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育艺术》写作指南

39
回复
15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9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朋友一起做一个课题,要出一本书,10月份统稿,年底出版,很急,希望得到洪啸网站朋友们的支持,大家可以先看看写作纲要,把自己平时的音乐教学进行梳理即可成文。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4 14:58: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4-6-19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心育艺术写作指南

一、写作提纲

第一编 音乐心育概述

第二编 音乐教学过程的心育艺术

第三编 音乐教学方法的心育艺术

第四编 音乐教学领域的心育艺术

二、写作要求

1、了解音乐心育。

心育即心理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其根本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智力、非智力因素和自我教育),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音乐心育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以及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施加心理影响并与学生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

2、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

音乐心育艺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情感表现。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不同年龄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点,等等。

3、分析教师的教学心理与学生的学习心理。

进行音乐教学时,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对矛盾,关系到音乐教学的成败。音乐心育艺术应研究教师的教学心理,学生的学习心理。把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音乐心育的主要任务,并且在音乐教学领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切实地体现出来。

4、将心理教育与音乐教学整合起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教学心得与反思等。

5、学习了解重要的心理学学派的主要思想。如①早期认知派的学习观:“格式塔”的“顿悟”学说,格式塔学者认为,顿悟是思维的基础,只有通过对事物整体的思维才会真正理解问题,并领悟解决问题的原则,而这种原则的迁移就是“触类旁通”,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环节。②现代认知学派强调学习过程是理解信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其代表人物布鲁纳强调探索发现学习,认为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③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学习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等等。

三、写作格式

(1) 题目:3号黑体字(居中)

(2) 正文:小4宋体字

(3) 正文序号:一 (一) 1 1 ①可随文走

(4) 注释及参考文献:5号黑体字

(5) 参考文献:一律用文尾注。

格式为例:钱铭怡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 地址、学校、署名、邮编及电话号码:5号黑体(署文尾)

(7) A4纸打印(软盘)

 
 楼主| 发表于 2004-6-19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范文

门坎效应与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通常指持续存在某重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当耳旁风,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偏差因素而不爱参加音乐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怎样使他们“入轨”呢?

美国心理学家J·费里德曼曾做过有趣的尝试。他带学生同市郊的一些妇女(A组)交涉,提出要她们在家的窗户上安一个无害的安全行车标志。两周后,再进一步提出一个大一点的要求,在她家的门前竖一块安全行车的大牌子。同时,他又向另一组妇女(B组)交涉,直接提出第二个即在门前竖大牌子的要求。结果,A组接受第二个要求的人数占53%,而B组接受第二个要求的只22%。为此,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一旦接受了别人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要求,接下来往往会接受更大的,甚至是有违自己心愿的要求的现象称之为“门坎效应”。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同样可以借鉴“门坎效应”的原理,将“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引入正确的轨道。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喜欢开“无轨电车”的学生;第二类是先天性音乐素质叫差的学生;第三类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第一类是喜欢开“无轨电车”的学生。就是指那些活动过度、行为粗鲁、不专心学习、组织纪律性差的学生。主要表现为随便打骂、迟到旷课、不服从指挥、对抗性强等冲突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某一位出名的“调皮大王”上音乐课时经常迟到、旷课,教师找他谈话,他总说五线谱有什么意思,那些老歌哪有某某歌星的歌好听。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了解到他特别喜欢听通俗歌曲,就把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巧妙地应用到音乐课堂中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产生一种音乐课也可以欣赏到好听的歌曲的思想。然后,要求他每课必到,但迟到忽略不计。接下来,教师针对他音乐较好的特点,要求他能在音乐课上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并及时给予了表扬。因为这个孩子在所有课堂中难得受到一次表扬,教师的表扬使他很受触动,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中能积极地表现了,不但杜绝了迟到的现象,还主动学习有关乐理知识。结果“调皮大王”一步步前进,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二类是先天性音乐素质叫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冷淡以及不愿参与任何音乐活动。如:某一位自认“五音不全”的女生,上唱歌课时不愿唱,因为她若唱了,周围的同学准会嘲笑她,所以音乐课虽每次必到,但静而不动。教师首先对这位学生提出一个小要求,要求她掌握一些理论知识,然后学会欣赏一些中外名曲,从多角度去感受音乐的美,从而让她在唱歌时除了注意音准以外,更注重歌曲情感的表达,做到以情带声,用情用心去表达歌曲的内涵。这样,这位同学在唱歌中找到了乐趣,知道了音乐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需品,任何音乐只有用心去唱去表演,它都能实现美的价值,因而逐步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敢于大胆演唱了。

第三类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表现为对环境不能高效而快乐的适应,不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分析其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然后加以疏导,慢慢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如某一位学生,上音乐课时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坐在座位上她能答对,可喊她起立回答时,她不感抬头面对老师,站在站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几次总上这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了解后得知,这位同学各科成绩一直不好,在班上总是别人讥笑的对象,而她在这种情况中就对自己缺乏信心,有时就算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感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原因是心理过度害怕,声音发不出来。面对这种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可先让她到黑板上板书,然后再鼓励她勇敢地说出来,并适时给予表扬,让她在同学面前赢得地位。课后与她进行交流,进行适当疏导,使她倍感温暖,并看到自己的长处,逐渐摆脱消沉的情绪,进而精神振作起来,这样这位同学不仅在音乐课中获得信心,还提高了其他学科的成绩。

