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教素材 音乐教案 【中段音乐】第9课竹筒寓情——三门道情

【中段音乐】第9课竹筒寓情——三门道情

2019-5-28 14:15| 发布者: 乐未央| 查看: 8003 | 评论: 0 |原作者: 台州市地方艺术|来自: 洪啸音乐工作站



(四)道情的节奏谱:  

 1、节奏谱

(1)

(2)

(注:道情节奏教师也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歌曲的变化加以变化)

2、道情的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臂抱道情筒在怀,左手握竹板打强拍,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拨动道情筒鼓膜,使之发出高亢、低沉、清脆、雄浑的声音。

(注道情的演奏:歌曲的引子、乐句间长音、结尾处是板和筒同时演奏,而在歌曲演唱时只需板打强拍即可。)

参考资料

1、 三门道情的传承人:

三门道情遍布县内各乡镇及周边县市,其中小雄、花桥、亭旁、上叶、悬渚等地流行较广。

传承谱系:代代演唱相传,也有爱好者自娱自乐学唱道情口头流传。

叶未虎——三门道情演唱艺人,男,1944年出生,13岁开始师从花桥佝手学艺,以民间曲艺为业。五、六十年代活跃于三门农村,八、九十年代在福建、广东卖艺为生,他秉承了三门传统道情演唱风格,嗓音宏亮圆润,富有表演感染力,至今仍在三门各种演出平台表演道情艺术,是三门道情的主要传人。

李昌富——三门县文广新局退休干部,男,1944年10月出生。改编了《茶水阿婆》、《道情新歌》、《死去活来》、《换麦种》、《傻子老叶》、《歌唱法院新面貌》、《新农村、新面貌》、《铁着柔情铸忠魂》等道情作品。他的作品综合了三门各地道情的音乐元素,吸收了当地一些民间音乐(如山歌)和戏曲音乐(如越剧)的精髓,并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创新,对道情艺术颇有研究,为三门道情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三门道情的发展:

三门道情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传统道情由一人唱衍变为一人、二人唱或多人帮唱,道情曲调高亢豪放、激越明亮、颇具海洋的大气和高山的灵气。同时辅以舞蹈烘托,形式由传统的坐唱变化站唱,进而衍变为舞台表演造型;乐器从传统的单一竹板、道情筒,发展到增加乐队伴奏;曲目由口头流传到文本创作;唱腔由传统的“曲调”到按照曲谱演唱。

3、三门道情的曲目:

三门道情有小雄道情、亭旁道情、上叶道情等,流传较为普及,曲调大同小异,各具特色。用三门方言演唱,群众语言丰富生动,通俗易懂。唱中夹白,似唱非唱,唱腔视故事中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妙趣横生,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其演出简便、表演活泼、唱腔优美、内容生动,因而受广大群众所喜爱。主要曲目有《黄金满打仙岩》、《施义逃走》、《高郎织绸》等。

附民间的道情歌曲:

相关链接


黄岩道情

“黄岩道情”是一种在台州市黄岩区广泛流传的说唱形式的民间曲艺,为黄岩群众所喜闻乐见。

黄岩城南约五里的委羽山,山麓有洞,传说深不可测,疑与东海道,被道家称为天下第二洞天。洞天是得道成仙的地方,是道教的圣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分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全真道以王重阳为始祖,下有七个大弟子,各为一派。羽山洞的道人奉王重阳为始祖,属其弟子丘机所创的“龙门派”。委羽山建有“大有宫”,为道教教徒的居所。委羽山大有宫的道士们,为向道徒们宣传道教教义,将教内的景点文献加以改编,用唱法曲道情的方式在道观中传经布道。后来,道士们以云游的方式深入民间传道,使原先以诵唱道经为内容,宣扬出世思想的法曲道情融入了民间的生活内容。为了适应广大百姓的接受能力,不断创作出富有故事性的道情唱词,借唱故事来宣扬修身养性,劝人改恶从善的教义。经道士们的云游传经布道,道情这种说唱形式逐渐在黄岩民间流传而经久不衰。

