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来也 发表于 2008-9-1 21:48:00

◆◇◆◇论《野狼》吴小敏◆◇◆◇

<p>http://www.56.com/n_v140_/c27_/3_/22_/wyip108_/sc_119289170820_/629000_/0_/21061398.swf</p><p>好文不敢独享,感谢吴老师的好文章,请看帖后有特别大收获的朋友一定要记得帮我记帖啊(老马)</p><p><font face="黑体" size="5"><br/>
                        <font color="#ff0000">《葫芦丝音乐中的一匹“狼”》</font></font></p><p>                                                          ——论《野狼》在葫芦丝艺术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p><p>                                                                         吴小敏</p><p><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 size="5">引言</font></p><p>2007年8月,来自上海的音乐老师赵洪啸先生以自己创作并演奏的《野狼》征服了所有评委,获得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北京2008年全国葫芦丝邀请赛金奖”。在高手如云的全国器乐大赛中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并连续三年摘下四个金奖(2005、2006年云南音协主办的“中国-昆明全国葫芦丝巴乌邀请赛”,2006、2007中国民族管弦乐会主办的“北京-全国葫芦丝邀请赛”), 赵先生恐怕是国内第一人。</p><p>本文试图在分析《野狼》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葫芦丝艺术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p><p><br/>
        </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66" size="5">一《野狼》作者其人</font></p><p>与身穿绚丽民族服装的其他参赛选手相比,健硕阳光的赵先生似乎显得有些“另类”——光头、T恤、短裤加大皮鞋,胸前挂着他自制的小陶笛。</p><p>赵洪啸先生(下简称“赵先生”)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先后在武汉、珠海、上海等地从事音乐制作</p><p>和音乐教育工作,现任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站长、华东师大艺术学院客座教师、上海教育科学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兼职研究员。赵先生创建并维护的“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网站<a href="http://www.hongxiao.com/">www.hongxiao.com</a>”,是目前国内建站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网站,获得多项教育创新奖。赵先生在音乐教育界首创“音乐自由教学法”,得到各地一线音乐教师的相应和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赵先生连续四年发起并组织音乐教师网友们利用暑期到各地贫困山区进行自费的支教活动,有着良好的社会反响。</p><p>赵先生勤于实践和研究,思维敏捷,创新求变,历年发表论文、音乐作品数十篇。赵先生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以及论文写作常常“不按规矩出牌”(网友语),是一个有着文学、音乐等艺术天赋和强烈社会责任心的被人们称为“奇才”的“精灵”。</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33" size="5">二《野狼》的创作历程</font></p><p>《野狼》是赵先生厚积薄发的结果。他熟悉中西多种乐器,能够制作并演奏笛子、葫芦丝、巴乌、陶笛、排箫、竹埙和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乐器。缘于对葫芦丝巴乌的深入研究、对音乐创作的激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赵先生在葫芦丝巴乌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上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得到了民乐前辈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肯定和尊重。</p><p>作为《野狼》2007年面世之前的铺垫,赵先生先创作了一系列钢琴、吉他、陶笛、葫芦丝巴乌等音乐作品:《六弦上的水墨》(吉他写意)、《风中的精灵》(钢琴小品)、《气息》(钢琴小品)、《裂》(数码音乐)、《冷月》(吉他弹唱)、《雾锁草原》(巴乌)、《哥哥,我的鞋子湿了》(巴乌)、《风叶恋》(葫芦丝)等。</p><p>这些音乐作品已经凸现出赵先生独特的个性——例如吉他曲《六弦上的水墨》“黑白灰的调子,表现水墨渗透宣纸的水印感觉:梦幻般的精灵来到水墨画中,进取中带有淡泊,祥和中带有忧伤,平淡中带有色彩……”钢琴小品《气息》“表现柔情的思绪,一种梦幻般的遐想,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愫。”他创作的巴乌独奏《哥哥,我的鞋子湿了》是根据土家族素材创作的,这首曾获得2005年全国葫芦丝巴乌邀请赛金奖的巴乌独奏曲俏皮诙谐,清新活泼,演奏中使用了大量半音、花舌与气息大幅度变化的技巧;赵先生创作并演奏的葫芦丝独奏曲《风叶恋》获得2006年全国邀请赛金奖。