稣基督,绝不可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因为根据巴哈的说法,音乐就是一种敬拜行为。

??由于巴哈的影响力实在太普遍了,所以贝多芬仔细地深入研究他的所有作品,并深受其影响。此外,海顿、孟德尔颂、莫扎特、萧邦、华格纳、布拉姆斯以及其它许多音乐家都受巴哈的影响甚大,巴哈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高峰,也为日后的音乐奠定了基础。他是第一位用五根手指弹键盘乐器的人;在他之前的人只用三根手指呢,你能想象吗?巴哈把姆指和小指头也加以运用,效果竟然这么好呢!

??不仅如此,巴哈还发明了所谓的「平均律」音阶,不管你从钢琴或风琴的任何一个键(即任何一个音)都可以开始一个音阶,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一位评论家说,「巴哈对音乐的贡献就好比莎士比亚对文学的贡献一样,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都是基督徒。

??尽管巴哈的影响力很大,但是他本人所做的曲子竟有一世纪之久没有人弹奏。一直到另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孟德尔颂(1809-1847)于1829年在柏林演奏巴哈的「圣马太受难曲」,他的音乐才开始再度流行全世界。

巴哈之后的西方音乐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只有一小部份大师是基督徒;大部份的大师则非基督徒。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个音乐历史,因为西方音乐的奠基和随后的发展都是基督教会的贡献;是教会使我们今日得以拥有如此多的古典音乐宝藏——包含简单的歌曲和复杂的交响乐曲都有,这些均以教会音乐的音阶和音乐规则为基础。

??到了二十世纪,调性系统开始局部打破,为 12音阶体系所取代。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Schonberg)、巴尔托克(Bartok)等人创造新的音乐,而基督教音乐的千年历史也告一段落。主观而言,史特拉汶斯基的一些音乐听了会让人胃疼,而另外两人的音乐则像是到牙医诊所走了一趟。这些新音乐很多是以异教和原始的节奏以及无音调理论为基础。这些改变摆脱了教会音乐的基础,一般门外汉根本听不懂。一些吵杂的摇滚乐中有些反映出这种曲调,但是大部份的流行音乐(风行的、乡村的、现代的)则不然。这些无调曲子最常出现于二十世纪的一些所谓「古典音乐」流派里。音乐的转变是缓慢的,有时甚至要历经几个世纪;然而耶稣基督的教会已经给了世界一个丰盛的音乐遗产。

??如果没有耶稣,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必是全然不同的。如果祂没有诞生,我们今天的音乐可能会类似中东或远东的音乐,根本不可能发展出清唱剧、协奏曲和交响乐。

甚至好莱坞也常常赞美祂!

??一般说来,电影是非常世俗的,但是有时候它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地高举耶稣——唯祂是伟大艺术的启发者。有些高水平的好电影有强烈的基督教主题及人物,并且是十分正面的演出。例如「宾汉」(Ben-Hur,有史以来赢得最多奥斯卡奖项的影片)、「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良相佐国」(A Man for All Seasons)等。「宾汉」的主线故事之一是宾汉的母亲和妹妹的麻疯病被耶稣基督医治了;他们的可怕恶疾因着耶稣被钉十字架而痊愈。
影评家麦可梅迪(Michael Medvid)——他也主持公共电视台的「洞见」(Sneak Previews)的节目——在他的著书《好莱坞与美国》(Hollywood vs. America)中写道,好莱坞拍了许多反宗教的电影,结果票房都是一塌糊涂;反之,如果他们以正面的角度来拍宗教片的话,则常常有惊人的票房记录。

结论

??不管作者是基督徒与否,其最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灵感都是来自耶稣的一生。我们以基督对文学的影响来作收尾,这也可以用在基督对艺术的一般性影响。下面这段文字是八年前作家葛林所写的:

??有一则奇特的传说,世界将在一夕之间失去色彩。天空没有颜色;海水变得惨白,静止、不再波动;青草不再翠绿,花儿全然失色;钻石没有光彩,珍珠失去光泽。大自然穿上丧服,人们忧伤害怕。世界没有生命和亮光。如果今天晚上,你手臂一挥把文学中有关基督的部份——关于祂的生平、祂的事迹、祂的精神、祂所坚守的原则——全部除去,那么你会使世界——文字的世界——在一夕之间失去色彩,因为耶稣正是那色彩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12-5-23 14: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贡献挺大的!
 
发表于 2012-5-23 14: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常去教堂听赞美诗,的确很美。
 
发表于 2012-6-27 1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耀归于我主耶稣!啊门
 
发表于 2012-12-27 0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宗教都影响了当地的艺术文化。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了更多的伟大作曲家和传世的优秀音乐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