黄岩道情艺人演唱的传统曲目有《秋夏带马回家急》、《金满闹台州》、《十只台词》。新编曲目有《解放全中国》、《军民鱼水情》、《唱橘神》、《新年新气象》、《闹元宵》、《勤劳致富带头人》等。

坎门道情

坎门道情形成于清代中晚期,从闽南和平阳一带迁徙而来。作为一种传统曲艺,坎门道情经代代相承和演化,从唱腔到表演风格、旋律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温、台道情的,又有着与传入地道情似是非是的鲜明个性。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坎门道情使用坎门方言演唱,表演形式一般以自敲自唱居多,表演时以唱为主,伴以节奏,唱者手击道情筒和竹板,边击边唱,并根据剧情需要适当穿插表白,以烘托气氛和效果。唱中夹白,似唱非唱,唱腔视故事中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妙趣横生,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唱词以上下句对仗型为基础,通过一定的变化,又衍变出一种起、承、转、合的结构型,其中转的作用尤为突出。有的唱段,经上下句多次反复后,当人物感情进入高潮时,恰到好处地使用“转”句技法,就能产生平中见奇、异峰突起的演唱效果。

天台道情

流传在天台民间的一种演唱形式。它的道具也只是一只通了节的竹筒,在底下再蒙上一层牛皮,用手一拍,发出“嘣、嘣”的响声,就在这有节奏的“嘣、嘣”声中,开始了清唱,因此,老百姓也称是“唱道情”。

路桥道情

路桥道情最初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宋朝吸收词牌曲牌,后来又加入了民间故事,并结合当地民间歌谣,戏曲剧本。临海道情演唱的内容有《高郎织绸》、《孟姜女》、《施义逃走》等。还有如《珍珠塔》、《十美图》等剧本。而根据清光绪年间,农民起义事迹编唱《金满大闹台州府》的道情,台州各地广于流传。

教学建议:

建议在一课时内完成。

教学内容:

学习乡土音乐——《三门道情》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三门道情》,了解三门道情的风格特点,学习道情的演唱、演奏。

教学难点:

道情的演唱、演奏。

教学设计:

一、 组织教学

二、赏道情

1、师演唱:“各位同学哎静一啦静,且听我老师唱道情,今日勿讲啥故事,讲一啊讲三门道情。”

问:你听到了什么?它与其他歌曲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刚才老师是一个人坐着,左臂抱道情筒在怀,并左手握竹板打强拍,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巧妙拨动道情筒鼓膜配以节奏演唱。

2、欣赏老艺人演唱的三门道情视频,进一步了解三门道情。

3、介绍道情:道——说,表达;情——事情、情感。三门道情形成于清代,长期以来作为民间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根植于农村人民大众之中。它将曲艺、戏曲、音乐融于一体,用说唱的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或想要抒发的情感。三门道情于2009年被收录在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4、节奏练习:

(1)

(2)   

(在念节奏时要突出板打强拍,念重些。)

三、学道情

1、学习阮音波记谱的《道情》(片段)

(1)师范唱

(2)口授、逐句跟唱歌词。

(3)初次演唱歌曲,找出难点并解决难点。

(4)再次演唱歌曲,巩固难点。配以道具练习。(道情的演奏:歌曲的引子、乐句间长音、结尾处是板和筒同时演奏,而在歌曲演唱时只需板打强拍即可。)

(5)分组演唱

(6)讨论与分析:传统道情的特点。

四、品道情

1、欣赏《茶水阿婆》视频片段。

2、讨论与分析:传统道情与现代道情的异同点。

3、欣赏《三门湾畔好景象》音频片段。

讨论与分析:《三门湾畔好景象》其实是《道情》填词而成,两者的旋律相同,伴奏不同,演唱的速度不同,情绪也不同。(可结合速度与情绪的关系来讲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