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wig 发表于 2004-11-2 23:54:00

音乐院系教学大纲总表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tbody><tr><td><p><b>《和声学》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0602;11010703</p><p>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p><p>学时数:36;36</p><p>学分数:2;2</p><p>教 材:《和声学基础教程》李志伟、张 准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p><p>参考书:《和声学基础教程》伊.杜波夫斯基 伊.斯波索宾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p><p>一、课程性质与目的</p><p>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在大量分析、借鉴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和声经验与规范的和声语言的同时,通过系统的学习传统和声学功能学说的理论,使学生掌握和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创作中的基本和声手段,能根据音乐的需要,较恰当地完成四部和声写作,并具有分析标记出音乐作品中所表现来的各种和声手法的基本能力。</p><p>二、教学原则与方法</p><p>  (一)教学原则</p><p>  1、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讲述与音乐作品和声分析的谱例相结合;</p><p>  2、学生课下四部和声写作练习、音乐作品和声分析练习与教师课上四部和声习题解答、音乐作品和声分析解析相结合。</p><p>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p><p>  1、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p><p>  2、配合以文字教材的阅读《和声学教程》;<br/>  3、考试方式为笔试;<br/>  6、本课程为2学期,共36周。讲授32周,复习4周。<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  第一学期 <br/>  第1周 第一讲  绪论<br/>  1、和声学的定义<br/>  2、和弦构成的物理基础<br/>  3、和弦构成的调式基础<br/>  4、和弦的结构及其名称<br/>  5、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br/>  第一章 和弦与四部和声习题写作要求<br/>  1、四部和声中各声部的名称与音域及其作用<br/>  2、四部和声写作的规范写法<br/>  3、原位三和弦的重复音与省略音<br/>  4、和弦的旋律位置<br/>  5、原位三和弦的排列法<br/>  第一讲掌握要点:理解绪论所讲内容,能掌握四部和声写作要求并会书写。<br/>  第2周 第二讲 第二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及其原位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br/>  1、和声的调式功能<br/>  2、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br/>  3、单声部的横向进行<br/>  4、多声部的同时进行<br/>  5、和弦之间的根音关系及其和声进行的力度性<br/>  6、声部进行的形态<br/>  7、原位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法<br/>  (1)和声连接法 (2)旋律连接法<br/>  第二讲掌握要点:原位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方法。<br/>  第3周 第三讲 第三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为平稳的旋律配和声<br/>  1、分析旋律的和声内涵<br/>  2、严格进行法时,和弦连接法的判断方法<br/>  3、和声节奏<br/>  4、写低音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br/>  (1)应避免低音线条的平淡<br/>  (2)避免低音作连续同向五度或连续同向四度<br/>  5、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三讲掌握要点:用原位正三和弦为平稳的旋律配和声的方法。<br/>  第4周 第四讲 第四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有跳进的旋律配和声<br/>  1、同和弦转换<br/>  (1)和弦转换的作用<br/>  (2)和弦转换的方法<br/>  (3)和弦转换的实际运用<br/>  (4)和弦转换写作实例分析<br/>  2、三音跳进<br/>  (1)旋律声部中的三音跳进<br/>  (2)次中音声部中的三音跳进<br/>  (3)用减音程不用增音程<br/>  (4)怎样依据旋律特点运用次中音声部的跳进<br/>  (5)同和弦转换与三音跳进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四讲掌握要点: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有跳进的旋律配和声的方法。 <br/>  第5周 第五讲 第五章 终止类型与音乐结构的关系及其终止四六和弦<br/>  1、音乐的结构简述<br/>  2、常见的乐段、乐句类型<br/>  3、终止的结构作用<br/>  4、终止的基本类型<br/>  5、完满终止与不完满终止<br/>  6、和弦外音概述<br/>  7、终止四六和弦 <br/>  (1)定义与标记<br/>  (2)重复音与和弦排列法<br/>  (3)终止四六和弦的功能特点与预备<br/>  (4)终止四六和弦的声部进行与节拍位置<br/>  (5)和弦转换的应用<br/>  8、音乐结构与终止类型的和声综合实例分析<br/>  第六章 为低音配和声<br/>  1、和声控制下的旋律写作<br/>  2、旋律节奏安排及其高潮的处理<br/>  3、要避免两个声部之间的平行八度或平行同度及其反向八度<br/>  4、要避免两个声部之间的平行五度及其反向五度<br/>  5、要避免两个外声部之间的隐伏八度或隐伏五度<br/>  6、为低音配和声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五讲掌握要点:掌握终止类型与音乐结构的关系的内容,学会终止四六和弦的用<br/>  法和为低音配和声的方法。<br/>  第6周 第六讲 第七章 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 <br/>  1、定义与标记<br/>  2、六和弦的重复音及其排列法<br/>  3、六和弦与四、五度关系三和弦的连接<br/>  4、和弦与二度关系三和弦的连接<br/>  5、六和弦的转换<br/>  6、注意低音的线条及两个外声部的协调关系<br/>  7、六和弦的应用<br/>  8、六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六讲掌握要点:学会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方法。<br/>  第7周 第七讲 第八章 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跳进连接<br/>  1、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br/>  (1)根音到根音的跳进以及五音到五音的跳进<br/>  (2)根音到根音与五音到五音的同时双跳进 <br/>  (3)各种混合跳进<br/>  (4)跳进的作用<br/>  2、两个六和弦的连接<br/>  (1)四、五度关系中两个六和弦的平稳连接及其跳进连接 <br/>  (2)二度关系中两个六和弦的连接<br/>  (3)两个六和弦的连接在小调中的特点<br/>  3、六和弦中跳进与两个六和弦连接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七讲掌握要点: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跳进连接与两个六和弦的连接方法。<br/>  第8周 第八讲 第九章 各种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br/>  绪论<br/>  (1)和弦结构与标记<br/>  (2)四六和弦的重复音与排列法<br/>  (3)四六和弦的依附性<br/>  1、经过的四六和弦<br/>  (1)低音特点与声部进行<br/>  (2)节拍条件与时值条件<br/>  (3)经过四六和弦的应用<br/>  2、辅助的四六和弦<br/>  (1)低音特点与声部进行 <br/>  (2)节拍条件与时值条件<br/>  (3)辅助四六和弦的应用<br/>  3、同和弦转换中的四六和弦<br/>  4、自由四六和弦<br/>  第八讲掌握要点:掌握各种四六和弦的运用方法。<br/>  第9周  期中复习<br/>  第10周 第九讲  第十章  属七和弦(上)<br/>  1、原位属七和弦<br/>  (1)结构与标记及其排列法<br/>  (2)属七和弦的复功能性<br/>  (3)属七和弦中七音的预备<br/>  (4)属七和弦的解决<br/>  (5)原位属七和弦的应用<br/>  (6)原位属七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九讲掌握要点:掌握原位属七和弦的运用方法。<br/>  第11周 第十讲 第十章 属七和弦(下) <br/>  2、属七和弦的转位<br/>  (1)结构名称与标记<br/>  (2)转位的属七和弦的解决<br/>  (3)转位的形成与应用<br/>  (4)上行经过的属三四和弦中七音的特殊处理<br/>  (5)七和弦的转换<br/>  3、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跳进<br/>  (1)属二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的跳进<br/>  (2)属三四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的跳进<br/>  (3)原位属七和弦在结束终止中的平行八度与反向八度<br/>  (4)转位属七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讲掌握要点:掌握转位属七和弦与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跳进的运用。<br/>  第12周 第十一讲 第十一章 自然音的完全功能体系与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 <br/>  1、自然音的完全功能体系、自然音体系<br/>  (1)自然大调与和声大调<br/>  (2)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br/>  (3)副三和弦的功能特点与标记<br/>  (4)和声进行的逻辑<br/>  (5)常见的七和弦<br/>  (6)完全功能体系的和声进行<br/>  (7)自然音体系<br/>  2、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br/>  (1)音乐的织体写法<br/>  (2)音乐的和声图示写法<br/>  (3)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方法<br/>  第十二章 SII (小调sII) 级六和弦及大调原位SII三和弦<br/>  1、SII6的重复音与排列法<br/>  2、SII6与前面和弦的连接<br/>  3、SII6与后面属功能组和弦的连接<br/>  4、大调中原位SII的重复音与排列法 <br/>  5、三度关系三和弦的连接<br/>  6、SII到属功能组和弦的连接<br/>  7、SII6与主和弦的连接及其经过的主和弦<br/>  8、SII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掌握SII6及其大调原位SII三和弦的运用与音乐作品的和声分<br/>  析。<br/>  第13周 第十二讲 第十三章 和声大调<br/>  1、和声大调的下属功能组<br/>  2、要避免对斜关系<br/>  3、和声大调的下属功能组的和声进行<br/>  4、和声大调的应用<br/>  第十四章 SVT(小调sVT)三和弦与阻碍终止,扩展乐段的方法<br/>  1、SVI的功能特点<br/>  2、在下三度关系进行中的力度性作用<br/>  3、在上三度关系进行中的色彩性作用<br/>  4、SVI-D的下属功能作用<br/>  5、原位属和弦或属七和弦到SVI的阻碍进行<br/>  6、SVI与转位属和弦的平滑进行<br/>  7、阻碍终止<br/>  8、扩展乐段的三种方法<br/>  9、和声大调以及SVI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掌握和声大调的应用,SVT(sVT)三和弦与阻碍终止,扩展<br/>  乐段的方法。<br/>第14周 第十三讲  第十五章  下属七和弦(SII7)<br/>  1、结构与标记及其排列法<br/>  2、SII7的预备和转位<br/>  3、SII7--D (D7) 及其转位的上四度解决 <br/>  4、SII7--K64解决到终止四六和弦<br/>  5、SII7及其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的各种进行(下二度解决)<br/>  6、SII7与经过和弦的进行<br/>  7、SII7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掌握SII7的运用。<br/>  第15周 第十四讲  第十六章  导七和弦<br/>  1、结构与标记<br/>  2、导七和弦的预备<br/>  3、七和弦的上二度解决<br/>  4、导七和弦到属七和弦的功能内解决<br/>  5、导七和弦之间的经过和弦<br/>  6、导三四和弦的变格用法<br/>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掌握导七和弦的运用。<br/>  第16周 第十五讲 第十八章 不常用的属功能组和弦<br/>  1、六度属和弦<br/>  (1)重复音与排列法及其旋律位置<br/>  (2)在乐曲中的结构位置<br/>  (3)六度属和弦的引入和解决<br/>  2、VII级六和弦 (DVII6)<br/>  (1)导六和弦的重复音<br/>  (2)导六和弦的应用<br/>  3、大调中的III级和弦(DIII)<br/>  (1)原位DIII的功能特点<br/>  (2)旋律特征与功能选择<br/>  (3)原位DIII的其它应用方法<br/>  第十九章 弗里几亚进行在自然小调中的运用<br/>  1、自然小调的和声功能进行逻辑<br/>  2、自然小调中的弗里几亚四音列<br/>  3、弗里几亚进行的和声配置<br/>  4、不常用的属功能组和弦和弗里几亚进行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掌握不常用的属功能组和弦与弗里几亚进行的运用。<br/>  第17周 第十六讲  第二十章  自然音模进<br/>  1、旋律模进<br/>  2、和声模进<br/>  3、和声模进中的功能关系<br/>  4、和声模进中的声部进行<br/>  5、和声模进音组间的音程转移关系<br/>  6、平行六和弦<br/>  7、和声综合分析的应用<br/>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掌握自然音模进的方法。<br/>  第18周  期末复习<br/>  第二学期<br/>  第1周 第一讲 第二十一章 重属和弦 <br/>  1、重属和弦功能组<br/>  2、重属和弦的功能作用<br/>  3、重属和弦的预备<br/>  4、重属功能组和弦在终止式中的低音特点及其解决方法<br/>  5、重属和弦在结构内的和声进行<br/>  (1)解决到属功能组和弦的进行<br/>  (2)解决到主和弦的进行<br/>  (3)功能逆行到下属功能组和弦的进行<br/>  6、重属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一讲掌握要点:掌握重属和弦的运用。<br/>  第2周 第二讲 第二十二章 重属变和弦<br/>  1、含变音的重属功能组<br/>  2、变音的引入<br/>  3、重属变和弦的解决<br/>  (1)解决到属功能组和弦<br/>  (2)解决到终止四六和弦或经过的主和弦<br/>  (3)在主和弦之间作辅助和弦<br/>  4、重属变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 <br/>  第二讲掌握要点:掌握重属变和弦的运用。<br/>  第3周 第三讲 第二十三章 副调和弦(上)<br/>  1、到其它各级和弦的离调<br/>  (1)到其它各级和弦离调的方法<br/>  (2)各级副属和弦的功能组与下属功能组<br/>  (3)半音体系<br/>  (4)变音的引入<br/>  (5)副属和弦和副下属和弦的解决<br/>  (6)乐段中的离调顺序<br/>  (7)离调在实践中的配置方法<br/>  (8)离调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三讲掌握要点:学会到其它各级和弦的离调方法。<br/>  第4周 第四讲 第二十三章 副调和弦(下)<br/>  2、离调、半音模进<br/>  (1)半音模进概述<br/>  (2)模进音组的结构与数量<br/>  (3)属功能连锁<br/>  3、离调的运用与离调的和声分析方法<br/>  (1)写作实例解析<br/>  (2)离调的和声分析方法<br/>  4、副调和弦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四讲掌握要点:掌握离调、半音模进与离调的运用及其离调的和声分析方法。<br/>  第5周 第五讲  第二十四章 调的关系类型<br/>  1、调关系概述<br/>  2、不同主音同音列的交替调式<br/>  3、同主音不同音列的调式交替<br/>  4、不同主音不同音列的转调<br/>  5、离调与转调<br/>  6、转调与换调<br/>  7、调性的远近关系<br/>  第二十五章 转调<br/>  1、调性的功能联系 <br/>  2、转调的步骤和方法<br/>  第二十六章 到一级关系的转调(上)<br/>  1、一级关系调之间的共同和弦数量<br/>  2、向属功能组各调的转调<br/>  (1)属功能组各调的数量<br/>  (2)前调的中介和弦<br/>  (3)后调的中介和弦与转调和弦<br/>  第五讲掌握要点:懂得调的关系类型,掌握转调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向属功能组各<br/>  调转调的方法。<br/>  第6周 第六讲 第二十六章 到一级关系的转调(下)<br/>  3、向下属功能组各调的转调<br/>  (1)下属功能组各调的数量<br/>  (2)中介和弦与转调和弦<br/>  (3)离调到中介和弦的转调<br/>  4、共同和弦成为后调自然小调属功能组和弦的处理方法<br/>  (1)半音转调 <br/>  (2)用弗里几亚进行转到和声小调<br/>  第六讲掌握要点:掌握向一级关系转调的写作与分析方法。<br/>  第7周 第七讲 第二十七章 和弦外音(上)<br/>  1、强和弦外音 <br/>  (1)延留音<br/>  (2)倚音 <br/>  (3)强和弦外音的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七讲掌握要点:能分析出音乐作品中各种强和弦外音。<br/>  第8周 第八讲 第二十七章 和弦外音(下)<br/>  2、弱和弦外音<br/>  (1)经过音<br/>  (2)辅助音<br/>  (3)先现音<br/>  3、半音经过音<br/>  (1)声部进行与经过和音<br/>  (2)半音经过音的正确写法<br/>  4、和弦外音的复杂化<br/>  (1)跳进辅助音<br/>  (2)延留音的各种形式<br/>  (3)和弦外音的延迟解决<br/>  (4)和弦外音的综合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八讲掌握要点:能分析出音乐作品中各种和弦外音。<br/>  第9周   期中复习<br/>  第10周 第九讲   第二十八章 变和弦 (上)<br/>  1、属功能组中的变和弦<br/>  (1)大调中属功能组的变和弦<br/>  (2)小调中属功能组的变和弦<br/>  (3)属功能组中的变和弦应用实例分析<br/>  第九讲掌握要点:掌握属功能组中的变和弦运用。<br/>  第11周 第十讲 第二十八章 变和弦 (下)<br/>  2、下属功能组的变和弦<br/>  (1)那不勒斯六和弦<br/>  (2)那不勒斯六和弦重复音、预备与解决<br/>  (3)那不勒斯七和弦<br/>  (4)原位那不勒斯三和弦<br/>  (5)#SII6、#1SII65与#1sII65 的变格进行<br/>  (6)下属功能组的变和弦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讲掌握要点:掌握下属功能组的变和弦运用。<br/>  第12周 第十一讲 第二十九章 持续音<br/>  1、持续音的功能<br/>  2、持续音的开始与结束<br/>  3、持续音的和声<br/>  4、主持续音<br/>  5、属持续音<br/>  6、主、属双持续音与音形化写法<br/>  第三十章 远关系转调(上)<br/>  1、到远关系调的逐步转调方法<br/>  (1)二级与三级关系调中共同和弦的数量<br/>  (2)逐步转调<br/>  (3)中介和弦与中间调的选择<br/>  (4)持续音与转调应用的实例分析<br/>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掌握持续音的应用与到远关系调的逐步转调方法。