《风叶恋》给人的感觉是玉树临池,冰清玉洁,略含伤感却无郁闷之气:“各色的风和各色的叶在唱着各自不同的生命恋曲,叶能感受风的抚慰和温馨,叶能感受风的温情呼唤,然而叶却只能留守枝头无奈地看着风的拂过和离去。风是永恒的,叶也因为再生而永恒。天地万物,无生不灭;天地万物,也生生不息。”该曲演奏中首次使用了作者独创的</p><p>“碎音”技巧,后在《野狼》曲中多次运用。《风叶恋》 的创作,就乐曲的结构、手法和意境,可以隐约看出《野狼》的影子。 </p><p>2006年暑期,赵先生在赴云南绥江县支教的旅途中阅读了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并深受感悟,萌生了要创作一首以野狼为主题的葫芦丝作品的冲动,以历史长河中野狼的兴衰为主线,表现人与自然、生与死的深刻内涵。经过一年时间的构思和创作,《野狼》终于在赵先生奔赴北京葫芦丝赛场的路途上基本完成,在没有写出乐谱的情况下,在赛场上清奏了全曲,获得评委和选手们的高度评价。</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33" size="5">三《野狼》面世的背景</font></p><p>每一部经典音乐作品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野狼》也不例外。</p><p>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民族音乐迎来了百花齐放春天,葫芦丝、巴乌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不少民族音乐艺术家把葫芦丝、巴乌引上了舞台,录制了音像制品。流传甚广的有《芦笙恋歌》(雷振邦)、《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金色的牧场》(王铁锤)、《迎春》(何维青)、《金色的孔雀》(于天佑、胡运籍)、《节日歌舞》(陆春龄)、《牧歌》(李镇)、《春到草原》(严铁明)、《渔歌》(严铁明)、《欢乐的泼水节》(周成龙、张祖豫)、《竹楼情歌》(李海鹰)、《竹林深处》(杨正玺、龚全国)、《勐养江畔》(哏德全)、《赶摆》(尹懋全、哏德全)、《版纳之夜》(曹鹏举)、《阿昌情深》(林荣昌)、(《傣寨情歌》(王次恒)、《茶歌》(王厚臣)、《追鱼》(宇向清)等。</p><p>近年,葫芦丝巴乌音乐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有更多的民族音乐艺术家在国内外表演葫芦丝、巴乌。中央民族乐团笛子首席王次恒先生在欧洲、台湾演奏葫芦丝受到热烈欢迎,“女子十二乐坊”和一些乐团在国内外的演出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葫芦丝。</p><p>2004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辑出版了《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上下卷)与示范光盘。2005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编辑出版了《巴乌葫芦丝考级教材》。全国的葫芦丝教材出版物、音像制品计有数十种之多。</p><p>2005年6月22日,成立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员迅速扩展到数千人。自2006年3月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了多期葫芦丝巴乌指导教师培训班与演奏艺术提高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火种”、骨干。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还成功组织了2005年、2006年、2007年全国性的葫芦丝巴乌大赛,特别支持了2007年10月举办的中国.德宏首届葫芦丝文化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副会长张殿英等多次亲临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指导培训、观摩全国邀请赛。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王铁锤、副会长兼秘书长何维青、副会长于天佑、王次恒、副秘书长王朔等既当组织者又任培训师,为葫芦丝巴乌音乐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付出了大量心血。各地学习葫芦丝巴乌掀起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热潮,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学生人手一支葫芦丝的景象。社会艺术考级报考葫芦丝巴乌专业的逐年增多,水平明显提高。在每年举办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大型国际乐器展中,葫芦丝巴乌等民族乐器占据了不少的展位,热闹非凡,成交量喜人。</p><p>全国各地的一些省市相继成立了葫芦丝巴乌爱好者协会,兴办了葫芦丝巴乌艺术网站,涌现了一大批葫芦丝巴乌艺术界知名人士,如云南的哏德全、李春华、杨声、陈先亮、湖南的李志华、西安的王厚臣和张安平、上海的赵洪啸、南京的谭军、黑龙江的贾洪斌、北京的张京军、天津的王泽云、广西的马振荣……等等。</p><p>近年,音乐家们创作了一批葫芦丝音乐新作品,引起积极反响的有《蓝色的香巴拉》、《雪莲花开》、《打跳欢歌》、《灞柳情》、《风叶恋》等。其中《灞柳情》被誉为“葫芦丝音乐中的《江河水》”。</p><p>如此优良的氛围为更高层次的葫芦丝巴乌音乐新作品的面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艺术基础。值得注意的还有更深层面的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重大课题摆在了所有愿意认真思考的人们面前。这也许就是激发赵先生创作《野狼》的动因。