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歌走自己的路

3
回复
65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2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中国艺术教育网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歌概念的剖析,对中国民歌所面临的危机的阐述,将民歌的日渐消零与通俗音乐的日渐昌盛相对比,疾呼“让民歌走自己的路”。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为什么藏族姑娘索朗旺姆能力挫训练有素的专业歌手而一举夺魁?保护纯正的、原始的民歌不仅是民心所向、形势所趋,也是保证由民歌这个文化现象而引发的其他各种音乐研究的并存。
关键词:民歌  非专业音乐创作   民歌变异特点  多声部民歌
让民歌走自己的路,让专业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重新认识我们的民间歌曲,给民歌留下一片纯正的、独具个性色彩的、还未被同化的、属于自己的天地。
民歌应该给它一个什么定义呢?《中国民间音乐》一书中这样解释:“民歌,它是各民族民间音乐生活中,由群体世代口头传唱并不断加以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变异特点、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音乐类型。”①
非专业音乐创作指定了民歌只能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当中,由集体创作并口传心授的一种特定时代、特定地区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都有其不可逆转性,可以说它纯粹是“土地的产物”。因此,有的作曲家为了使民歌得以发扬光大,创作和改编了许多的民歌,认为从此而延续了民歌的命脉,其实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应该明确——民歌是非专业音乐创作。而以个人力量进行的民歌改编和创作,包括有些又回到民间去的,比如:经过改编的哈萨克民歌《玛依拉》、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罕》和王洛宾在青海编曲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虽然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但它只能被看作是歌曲创作中的一个品种或者方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
再看定义中提到的民歌变异特点。民歌在长期的口传心授和广泛传唱中导致其有较强的可塑性,经常可以看到同一首民歌却有好几种不同的唱法。如《茉莉花》在我国就有几十种不同的品种,它们在词曲、节拍、节奏、音调上经过千百年的传唱都发生了变异。民歌之所以发生变异,是因为民歌的流传没有任何人为的界限。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必定会与兄弟民族发生各种人文交往,在交往中必定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将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渗透、融合于本民族的民歌中。在这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又必定会慢慢与各民族的语言、人民基本气质、风俗习惯、音乐传统等相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渐生成新的品种。
民歌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民歌是传统音乐的基础”,这是根据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的一个人所共识的结论。从这一结论可见民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价值:(一)民歌在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中所占的数量是最多的、分布流传面积是最广的、品种曲目是最丰富的。有的民族甚至只具有民歌这一种音乐形式,而没有其他的音乐形式并存。例:鄂伦春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门巴族的民间音乐的构成情况就是如此。(二)民歌在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生活中是传唱最为频繁、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民间音乐类型。例:民间一年中各种节日或节气所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以及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和放牧耕作等劳动时,都会伴随着各种民歌的进行。(三)民歌以外的其他音乐品种可以说从古到今一直都受到民歌的影响,有的甚至是由民歌直接发展和演变而成的。譬如:一些曲艺曲种的音乐构成、一些民间舞蹈音乐的构成、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声腔构成、一些民间器乐曲的旋律音调构成等。
这里我最想一提的就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多声部民歌。曾有过“中国音乐一直是单声部的”和“中国民族音乐中没有复音音乐”这样的论调,但是从50年代初期最早发现于西南地区侗族的多声部民歌,到《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一书的出版,都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中国没有多声部民歌的论调。从这本书中可以惊讶地看到中国拥有多声部民歌的民族竟有23个之多,如:壮族的上下甲山歌、侗族和布依族的大歌、羌族的劳动歌和景颇族的舂米歌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多声部民歌,其中最令人叫绝的当数蒙古族的“浩麦”。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唱歌只能发出单音来,两个人组合才能同时发出音程来,但是神奇的“浩麦”,一个歌手就可以同时唱出双声部旋律来,一个声音是深沉的持续低音,另一个声音则是透明的高泛音,音程的跨度很大(相差三个八度)而且还有着美妙的和声进行在里面,最不可思议的是这种二重结构的音乐真是同时由一个人口中唱出的。
民歌产生于民间,纯正的民歌只能深入到当地土生土长的族群中才能采集得到。可是令我们担忧的是,当音乐工作者下到田野、下到民间采风时,却痛心地发现有些民歌已经听不到了。还有些民歌也正处于失传的险境,上面提到的“浩麦”就已经不容易听到了。再举一个例子:樊祖荫先生曾去采录景颇族的“舂米歌”,好不容易总算找到两位会唱此歌的本地姑娘,但让她们随口就唱,她们说没有舂米的工具唱不出来,让人找来早已废弃不用的舂米工具,她们一边舂米那“舂米歌”才能自然地唱出。就这样,据族中老者说,她们唱的“舂米歌”已不是原有的韵味了。导致这种现象是由于现代工业对手工劳作的冲击造成的,人们劳动时用来统一口号、鼓舞斗志的“劳动号子”,逐渐被隆隆的机器声代替了。景颇姑娘用机器磨米了,自然就不会唱“舂米歌”了。还有,商业化的冲击导致许多年轻人都离开村寨到大城市去打工,口传心授的当地民歌逐渐没有人去学,难怪一些民歌将要失传。