<br/>  第13周 第十二讲   第三十章 远关系转调(下)<br/>  2、到三级关系调的快速转调方法<br/>  (1)利用和声调式从大调开始的转调<br/>  (2)利用和声调式从小调开始的转调<br/>  3、到四级关系的转调<br/>  4、远关系转调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掌握到三级关系调的快速转调方法。<br/>  第14周 第十三讲  第三十一章 交替大小调体系及交替大小调的降VI级三和弦<br/>  1、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和弦<br/>  2、降VI级三和弦的引入与和声进行<br/>  3、同主音小大调的交替和弦<br/>  4、交替调式中的主和弦<br/>  5、交替调式中的副属和弦<br/>  6、新的和声进行<br/>  7、平行调式的关系<br/>  第三十二章 经过交替大小调和弦及那不勒斯和弦的转调<br/>  1、经过交替大小调和弦的转调<br/>  2、经过那不勒斯和弦的转调<br/>  3、经过交替大小调和弦及那不勒斯和弦的转调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掌握降VI级三和弦与经过交替大小调和弦及那不勒斯和弦的<br/>  转调方法。<br/>  第15周 第十四讲   第三十三章  经过同主音主和弦的转调<br/>  1、引入同主音和弦的方法<br/>  2、经过同主音和弦的转调<br/>  第三十四章 转调模进<br/>  1、模进音组的结构<br/>  2、模进音组之间调的关系<br/>  3、模进的结构<br/>  4、模进的应用范围<br/>  5、经过同主音主和弦的转调应用实例分析<br/>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掌握经过同主音主和弦的转调与转调模进的方法。<br/>  第16周 第十五讲 第三十五章 等和弦转调(上)<br/>  1、经过减七和弦的等和弦转调<br/>  (1)等和弦转调中等和弦的结构变化与根音变化<br/>  (2)等和弦既是共同和弦又是转调和弦<br/>  (3)减七和弦等和弦转调的多种可能性<br/>  (4)减七和弦等和弦转调的引入<br/>  (5)减七和弦到后调时的解决<br/>  (6)对音乐作品中减七和弦等和弦转调的分析方法<br/>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掌握经过减七和弦的等和弦转调的方法。<br/>  第17周 第十八讲  第三十五章 等和弦转调(下)<br/>  2、 经过属七和弦的等和弦转调<br/>  (1)属七和弦在转调中的等和弦变换<br/>  (2)在写作中属七和弦等和弦转调的运用方法<br/>  (3)对音乐作品中属七和弦等和弦转调的分析方法<br/>  3、经过增三和弦的等和弦转调<br/>  第三十六章 和声的调性布局<br/>  1、调性发展的开始部分<br/>  2、调性的连接部分<br/>  3、中间部分的调性安排<br/>  4、中间部分调性布局的一般规律<br/>  5、调性布局的结尾部分<br/>  6、和声综合分析<br/>  第十七讲掌握要点:掌握经过属七和弦的等和弦转调的方法。<br/>  第18周   期末复习</p><br/><br/><br/><br/><br/><br/><p><b>《钢琴教学法》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3201;10013304<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时数:28;36<br/>学分数:2;2<br/>教 材:《钢琴教学法》带百生 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br/>一 《钢琴教学法》的性质与任务<br/>《钢琴教学法》是研究钢琴教学的理论,属分科教学法,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所揭示的是钢琴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它的任务是研究隶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等问题,以及钢琴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琴、练琴的同时学会怎样教琴,掌握和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br/>二 《钢琴教学法》的基本内容<br/>(一)知识部分<br/>1、了解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及钢琴教学对钢琴教师的要求。<br/>2、熟悉钢琴教学基本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基本教材的内容。<br/>3、掌握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系列基础知识。<br/>4、了解各类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要求。<br/>5、了解钢琴练习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br/>(二)能力部分<br/>1、掌握和运用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br/>2、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教学、应用教材的能力。<br/>3、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的能力。<br/>4、在钢琴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形式和方法的能力。<br/>三 钢琴基础知识教学<br/>1、钢琴的构造和性能(1课时)。<br/>2、外国钢琴音乐的发展(1课时)。<br/>3、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1课时)<br/>4、钢琴指法的分类与设计(2课时)。<br/>5、钢琴踏板的原理与运用(2课时)。<br/>四 钢琴演奏技术与运用 <br/>1、手指的独立、灵活与均匀(2课时)。<br/>2、手腕、手臂的运用(2课时)。<br/>3、歌唱性旋律的弹奏(2课时)。<br/>4、八度、和弦的弹奏(2课时)。<br/>5、双音技术与训练(2课时)。<br/>6、大跳、震音及装饰音(2课时)。<br/>五 钢琴教学法的教学<br/>1、钢琴练习的形式与步骤(2课时)。<br/>2、读谱、视奏和背谱(2课时)。<br/>3、五指练习和音阶、琶音、和弦的练习法(2课时)。<br/>4、技术难点练习法(2课时)。<br/>5、复调作品练习法(2课时)。<br/>6、音乐作品艺术处理的常用方法(2课时)。<br/>六 钢琴伴奏法的教学<br/>1、钢琴伴奏的训练重点(2课时)。<br/>2、与表演者的合作步骤(2课时)。 </p><p></p><p></p><p></p><p></p><p></p><p><b>《合唱指挥》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2003;10012104;10012205<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36;36;36<br/>学 分 数:2;2;2<br/>教 材:《合唱、指挥知识》文思隆 编 西南师大出版社<br/>参 考 书:《合唱》陈万桢 陈弃疾 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br/>《合唱学》马革顺 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br/>一、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br/>合唱指挥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演唱多声部合唱曲的能力,并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和训练方法。为今后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和开展合唱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br/>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br/>本课程力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教学。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得教学方式。同时注意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r/>三、教学形式:采用集体教学形式<br/>四、学习时间与考核方式:<br/>本课程开三学期,总学时为104学时,一、二学期为考查,第三学期为考试。<br/>五、教学内容:<br/>本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合唱指挥基本知识、合唱训练法、合唱歌曲与舞台艺术实践。<br/>第一学期:<br/>一、 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br/>二、 合唱训练法及合唱练声曲(音准、节奏)<br/>三、 关于合唱艺术的协调、平衡、统一。 <br/>四、 指挥法与合唱的指挥艺术<br/>五、 艺术歌曲演唱<br/>六、 欣赏合唱歌曲VCD等音像资料</p><p>第二学期:<br/>一、 合唱艺术表现的四种手段<br/>二、 合唱的共鸣<br/>三、 合唱的艺术处理<br/>四、 合唱的情感表达与歌曲的统一<br/>五、 合唱的舞台表演艺术与舞台实践<br/>六、 无伴奏合唱与声音的色彩变化<br/>七、 各种风格合唱歌曲的学习与艺术处理<br/>第三学期:<br/>一、 无伴奏合唱训练与听觉训练<br/>二、 欣赏合唱音乐会音像资料<br/>三、 合唱歌曲的艺术处理<br/>四、 举办合唱音乐会<br/>五、 合唱艺术的舞台实践<br/>以上是本课程三学期的教学大纲,属于试行阶段。</p><p></p><p></p><p></p><p></p><p></p><p></p><p></p><p><b>《电脑音乐基础》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4205<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时数:16<br/>学分数:1<br/>教材: 《电脑作曲与编曲》方志宁 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br/>参考书:《硬盘录音手册》 小川睦太 编 北京威翔音像出版社<br/>《电脑midi系统与多媒体音乐制作》谷勇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br/>《电脑音乐基础》是音乐系第五学期的选修课程,教授的音乐软件为挪威Musicator公司和我国中音公司联合出版的Musicator3.0(中国版)专业音乐软件,"电脑音乐基础"课主要讲授该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和一些基础的电脑音乐的知识,为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Musicator3.0(中国版)专业音乐软件制作音乐作品。 <br/>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br/>1、 本课程以课堂教授与实践操作教学为主; <br/>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制作,积极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学习问题; <br/>3、 每门课程考试前,让学生自己选择编; <br/>4、 考试方式为电脑音乐软件操作; <br/>5、 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10学分。 <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第1周 第一讲 快速入门之一 <br/>1. 选择MIDI设备 <br/>2. 校准音频设备 <br/>3. 播放演示曲 <br/>4. 选择同步源 <br/>5. 创建用户配置 <br/>6. 使用标尺 <br/>7. 移到乐曲中某一位置 <br/>8. 在总体窗口(OverView)中创建和管理声部 <br/>9. 用鼠标输入音符 <br/>10. 在卷廉窗(Roll View)中输入音符 <br/>11. 分步输入音符 <br/>12. 实时录音 <br/>13. 在乐谱(Notatiew)中编辑音符 <br/>14. 编辑卷廉窗口(Roll View)中的音符 <br/>15. 在事件列表(Event List)中编辑音符 <br/>第2周 第二讲 快速入门之二 <br/>1. 编辑大段乐曲 <br/>2. 让乐谱更整洁 <br/>3. 设置拍号和调号 <br/>4. 输入歌词和符号 <br/>5. 为声部分配音色 <br/>6. 使用自动调音台 <br/>7. 调整乐谱及声部格式 <br/>8. 将乐谱导出到其他格式 <br/>9. 调节谱系间距 <br/>10. 音频录音设置 <br/>11. 设置音频输入/输出电平 <br/>12. 录音新的音频声部 <br/>在音频列表中管理音频声部 <br/>第3周 第三讲 总体窗口(OverView)中声部列表的屏幕布局 <br/>1. 选取屏幕设置 <br/>2. 定义屏幕设置 <br/>3. 声部处理 <br/>4. 创建声部 <br/>5. 为声部命名 <br/>6. 选定声部 <br/>7. 移动声部 <br/>8. 隐藏声部 <br/>9. 显现隐藏声部 <br/>10. 删除声部 <br/>第4周 第四讲 总体窗口(OverView)中声部列表的屏幕布局 <br/>1. 重排声部列表中各参数的位置 <br/>2. 声部列表中的鼠标右键菜单 <br/>总体窗口(OverView)中段落的屏幕布局 <br/>1. 段落 <br/>2. 缩放按钮 <br/>3. 视听.小节和段落模式选择按钮 <br/>4. 放音位置标记和编辑位置标记 <br/>5. 鼠标位置指示 <br/>6. 对齐方式选择 <br/>7. 标记 <br/>8. 反复界限 <br/>9. 插入/穿出标记 <br/>10. 段落显示中的鼠标右键菜单 <br/>第5周 第五讲 编辑声部列表 <br/>1. 用电脑键盘编辑声部列表 <br/>2. 用鼠标编辑参数值 <br/>3. 改变声部名称为声部分配乐器 <br/>4. 改变声部的哑音/独奏状态 <br/>5. 改变声部的音量.声响.混响.合唱或变化效果 <br/>6. 声部移调 <br/>7. 改变声部的输出通道 <br/>第6周 第六讲 在段落显示中编辑 <br/>1. 在段落模式下选取 <br/>2. 在小节模式下选取 <br/>3. 在总体窗口(OverView)中复制和剪切 <br/>4. 在段落显示中拖放 <br/>5. 处理 <br/>6. 在总体窗口(OverView)中粘贴 <br/>第7周 第七讲 制谱--使用乐谱窗口(Notation) <br/>1. 乐谱工具条 <br/>调节显示的小节数及显示方式 <br/>在当前谱系中添加和减少小节 <br/>2. 标尺 <br/>在声部间移动标尺 <br/>在小节间移动标尺 <br/>在谱页间移动标尺 <br/>移动位置标记 <br/>选择预置刻度 <br/>定义用户刻度 <br/>第8周 第八讲 用鼠标输入音符 <br/>1. 输入和弦 <br/>2. 添加临时升降符号 <br/>3. 改变鼠标输入力度值 <br/>4. 播放所做的变化 <br/>第9周 第九讲 用MIDI键盘分步录音 <br/>1. 分步录入音符 <br/>2. 步进 <br/>3. 加长音符时值 <br/>4. 超过音符当前时值 <br/>5. 在分步录音时设置固定力度 <br/>6. 分布录入和弦标记 <br/>7. 设置缺省和弦高度 <br/>8. 自己定义和弦 <br/>9. 删除已有的和弦 <br/>10. 分布录入简化乐谱 </p><p>第10周 第十讲 音符的移动和复制 <br/>1. 拖放操作 <br/>2. 拖动超过当前小节 <br/>3. 添加临时升降号 <br/>4. 删除乐曲 <br/>在乐谱窗口中用编辑菜单来剪切、复制和粘贴音符细节工具 <br/>1. 一般装饰音 <br/>2. 制作单倚音 <br/>3. 制作复倚音 <br/>4. 制作和弦装饰音 <br/>5. 简化乐谱 <br/>6. 翻转符杆朝向 <br/>7. 交替连接符尾 <br/>8. 除去连杆 <br/>9. 调节符杆长度 <br/>10. 给音符加演奏记号 <br/>11. 等音变化 <br/>12. 手工连音 <br/>13. 合并连音 <br/>第11周 第十一讲 不完全小节 <br/>1. 创建不完全小节 <br/>2. 除去不完全小节 <br/>3. 在不完全小节中改变符杆连接 <br/>音符处理 <br/>1. 将不想要的音符合并为一个 <br/>2. 除去不想要的休止符 <br/>3. 再次量化音符 <br/>谱行声部 <br/>1. 打开谱行声部工具盒 <br/>2. 用指定的谱行声部输入音符 <br/>3. 分开谱行声部 <br/>4. 分配给指定谱行声部 <br/>5. 将几个谱行声部合成一个 <br/>6. 移动谱行声部 <br/>第12周 第十二讲 冲调音符间距.休止符 <br/>1. 打开符号工具条 <br/>2. 关闭工具条 <br/>3. 插入符号 <br/>4. 选定符号 <br/>5. 移动符号 <br/>6. 剪切.复制.删除和粘贴符号 <br/>符号工具条 <br/>1. 插入高音谱号或低音谱号 <br/>2. 插入中音谱号或次中音谱号 <br/>3. 插入八度记号 <br/>强弱子工具条 <br/>1. 插入强弱记号 <br/>2. 插入渐强或减弱 <br/>第13周 第十二讲 插入其它记号 <br/>1. 延长和呼吸记号 <br/>2. 弓法标记和演奏记号 <br/>3. 琶音和颤音.踏板记号 <br/>4. 画音符连线 <br/>5. 插入小节线记号 <br/>6. 插入反复开始和反复终止符号 <br/>7. 插入文字反复和全程文字 <br/>8. 插入终止记号 <br/>9. 插入分节符号 <br/>10. 插入和编辑歌词 <br/>11. 编辑六线谱 <br/>12. 谱行连接 <br/>第14周 第十四讲 MIDI事件窗口 <br/>1. 时间列表的窗口布局 <br/>2. 事件列表中的列 <br/>3. 改变事件列表外观 <br/>4. 在事件列表中选择事件 <br/>5. 编辑事件列表中的数据 <br/>第15周 第十五讲 卷廉窗口(Roll View) <br/>1. 卷廉窗口(Roll View)布局 <br/>2. 改变卷廉谱中的定位格 <br/>3. 移动分隔条 <br/>4. 在卷廉谱中选择音符 <br/>5. 在卷廉谱中拖放鼠标 <br/>6. 在卷廉谱中编辑音符长短 <br/>7. 在卷廉谱中输入音符 <br/>第16周 第十六讲 控制器窗口 <br/>1. 在控制器窗口中选择控制器 <br/>2. 在控制器窗口中画出控制器 <br/>3. 控制器窗口中的乐器变化 <br/>4. 控制器窗口中的力度 <br/>5. 控制器窗口中的速度 <br/>6. 控制器窗口中的弯音 <br/>7. 处理控制器 <br/>第17周 第十七讲 波形窗口(Wave View) <br/>1. 波形窗口的布局 <br/>2. 在波形浏览中缩放和移动 <br/>3. 选择区段标记区间 <br/>4. 分开区段 <br/>5. 视听波形使乐曲速度与波形一致 <br/>6. 改变增益/正规化 <br/>7. 淡化/交越淡化 <br/>8. 将标记的区间存为区段 <br/>9. 播放标定区间 <br/>第18周 第十八讲 音频列表 <br/>1. 音频列表布局 <br/>2. 将区段从音频列表移到乐曲中 <br/>3. 将外部波形文件引入乐曲 <br/>4. 改变区段起点和终点 <br/>5. 除去乐曲中不用的区段 <br/>6. 区段改名 <br/>补充: <br/>放音、录音和MIDI文件; <br/>主菜单和工具条; <br/></p><p></p><p></p><p></p><p></p><p></p><p></p><p></p><p><b>《声乐教学法》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3401;10013504<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28;36<br/>学 分 数:2;2<br/>教 材:《声乐教育手册》徐 朗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br/>参 考 书:《声乐教学论》 西南师大出版社<br/>一、《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科程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的能力。<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br/>1、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认真学习中、外优秀声乐文化;不断总结经验,为发展我国声乐艺术做出贡献。<br/>2、贯彻思想性、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中外声乐作品作为教材。对声乐技术的新成果,在教学中要积极而稳妥地加以引进。 <br/>3、尽可能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努力加强艺术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br/>4、教学采用大班课的形式,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或声乐的专题欣赏学习等。<br/>三、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br/>每周授课两学时,一学期共计26学时。<br/>教学内容:<br/>1.《声乐发展简史》及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历史状况。(2学时)<br/>2.《声乐流派的特点》(2学时)<br/>3.人声的分类和歌唱器官(1学时)<br/>歌唱的姿势及实践训练(1学时)<br/>4.发声的三要素及实践训练(2学时)<br/>1. 歌唱中的平衡及实践训练(2学时)<br/>2. 纠正提喉的方法及实践训练。(2学时)<br/>3. 