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反应的长篇小说《狼图腾》起到了“引线”的作用。</p><p>没有对人与自然的关注,没有对生命的严肃思考,没有过人的胆略和深厚的专业功力,再优秀的作曲家也难以写出寓意深刻的音乐作品来。</p><p>由此可见,《野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p><p></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66" size="5">四 对《野狼》曲谱的分析</font></p><p>1乐曲主题</p><p>《野狼》主题深刻,意图用葫芦丝表现“人与自然、生与死”的重大主题,赞美了大草原的辽阔壮丽;表达了对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的控诉和忧患;呼唤良知、呼唤对大自然和所有生灵的尊重;抒发了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热炽衷肠。</p><p>2曲式结构</p><p>和以往的葫芦丝音乐作品相比较,《野狼》篇幅宏大,层次鲜明,结构严谨,说“鸿篇巨制”并不过分。乐曲采用多段体曲式结构。全曲(清奏)10分35秒,分6个段落,另有引子和尾声,共273小节。乐曲按情节发展以陈述方式铺开,按照不同的音画场景层层递进,起承转合衔接流畅,首尾呼应,浑然天成。</p><p>3音乐特点</p><p>宏观审视,《野狼》通篇是为音画方式的大写意,浓墨重彩,刚劲有力,大气磅礴;细处斟酌,则工笔细腻,哀婉回肠,悲切动人。</p><p>《野狼》风格独特,音乐语言独树一帜,富有激情,扣人心弦,生动刻画了大草原上从生意盎然到万物凋零的变化,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p><p>此曲旋律,运用了蒙古草原长调的元素,创作手法上以写意为主,场景恢弘。每一个段落均有明确的意境或者心境的表述。</p><p>引子为苍凉的基调,以出人意料的3 7 6—— 3 7 5——176——6——拉开了序幕,意境为:辽阔丰茂的大草原,野狼和其他动物共生共荣。第21小节至26小节,从低音5大跨度滑到中音5、6再回滑至低音7,形象地模拟三声狼嗥,让人如身临野狼领地。此后引出了狼的音乐的主题动机3―――6363――――632―――621―――。</p><p>第二段的快板,急促紧张、充满阳刚之气。具有巨大冲击力的三管重奏(3、6附管全开),表现了群狼互相召唤,突然发力围捕猎物,驰骋纵横,势不可挡,草原为之沸腾的的壮阔画面。在猎物的哀号、狼群的欢庆中,牛虻也来凑热闹……</p><p>第三段(115小节起)单管吹奏,展现了草原晨曦的幽美宁静以及露水朦胧之中狼群亲情和睦的温馨。紧接着以双管、碎音技巧吹奏的第四段,是狼群嬉戏玩乐的欢快舞曲。</p><p>当音乐发展到顶点时,旋律戛然而止。从第五段“悲情的主题”(173小节起)开始,情绪急转而下。幽怨的单音抒情慢板,表现草原大漠秋风,逐渐沙化,人类对于野狼及其他动物的灭绝性屠杀,导致残存的野狼濒临绝境。</p><p>第六段“狼的悲恸、哭泣”(195小节起)6 6 56 3——大跳度下行的近似剁音,模拟哀怨无助、回肠欲断的孤狼哭泣。随后第七段(211小节起)以双音、音序打音表现野狼绝望无助、奔走荒原。</p><p>尾声是引子主题的再现,黄沙吹荡,白骨嶙嶙,昔日丰茂的水草消失殆尽,野狼的雄风、智慧、亲情随蔽日黄沙飘散、消亡……</p><p>第257至266小节以三重音吹奏,再现狼的主题,但此时只剩下虚幻的图腾……全曲在孤狼宛如痛苦呻吟般的两声悲怆的嗥叫声中结束。</p><p>4技巧</p><p>《野狼》以三管(三重音)降B传统葫芦丝演奏。</p><p>此曲充分吸收、承传了葫芦丝巴乌、笛子等乐器的演奏技法(如双吐、三吐、花舌、打音、波音、颤音、倚音、赠音、气震音、指震音、滑音、剁音等),并在此基础上有不少创新,比如:模拟野狼嗥叫的大幅度复滑音、表现野性激越的音序打音;模拟动物被捕猎的哀号用了半开闭3音附管的手法;以在低音区(泛音)3、4之间游移表现牛虻飞舞;轻击葫芦造成牛虻被拍打的音效。一些段落运用了《风叶恋》中作者首创的“碎音”,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其中尤以“音序打音”(作者取的名字,符号暂标记为“  ”)特别值得称道,演奏时上手快速打音,下手加上音阶变化,两手同时动作,令人耳目一新。</p><p>演奏者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精湛的吹奏技巧、深厚的气息功夫之外,还必须掌握碎音的独特技巧。《野狼》的“碎音”不同于笛子教材里描述的“花舌”(见《胡结续竹笛实用教程》),也不同于“碎吐”(见郝益军《略论笛子演奏中的吐音技巧》),花舌与碎吐的舌尖动作是上下(或前后)活动,而《野狼》的碎音演奏,舌尖则是频密地作左右摆动。</p><p>此曲音乐气势激奋昂扬,如奇峰屹立,苍劲挺拔,速度、力度倏忽多变,强弱变化幅度相当大,特别是三管全开时需要演奏者具有强劲的气息作支撑。乐曲中大量密集快速的32分音符乐句要求指法十分娴熟。</p><p>各种技巧的合理运用,使乐曲旋律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对比强烈,顿挫跌宕,惊心动魄,音乐含蓄而意韵深远,充满动感。 </p><p><br/><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66" size="5">五《野狼》在葫芦丝艺术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font></p><p>发源于云南傣族、阿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葫芦丝、巴乌已经有数千年的悠远历史。时至今日,富有中国民族特色、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悠远与神秘的葫芦丝、巴乌由于其神奇的音乐表现力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的喜爱。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专业和业余音乐人的努力,葫芦丝巴乌艺术无论是乐器改良还是乐曲创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p><p>但是,随着葫芦丝巴乌艺术的广泛普及,葫芦丝音乐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巨大挑战。