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年前,一个14岁的男孩儿站在云南省文艺学校音乐厅的舞台上,指挥他的小乐队给全校师生演奏《二泉映月》,混乱的演奏引起全场嘘声四起。学校领导不得已走上台,毫不客气地说:“下去吧!”这个男孩叫李心草。1984年,李心草“考入”云南省文艺学校。与别的新同学相比,他似乎和音乐无缘。李心草考取的是音乐科长笛专业,但他直到进艺校才第一次看见长笛是个什么样。他几乎是个音乐白丁,是什么原因使这个12岁的男孩儿走进音乐专业学校?省艺校到云南保山招生时,李心草还是保山一中初一的学生。听说省艺校来招生,他兴致勃勃地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凑热闹,经不起同学的鼓动也报名走进了考场。但他除了会吹一点口琴,什么乐器也不会。考官们遗憾地向他摇了摇头,这时艺校的长笛老师彭家维发现,李心草在试唱练耳方面有天赋,成绩异常突出,这是学音乐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仅凭这,艺校破例录取了他,并师从彭老师学长笛。
彭家维老师招了个“笛盲”当学生,许多老师都为他捏了把汗。对彭老师来说,要把一个“笛盲”用短短的四年时间培养成为音乐人才,决非易事。但彭老师对李心草充满了信心,他坚信自己辛勤的汗水加上李心草特有的天赋,一个音乐人才可以从他手中诞生。为此,彭老师不仅要教李心草吹长笛,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李心草补上音乐基础课。
在艺校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心草随一支战士文工团到老山前线参加演出,在坑道里,山坡上,丛林深处,战士们雄壮嘹亮的战歌,震山盖谷,他第一次被音乐的力量所震撼,也第一次对指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学校,李心草组织了一支学生小乐队,他经常把各种乐器的分谱抄好,分送给乐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小乐队慢慢在学校有了名,李心草的指挥天赋也渐渐显现出来。
从昆明到北京
1989年,李心草背上行囊只身进京,报考中国音乐的最高殿堂——中央音乐学院。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他每天都要步入中音,梦想着未来。一个星期过去后,他的生活费用完了。李心草这才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举目无亲、生活艰难的痛楚。但音乐殿堂里传出来的琴声,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的动听、那么使人心醉神往……
李心草决心为了音乐与饥寒交困做一次较量,做一次抗争。他白天在地铁看书,晚上到火车站和民工聊天,只为困了能分得一角被窝御寒。生活是属于强者的,李心草如愿以偿,他同时收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和管弦乐系长笛专业的两份录取通知书。
李心草至今还保留着一个绿色的军用水壶,中音四年,他给人的最深印象是经常带上干粮第一个走进琴房,最后一个出来。母亲听在耳里,疼在心里。不远万里从云南给儿子寄去一把军用水壶,眷眷慈母心,温暖地呵护着儿子梦想的翅膀。每当李心草渴了,拿出这把水壶,仿佛母亲就在身边。
1991年,中国首届指挥比赛在广州举行,当李心草得知这一消息,并准备参加时离大赛只有一个星期。也就在这次比赛准备中,李心草创造了也许是音乐界上的一个奇迹,他7天背了15部总谱,终于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李心草当时只有22岁。
从北京到维也纳
李心草从中音毕业,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中国芭蕾舞团年轻的指挥。二十多岁就成为国家级专业乐团的指挥,在许多人眼里,李心草足可以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天才”、“奇人”、“新星”各种各样的美誉、光环加在年轻的李心草身上,他的事业似乎已经达到了巅峰。面对这些赞誉,李心草不知所措。这时他收到母亲的一封信,信上说:这个时候只有妈妈会给你泼冷水,必须要有更高的追求!
1997年,李心草默默地离开鲜花簇拥的舞台,考入国立维也纳音乐学院,开始更为艰难的音乐之旅。音乐学院的教学语言是德语,李心草第一次进教室,老师就毫不客气地让他学一年的语言后再来上课。但他在维也纳的学习期只有两年多,如果将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来过语言关,那么专业学习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李心草白天到公园里跟老人学,晚上在宿舍里对着墙角讲,平均每天要强迫自己学习200多个单词。一次他被一场噩梦惊醒,嘴里还在念叨着德语。三个月后,他用一口流利的德语问老师:“我可以来上课了吗?”老师动情地对同学们说:“过去听说古老的东方有个勤劳的民族,他们聪明勤奋,我不大相信。今天我要把这个勤劳民族的一员,来自中国的心草.李介绍给大家。”
在李心草的同学中有一位来自台湾。一次,他愿意提供一切费用,让李心草陪他到法国报名参加举世瞩目的“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对这样国际大师级的比赛,李心草想也没有想过。但既然来了,他也报了个名。首先报名者要进行15分钟的初试,李心草走进考场不到5分钟就出来了,评委没有对他进行任何评价。两个星期后,李心草惊喜地在维也纳收到了贝桑松比赛的参赛邀请信。经过4轮紧张的比赛,他荣获比赛第二名。这“意外”成功,使李心草的事业瞬间上了一个台阶,欧洲许多著名的乐团认识了他,并频频安排他在欧洲演出。他还作为世界著名指挥家哈格教授的助理指挥,执棒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来北京演出。
今年4月1日,李心草作为中国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来到昆明。在艺术剧院他与昆明交响乐团合作举行的首场音乐会上,他安排演奏的第一支曲目就是他在省艺校曾演砸的《二泉映月》,他要用这支曲子告诉父老乡亲,红土高原能走出世界一流人才。
在校友报告会上,有同学问他:你是个音乐天才吗?李心草说:“在音乐之路上,天才仅占百分之一,有百分之九十九来自于……”“勤奋!”报告厅里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