加之多年来形成的这样一种偏见—欧洲的古典音乐体系是先进的、有章有法的;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体系是不健全的、落后的。就拿现在的声乐教学来说,我们现在培养学生或歌手采用的基本上都是西洋美声发声法的原理,从全国十多家独立的音乐院校到各省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专中必修的声乐课程,都在执行和遵循着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民族唱法也是用美声发声法的原理来打基础的。这种偏见甚至渗透到我们民族音乐的各方各面,我们现在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乐器改革以及价值评判标准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纯正的民歌总是当地劳动人民用他们质朴的嗓音,唱出他们对劳动和生活的感受。民歌手来自群众、来自当地,他们演唱民歌用的是他们的民族语言,他们张嘴就唱,不必要发声练习,因此受过嗓音训练的歌者往往称他们是“土嗓子”。声乐界的“土洋之争”很多年,实质性的问题是无法改变的,就像芭蕾舞不能代替民族舞、西洋乐器不能代替中国乐器一样,西洋唱法肯定不能代替民族唱法。
我在这里呼吁的“让民歌走自己的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属于土生土长的民歌,已经被经过“土洋之争”后,洋化的民歌占据了太多的市场。一是歌曲创作上的侵占。作曲家根据时代的要求脱离开劳动人民生活的土壤创作的所谓“民歌”越来越多。二是原来被认为是“土嗓子”的民族歌手为了能更大程度地演唱新创作的民歌,不得不学习“洋”唱法来提高演唱技能。这些歌手迎合了一些专业人士的口味,回到本地区后却再也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和认可。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从小就在民间歌曲中泡大的民歌手和很早就离开本民族在外乡长大的歌手,虽然都同属于一个民族、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但是唱出来的味道和感觉却相差很远。那相差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土地的声音”。第十一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藏族姑娘索朗旺姆用她自然清纯的嗓音一举夺得民族唱法第一名。她是从藏区走出来的民歌手,她高亢、嘹亮而纯净的嗓音把人一下子就带到了圣地西藏。当主持人问:“你学了几年声乐?”她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跟老师学过声乐,就是在大草原上自己唱的。”决赛合乐时,这位藏族姑娘面对庞大的乐队,竟然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她从来就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歌唱,从没有卡节拍地合过伴奏。就是这样一位土里土气、又纯真可爱的姑娘,她的纯与真撼动了人们心中久违的一种天性的感情。可见纯正的民歌是人民的众望所归。在这场竞赛中,那些被精心雕琢过的民族歌手们输给一个“野路子”的藏族歌手可能会很不服气,其实他们输掉的并不是技术,在技术的运用上可以说他们远远胜出这位藏族姑娘,他们输掉的是人心。的确,所谓民族歌手的同一性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一是曲目的雷同;二是声音的雷同,很多反映都是若不看歌者只听其声,好象都是同一个人在唱;三是表演雷同。总之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眼下的民族唱法—毫无个性。
相反,流行音乐、通俗唱法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因为这是一种没有太多框架和繁复要求的音乐。流行歌手可以在这个音乐空间中尽展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嗓音可以是沙哑的、喊叫的、呻吟的,也可以是空灵飘渺的。形形色色的富于变化的音色和五花八门的音响效果,娱乐和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歌手们将嗓音注入个人的理解和感情,并不断加以变化,追求一种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声音效果和声音品位,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感叹、无奈、激动、奋进、忧伤、欢乐等复杂而难以言表的感情。正因为通俗唱法的多变和个性使然,它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听众和追随者。又由于通俗音乐的世界化,好些通俗歌者把目光瞄向了民歌,也是两种演唱方式:(一)将民歌原封不动地拿过来,用各异的嗓音或各异的节奏把它重新演绎一下。(二)采用民间歌曲的曲调重新创作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如:腾格尔根植于蒙古族音乐、文化创作和演唱的一些歌曲,九十年代通俗歌坛狂刮的一阵“西北风”—根据西北民歌创作的歌曲:《黄土高坡》、《酒神曲》、《信天游》等等。
目前我们土生土长的民歌处于劣势的原因,还在于挖掘传播的不够。电视、广播和其他媒体整天宣传和倡导的都是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和所谓的“民族唱法”。国外的摇滚音乐在刚刚进入我国时,大多数人听后的反映是那么反感和不舒服,认为那是一种不堪入耳的噪音,可是看看现在,因为有一批执着的摇滚宣传者和追随者,这种西进的、另类的音乐居然也扎下了根基。相反,代表我们民族之魂的原始民歌,却仍然默默无闻地被埋没着,甚至渐渐消失。
我认为要真正唤起公众对民歌的关注和热爱,不仅要意识到原始民歌和地方乡土音乐风格是我们进行音乐再创作的营养源泉,而且要把民歌这种特定的音乐体系,放到它所根植的文化中去加以研究和进一步地认识。更多的时候它需要与人种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心理学、生理学甚至经学、佛学、宗教学以及其他各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帮助。可见呼吁保护纯正的民歌—让民歌走自己的路,也是保证由民歌这个文化现象而引发的其他各种音乐研究的并存。相信通过众人的努力,纯正的民歌终会有枝繁叶茂的一天。
①见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参考文献:《中国民间音乐》伍国栋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樊祖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4月版。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
 
发表于 2004-4-13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二人转》走向黄色和庸俗吗?~~~~~~不过想一想也有道理,刚看A片的时候还是担心这东西毒害人,看过几次就不想看了,还是被《垂直极限》这类感动,还是被卡通《海底总动员》吸引。的确,民歌应在他自己的土壤中生长,只不过现在化肥有点多,有点乱~~~
 
发表于 2004-4-13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才说的都是美国电影吧?完了,我被资本主义的思想腐蚀了!!!
 
发表于 2004-4-13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糖衣炮弹哪里有卖?我正缺子弹呢!嘻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