声音的高位置及实践训练。(2学时)<br/>4. 歌唱中常见的发声主病及其纠正方法(2学时)<br/>5. 如何解决好歌唱中的语言及歌唱语言的处理吐字的问题(2学时)<br/>6. 如何掌握运用各种声乐表现技巧处理歌曲(2学时)<br/>7. 声乐艺术的再创造(2学时)<br/>8. 如何克服声乐表演时的恐惧心理及实践训练(2学时)<br/>9. 如何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2学时)</p><p></p><p></p><p></p><p></p><p></p><p></p><p></p><p></p><p></p><p></p><p></p><p><b>《声乐》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0802;10010903;10011004<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18;18;18<br/>学 分 数:1;1;1<br/>教 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罗宪君 李滨荪 徐朗 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br/>《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罗宪君 李滨荪 徐朗 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br/>参 考 书:<br/>一、说明<br/>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及本地区、本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制定的。<br/>课程性质地位: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基础技能课,是必修课。<br/>课程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真善美的高雅道德情操,培养人们的坚强意志,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并促使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相互协作、相互鼓励和充满自信。<br/>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分组教学<br/>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每学期170学时,一学年340学时,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开。<br/>所用教材:1、《声乐教学曲选》中、外作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俞子正,2000年5月<br/>2、《声乐曲选集》中、个作品,主编: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86年12月<br/>二、讲授部分<br/>绪论<br/>[目的要求]:声乐的呼吸<br/>[教学内容]:声乐呼吸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呼、吸气方法。<br/>第一章 发声基本技能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br/>[教学内容]:发声练习;布置歌曲《长城谣》、《太阳出来喜洋洋》、《摇篮曲》等并进行艺术处理<br/>第二章 发声基本技能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声情并茂演唱歌曲<br/>[教学内容]:发声练习,布置歌曲《槐花几时开》、《送我一枝玫瑰花》、《草原之夜》、《红梅赞》等并进行艺术处理<br/>第三章 基本呼吸、声情并茂演唱歌曲<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发声练习,练唱歌曲《思恋》、《把我的奶名儿叫》、《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妈妈教我一支歌》等,进行艺术处理。<br/>第四章  声情并茂演唱歌曲<br/>[目的要求]:掌握基本发声技能,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我爱你塞北的雪》、《燕子》、《多情的土地》、《我和我的祖国》<br/>第五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春天来了》、《高天流云》、《党啊,亲爱的妈妈》<br/>第六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公仆赞》、《秋天,中国在收获》、《中国大舞台》、《难忘今宵》<br/>第七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 <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拉网小调》、《英雄赞歌》、《鸽子》、《春天年年到人间》、《圣母颂》等<br/>第八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北方的星》、《不要责备我吧妈妈》、《野玫瑰》、《负心人》<br/>第九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阿里路亚》、《我亲爱的》、《西班牙女郎》<br/>第十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我爱你中华》、《我爱你中国》<br/>第十一章 歌曲艺术处理<br/>[目的要求]:做好呼吸练习,完整完成歌曲<br/>[教学内容]:基本发声练习,练唱歌曲《共和国之恋》、《故乡是北京》、《满江红》、《摇篮曲》</p><p></p><p></p><p></p><p></p><p></p><p></p><p></p><p></p><p></p><p><b>《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2305;10012406<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时数:32;16<br/>学分数:2;2<br/>教材:《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冯德钢 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br/>《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br/>参考书:《钢琴即兴伴奏》孙维权 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br/>一、教学目的和任务:<br/>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实用价值很高,它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看谱即兴配编和声、伴奏音型和快速转换调式调性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边弹、边唱的能力。<br/>二、教学原则和方法:<br/>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把和声学知识、钢琴课知识,直接运用到歌曲即兴伴奏中去。<br/>2、通过学习,使学生手、脑、耳、脚、嘴,全身并用的能力,互相协调的综合能力。<br/>3、使学生一专多能,突出师范性,使学生拿到一首歌能独立的即兴伴奏出来。<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br/>本课程设在第三学年,每周2课时,共计28周,授课24周,复习4周。 <br/>第一学期<br/>第一周 绪论<br/>1、关于歌曲钢琴即兴伴奏<br/>2、记谱、读谱与指法<br/>3、和弦标记与和声的实际应用<br/>第二周 绪论<br/>1、伴奏音型与伴奏织体<br/>2、关于即兴伴奏的演奏环节<br/>第三周 第一章 大调正和弦及其初步应用<br/>正和弦的基本概念<br/>大调正和弦的和声连接<br/>第四周 第一章 大调正和弦及其初步应用<br/>正和弦的实际应用<br/>简易伴奏织体的三种类型<br/>第五周 第二章 小调正和弦及其初步应用<br/>小调正和弦的和声连接<br/>小调正和弦的实际应用<br/>第六周 第三章 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和声的布局与终止式 <br/>大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br/>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br/>第七周 第三章 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和声的布局与终止式<br/>大调正和弦连接的进一步练习<br/>和声的布局与终止式<br/>第八周 第四章 更多的和弦材料<br/>大调式与小调式中的副和弦<br/>大调式与小调式中的副属和弦<br/>第九周 第四章 更多的和弦材料<br/>大小调式的交替<br/>大调式中的变音和弦<br/>第十周 第五章 歌曲的体裁与结构及其相关问题<br/>歌曲的体裁与即兴伴奏的关系<br/>歌曲的体裁与即兴伴奏的关系<br/>第十一周 第五章 歌曲的体裁与结构及其相关问题<br/>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br/>乐句长音或休止处的伴奏处理 <br/>即兴伴奏中的旋律表现手法<br/>第十二周 第六章 儿童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儿童歌曲及其即兴伴奏概述<br/>进行曲类型儿童歌曲的常用伴奏手法与应用实例<br/>第十三周 第六章 儿童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活泼类型儿童歌曲的常用伴奏手法与应用实例<br/>抒情类型儿童歌曲的常用伴奏手法与应用实例<br/>第十四周 第七章 进行曲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进行曲歌曲及其即兴伴奏概述<br/>进行曲歌曲中抒情段落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br/>第十五周 第七章 进行曲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步伐类型进行曲歌曲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br/>"军鼓"类型进行曲歌曲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 <br/>第十六周 第八章 舞蹈类型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舞蹈类型歌曲及其即兴伴奏概述<br/>圆舞曲类型歌曲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br/>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br/>第二学期<br/>第一周 第九章 抒情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较为平和淡雅的抒情歌曲及其即兴伴奏概述<br/>"竖琴"式伴奏音型的练习与应用实例<br/>第二周 第九章 抒情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练习与应用实例<br/>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练习与应用实例<br/>第三周 第十章 中国民族调式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民族调式歌曲及其即兴伴奏概述<br/>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练习与应用实例<br/>第四周 第十章 中国民族调式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 <br/>宫调式、羽调式歌曲伴奏中的和声应用<br/>只调式歌曲中的和声伴奏<br/>第五周 第十一章 舞蹈类型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四二拍类型歌曲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br/>具有鲜明节奏特征的歌曲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br/>第六周 第十二章 抒情性通俗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抒情通俗歌曲及其即兴伴奏概述<br/>加音和弦的练习与应用实例<br/>第七周 第十二章 抒情性通俗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此类歌曲伴奏的常用伴奏音型与应用实例<br/>此类歌曲伴奏的常用节奏手法练习与应用实例<br/>第八周 第十二章 抒情性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br/>双手合作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练习与应用实例<br/>综合性音型的练习与应用实例</p><p></p><p></p><p></p><p></p><p></p><p></p><p></p><p></p><p></p><p></p><p><b>《钢琴》教学大纲</b></p><p>课程编号:10011102;10011203;10011304<br/>适用专业:音乐教育<br/>学时数:18;18;18<br/>学分数:1;1;1<br/>教材:《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西南师大出版社<br/>《哈农钢琴练指法》 西南师大出版社<br/>《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西南师大出版社<br/>《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 西南师大出版社<br/>《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 西南师大出版社<br/>《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 西南师大出版社<br/>《小奏鸣曲集》 西南师大出版社<br/>《高师钢琴基础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1-4<br/>一、课程性质与目的:<br/>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技能课,其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钢琴课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钢琴伴奏技巧的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有关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全面提高音乐素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运用自如。<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br/>(一)教学原则:<br/>1、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总结钢琴音乐艺术三百年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钢琴教材之长,借鉴了国外现代钢琴教学的先进经验,并密切联系我国钢琴的教学实践。 <br/>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br/>3、提倡任课老师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并随着学科和自身的发展,阐述新的观点和见解,探索更有限的教学方法。<br/>(二)教学方式与考核:<br/>1、本课程以个别课授课方式为主,配合乐谱的练习。<br/>2、每周安排2学时的小组课,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网络钢琴教学。<br/>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面对面和学生交流,随时更正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正确示范引导。<br/>4、考试方式为面试演奏。<br/>5、本课程为4学期,共80周,授课64周,复习16周。<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br/>教学进度以单元安排,每单元四周。<br/>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基本练习、哈农指法练习、<br/>练习曲、钢琴基础教程。<br/>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br/>第一单元(1-4周)<br/>哈农:1-2条<br/>练习曲:拜尔1-44条<br/>钢基:打夯歌、内蒙民歌、劳动小唱<br/>第二单元(5-8周)<br/>基本练习:大小调音阶琶音C,a<br/>哈农:3-4条<br/>练习曲:拜尔45-60条<br/>钢基:捷克民歌、北风吹、嘎达梅林<br/>第三单元(9-12周)<br/>基本练习:G,e<br/>哈农:5-6条<br/>练习曲:拜尔61-76条<br/>钢基:乌克兰民歌、依拉拉、湖上天鹅<br/>第四单元(13-16周)<br/>基本练习:F,d<br/>哈农:7-8条<br/>练习曲:拜尔77-96条<br/>钢基:小丑、西藏民歌、钟声<br/>考试辅导(17-20周)</p><p>第一学年第二学期<br/>第一单元(1-4周)<br/>基本练习:D,b<br/>哈农:9-10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599 11-25条<br/>钢基:香滨、牧马童之歌、信天游<br/>第二单元(5-8周)<br/>基本练习:降B,g<br/>哈农:11-12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599 26-45条<br/>钢基:风笛舞曲、苏格兰舞、天真烂漫<br/>第三单元(9-12周)<br/>基本练习:A,#f<br/>哈农:13-14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599 46-61条<br/>钢基:保卫黄河、土耳其进行曲、弦子舞<br/>第四单元(13-16周)<br/>基本练习:降E,c<br/>哈农:15-16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599 62-72条<br/>钢基:可爱的家、浏阳河、绿袖子<br/>考试辅导(17-20)周<br/>第二学年第一学期<br/>第一单元(1-4周)<br/>基本练习:E,#c<br/>哈农:17-18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599 73-85条<br/>钢基:士兵进行曲、抒情曲、南泥湾<br/>第二单元(5-8周)<br/>基本练习:降A,f<br/>哈农:19-20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599 86-100条<br/>钢基:小奏鸣曲、舞曲、盼红军<br/>第三单元(9-12周)<br/>基本练习:B,#g<br/>哈农:21-22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849 1-4条<br/>钢基:回旋曲、再会、花鼓<br/>第四单元(13-16周)<br/>基本练习:降D,降b<br/>哈农:23-24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849 5-8条<br/>钢基:小奏鸣曲、纺织歌、北风吹<br/>考试辅导(17-20周)<br/>第二学年第二学期<br/>第一单元(1-4周)<br/>基本练习:降G,降e<br/>哈农:25-26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849 9-12条<br/>钢基:沉思、加伏特舞曲<br/>第二单元(5-8周)<br/>基本练习:复习24个大小调<br/>哈农:27-28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849 13-16条<br/>钢基:舞曲、G大调小步舞曲<br/>第三单元(9-12周)<br/>哈农:29-30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849 17-19条<br/>钢基:小奏鸣曲、二月里来<br/>第四单元(13-16周)<br/>哈农:31-32条<br/>练习曲:车尔尼 作品849 20-21条<br/>钢基:大八板、威尼斯船歌<br/>考试辅导(17-20周)<br/>总之,由于学生进校程度各不相同,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还需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增加一些基本教材以外的内容来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更多的中外钢琴作品和方法技巧。</p></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3 17:10:32编辑过]