有不少葫芦丝音乐爱好者曾发出疑问:葫芦丝就只能吹奏几十年不变的那些老曲子?</p><p>历史上有成就的演奏家都在乐器研究、技巧创新和乐曲创作上有所建树。在挑战与机遇面前,许多艺术家选择了开拓。</p><p>客观地说,葫芦丝巴乌确实有一些“先天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音域范围比较窄(从低音3到中音6),按以往的惯性思维,只适宜“小打小闹”,演奏一些风和日丽、涓涓细流、清淡飘逸的小情调曲目。要表现有分量的主题,似乎勉为其难。然而,《野狼》做到了。王次恒先生说过:把看似简单的东西吹得不简单,这才叫厉害!</p><p>在摸索前行的征途上,《野狼》突围而出。</p><p>《野狼》确实不同凡响。此曲甫奏,石破天惊,网上疯传,受到热捧。</p><p>乐界对《野狼》的好评如潮:“出手奇巧,构思别致,独具神韵。”“太精彩了,摄魂动魄,强烈震撼,不可思议!”“聆听全曲,心潮澎湃,难以平息心中涌动的激情!”“葫芦丝原来可以这么吹!没想到葫芦丝表现力这么强!”“草原的壮美,狼群的兴衰,岁月的沧桑……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精妙细微的感情表达,音乐形象的维妙维肖,使人忘记了这是用音域只有一个8度多一个音的葫芦丝演奏的。”“此乃当今葫芦丝音乐之最高境界,堪称一绝。”“意境深邃,功力深厚,技法精湛,演绎完美。”</p><p>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张殿英先生说:“艺贵有神。《野狼》在题材上、技巧上、反映生活的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创新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难怪赵先生一曲奏罢,张殿英先生就请赵先生到跟前热切交流。</p><p>资深音乐评论家刘同考先生如此评价道:“风格、技巧上都有重大突破,是葫芦丝音乐中划时代的作品。”</p><p><br/>《野狼》在葫芦丝音乐上全方位的创新表现在:题材新颖、风格独特、篇幅宏大(《考级曲集》未见一曲有如此长度)、技巧繁多并有独创性。《野狼》可以说是目前葫芦丝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耀眼坐标,是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在近年流行的葫芦丝音乐面前,《野狼》是一座高山,它将载入葫芦丝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史册,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p><p>从事民乐演奏、创作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都会从《野狼》中得到某些启示:</p><p>1 艺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继承传统,勇于探索,必有创新;</p><p>2 葫芦丝巴乌音乐完全能够有大的作为。题材可以是小家碧玉、风花雪月、小桥流水;也可以是昆仑草莽、电闪雷鸣,洪峰海啸。</p><p>3 篇幅大小并无定数,合度便好。</p><p>4 演奏技巧可触类旁通,奉行“拿来主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p><p>《野狼》为葫芦丝巴乌艺术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它让我们看到葫芦丝音乐发展的前景是如此的开阔、深远,有待开发的演奏技巧是如此的五彩缤纷,必将对葫芦丝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33" size="5">结语</font></p><p>赵先生的音乐作品或宁静别致、恬静幽雅,抽象、绚丽;或血气方刚、慷慨激昂,充满大自然的灵气、神韵,涌动着感情的波澜、对生命与大自然的思索——犹如19世纪莫奈、德加、凡高等绘画大师的“印象派”画作。虽然让人隐约感觉到一丝“宿命”的意味,但是洋溢着阳刚大气,精美绝伦!</p><p>凭着巨大的潜在能量,赵先生有可能为中国的音乐界或者教育界增添某些充满活力的元素。</p><p>期待着赵先生早日为《野狼》配器并录制发行,让其更臻完美。</p><p>《野狼》是葫芦丝音乐领域里的黄钟大吕,完全可以步上舞台、走出国门,让世人共享!</p><p>相信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领导下,葫芦丝巴乌音乐艺术一定会得到蓬勃发展,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颠峰之作,成为民族音乐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牡丹。</p><p><br/>
        </p><p>                              二○○八年六月</p><p>(本文作者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员)</p><p>参考文献:</p><p>1《民族器乐曲论选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2002年9月出版)</p><p>2 《音乐作品欣赏导析》 冯伯阳主编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p><p>3 《中国民间歌舞音乐》 杨康民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p><p>5《竹笛实用教程》 胡结续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4月出版)   <br/></p><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1:51:05编辑过]

