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国际歌》的一致性

4
回复
268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9 14: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jh 于 2014-4-19 14:24 编辑

《东方红》《国际歌》的一致性
——重发歌曲《参观世博去》几点说明

胡金海


  《参观世博去》是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时我创作的一首歌。这歌用上海民歌《社员挑河泥》曲调进行填词创作。歌曲捕捉了2010世博会期间上海人洋溢的欢乐情绪,歌声中模拟了轻轨地铁等公共交通快速行驶节奏,表现了当时上海人的一段生活情趣。最近,我为这首歌做了印刷体歌谱和相关录音,在网上重发出来。这样做是出于以下几点想法:

  首先,我想说一个观点:《东方红》《国际歌》的一致性。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人民创造的,而不是由英雄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方法之一,就是唱歌。十八大以来,中国人都在唱中国梦的歌。如果全中国人把中国梦歌声坚持唱到新中国建国一百周年,届时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因为人民的歌声表达的是人民的意愿!人民总是要用歌声表达内心的各种梦想和诉求,这是任何年代都不会改变的。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往往是从人民歌声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从而在实践中成为了英雄。如《东方红》这首歌,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由李有源唱出来的。李有源不是历史学家,只是个爱唱陕北民歌的农民歌手。说他是英雄史观,帽子大了点。我认为,李有源对当时中国和世界上众多领袖和官僚能否爱人民、能否为人民谋幸福持怀疑态度,所以才会对延安山沟沟中的毛泽东唱出他的《东方红》。歌曲《东方红》当时唱的只是个梦想,是中国一个基层农民朴素情感的表现。歌曲没把创造自己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仙身上,也没有把创造自己幸福的希望寄托于远在天边的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等“英雄”身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看得见他实践活动的一个身边的具体人身上。这和《国际歌》中唱的“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本质上完全一致。不能说鲍迪埃前面歌词说没有救世主,后面又把自己当救世主,《国际歌》歌词前后有矛盾。《国际歌》本质上就是唱反抗神仙皇帝,歌唱人民可以创造历史。李有源当时唱《东方红》,精神上气势上和国际歌作者鲍迪埃可媲美。有人挑出一两个词说《东方红》《国际歌》矛盾,是别有用心地摆弄辞藻,意在否定两首歌曲一致的敢于反抗旧世界和旧秩序的革命精神。李有源唱《东方红》时,毛泽东的革命还没成功。《东方红》歌曲在先,新中国建立在后。归根结底,是人民用歌声唱出自己的情感和意愿、用歌声鼓舞和推动英雄去建立业绩,这就是人民意志在创造英雄和创造历史。不应把歌唱实践人物的歌曲,看作是宣传英雄创造历史观点。有些“歌唱家”“艺术专家”爱批评群众唱歌内容,甚至禁止基层群众唱颂歌,表面上似乎是在代替领导表示谦虚,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人民歌声的内容和情感。“艺术专家”不要自以为很有学问,对民歌要有一些虔诚态度,应该从民歌中去学习和理解人民群众的情感。

  其次,我是想表达一个新认识,对做好事的领导应该唱颂歌。2010年时我不想为《参观世博去》多宣传,因为网上有人说我这歌是在拍上海领导人“马屁”。我从小就是个反感拍马屁的人,并始终记着小时候我母亲教育我的一句话:领导用你是会找你的,自己不要去找领导。我参加工作后一直认为:一个人被组织上任用,应通过自己工作实绩和实际能力让领导自然而然找你,而不能靠跑上层拍权势人物马屁而受重用。现我已退休,淡出职坛后对唱颂歌的功利问题有了更深刻一些的认识。拍马屁是不可以要的,但唱颂歌还是可以要的。我认识到当时自己为避免“拍马屁”嫌疑而不敢唱颂歌,其实是对唱颂歌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成熟。“反腐败”和“唱颂歌”是同一件事情两个方面。反对有的领导为个人利益搞腐败是一种胆量,歌颂有的领导为人民做好事也同样是一种胆量。不歌颂做好事的领导,和不反对搞腐败的领导,后果其实是一样的。历史的辩证法常常如此:那些反对人民唱颂歌的领导,结果就是背地里搞腐败的领导。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多黑、灵魂有多丑,精神上实受不起也受不了人民群众的歌颂。党的十八大后开展观众路线教育,不少领导者立场观点和工作作风在发生变化,想为人民做好事的领导越来越多,敢继续为个人利益搞腐败的领导越来越难。我们在继续反腐败时,要不要歌颂那些为人民做好事的领导?一是从做人需要懂得感恩出发,二是从做人需要互相鼓励出发,我们应有胆量唱一唱那些肯为人民做好事的领导。这可让领导在人民的歌颂歌声中,理直气壮地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