ludwig 发表于 2004-11-2 23:57:00

<p><font size="3"><b>《电脑音乐基础》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0014205</font></p><p><font size="3">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font></p><p><font size="3">学时数:16</font></p><p><font size="3">学分数:1</font></p><p><font size="3">教材: 《电脑作曲与编曲》方志宁 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font></p><p><font size="3">参考书:《硬盘录音手册》 小川睦太 编 北京威翔音像出版社</font></p><p><font size="3">《电脑midi系统与多媒体音乐制作》谷勇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ont></p><p><font size="3">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br/>《电脑音乐基础》是音乐系第五学期的选修课程,教授的音乐软件为挪威Musicator公司和我国中音公司联合出版的Musicator3.0(中国版)专业音乐软件,"电脑音乐基础"课主要讲授该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和一些基础的电脑音乐的知识,为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Musicator3.0(中国版)专业音乐软件制作音乐作品。 <br/>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br/>1、 本课程以课堂教授与实践操作教学为主; <br/>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制作,积极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学习问题; <br/>3、 每门课程考试前,让学生自己选择编; <br/>4、 考试方式为电脑音乐软件操作; <br/>5、 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10学分。 <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第1周 第一讲 快速入门之一 <br/>1. 选择MIDI设备 <br/>2. 校准音频设备 <br/>3. 播放演示曲 <br/>4. 选择同步源 <br/>5. 创建用户配置 <br/>6. 使用标尺 <br/>7. 移到乐曲中某一位置 <br/>8. 在总体窗口(OverView)中创建和管理声部 <br/>9. 用鼠标输入音符 <br/>10. 在卷廉窗(Roll View)中输入音符 <br/>11. 分步输入音符 <br/>12. 实时录音 <br/>13. 在乐谱(Notatiew)中编辑音符 <br/>14. 编辑卷廉窗口(Roll View)中的音符 <br/>15. 在事件列表(Event List)中编辑音符 <br/>第2周 第二讲 快速入门之二 <br/>1. 编辑大段乐曲 <br/>2. 让乐谱更整洁 <br/>3. 设置拍号和调号 <br/>4. 输入歌词和符号 <br/>5. 为声部分配音色 <br/>6. 使用自动调音台 <br/>7. 调整乐谱及声部格式 <br/>8. 将乐谱导出到其他格式 <br/>9. 调节谱系间距 <br/>10. 音频录音设置 <br/>11. 设置音频输入/输出电平 <br/>12. 录音新的音频声部 <br/>在音频列表中管理音频声部 <br/>第3周 第三讲 总体窗口(OverView)中声部列表的屏幕布局 <br/>1. 选取屏幕设置 <br/>2. 定义屏幕设置 <br/>3. 声部处理 <br/>4. 创建声部 <br/>5. 为声部命名 <br/>6. 选定声部 <br/>7. 移动声部 <br/>8. 隐藏声部 <br/>9. 显现隐藏声部 <br/>10. 删除声部 <br/>第4周 第四讲 总体窗口(OverView)中声部列表的屏幕布局 <br/>1. 重排声部列表中各参数的位置 <br/>2. 声部列表中的鼠标右键菜单 <br/>总体窗口(OverView)中段落的屏幕布局 <br/>1. 段落 <br/>2. 缩放按钮 <br/>3. 视听.小节和段落模式选择按钮 <br/>4. 放音位置标记和编辑位置标记 <br/>5. 鼠标位置指示 <br/>6. 对齐方式选择 <br/>7. 标记 <br/>8. 反复界限 <br/>9. 插入/穿出标记 <br/>10. 段落显示中的鼠标右键菜单 <br/>第5周 第五讲 编辑声部列表 <br/>1. 用电脑键盘编辑声部列表 <br/>2. 用鼠标编辑参数值 <br/>3. 改变声部名称为声部分配乐器 <br/>4. 改变声部的哑音/独奏状态 <br/>5. 改变声部的音量.声响.混响.合唱或变化效果 <br/>6. 声部移调 <br/>7. 改变声部的输出通道 <br/>第6周 第六讲 在段落显示中编辑 <br/>1. 在段落模式下选取 <br/>2. 在小节模式下选取 <br/>3. 在总体窗口(OverView)中复制和剪切 <br/>4. 在段落显示中拖放 <br/>5. 处理 <br/>6. 在总体窗口(OverView)中粘贴 <br/>第7周 第七讲 制谱--使用乐谱窗口(Notation) <br/>1. 乐谱工具条 <br/>调节显示的小节数及显示方式 <br/>在当前谱系中添加和减少小节 <br/>2. 标尺 <br/>在声部间移动标尺 <br/>在小节间移动标尺 <br/>在谱页间移动标尺 <br/>移动位置标记 <br/>选择预置刻度 <br/>定义用户刻度 <br/>第8周 第八讲 用鼠标输入音符 <br/>1. 输入和弦 <br/>2. 添加临时升降符号 <br/>3. 改变鼠标输入力度值 <br/>4. 播放所做的变化 <br/>第9周 第九讲 用MIDI键盘分步录音 <br/>1. 分步录入音符 <br/>2. 步进 <br/>3. 加长音符时值 <br/>4. 超过音符当前时值 <br/>5. 在分步录音时设置固定力度 <br/>6. 分布录入和弦标记 <br/>7. 设置缺省和弦高度 <br/>8. 自己定义和弦 <br/>9. 删除已有的和弦 <br/>10. 分布录入简化乐谱 </font></p><p><font size="3">第10周 第十讲 音符的移动和复制 <br/>1. 拖放操作 <br/>2. 拖动超过当前小节 <br/>3. 添加临时升降号 <br/>4. 删除乐曲 <br/>在乐谱窗口中用编辑菜单来剪切、复制和粘贴音符细节工具 <br/>1. 一般装饰音 <br/>2. 制作单倚音 <br/>3. 制作复倚音 <br/>4. 制作和弦装饰音 <br/>5. 简化乐谱 <br/>6. 翻转符杆朝向 <br/>7. 交替连接符尾 <br/>8. 除去连杆 <br/>9. 调节符杆长度 <br/>10. 给音符加演奏记号 <br/>11. 等音变化 <br/>12. 手工连音 <br/>13. 合并连音 <br/>第11周 第十一讲 不完全小节 <br/>1. 创建不完全小节 <br/>2. 除去不完全小节 <br/>3. 在不完全小节中改变符杆连接 <br/>音符处理 <br/>1. 将不想要的音符合并为一个 <br/>2. 除去不想要的休止符 <br/>3. 再次量化音符 <br/>谱行声部 <br/>1. 打开谱行声部工具盒 <br/>2. 用指定的谱行声部输入音符 <br/>3. 分开谱行声部 <br/>4. 分配给指定谱行声部 <br/>5. 将几个谱行声部合成一个 <br/>6. 移动谱行声部 <br/>第12周 第十二讲 冲调音符间距.休止符 <br/>1. 打开符号工具条 <br/>2. 关闭工具条 <br/>3. 插入符号 <br/>4. 选定符号 <br/>5. 移动符号 <br/>6. 剪切.复制.删除和粘贴符号 <br/>符号工具条 <br/>1. 插入高音谱号或低音谱号 <br/>2. 插入中音谱号或次中音谱号 <br/>3. 插入八度记号 <br/>强弱子工具条 <br/>1. 插入强弱记号 <br/>2. 插入渐强或减弱 <br/>第13周 第十二讲 插入其它记号 <br/>1. 延长和呼吸记号 <br/>2. 弓法标记和演奏记号 <br/>3. 琶音和颤音.踏板记号 <br/>4. 画音符连线 <br/>5. 插入小节线记号 <br/>6. 插入反复开始和反复终止符号 <br/>7. 插入文字反复和全程文字 <br/>8. 插入终止记号 <br/>9. 插入分节符号 <br/>10. 插入和编辑歌词 <br/>11. 编辑六线谱 <br/>12. 谱行连接 <br/>第14周 第十四讲 MIDI事件窗口 <br/>1. 时间列表的窗口布局 <br/>2. 事件列表中的列 <br/>3. 改变事件列表外观 <br/>4. 在事件列表中选择事件 <br/>5. 编辑事件列表中的数据 <br/>第15周 第十五讲 卷廉窗口(Roll View) <br/>1. 卷廉窗口(Roll View)布局 <br/>2. 改变卷廉谱中的定位格 <br/>3. 移动分隔条 <br/>4. 在卷廉谱中选择音符 <br/>5. 在卷廉谱中拖放鼠标 <br/>6. 在卷廉谱中编辑音符长短 <br/>7. 在卷廉谱中输入音符 <br/>第16周 第十六讲 控制器窗口 <br/>1. 在控制器窗口中选择控制器 <br/>2. 在控制器窗口中画出控制器 <br/>3. 控制器窗口中的乐器变化 <br/>4. 控制器窗口中的力度 <br/>5. 控制器窗口中的速度 <br/>6. 控制器窗口中的弯音 <br/>7. 处理控制器 <br/>第17周 第十七讲 波形窗口(Wave View) <br/>1. 波形窗口的布局 <br/>2. 在波形浏览中缩放和移动 <br/>3. 选择区段标记区间 <br/>4. 分开区段 <br/>5. 视听波形使乐曲速度与波形一致 <br/>6. 改变增益/正规化 <br/>7. 淡化/交越淡化 <br/>8. 将标记的区间存为区段 <br/>9. 播放标定区间 <br/>第18周 第十八讲 音频列表 <br/>1. 音频列表布局 <br/>2. 将区段从音频列表移到乐曲中 <br/>3. 将外部波形文件引入乐曲 <br/>4. 改变区段起点和终点 <br/>5. 除去乐曲中不用的区段 <br/>6. 区段改名 <br/>补充: <br/>放音、录音和MIDI文件; <br/>主菜单和工具条; <br/></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舞蹈》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0011401;10011502<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28;36<br/>学 分 数:2;2<br/>教 材:《舞蹈》吕艺生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br/>参 考 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与教法》潘志涛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罗红岩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一、 教学目的:<br/>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的上肢、下肢与躯干在初步规范的基础上,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并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与旋律中能协调自如的运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中国舞蹈艺术所特有的韵味,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各种舞蹈的不同风格的特点,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舞蹈素材,并学会一些动作的组合方法,进而探索编排舞蹈小节目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投身教育、献身教育的热情。 <br/>二、 教学时间:<br/>本课程开四学期,即两学年。<br/>三、 教学形式:采用课堂集体教学形式<br/>四、 教学内容:<br/>第一学年:形体训练:(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br/>重点难点:舞蹈中的手、脚、头、肩、腿、腰、跳跃训练中的有机结合是重点,因为它不但是单部位的训练,也是相互间的紧密配合,所以在训练时要做到手、脚、头、肩、腿、腰各部委的协调,正确配合,合理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使整个舞姿更加自然优美。<br/>1、身体各部位的形态与位置<br/>2、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br/>a:手臂的训练<br/>b:脚位和脚形的训练<br/>c:头与肩的训练<br/>d:蹲的训练<br/>e:腰的训练<br/>f:腿部的训练<br/>g:跳跃的训练<br/>3、古典舞组合<br/>第二学年:<br/>重点难点:各民族舞蹈风格的把握,及其韵律特点。各类舞蹈动作的名称及表演形式。<br/>1、 藏族舞蹈组合<br/>2、 蒙古舞蹈组合<br/>3、 维族舞蹈组合<br/>4、 东北秧歌<br/>5、 胶州秧歌</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手风琴》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0013605<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16<br/>学 分 数:1<br/>教 材:《车尔尼手风琴练习曲集》 维托尔德 库尔波维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手风琴手指练习》(哈农) 郝丕喜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姜杰手风琴初、中级教程》 姜杰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br/>参 考 书:《中等师范院校手风琴演奏基础训练》(1、2册) <br/>赵家恕 熊成敏 朱珍慧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一、教学性质与目的:<br/>本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选修技能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及表现通过手风琴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手风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提高音乐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br/>(一) 教学原则<br/>1手风琴与钢琴同属键盘乐器,教材选用国内外钢琴权威教材--〈〈车尔尼手风琴练习曲集〉〉。在此又依据手风琴的特色所改编的车尔尼手风琴教材及高师音乐专业手风琴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br/>2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所长联系实际,并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而求的最佳的效果。<br/>(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br/>1本课程的小组方式授课<br/>2教学的整个过程是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随时更正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正确的示范引导。 <br/>3考试方式为面试演奏<br/>三、考试内容与进度<br/>考试进度的单元进行,每单元四周。<br/>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为:练习曲配乐曲来展开。<br/>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br/>第一单元(1-4周)<br/>练习曲 车尔尼1-4条<br/>高师教材,基本练习三首,小摇篮曲、粉刷匠、小圆舞曲、c大调圆舞曲<br/>第二单元(5-8周)<br/>车尔尼练习曲5-8条<br/>姜杰教材、一路平安、a小调练习曲<br/>第三单元(9-12周)<br/>车尔尼练习曲9-12条<br/>高师教材、娃哈哈、小红花、小酸梅果<br/>第四单元(13-16周)<br/>车尔尼练习曲13-16条<br/>姜杰教材、F大调练习曲,墨西哥帽子舞.<br/>考试辅导(17-20周)<br/>第一学年 第二学期<br/>第一单元(1-4周)<br/>基本练习 双手C G大小调练习<br/>车尔尼练习20--23条<br/>姜杰教材,皇帝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br/>第二单元(5-8周)<br/>车尔尼练习曲23--28条<br/>姜杰教材、啄木鸟 西班牙女郎<br/>第三单元(9-12周)<br/>基本练习双手音阶DEA大小调练习<br/>车尔尼教材二册1--2条<br/>姜杰教材 跳舞波尔卡 凯旋进行曲<br/>第四单元(13-16周)<br/>基本练习双手音阶F bB bE大小调练习<br/>车尔尼教材 3--4条<br/>姜杰教材、喝吧、喝吧,波尔卡<br/>考试辅导(17-20周)<br/>由于学生进度不同,在教学中还要灵活多变,同时还要因材施教,有目的的增加一些教材的外语内容来促进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和提高本课程的技能和技巧。</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视唱练耳》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0010101;10010202;10010303<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28;36;36<br/>学 分 数:2;2;2<br/>教 材:《视唱练耳简明教程》孙虹 范建明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br/>一、教学目的和任务<br/>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基础课程。它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和中学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音乐素质基础。 <br/>任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识谱视唱的能力,初步理解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乐表现的常规,积累音乐语言,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初步掌握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br/>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所必需的视唱、听音等方面的基本技能。<br/>二、学习时间:<br/>本课程与基本乐理及和声学同为音乐专业的基础课,各门课之间关系密切,应安排在同步时间内进行教学,以便相互配合。<br/>本课程开三学期,总授课时为110课时。<br/>三、教学形式:采用集体教学形式<br/>四、教学内容:<br/>包括音高音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感的训练;音程、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构唱、听辨、记忆的训练;一般单声部旋律及简单的二声部旋律片段的听辨记忆训练;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中常用调的视唱;中学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等;<br/>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br/>1、 听觉分析与听写<br/>2、 节拍节奏<br/>3、 首调读谱与视唱<br/>按以下三个学期,将以上三部分教学内容和各方面的综合要求与顺序分述如下:<br/>第一学期:<br/>一、 听觉分析与听写<br/>1、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视唱、听写的基本知识,并使记谱做到规范化。要求熟悉作为表达音乐内容的各音乐要素。(包括曲调、调、调式、节奏、音程、力度、速度等) <br/>2、 音程需掌握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纯一、纯八的旋律、和声音程以及大小三和弦。<br/>二、 节奏节拍:节奏掌握切分音、附点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节拍包括<br/>2/4拍、4/4拍、切分节奏、3/8拍。<br/>三、 视唱: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在以下范围内进行:<br/>1、 以下加一线为do的C、#C、bC、a、#a、ba各调及五声调式。<br/>2、 以第一线为do练习C、G、bG、a、e、be各调<br/>3、 以第一间为do练习C、F、#F、a、d、#d各调<br/>4、 以第四线为do练习C、D、bD、a、b、bb各调<br/>第二学期:<br/>一、 听觉分析与听记:<br/>1、 音程:掌握大小六度音程;<br/>2、 和弦:掌握大小六和弦、四六和弦、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br/>大小正副三和弦及其连接;<br/>3、变化音:变化助音、变化换音、变化经过音;<br/>二、 节奏节拍:<br/>1、 掌握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附点节奏及组合、切分节奏及组合;<br/>2、 掌握2/2拍、2/4拍、3/4拍的听辨;6/8拍子及组合;3/8拍、6/8拍子的听辨;<br/>3/4拍、4/4拍的听辨;2/4拍、4/4拍的听辨<br/>三、 视唱:<br/>1、 以第三线为do练习C、B、bB、a、#g、bg各调;<br/>2、 以第一线为do练习C、E、bE、a、#c、bc各调;<br/>3、 以第二间为do练习C、A、bA、a、#f、f各调;<br/>4、 首调读谱与视唱(变化上下助音、七声调式、变化换音、变化经过音)。</font></p><p><font size="3">第三学期:<br/>一、 听觉分析与听记<br/>1、 音程:掌握增四、减五;大小七度音程<br/>2、 和弦:a、掌握减三和弦、减六、减四六和弦及其连接;<br/>b、属七、属五六和弦及其连接;<br/>3、 调式:a、同宫调式交替和关系大小调交替;<br/>b、转上属调、转下属调;<br/>4、变化音综合练习。<br/>二、 节奏与节拍:<br/>1、 掌握切分节奏及其组合;休止符节奏及其组合;连线节奏及其组合;<br/>2、 掌握9/8拍子;4/4拍子;6/8拍子的听辨;<br/>三、 视唱:<br/>1、 小调降二级 <br/>2、 变化音综合练习<br/>3、 同宫调式交替和关系大小调交替<br/>4、 转上下属调<br/>5、 同主音转调<br/>以上是本课程三学期的教学大纲,是在原四学期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属于试行阶段。</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实用乐理》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0010401;10010502<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28;36<br/>学 分 数:2;2<br/>教 材:《音乐基础理论教程》周复三 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br/>参 考 书:《基本乐科教程 乐理卷》孙从音 马东风 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br/>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br/>本课程是枣庄师专理论课程之一。掌握传统的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甚至音乐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追求,力求达到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br/>经过多年教学,在针对专业、泛专业音乐人才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 <br/>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本课程一改以往乐理教学中以概念为主导的作法,以大量的作品为实例,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详细讲述了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在此我们称其为--《实用乐理》。 <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br/>(一) 教学原则 <br/>本课程以实用为原则,实例化了乐理的概念化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简单易学。 <br/>(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br/>1、 本课程以集体教学讲授为主; <br/>2、 配合以教材的阅读与练习(《基础乐理》及实用乐理软件)辅助。 <br/>3、 在整个教学来往过程中,通过网络,积极回答学员们提出的学习问题。 <br/>4、 每门课程考前由当地认证教室面授辅导。 <br/>5、 考试方式为笔试。 <br/>6、 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5学分。讲授16周,复习1周,考试1周。 <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第1周 第一讲 第一章 记谱法的基础知识 <br/>第一节 五线谱 <br/>第二节 音名 唱名 等音 音的分组 <br/>第三节 谱号 <br/>第一讲掌握要点: <br/>识别五线谱 <br/>了解各种谱号及相关的音名、唱名 <br/>第2周 第二讲 <br/>第四节 谱表 <br/>1、高低音谱表 <br/>2、大谱表的另一种形式 <br/>3、总谱 <br/>第五节 音符及休止符 <br/>1、音符 <br/>2、音符的写法 <br/>3、符尾的写法 <br/>4、附点的写法 <br/>5、休止符及写法 <br/>第二讲掌握要点:识别不同时值的音符、休止符 <br/>第3周 第三讲 第二章 节奏 节拍 <br/>第一节 拍子 <br/>1、拍子的记号 <br/>2、小节、小节线 <br/>3、强拍 弱起 <br/>第二节 拍子的种类 <br/>1、单拍子 <br/>2、复拍子 <br/>3、混合拍子 <br/>4、变拍子 <br/>5、切分 <br/>第三讲掌握要点:拍子的种类与实际作品 <br/>第4周 第四讲 <br/>第三节 节奏记谱法 <br/>1、各种拍子的节奏组合 <br/>2、休止符的组合方法 <br/>3、符杠的连接 <br/>第五周 1、连音符 <br/>2变音记号 <br/>第四讲掌握要点:各种节奏的组合形式 <br/>第6周 第五讲 第三章 音阶 <br/>第一节 大调音阶 <br/>1、升号系列的音阶 <br/>2、降号系列的音阶 <br/>第七周<br/>第一节 小调音阶 <br/>1、 自然小调音阶 <br/>2、 和声小调音阶 <br/>3、 旋律小调音阶 <br/>第五讲掌握要点:音阶的形成及运用 <br/>第8周 第六讲 <br/>第三节 半音阶 <br/>第四节 特殊音阶 <br/>1、 全音音阶 <br/>2、 日本五声音阶 <br/>3、 其它类型的音阶 <br/>掌握要点:其它类型音阶的结构 </font></p><p><font size="3">第9周 第七讲 第四章 调 <br/>第一节 调号 <br/>第十周 第二节 近关系调 <br/>第三节 等音调 <br/>掌握要点:调的构成及关系 <br/>第11周 第八讲 第五章 音程 <br/>第一节 度数 <br/>第二节 种类 <br/>第12周 第三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br/>第四节 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 <br/>掌握要点:音程的构成 <br/>第13周 期中复习 <br/>第14周 第九讲 <br/>第五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br/>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br/>第15周 第七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br/>第八节 等音程 <br/>掌握要点:音程的运用 <br/>第16周总复习<br/>第二学期<br/>第1周 第十讲 <br/>第一节 五声调式的产生 <br/>第二节 六声调式 <br/>第三节 七声调式 <br/>第2周 第四节 同宫系统各调 <br/>第五节 同主音系统各调 <br/>掌握要点:调式的结构及实际作品 <br/>第3周 第十一讲 <br/>第一节 三和弦 <br/>1、 种类 <br/>2、 音阶各音上构成的三和弦 <br/>第4周 第二节 七和弦 <br/>1、 种类 <br/>2、 音阶各音上构成的七和弦 <br/>掌握要点:和弦的构成及性质 <br/>第5周 第十二讲 <br/>第三节 七和弦的解决 <br/>第四节 等和弦 <br/>第6周 第五节 其它和弦及标记 <br/>第六节 字母和弦标记 <br/>掌握要点:和弦的其它表现形式 <br/>第7周 第十三讲 第八章 移调与转调 <br/>第一节 移调的方式 <br/>第二节 移调乐器 <br/>第8周第三节 调式分析 <br/>第四节 转调 <br/>第五节 调式变音及其它 <br/>掌握要点:移调及调式分析 <br/>第9周 第十四讲 <br/>第一节 与速度有关的术语、记号 <br/>第二节 与强弱有关的术语、记号 <br/>第10周第三节 术语、记号中的修饰词 <br/>第四节 速度、强弱变化的术语、记号 <br/>第五节 表达情绪的术语 <br/>掌握要点:音乐记号、术语与作品 <br/>第11周 第十五讲 <br/>第六节 有关演奏法的术语、记号 <br/>第七节 装饰音 <br/>第12周第八节 反复记号 <br/>第九节 省略记号 <br/>掌握要点:音乐记号、术语的运用<br/>第13周 复习<br/>第14周 乐器运用<br/>第15周 考试结业<br/></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中学音乐教学法》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1012905<br/>适用专业:音乐教育<br/>学时数:32<br/>学分数:2<br/>教材:《中学音乐教学法》邵祖亮、徐绪标 上海音乐出版社<br/>一、说 明<br/>l 课程性质地位:《教法课》是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必修课。 <br/>l 课程的教学任务:本课程是以教育心理规律为基础,的教学论基本内容为依据,面向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使学生掌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学科。<br/>l 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音乐基础知识。<br/>掌握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二者关系,上好中学音乐课。<br/>二、讲 授 部 分<br/>绪论<br/>目的要求:中学音乐教学法的性质和教学目的。<br/>教学内容:中学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方法、意义。<br/>第一章<br/>目的要求: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意义和教学大纲。<br/>教学内容: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意义、教学大纲。<br/>第二章<br/>目的要求:音乐教学法原则<br/>音乐教学法原则的意义、概念。<br/>第三章<br/>中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特征与音乐教学主要特点<br/>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br/>第四章<br/>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法。<br/>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基础乐理教学。<br/>第五章<br/>音乐教学的组织工作<br/>音乐教学计划的制作,课堂音乐教学设计<br/>第六章<br/>音乐学习成绩评定与音乐学习能力测量。<br/>音乐学习成绩评定、能力测量。<br/>第七章<br/>课外音乐活动的任务、组织与辅导。<br/>第八章<br/>音乐教师和音乐教学评估<br/>中学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评估要求。<br/>第九章<br/>音乐教学设备与电化教学<br/>音乐教学设备、电化教学简况<br/>第十章<br/>音乐教育实习<br/>教育实习的目的和任务。</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中国近代音乐史》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1011704<br/>适用专业:音乐教育<br/>学时数:36<br/>学分数:2<br/>教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参考书:《学堂乐歌考源》钱仁康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br/>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对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中国人民进行长期艰苦的民主革命过程中各代表性传统音乐发展的主要面貌的介绍,以及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新型音乐文化(特别是各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和音乐创作)的系统介绍,提高学生的历史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认识,以及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 <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br/>(一) 教学原则 <br/>力求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来分析中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各种现象,系统了解各时期中国代表性音乐作品的丰富内含。 <br/>(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br/>1、 本课程课堂讲授为主; <br/>2、 考试方式为笔试; <br/>3、 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讲授16周,复习1周,考试1周。 <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第1周 第一讲 引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概述;新民歌的发展; <br/>说唱音乐的发展(以苏州弹词和京韵大鼓为例); <br/>戏曲音乐的发展(以京剧的形成、发展、改革为例); <br/>民族器乐的发展(古琴、琵琶的不同流派及传谱,早期的乐社); <br/>第一讲掌握的要点: <br/>1. 对这些传统音乐新发展的社会和生活背景的理解; <br/>2. 代表性艺人的贡献和影响。 <br/>第2周 第二讲 西洋音乐文化的传人与学堂乐歌 <br/>一、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基督教音乐的传人;军乐队的建立;军歌的编写及传播; <br/>二、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概况;学堂乐歌的基本特点(思想内容、艺术形式); <br/>三、学堂乐歌作者的主要代表--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br/>第二讲掌握要点: <br/>1. 学堂乐歌产生的主要背景及主要目的; <br/>2. 学堂乐歌的主要形式特点; <br/>3. 三位主要代表的不同成就。 <br/>第3周 第三讲 <br/>本世纪上半叶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城市小调的发展; <br/>说唱音乐的发展(河南坠子等北方说唱及苏州弹词的各种流派); <br/>戏曲音乐的发展(地方小戏大量入城--评剧、越剧、楚剧等); <br/>民族器乐的发展(各种民乐社团的建立及活动,阿炳等民间艺人的贡献,以及广东音乐的发展); <br/>第三讲掌握要点: <br/>1. 