老马来也 发表于 2008-9-1 21:49:00

<p>编帖麻烦,我直接从我自己论坛复制来了,吴老师的文章,赵老师或版主看到的话,能否固顶?</p><p>也欢迎大家常到少数民族乐器网.葫芦丝专业论坛做客</p>

风雪冰天 发表于 2008-9-1 23:16:00

<p><font size="3">"《野狼》可以说是目前葫芦丝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耀眼坐标,是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在近年流行的葫芦丝音乐面前,《野狼》是一座高山,它将载入葫芦丝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史册,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font></p><p><font size="3">----引自吴先生论《野狼》</font></p><p><font color="#ee3d11" size="3">听罢全曲:除了震撼,还是震撼!</font></p><p><font color="#ee3d11" size="3">吴先生的评价,的确专业和精妙!,有此评价,《野狼》可谓实至名归!!</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3:16:22编辑过]

老马来也 发表于 2008-9-1 23:34:00

<p>十来年之内应该无人能超越,刚听说赵老师的一些事,希望赵老师过得好吹得顺,希望电话号码还没换</p>

森林阳光 发表于 2008-9-2 08:44:00

谢谢吴小敏的精采文章,欢迎老马的到来并转发些贴,非常感谢!!!的确如此,赵老师是艺坛奇才。记得他前往北京参加比赛之前,我恰好到沪公干,遂前往拜偈赵老师,其间,赵老师兴致勃勃地演奏了《野狼》,并谈了此曲的创作构想以及某些特别之处的处理技巧。当时赵老师的曲谱手稿的确是几个乐段的梗概,却在三天后轻松挥洒,一举夺魁,其之强令人叹服也。(目前赵老师暂时住在大理,原来的手机号仍用着,也有了新的手机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 8:45:07编辑过]