  再次,想为今年国庆节的上海群众歌咏活动提供一个曲目。说到新中国六十五年来建设成就,世博会是上海人可引以为豪的一个巨大成就。遥想世博会筹备阶段那些年月,生活空间和交通本来就十分拥挤的上海,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为增加地铁和轻轨,为给世博会那样多的展馆腾出地盘,上海人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但上海人以举办世博的大局为重,看到前景光明,用艰苦奋斗和含辛茹苦精神建设了七八个年头。当年这样大规模建设一起上马,放在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去做,都是会出些大事情的。但上海只出了些小问题,没有出大事情。上海人用忍耐赢得了新的发展,上海公共交通从世博会开始获得极大发展,和世博会前相比,是个大变样,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上海的城市发展,给全世界怎样使生活更美好也提供了一份宝贵经验。上海世博会建设所以会这样顺利,除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得力,上海工人阶级和广大市民的大局意识和良好素质也是重要原因。那些难忘的历史情景,别人可以轻易遗忘,上海人怎会忘记?在国庆六十五周年歌咏活动时,拿出那段历史来唱一唱,既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可快乐的事情。我希望随着《参观世博去》歌声的演唱,能给有更多的中国人带来快乐和自豪。

  最后,我还想到要表现一下上海人唱歌腔调。上海业余合唱团体总数在三千个以上,但绝大多数合唱团演唱曲目都十分相似。那些被合唱团重复唱来唱去合唱曲目中,几乎找不到一首上海民歌。在上海有关部门组织的群众性合唱比赛中,常会有好几个合唱队重复唱同一首新疆民歌、或内蒙民歌、或西藏民歌。为什么不能也唱一下上海民歌呢?上海是中国现代歌曲发源地,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歌曲是从上海出发的。中国现代歌曲史许多著名艺术歌曲、红色歌曲、抗战歌曲、抒情歌曲都是从上海走向全国,《国歌》《国际歌》(中文版)《大刀进行曲》等都诞生在上海。但近些年,上海歌曲概念要被中国人淡忘了。好不容易世博会在上海举行,结果唱世博会歌曲的许多歌手不但没上海腔,反而都带着洋腔或港台腔。我青少年时代曾是上海业余歌手,1970年被特招到部队当了专业歌手。后来四十年我一直把自己当部队歌手。2010年退役回归上海市民行列,正好遇世博会。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上海歌手行列。创作《参观世博去》时,我决心要用上海腔调来发点声音。我想到六十年代初上海合唱团唱的合唱《社员挑河泥》,我在部队文工团曾负责排练过这歌。创作《参过世博去》时,我一时找不到当年那本刊有《社员挑河泥》的《上海歌声》杂志,于是凭自己排练记忆,手写了一份合唱谱。《参观世博去》和《社员挑河泥》在合唱谱子上大同小异。《社员挑河泥》曲调编写者邓尔惕,当年在搜集上海郊区几个地方不同劳动号子基础上编的曲。现“挑河泥”成了“乘地铁”,歌曲内容题材变化,给曲调也带来些变化无可非议。但上海民歌腔调仍在。上海人,侬唱唱看。





(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附录:参观世博去(合唱简谱和伴奏)
 
发表于 2014-4-19 1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词好有意思。我倒是有几分熟悉感。让我想起当年在华东师大读书时,宿管阿姨用上海方言和我们聊天的场景了啊。:)
 
发表于 2014-4-19 2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jh 于 2014-4-20 09:32 编辑
红色蝴蝶结 发表于 2014-4-19 19:52
歌词好有意思。我倒是有几分熟悉感。让我想起当年在华东师大读书时,宿管阿姨用上海方言和我们聊天的场景了 ...


  我的本科文凭也是在华东师大取得的。

  我调空军政治学院当教师后,参加了华东师大86思政专升本的助教进修班。

  那些年我在华东师大拿过歌唱一等奖、演讲二等奖等。我是从文工团演员调教师岗位从事文化艺术教学,在业余文化活动获些奖是不稀奇的。

  我们还是校友呢。

点评

呵呵,是校友呢!!  发表于 2014-4-23 09:2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18: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