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我向“扩招”投降

16
回复
143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一个教授,马上就要退休了。我最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投降。
  我向“扩招”投降。那之前,我一直是讨论式教学。最多15个本科生,最多三四个研究生,好像春日踏花,信马由缰;又像祖孙促膝,余音绕梁。现在可好,一教室80个以上的学生黑云压城,我只能重新开始填鸭式的满堂灌。我不记得他们中的任何人,他们也不会记得我讲过的任何事,大家只是在一起为GDP做贡献。
  拿大学当乡镇企业,我不得不投降。下辈子,所有学生的所有课程,我一律给100分。
  我尤其要向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扩招”投降。
  此前8年间,我每年只有一个硕士生或者博士生。现在,我不得不同时带9个博士生和8个硕士生,而他们中间,只有2个半人不是“只要学位,不要学问”。
  上面已经预告了:今后3年,博士生还要扩招2倍。
  拿学术建设当流水线,追求“规模效应”,我不得不投降。下辈子,我决不再看任何学生的论文。
  我也要向“教学改革”投降。我以前上课一直是天马行空,因为我相信,所谓教授,一是要有自己的学术思想,二是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可是,现在所谓的“教学规范化”,愣是要求我写出每节课的每10分钟要讲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而且,指导学生论文的时间要精确到一分钟,记录要不少于500字(每次指导!)。可是与此同时,我再三申报的社会实习时间却一直不批准,因为实习不能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
  拿教授当熟练工,还当贼,我不得不投降。下辈子,我干脆做一个“单放机”。
  我还要向“赢家通吃”投降。
  我主持的答辩,一直被认为是“鬼门关”。我曾经“枪毙”过第二号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硕士生,而且是痛哭流涕的女生。但是,当我参加一位副部级硕士生的答辩时,看着那报刊集锦般的“论文”,我却什么也没说,因为那是我的顶头上司的学生。
  挡不住“官位学位,一个也不能少”,我不得不投降。
  下辈子再主持答辩,我若不放水,就不得好死。
  我还要向“职称评定”投降。我不敢像一位朋友那样,拒绝参加一切此类游戏。可是,当我听到学生把一位我投过同意票的教授骂做“人渣”时,我觉得自己也是。
  教授一毛钱仨,我不得不投降。下辈子一定要发明“真知灼见过滤器”,附赠“人品培养液”。
  我更要向“科研成果”投降。我的“字数”不算少,也还有些赞扬者。可是每每见到那些发表于顶级刊物的、价值数万元到数十万元的、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报告”,总像是吃了苍蝇。它们实在没有超出我每天受到的灌输,例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之类的东西。
  打不过“政策诠释学”,我不得不投降。下辈子一定要经商,专卖“拼文软件”,而且具有“同义不同字”的功能。
  我特别要向“猫腻课题”投降。最近几年,我熬到了一个资格:通讯评审别人的课题申请。可是朋友告诉我,我犯规了,因为我居然“枪毙”了其中的大多数,使得那些有资格开会做出最终决定的前辈们很为难。去年,“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我,终于丧失了“陪玩儿”的资格。后来我认了一下真,对照发现,那些被批准的课题,只有一个不是我所“枪毙”的。
  学术逆淘汰,我不得不投降。下辈子,一定去当真正的“三陪”。
  我最彻底的投降,是供奉给“经济学单边主义”的。当“良心多少钱一斤”真的能够计算出来的时候;当“成本、效益”这样的词汇居然进入美术作品与流行歌曲的时候;当人与社会的“狼化”被歌颂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时候;我不得不彻底投降。
  来生来世,如果我没有当牛做马,那就一定去学“发财美学”。 [em13]
 
发表于 2004-5-1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老前辈的感受!
 
发表于 2004-5-3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长此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将去往何地?
 
发表于 2004-5-4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扩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也带来了太多的压力

现在学生工作也难找!

 
发表于 2004-5-4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等音乐教育不适合成为普及教育。

 
发表于 2004-5-8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

学校一直扩招,但是师资力量跟不上去,搞得现在声乐钢琴什么的都上大课!