各种民间音乐进入城市后的变化和逐步走向商业化所发生的正反影响; <br/>2. 苏州弹词流派得到高度发展的社会原因。 </font></p><p><font size="3">第4周 第四讲 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及萧友梅、赵元任等 <br/>一、新型音乐社团的建立和城市音乐生活--北大音乐研究会、中华美育会、大同乐会、国乐改进社等,及其活动; <br/>二、早期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北大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等; <br/>三、新型艺术歌曲的创作与萧友梅、赵元任等人的音乐创作--《问》、《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等; <br/>第四讲掌握要点: <br/>1. 初期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基本体制、教学方针; <br/>2. 赵元任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font></p><p><font size="3">第5周 第五讲 儿童歌舞音乐及黎锦晖,国乐改进及刘天华 <br/>一、儿童歌舞音乐的发展及黎锦晖(儿童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 <br/>二、国乐改进事业的发展及刘天华(刘天华的国乐改进思想及其艺术实践--《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改进操》等) <br/>第五讲掌握要点: <br/>1.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取得了巨大影响的原因; <br/>2. 刘天华"国乐改进"的理想和主要实践。 <br/>第6周 第六讲 工农革命歌曲和根据地的音乐 <br/>一、工农运动中的革命歌曲(《国际歌》的传入、《赤潮曲》、《华沙工人歌》等外国革命歌曲的传播、《国民革命歌》及《工农兵联合起来》等) <br/>二、革命根据地的音乐(根据地的文艺教育机构,根据地的革命歌曲,红军歌曲及东北抗联军中的歌曲) <br/>第六讲掌握要点: <br/>1. 工农革命歌曲和根据地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br/>2. 工农革命歌曲和根据地音乐的不同特色。 <br/>第7周 第七讲 20-30年代的音乐思想、理论研究的发展及王光祈.青主.丰子恺: <br/>一、关于如何建设中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 <br/>二、初期的音乐理论研究(萧友梅的理论研究活动,叶伯和、童斐等人) <br/>三、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对欧洲音乐的全面介绍及对中国音乐的研究和对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 <br/>四、主的音乐理论研究(《乐话》、《音乐通论》等美学论著及各种专题性的评论)及丰子恺的音乐著述 <br/>第七讲掌握要点: <br/>1. 对建设中国新音乐文化的代表性认识; <br/>2. 王光祈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主要成就。 <br/>第8周 第八讲 30年代城市音乐生活及黄自等人的音乐创作 <br/>一、30年代城市音乐生活的概貌(以学生为主的歌咏活动、中外专业音乐家和音乐团体的音乐表演; <br/>二、音乐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逐步普及,专业音乐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 <br/>三、黄自等人的音乐创作(黄自及其创作--《抗敌歌》等合唱作品、《南乡子》等古诗词艺术歌曲及《春思曲》等现代艺术歌曲,清唱剧《长恨歌》等; <br/>四、青主、李维宁、刘雪庵、江定仙等人的创作(《大江东去》、《玉门出塞》、《中国组曲》、《长城谣》、《静境》、《岁月悠悠》等); <br/>第八讲掌握要点: <br/>1. 黄自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br/>2. 30年代中国城市音乐生活的新特点。 <br/>第9周 期中复习 <br/>第10周 第九讲 左翼音乐运动及聂耳、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 <br/>一、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在左翼剧联领导下的各种音乐组织等); <br/>二、聂耳及其音乐创作(《大路歌》、《码头工人》、《毕业歌》、《铁蹄 <br/>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 <br/>三、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及任光、吕骥、张曙等人的创作(《渔光曲》、《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国土》、《日落西山》等); <br/>第九讲掌握要点: <br/>1. 左翼音乐运动和救亡歌咏运动开展的社会原因; <br/>2. 聂耳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成就、和影响。 <br/>第11周 第十讲 抗日民族初期的音乐创作,及贺绿汀等 <br/>一、抗战初期的音乐活动与创作("三厅"的建立和活动,《武装保卫山西》、《歌八百壮士》、《延安颂》等); <br/>二、贺绿汀及其音乐创作(《牧童短笛》、《春天里》、《游击队歌》、《嘉陵江上》、《晚会》等); <br/>第十讲掌握要点: <br/>1. 抗战初期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 <br/>2. 贺绿汀各类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br/>第12周 第十一讲 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br/>一、冼星海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br/>二、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夜半歌声》、《游击军》、《黄河大合唱》等); <br/>第十一讲掌握要点: <br/>1. 冼星海各类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br/>2.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具体分析。 <br/>第13周 第十二讲 沦陷区的音乐生活及江文也等人的音乐创作 <br/>一、沦陷区的音乐生活(东北、华北、华东等沦陷区各种音乐机构及其活动); <br/>二、江文也及其音乐创作(《台湾舞曲》、《生番四曲》、《北京万华集》等); <br/>第十二讲掌握要点: <br/>1. 江文也的特殊的艺术道路发展; <br/>2. 江文也音乐创作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br/>第14周 第十三讲 40年代国统区音乐生活及音乐创作 <br/>一、40年代国统区的音乐生活和音乐设施(国立音乐院、中华交响乐团、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各"演剧队"、育才学校、"山歌社"等); <br/>二、在坚持抗战和争取民主的斗争中的音乐创作(舒模、费克、宋扬等人); <br/>第十三讲掌握要点: <br/>1. 40年代国统区音乐生活的主要特征; <br/>2. 40年代国统区音乐创作的新特点和新成就。 <br/>第15周 第十四讲 马思聪、谭小麟等人的音乐创作 <br/>一、马思聪及其音乐创作(《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祖国大合唱》等); <br/>二、谭小麟、丁善德等人的音乐创作(《自君之出矣》、《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夜景》等); <br/>第十四讲掌握要点: <br/>1. 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br/>2. 谭小麟等人的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br/>第16周 第十五讲 抗日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生活及音乐创作 <br/>一、抗日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生活的概貌("鲁艺"等音乐机构,民歌演唱及研究等); <br/>二、抗日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创作(李伟、何士德、马可、李劫夫 、徐曙、瞿维、沈亚威等人的创作); <br/>第十五讲掌握要点: <br/>1.抗日民主根据地音乐生活的基本特征; <br/>2.抗日民主根据地音乐创作的新成就。 <br/>第17周 第十六讲 新秧歌运动、秧歌剧和新歌剧的发展 <br/>一、新秧歌运动及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减租会》等); <br/>二、《白毛女》及新歌剧的发展; <br/>三、结束语 <br/>第十六讲掌握要点: <br/>1. 新秧歌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意义; <br/>2. 歌剧《白毛女》的艺术分析和评价。 <br/>第18周 期末复习</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1011603<br/>适用专业:音乐教育<br/>学时数:36<br/>学分数:2<br/>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参考书:《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br/>《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br/>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对中国远古时期至封建社会末期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作有选择的概括阐述;对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音乐品种、作家、作品和成就,作较系统的分析介绍。增长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和认识。 <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br/>(一) 教学原则 <br/>1、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分析、解释和评价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中的现象、问题、特点和成就; <br/>2、吸纳本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于教材之中,对不能成为"定论"的某些意见,视需要作有选择的客观介绍。 <br/>(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br/>1、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br/>2、 考试方式为笔试; <br/>3、 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5学分。讲授16周,复习1周,考试1周。 <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第1周 第一讲 远古、夏、商音乐 <br/>一、 中国古籍记载的音乐起源文字 <br/>二、 历史传说时代的乐舞与乐器 <br/>三、 夏、商乐舞和出土乐器 <br/>第2周 第二讲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一) <br/>一、 周代宫廷礼乐和社会音乐生活 <br/>二、 《诗经》与《楚辞》 <br/>第3周 第三讲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二) <br/>三、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与乐器的八音分类 <br/>四、 乐律科学成就 <br/>五、 音乐思想之争鸣 <br/>第三讲掌握要点: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的历史意义。 <br/>第4周 第四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一) <br/>一、 汉乐府的职责及历史影响 <br/>二、 相和歌与清商大曲 <br/>第四讲掌握要点:汉魏相和歌曲大曲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影响。 <br/>第5周 第五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二) <br/>三、 鼓吹乐的出现与应用 <br/>四、 琴的定型与琴艺的发展 <br/>五、 百戏与歌舞 <br/>第五讲掌握要点: <br/>1、琴的定型和古琴艺术的发展; <br/>2、琴曲《广陵散》赏析。 <br/>第6周 第六讲 隋、唐、五代音乐(一) <br/>一、 民间曲子与声诗 <br/>二、 俗讲变文、民间歌舞 <br/>第7周 第七讲 隋、唐、五代音乐(二) <br/>三、 隋、唐、燕乐和音乐机构 <br/>四、 乐器、器乐和乐谱 <br/>第七讲掌握要点: <br/>1、隋唐燕乐的体制和乐舞; <br/>2、琴曲《离骚》赏析; <br/>3、法曲《霓裳中序.第一》赏析。 <br/>第8周 第八讲 两宋音乐(一) <br/>一、 市民音乐之兴盛--两宋城市音乐活动 <br/>二、 散乐、歌舞与戏剧 <br/>第八讲掌握要点:两宋民间音乐的兴盛。 <br/>9周 期中复习 <br/>第10周 第九讲 第六章 两宋音乐(二) <br/>三、 乐器与器乐 <br/>四、 词乐与文人词乐创作 <br/>五、 音乐理论和音乐文献 <br/>第九讲掌握要点: <br/>1、姜白石的歌曲创作; <br/>2、词曲《扬州慢》、《杏花天影》赏析; <br/>3、琴歌《胡笳十八拍》赏析。 <br/>第11周 第十讲 辽、西夏、金、元音乐(一) <br/>一、 辽大乐与散乐 <br/>二、 西夏音乐 <br/>三、 元宫廷乐舞 <br/>第12周 第十一讲 辽、西夏、金、元音乐(二) <br/>四、 院本、杂剧与南戏 <br/>第十一讲掌握要点: <br/>1、元杂剧和散曲的音乐构成,主要作家与作品; <br/>2、杂剧《窦娥冤.斩窦》、南戏《拜月亭.双拜》赏析。 <br/>第13周 第十二讲 辽、西夏、金、元音乐(三) <br/>五、 民歌、散曲 <br/>六、 乐器与器乐 <br/>第十二讲掌握要点:琵琶古曲《海青拿天鹅》赏析。 <br/>第14周 第十三讲 明、清音乐(一) <br/>一、 民间歌曲:弦索调、小曲、俚曲、岔曲 <br/>二、 说唱音乐:鼓词及大鼓类的发展 <br/>三、 民间歌舞 <br/>第十三讲掌握要点: <br/>1、弹词与鼓词的产生和发展; <br/>2、弹词陈调《林冲踏雪》、俞调《林冲.贞娘自叹》、马调《珍珠塔.看灯》赏析; <br/>3、苏南小曲《山门六喜》、俚曲《磨难曲.玉娥郎.闻唱思家》、道情《板桥道情》赏析。 <br/>第15周 第十四讲 明、清音乐(二) <br/>一、 戏曲声腔之发展 <br/>二、 魏良辅与昆山腔的改革 <br/>三、 明代传奇与清代昆曲 <br/>第十四讲掌握要点: <br/>1、南戏的主要声腔、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br/>2、昆曲《牡丹亭.游园.皂罗袍》赏析。 <br/>第16周 第十五讲 明、清音乐(三) <br/>四、 弋阳腔之流变 <br/>五、 皮簧腔与京剧之形成 <br/>第十五讲掌握要点:皮簧腔与梆子腔的历史发展。 <br/>第17周 第十六讲 明、清音乐(四) <br/>六、 明、清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br/>七、 乐律科学的辉煌成就 <br/>第十六讲掌握要点: <br/>1、明清时期的器乐艺术; <br/>2、中国古代主要的律学成就; <br/>3、琴曲《流水》、琴歌《阳关三叠》赏析; <br/>4、琵琶古曲《霸王卸甲》赏析; <br/>5、陕西鼓乐《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弦索十三套《十六 <br/>板》、十番锣鼓《下西风》赏析。 <br/>第18周 期末复习</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音乐欣赏》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0011801;10011902<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 时 数:28;36<br/>学 分 数:2;2<br/>教 材:《音乐欣赏》 周世斌 编 西南师大出版社<br/>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br/>欣赏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了解作品及作品的作者,及其背景,使学生欣赏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中西方音乐的异同及审美的异同。 <br/>重要的一点是注重实践,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的体会,更多地用于自己的艺术实践当中去。增长他们的审美能力。<br/>二、 教学原则及方法:<br/>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把作品欣赏过程得到的体会,用于艺术实践。<br/>2、 本课程以电化教学为主,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音机、VCD等教具,对学生进行立体化教学。<br/>3、 突出师范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作品分析,并结合作品进行讲解。 <br/>三、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br/>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学程为一学年、二学期。每周授课为二学时。