以上这些例子使我们认识到对“调皮大王”和有“心理障碍”之类学生的引导,如果没有当初的“每课必到,迟到忽略不计”和“先板书,后回答”这一引入“门坎”的初级阶段,恐怕就很难出现后来的“学如东园升笋,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升”的新局面。因此,音乐教师掌握“门坎效应”的原理,可使部分“问题学生”入轨,充分发挥音乐课的整体效应。

江苏 丁玉梅 原载《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2002年2期

 
 楼主| 发表于 2004-6-19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小标题范例

(一) 音乐教学过程的心育艺术

1、平常课 公开课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2期)

2、小纸条的魅力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8期)

3、“插嘴”√×?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8期)

4、声乐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研究

5、尽了心 我们会有收获

——谈让学生喜欢音乐课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6期)

6、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6期)

7、内心听觉及自信心的培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0期)

8、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9、学生是有待点燃的火把

——谈音乐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

10、 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发展

11、 音乐课成了孩子们向往的地方

12、 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13、 运用联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14、 教学评价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15、 教学评价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16、 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04-6-19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心育艺术

17、溶心理健康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中国音乐教育》20029期)

18、运用“尝试探究”法浅得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2期)

19、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1期)

20、学生演唱怯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9期)

21、巧用音乐处方,矫正学生心理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7期)

22、门坎效应与问题学生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2期)

23、谈音乐教学中教师心理素质的调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2期)

24、心理效应给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9期)

25、为学生营造上音乐课的良好心情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2期)

(三) 音乐教学领域的心育艺术

26、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美

27、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的歌唱

28、让学生在表现中自由发展

29、让学生在创造中主动发展

30、音乐创造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31、在表演中,他找到了“自我”

32、音乐课成了孩子们的节日

33、音乐欣赏要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

34、在“班级合唱”中,他爱上了音乐课

35、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04-6-20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门~~

太深奥了~~

教授们上吧~~~

 
发表于 2004-6-21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至于吧!其实很简单,到时评职称还能用得上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6-21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吗?怎么那么象心理学的内容啊!光有理论会很枯燥,多几个案例会好一点!
 
发表于 2004-6-21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极了,就是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现在我就是要各位老师的案例加评析![em17][em17][em17][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9][em09]这是一个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的名称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与推广”实验课题。当然算投稿,评职称都能用得上,凡是投稿被采用了的都会给作者寄一本书,也算课题的参与者。现在《班主任心育艺术》、《小学数学心育艺术》、《中学语文心育艺术》都已出版,这本书由龙亚君和我编写,请大家放心,也请大家踊跃投稿,我的邮箱地址:lovemusic760@hotmail.com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长阳的时候,由于时间紧,没能给每一位老师发一份写作提纲,但柳笛大哥答应了暑假写,还有谭平。。。。。。大运河大哥:非常希望得到你的支持,也请各位网友踊跃投稿,我期望早日看见各位的大作。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与推广”实验课题,这是一个大的课题,那你下面有哪些子课题呢?
 
发表于 2004-7-22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酝酿中.........
 
发表于 2004-7-22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来学习一下各位的大做。
 
发表于 2004-7-22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来学习一下各位的大作。
 
发表于 2004-7-22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呜。。是个好机会的说。可是。。可是小鬼是最写不出东西的了,呜。。。
 
发表于 2004-7-23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不要谦虚嘛,你能行的,只要你是有心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7-26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研究一下!![em03]
 
发表于 2004-7-26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截稿日期是8月20日,赶紧写吧bbo18.
 
 楼主| 发表于 2004-7-26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枫:你的文笔这么好,必须写两篇,为我们的书添添彩吧!
 
 楼主| 发表于 2004-7-27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梦境潇湘如此夸奖我,把我美得喜滋滋的,可又说回来,我能做什么?我还不知道,不过,已把你的写书的概要全打印下来了,我正仔细看,希望高大编辑以后对我的文章进行指导和批评。谢谢!

鞠躬!

[em10][em11][em11][em12][em10][em10]
 
发表于 2004-7-27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复杂
 
发表于 2004-7-28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在2004-7-27 13:17:02的发言: 好复杂
只要把你在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加以整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了,不防试试.
 
 楼主| 发表于 2004-7-29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

我手头正好写了篇关于音乐想象方面的论文,这和心理学也扯点边了,你看这可以吗?行的话我改好后发给你,书中的文章有署名吗?

提纲:

《让 音 乐 课 堂 插 上 想 象 的 翅 膀》

一、 积极挖掘音乐想象的素材

二、 努力创设音乐想象的情境

三、有效指导音乐想象的过程

 
发表于 2004-7-29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风舞十天在2004-7-29 9:12:34的发言:

潇湘

我手头正好写了篇关于音乐想象方面的论文,这和心理学也扯点边了,你看这可以吗?行的话我改好后发给你,书中的文章有署名吗?

提纲:

《让 音 乐 课 堂 插 上 想 象 的 翅 膀》

一、 积极挖掘音乐想象的素材

二、 努力创设音乐想象的情境

三、有效指导音乐想象的过程

非常好!文章都有真实署名的,您放心好了,是正规出版物,年底出书,您写好后发到我的邮箱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4 15:00:2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