这样能学到什么东西啊!!!!!!!!!!!!!!!!!!

 
发表于 2004-5-8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误人子弟呀!!!!![em05]
 
发表于 2004-5-11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转一下!
 
发表于 2004-5-12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位教授:你觉得你的工资是高了?还是低了?
 
发表于 2004-5-24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了,教育产业化俺也是收益者。但是好象什么重要的东西少了。

[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深有感触,现在的音乐教育已经丧失了音乐本来的意义了。自然、发自内心
 
发表于 2004-5-28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它也给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提供了机会。
 
发表于 2004-6-2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04-6-4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控制不了现实,只能调节自我,现在的教师难做呀
 
发表于 2004-6-13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上海评职称中级(讲师)都要研究生以上或学过4-6门所教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音乐类的研究生没见大规模扩招呀~
 
发表于 2004-6-14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你一样,我也在大学里工作,深有感触,学生多,教师严重缺编,现在学校每年都盖宿舍、教室,都不够用,只好将教室盖成百人多的大教室,集中上课。这样的课,真不知怎样上?
 
发表于 2004-8-8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大跃进”

 

转引自: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30129/xw/ttzs/200301290861.asp

南方周末   2003-01-29 10:24:27
  □本报记者翟明磊李虎军   东南大学这次论文风波,因为顾冠群的院士和校长身份而备受注目,实际上,它暴露出的不过是国内博士生培养问题的冰山一角。   目前,中国的在读博士生人数已经达到12万多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将达到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为“大跃进”,“以这样高的速度增长,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呢?即使保证了培养质量,以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他们会不会大材小用或者成为向发达国家输送的人才呢?”   以东南大学为例,该校一共有1445名博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却不到200名。   东南大学一位博士生说,该校每个博导平均要带十多个博士生,根本带不过来,“我同宿舍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根本不指导也不参与论文撰写,发表论文时却一定要署名在前”。   一位建筑系的教授说:“以前一个教授带二三个博士,培养一个是一个,现在多的带一二十个,每人每天只能指点一两分钟。而这些博士将来要留校当老师,真不知又能教出什么来。”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则用“严重滑坡”来形容现在的博士生培养,“以前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我们要请清华、人大的权威来会审,论文题目要通知全国同行的名教授。现在呢,博士生数量激增,经费又只有那么多,只好请同城或浙江的老教授,大家碍于面子,往往先打个招呼:我这个学生肯定不行,送个人情算了。”   “人情”或许可以送,但一般说来,博士生在毕业之前首先要达到学校规定的一些硬性指标。例如,在东南大学,博士生必须至少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两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当然,为了便于以后评职称,论文数量越多越好。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建筑》主编曾昭奋称,“目前各种学术刊物越来越厚,成倍地厚,字号却越来越小,甚至用8号字”。不过,学术刊物厚度的增加或许仍然赶不上博士生数量的增加。   东南大学一位博士生说:“博士生的数量翻倍,核心期刊却没有增加多少,现在博士发表论文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实原创性的论文需要实验条件和积累,哪里有那么多?为了凑数,我们只能写一些专门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发展到极端,就导致一些博士生铤而走险。如果开除李仕峰,只是很表面的行为,就事论事而已。”   南京师范大学一位博士称:“说剽窃,其实大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许多人不敢指责李仕峰,或许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鬼。目前这种仅仅以论文数作为指标的考核方式,其实是逼良为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称:“前不久去世的某位百岁教授,在病中还指导12位博士生,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指导的。而有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博导或外聘博导,博士生一年都难见他们一面。”   学者分析,当中国博士生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科研能力的实际增长速度时,出现急功近利的博士生和失察的导师,并不奇怪。   教育部一位领导曾在一次会上指出,“现在大量博士生或者从事的科研方向很难说是学科前沿,或者是长时间陷在导师的低水平横向开发项目上”。   一位建筑系主任称:“由于博士生太多,以前博士论文还可以谈一些真正深入大局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博士论文甚至出现《论菜市场在城市中的定位》这样不入流的论文。”   在东南大学这次论文风波之下,蕴藏的是中国博士生教育的深刻危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