<br/>教学内容 第 一 学 期<br/>第一章:欣赏的基础理论(6课时)<br/>第一节:音乐欣赏的意义<br/>第二节:音乐欣赏的三个层次<br/>第三节:音乐的要素的分析及在作品运用中所起的作用。<br/>第四节:民族器乐的分类、西洋乐队的分类及乐队的编制。<br/>第二章:音乐美学及心理学(6学时)<br/>第一节: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br/>第二节:音乐美学理论基础和方法<br/>1、哲学基础2、心理学方法3、社会学的方法<br/>第三节:对音乐材料的分析<br/>1、 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br/>2、 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br/>3、 音乐形式构成的基本组织依据<br/>第三章:乐器与乐队编制(6学时)<br/>第一节:对民族乐器进行逐个分析<br/>第二节:对西洋乐器进行逐个分析<br/>第三节:对民族乐队的编制进行逐个分析<br/>第四节:对西洋管弦乐的编制进行逐个分析<br/>第四章: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一)(6学时)(独奏部分)<br/>第一节:对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进行欣赏分析<br/>第二节:对二胡独奏曲《光明行》进行欣赏分析<br/>第三节:对笛子独奏曲《姑苏行》进行欣赏分析<br/>第四节:对笛子独奏曲《五梆子》进行欣赏分析<br/>第五节:对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进行欣赏分析<br/>第六节:对琵琶曲《十面埋伏》进行欣赏分析<br/>第五章:民族器乐曲欣赏(二)(6学时)(合奏部分)<br/>第一节:对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分析与欣赏<br/>第二节:对民族管弦乐曲《旭日东升》的分析与欣赏<br/>第三节:对民族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分析与欣赏<br/>第四节:对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的分析与欣赏<br/>第五节: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分析与欣赏<br/>第二学期<br/>第一章:(6学时)<br/>第一节:1、西方音乐史<br/>音乐的起源,格列高丽圣咏<br/>中世纪调式,一首格列高丽曲调<br/>复调音乐的兴起,圣母院乐派<br/>2、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br/>巴罗克时期、交响乐的性质<br/>第二节: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br/>海顿、莫扎特、贝多芬<br/>第三节: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br/>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br/>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br/>第二章(6学时)<br/>第一节:1、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歌剧的性质及组成部分<br/>威尔第、瓦格纳、比才、普契尼,合唱音乐的性质<br/>第二节:二十世纪音乐--印象主义<br/>马勒、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勋伯格<br/>新音乐<br/>第三节:<br/>1、 海顿的G大调《惊愕交响曲》的欣赏与分析<br/>2、 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欣赏与分析<br/>3、 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欣赏与分析<br/>4、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的欣赏与分析<br/>5、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的欣赏与分析<br/>6、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的欣赏与分析<br/>第三章:(6学时)<br/>第一节:<br/>1、 舒曼的《升F大调浪漫曲》的欣赏与分析<br/>2、 肖邦的《降A大调波洛涅兹》的欣赏与分析<br/>3、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的欣赏与分析<br/>4、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欣赏与分析<br/>5、 柴可夫斯基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欣赏与分析<br/>第四章:<br/>第一节:<br/>1、 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的欣赏与分析<br/>2、 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的欣赏与分析 <br/>3、 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的欣赏与分析<br/>4、 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与分析<br/>5、 西贝柳斯的《芬兰颂》的欣赏与分析<br/>6、 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的欣赏与分析<br/>第五章:(6学时)<br/>第一节<br/>1、 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的欣赏与分析<br/>2、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咏叹调的欣赏与分析<br/>3、 比才的歌剧《卡门》的声乐曲目的欣赏与分析<br/>4、 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活》中的咏叹调的欣赏与分析<br/>5、 德彪西的《大海》的欣赏与分析<br/>6、 拉威尔的《圆舞曲》的欣赏与分析<br/>7、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际》的欣赏与分析<br/>8、 勋伯格的《华沙的幸存者》的欣赏与分析</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西洋铜管乐合奏》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1014605<br/>适用专业:音乐教育<br/>学时数:16<br/>学分数:1<br/>教材:《铜管乐世界名曲集》郑路 编著 世界图书出版社<br/>参考书:《铜管乐演奏入门》郑路 编著 青年文艺出版社<br/>一、课程性质与目的<br/>《西洋铜管乐合奏》课程是枣庄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根据当前枣庄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新增设的一门特色课程。本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西洋乐器的基本演奏以及独立组建铜管乐器的能力,以便适应今后工作的需求。<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br/>(一、)教学原则<br/>力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教学,采用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方式,同时注意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r/>(二、)教学方式与考核<br/>1、本课程先采取分组进行训练,即木管组、铜管、打击乐,后进行集体排练的方式<br/>2、该课程的考试采用个别演奏的形式。<br/>3、本课程为一学期,共18周,讲授16周,复习1周,考试1周<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br/>第1周 第一讲 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乐器性能及分组<br/>第三节 木管组(高、中、低音萨克斯)的发音性格、演奏技巧<br/>第2周<br/>第三节 木管组:短笛、长笛、英国管、双簧管的音域、音区发音性格及演奏技巧<br/>第3周<br/>第三节 木管组:小单簧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的音域、音区发音性格及演奏技巧<br/>第4周<br/>第四节 铜管乐器<br/>1、铜管乐器的概述<br/>2、铜管组:圆号、小号、短号的音域、音区发音性格及演奏技巧<br/>第5周<br/>第四节 铜管乐器:中音号、次中音号、上低音号、大号的音域、音区发音性格及演奏技巧<br/>第6周<br/>第五节 打击乐器:小鼓、大鼓、钹、三角铁、铃鼓的记谱、演奏方法及常用鼓谱的奏法<br/>第7周<br/>第六节 管乐队指挥、队列及其他<br/>1、 管乐队指挥的必备条件<br/>2、 不同场合中的乐曲选用原则<br/>3、 队列表演的类型与要点<br/>第8周<br/>第七节 管乐总谱写作的基本格式<br/>第9周<br/>第八节 排练铜管合奏曲《歌唱祖国》<br/>第10周<br/>排练铜管合奏曲《歌唱祖国》<br/>第11周<br/>排练铜管合奏曲《歌唱祖国》<br/>第12周<br/>第九节:排练铜管合奏曲《欢乐颂》<br/>第13周<br/>第九节:排练铜管合奏曲《欢乐颂》<br/>第14周<br/>第十节:排练铜管合奏曲《拉德茨基进行曲》<br/>第15周<br/>第十节:排练铜管合奏曲《拉德茨基进行曲》<br/>第16周<br/>第十节:排练铜管合奏曲《拉德茨基进行曲》<br/>第17周<br/>第十节:排练铜管合奏曲《拉德茨基进行曲》<br/>第18周<br/>复习所演奏的曲目</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b>《西方音乐史》教学大纲</b></font></p><p><font size="3">课程编号:11011704<br/>适用专业:音乐系音乐教育<br/>学时数:36<br/>学分数:2<br/>教 材:《欧洲音乐史》张洪岛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br/>参考书:《西方音乐史》格劳特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br/>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br/>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西方音乐(主要指欧美各国专业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历史(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除外)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的演变及其深层的文化、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质。 <br/>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br/>(一) 教学原则 <br/>1、 努力将西方音乐放在西方的历史与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认识,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原则,同时,也要对国外音乐史研究与教学中的一些方法论和最近成果进行介绍。 <br/>2、 注重对史料的介绍与研究,并努力在此基础上,对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些主要问题尽可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br/>3、 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鼓励学生以熟悉作品的实际音响和乐谱、辨识作品的风格特征作为进一步理解西方音乐史的起点和依据。 <br/>(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br/>1、 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 <br/>2、考试方式为笔试; <br/>3、 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讲授16周,复习1周,考试1周。 <br/>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br/>第1周 第一讲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 <br/>概述,音乐在古希腊社会中的地位,古希腊的音乐思想、音乐理论和音乐风格,古罗马的音乐,早期基督教会的音乐。 <br/>第一讲掌握要点: 古希腊的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 <br/>第2周 第二讲 中世纪早期--圣咏与世俗音乐 <br/>概述,圣咏的传播,教会仪式与音乐,圣咏的后期发展,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圣咏的实例分析,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和器乐。 <br/>第二讲掌握要点:中世纪圣咏与世俗歌曲在风格特征上的对照 <br/>第3周 第三讲 从复调的产生到13世纪 <br/>概述,最初的复调--奥尔加农,11世纪的奥尔加农,12世纪上半叶的复调中心,巴黎圣母院复调,经文歌,有量记谱法。 <br/>第三讲掌握要点:复调的开端及其早期发展 <br/>第4周 第四讲 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 <br/>概述,音乐的世俗化与"新艺术","新艺术"的技术特征,《弗威尔的故事》,马绍的生平与创作,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 <br/>第四讲掌握要点:"新艺术"时期法国音乐的新特征 <br/>第5周 第五讲 文艺复兴早期--勃艮第乐派 <br/>概述,15世纪初英国音乐的影响,勃艮第乐派。 <br/>第五讲掌握要点: <br/>1. 人文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影响 <br/>2. 杜费的音乐风格 <br/>第6周 第六讲 佛兰德乐派 <br/>概述,奥克冈,若斯堪,拉索。 <br/>第六讲掌握要点:若斯堪及文艺复兴盛期的音乐 <br/>第7周 第七讲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晚期的音乐 <br/>概述,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对应宗教改革"的音乐,意大利牧歌,法国、英国和德国的世俗歌曲,威尼斯乐派,器乐的发展。 <br/>第七讲掌握要点: <br/>1. 宗教改革与"对应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 <br/>2. 意大利牧歌 <br/>第8周 第八讲 巴罗克早期-歌剧和其它声乐体裁 <br/>概述,巴罗克音乐的一般特点,早期歌剧,17世纪后半叶的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 <br/>第八讲掌握要点: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 <br/>第9周 期中复习 <br/>第10周 第九讲 巴罗克时期的器乐 <br/>概述,键盘音乐(管风琴、古钢琴),器乐合奏的音乐(奏鸣曲、组曲、协奏曲)。 <br/>第九讲掌握要点: <br/>1. 17世纪后半叶的18世纪初的器乐体裁 <br/>2. 科雷利的音乐风格 <br/>第11周 第十讲 晚期巴罗克的大师 <br/>概述,拉莫,斯卡拉第,亨德尔,巴赫。 <br/>第十讲掌握要点:巴赫与亨德尔的生平、音乐风格和主要作品,以及他们的历史意义。 <br/>第12周 第十一讲 古典主义早期的歌剧和器乐 <br/>概述,前古典主义的三种风格,前古典主义时期的器乐和歌剧。 <br/>第十一讲掌握要点: <br/>1. 奏鸣曲与交响曲的发展 <br/>2.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br/>第13周 第十二讲 维也纳古典乐派 <br/>概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br/>第十二讲掌握要点: <br/>1. 以海顿和莫扎特为代表的最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 <br/>2. 贝多芬的中期创作及其对浪漫主义音乐的预示 <br/>第14周 第十三讲 浪漫主义--早期与中期 <br/>概述,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 <br/>第十三讲掌握要点: <br/>1. 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br/>2. 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发展 <br/>3.艺术歌曲与钢琴音乐的发展 <br/>第15周 第十四讲 19世纪的歌剧 <br/>概述,法国歌剧,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 <br/>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发展线索 <br/>第16周 第十五讲 民族乐派 <br/>概述,挪威,捷克,俄罗斯。 <br/>第十五讲掌握要点: <br/>1. 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主要成就 <br/>2.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与创作 <br/>第17周 第十六讲 通往20世纪的桥梁 <br/>概述,晚期浪漫主义,印象主义音乐。 <br/>第十六讲掌握要点:德彪西的风格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br/>第18周 期末复习</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3 17:12:10编辑过]