九香 发表于 2008-9-2 15:45:00

<p><font face="隶书" size="5">好曲、好文、好视屏!!建议将此贴固顶,让更多的网友欣赏、研讨、品味。</font></p>

小萱萱 发表于 2008-9-2 23:02:00

<font size="5">佩服佩服,赵老师是怪才啊!一本&lt;狼图腾&gt;激发了赵老师的创作灵感,大作啊!!!</font>

九香 发表于 2008-9-2 23:09:00

[转贴]<div id="clickeye_content"><clk></clk><nobr id="clickeyekey5"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让您</nobr>了解一下真正的狼:<clk></clk></div><br/><center><div id="att_imge0"><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850.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850.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1"><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880.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880.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2"><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00.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00.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3"><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28.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28.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4"><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52.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52.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5"><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72.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72.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6"><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84.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7984.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7"><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8016.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8016.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8"><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8040.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8040.gif" border="0" alt=""/></a></div><br/><br/><div id="att_imge9"><a href="http://r.club.china.com/jsp/pub/viewpicture.jsp?picurl=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8064.gif" target="_blank"><img class="img_b" src="http://bbsimages.military.china.com/1011/2008/9/2/1220358998064.gif" border="0" alt=""/></a></div><br/></center>

老马来也 发表于 2008-9-2 23:32:00

<p>谢谢各位,呵呵,吴小敏老师也是一位吹奏欣赏水平极高,倍受尊敬的老师</p><p>感谢版主置顶,</p><p>感谢森林阳光老师</p>

老毕 发表于 2008-9-4 09:13:00

《野狼》令我感动,于是就有了要为《野狼》写一点东西的冲动。文章里肯定有许多挂一漏万、表述不准的地方,请朋友门多多批评指正!

车前草 发表于 2008-9-5 10:12:00

野狼的作品感人,文章写作也特棒。很喜欢这样的乐评。

潇洒看人生 发表于 2008-9-5 11:47:00

<font size="5">这篇评论让我又一次认识了赵老师,让我很感动,</font>

大叔周 发表于 2008-9-5 17:33:00

葫芦丝的确是一件独具魅力的乐器,它即可演奏下里巴人,也可演奏阳春白雪,而赵老师的《野狼》则达到了葫芦丝音乐的一个高峰。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好的一件乐器,至今还不能为更多的人所认识,甚至连一些所谓的专业音乐工作者都对其报以轻视的态度,真希望这些人能打开心胸、静下心来好好听听这些新出来的葫芦丝曲子。

老法师 发表于 2008-9-5 20:42:00

好文!!!!!

ludwig 发表于 2008-9-5 22:39:00

好好文!

廖小洁 发表于 2008-9-8 10:13:00

没有看视频,感受到一种苍凉古老的意境美!向赵老师学习!

黑键 发表于 2008-9-8 10:4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廖小洁</i>在2008-9-8 10:13:00的发言:</b><br/>没有看视频,感受到一种苍凉古老的意境美!向赵老师学习!</div><p>把首贴flash画面中央的播放标记点击一下就可以看到视频了。</p>

风舞十天 发表于 2008-9-8 12:55:00

<p>确实如此!!</p>

赵洪啸 发表于 2008-9-10 20:42:00

<p>谢谢礼物老师以及朋友们的厚爱!</p><p></p>

赵洪啸 发表于 2008-9-10 20:44:00

固顶几天了,为便于大家进行更广泛的教育教学交流,今天我撤销本贴的总固顶了。

小小青蛙 发表于 2008-9-18 22:09:00

<p>小小青蛙也来也,嘻嘻~~</p>

野蔷薇 发表于 2008-10-28 20:41:00

<p>感觉这是最重要的 :</p><p>“《野狼》为葫芦丝巴乌艺术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它让我们看到葫芦丝音乐发展的前景是如此的开阔、深远,有待开发的演奏技巧是如此的五彩缤纷,必将对葫芦丝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p>

田园小草 发表于 2009-1-8 18:56:00

野狼的作品好,我太喜欢了。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点评。

快 乐 发表于 2009-1-14 20:52:00

喜欢赵老师太牛了! 奇才!怪才也!!!十二分佩服

赵洪啸 发表于 2009-7-20 22:54:00

考级曲里面有这首就好了,可以填补很多空白。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论《野狼》吴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