hnsdlyt 发表于 2004-11-10 12:11:00

<P>谢谢搂主如此慷慨的奉献!!</P><P>万分感谢!!</P>

地瓜 发表于 2004-11-17 21:29:00

有没有&lt;民族民间音乐概论&gt;的教学大纲??

安拉小王妃 发表于 2004-11-28 15:13:00

好贴,顶

luchen-bird 发表于 2004-12-11 12:04:00

请问您有表演系的声乐教学大纲吗?

双双 发表于 2005-1-14 11:44:00

真全呀!谢谢楼主!

sisi4411 发表于 2005-2-15 16:00:00

为什么没有《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和《音乐美学》得教学大纲?

bing0824 发表于 2005-2-25 10:37:00

<P>花了很多时间了吧,真的好感谢啊!</P>

jinhuaxhl 发表于 2005-5-25 15:29:00

谢谢了!

ludwig 发表于 2005-9-25 23:43:00

<P 36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曲式与<B>作品分析</B><B>》教学大纲</B></P>
<P 28pt"><FONT size=3> </FONT></P>
<P 28pt; LINE-HEIGHT: 150%">“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音乐作品分析”——Form即“曲式”。在音乐中曲式意味着易于理解的形式,和其它艺术中的形式一样。曲式的基本要素是:(1)重复,(2)变奏,(3)对比。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分析”,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分析”以及曲式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分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P>
<P -27.75pt; LINE-HEIGHT: 150%">一、学习目的</P>
<P 8.25pt; LINE-HEIGHT: 150%">通过“音乐作品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1.       对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一般特点,乐节,乐句,乐段,调性,以及变化音有一定的分析能力。</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2.       掌握单二部曲式的构成,类型以及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3.       掌握单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4.       掌握复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5.       基本掌握回旋曲式的构成与类型。</P>
<P -27.75pt; LINE-HEIGHT: 150%">二、教学形式及学习时间:</P>
<P -6.75pt; TEXT-INDENT: 0cm; LINE-HEIGHT: 150%">1.本课程采用课堂集体授课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课外小组互相学习,自习等形式。本课程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学期授课每周2节,自习4节。</P>
<P -27.75pt; TEXT-INDENT: 0cm; LINE-HEIGHT: 150%">三、教学内容及进度:</P>
<P -27.7pt; TEXT-INDENT: 28pt; LINE-HEIGHT: 150%">本课程采用五线谱教学,同时必须听取大量的音响资料。</P>
<P -6.75pt; LINE-HEIGHT: 150%">1.对于曲式结构的学习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P>
<P -6.75pt; LINE-HEIGHT: 150%">2.对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动机,乐汇,乐节,乐句,乐段作详细的讲解。</P>
<P -6.75pt; LINE-HEIGHT: 150%">3.讲解单主题的单二部曲式,对比主题单二部曲式,再现部,以及应用。</P>
<P -6.75pt; LINE-HEIGHT: 150%">4.讲解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中部,连接部以及再现部。</P>
<P -6.75pt; LINE-HEIGHT: 150%">5.讲解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中部,插部,以及再现部。</P>
<P -6.75pt; LINE-HEIGHT: 150%">6.讲解单主题的回旋曲式,对比主题的回旋曲式,以及应用与实例分析。</P>
<P -27.75pt; LINE-HEIGHT: 150%">四、教学方法与原则:</P>
<P 150%">本课程本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浅而深的教学原则,注重概念理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采用模仿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听取大量音响资料,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同时,又能表现音乐创造音乐。</P>
<P -27.75pt; LINE-HEIGHT: 150%">五、评价:</P>
<P 34pt; TEXT-INDENT: -19.8pt; LINE-HEIGHT: 150%">1.      作业:每次授课都有课堂分析练习和课后分析练习;课堂分析练习当堂个别抽查并评分,当堂解答;课后作业下堂课收齐批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P>
<P 34pt; TEXT-INDENT: -19.8pt; LINE-HEIGHT: 150%">2.      试:内容根据教学进度而定,采用笔试并采用一百分制,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P>
<P -27.75pt; LINE-HEIGHT: 150%">六、要求,内容:</P>
<P -27.7pt; TEXT-INDENT: 28pt; LINE-HEIGHT: 150%">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分析出较为简单的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以及回旋曲式;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用方法。</P>
<P -27.75pt; LINE-HEIGHT: 150%">七、教材</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a)       主要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P>
<P 14.25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b)      参考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P>

ludwig 发表于 2005-9-25 23:46:00

<P center" align=center><B>《歌曲作法》教学大纲</B></P>
<P> </P>
<P 150%"><B>一、教学目的与要求</B></P>
<P 150%">    本课程是我院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作曲基础技术理论必修课之一。是根据我国艺术类师范专业的教学要求,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一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开设的。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课程。</P>
<P 150%">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趣味、内容与形式、风格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歌曲的基础写作语言和技巧,较熟练地掌握小型声乐作品的各种结构、旋律、节奏、发展手法、词曲结合、调式运用等写作手法及其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并能为分析中大型声乐作品、从事中大型声乐作品的理论研究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音乐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P>
<P 150%"><B>二、教学形式与方法。</B></P>
<P 150%">    1.授课形式:</P>
<P 150%">    本课程采用课堂集体授课为主,小组辅导为辅的授课形式,每周两个学时。并适当采用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小组辅导课形式,特别是对程度较低的学生,每两周一学时对其作业进行当面讲评。每两周一次课后练习。</P>
<P 150%">   2.教材选用:</P>
<P 150%">    本课程的教材,选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歌曲作法教程》作者:严华生。(并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关书籍作为补充教材)。选用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1—4册及国内外其他一些通俗的、民间的优秀声乐作品作为分析谱例。</P>
<P 150%"><B>三、教学内容与进度</B></P>
<P 150%">    本课程学习为一个学年,在第五学期开课、第六学期未结束。全学年为28周,其中,第五学期为12周、第六学期为16周。</P>
<P 150%">    以讲授小型的通俗性声乐作品写作技术为主,并相应地介绍一些一般性、艺术性的中。小型声乐作品的作曲技巧。</P>
<P 150%">    在授课过程中,以简练、实用为原则,力求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典型性与规范性;并将声乐作品的基本写作规律、作曲技巧、歌曲分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P>
<P 150%">    具体内容与教学进度如下:</P>
<P 150%">                         <B> </B><B>第一学期:2 6学时</B></P>
<P 150%">绪论:</P>
<P 150%">    1.歌曲的艺术形式。</P>
<P 150%">    2.如何掌握作曲理论知识与技能。</P>
<P 150%">    3.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P>
<P 150%">第一章:节奏、节拍、节奏元素及节奏型与运用</P>
<P 150%">第二章:调式简介及运用</P>
<P 150%">    1.调式类别、2.大小调式旋律特点与写作、3.五声调式旋律特点与写作、</P>
<P 150%">    4.调式转换、5.调式变音的运用。</P>
<P 150%">第三章:旋律及旋律的写法</P>
<P 150%">    1.旋律在音乐中的地位及特点</P>
<P 150%">    2.旋律的基本形态</P>
<P 150%">    3.主题音乐的写作</P>
<P 150%">    4.旋律发展手法</P>
<P 150%">    5.单乐段旋律的写作</P>
<P 150%">第四章:曲式结构</P>
<P 150%">    第一节:乐段结构</P>
<P 150%">    1.两句体</P>
<P 150%">    2.三句体</P>
<P 150%">    3.四句体</P>
<P 150%">    4.五、六句体</P>
<P 150%">    5.多句体</P>
<P 150%">                      <B>   </B><B>第二学期:32学时</B></P>
<P 150%">    第二节:单二部曲式</P>
<P 150%">    1.A段的特点</P>
<P 150%">    2.不同程度对比的B段</P>
<P 150%">    3.再现与不再现的单二部曲式</P>
<P 150%">    第三节:单三部曲式</P>
<P 150%">    1.不同程度对比的中间段</P>
<P 150%">    2.再现(A B A)与不再现(A B C)的单三部曲式</P>
<P 150%">    第四节:多段体结构</P>
<P 150%">第五章:旋律与歌词的结合</P>
<P 150%">    一.歌词情绪与旋律</P>
<P 150%">    二.歌词节奏与旋律</P>
<P 150%">    三.歌词声韵与旋律</P>
<P 150%">    四.词曲结合中的艺术性手法</P>
<P 150%">第六章: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P>
<P 150%">    一.酝酿</P>
<P 150%">    二.乐曲开头、发展、高潮、结尾</P>
<P 150%">    三.前奏、间奏、尾声</P>
<P 150%">    四.修改</P>
<P 150%">第七章:如何学习、运用民间音乐语言进行歌曲写作</P>
<P 150%">    一.民歌改编</P>
<P 150%">    二.对原素材作较大的加工发展</P>
<P 150%">    三.善于抓住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能创造性运用</P>

ludwig 发表于 2005-9-25 23:47:00

<STRONG>《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表演专业)</STRONG>                  
<P 150%">    《民族民间音乐》按照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四类体载和样式概括地论述了它们的历史源流、歌种、曲种、乐种和剧种,以及它们的艺术特点和形态学特征,具体如下:</P>
<P 150%">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学生</P>
<P 150%">学时:一年(每周2节)</P>
<P 150%">教学内容:</P>
<P 28pt; LINE-HEIGHT: 150%">①民间歌曲,主要歌种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包括200余首各地区不同种类民歌;</P>
<P 28pt; LINE-HEIGHT: 150%">②说唱音乐,主要曲种为天津时调,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单弦牌子曲、河南坠子、京韵大鼓、四川金钱板、苏州弹词;</P>
<P 28pt; LINE-HEIGHT: 150%">③民族器乐,乐器主要介绍吹奏乐器笛子、管子、唢呐、笙、巴乌、埙、箫;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京胡、板胡、马头琴、坠胡、椰胡、四胡;弹弦乐器古琴、古筝、琵琶、三弦、扬琴、阮柳琴、弹布尔、冬不拉;打击乐器编钟、云锣、手鼓。乐种主要介绍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演奏形式为独奏、合奏、齐奏、重奏、协奏。</P>
<P 28pt; LINE-HEIGHT: 150%">④戏曲音乐,主要剧种为京剧、粤剧、豫剧、昆曲、河南曲剧、黄梅戏;越剧、花鼓戏、吕剧、晋剧、河北梆子、秦腔、迷胡。</P>
<P 150%">教学要求: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民乐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意识;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各类音乐内容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尤其是民间歌曲的演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民族民音乐的喜爱;掌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方法。</P>
<P 150%">教学形式和方法:集体课,课堂讲授。</P>
<P 150%">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面试)。</P>
<P 150%">教材:《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肖常纬著)。</P>
<P 150%">参考教材:</P>
<P 150%">1、《民族音乐概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辽音乐研究所编)。</P>
<P 150%">2、《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悙编)。</P>
<P 150%">3、《民族音乐基础教程》(冯步岭著)。</P>

怡静 发表于 2005-10-15 21:17:00

感谢楼主,真是太好了!

吴弋平 发表于 2005-11-10 17:21:00

感谢楼主,真是太好了!以后我要多来这里看看啦

dabai66 发表于 2005-12-29 16:36:00

<P>有没有《音乐美学》以及《艺术概论》的??</P>
<P>谢谢楼主啦!</P>

lde110 发表于 2006-1-18 11:08:00

感谢!

易木 发表于 2007-3-30 06:59:00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zhuyuanyuan 发表于 2007-7-12 11:33:00

<p>好棒!!!!!</p>

可成 发表于 2007-8-25 23:21:00

辛苦了

小六 发表于 2007-11-12 20:49:00

艺术概论

huang0702 发表于 2008-2-28 11:18:00

非常感谢楼主这么无私的精神!

fenglailiao 发表于 2008-3-15 22:06:00

<p>好多啊,哈哈</p><p>可惜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包括课时数)</p><p>相信这是很多懒人们很需要的东东,也是大纲主要的东东</p><p></p>

艺儿 发表于 2010-2-23 16:1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吴弋平</i>在2005-11-10 17:21:00的发言:</b><br/>感谢楼主,真是太好了!以后我要多来这里看看啦</div><p>太帅了</p>

艺儿 发表于 2010-2-23 16:1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吴弋平</i>在2005-11-10 17:21:00的发言:</b><br/>感谢楼主,真是太好了!以后我要多来这里看看啦</div><p>太帅了</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院系教学大纲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