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乐器大观!

14
回复
82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9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从“中共东京市委书记”处获得基本信息

座鼓(图)

清朝乐器,高165厘米。 座鼓一般放置在经堂内,由专人敲打。 众僧修显宗诵经时要使用座鼓。

手持鼓(图)

清朝乐器,长168厘米。   手持鼓一般用于密宗的宗教仪式,由专人以左手持、右手敲。 在超度亡灵、祛病除灾等法事活动中也要使用它。

六弦琴(图)

吐蕃乐器,通长121厘米。 这把木质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 以形体,特别是彩绘龙头的工艺风格来看,显然是从唐地传入吐蕃的。

根恰琴(图)

吐蕃乐器 木质皮面 通长94.6厘米 这是一把弓弦乐器,从形制看,与西域三弦“埂羌琴”十分相似, 说明在吐蕃时期两地之间已有往来

竖笛与横笛(图)

元朝乐器,长39.1厘米、58厘米。 西藏竖笛是民间的一种伴奏乐器,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笛管为木制,长约40厘米。 横笛也是西藏民间乐器之一,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竹制横吹。

金唢呐(图)

中华民国时的乐器, 在西藏的佛事活动中,常有两只唢呐一起吹奏。

唐琵琶(图)

吐蕃 乐器 木质皮面 通长72.2厘米、琴箱直径41.5厘米。 这把唐朝琵琶是文成公主入蕃时带来的诸多乐器中的一件, 与唐以后葫芦状共鸣箱琵琶的形制大不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9 19:13:5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噶玛巴六弦琴(图)

 

明 乐器 通长101厘米 这是一把较典型的藏式六弦琴。 此琴顶端已断,缺了一柱旋纽。 琴体镶有象牙、贝壳,音箱蒙蟒皮。 这把琴是噶玛巴使用过的六弦琴,琴面上刻有两行藏文, 大意是:愿操琴者掌握空行母修扬妙音,噶玛巴贝壳巾饰琴。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统嘎(海螺)(图)

 

公元七世纪随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其装饰部分在西藏形成,统嘎只能吹一个音,是西藏各教派寺院中广为使用的教具或乐器。据史书记载,海螺号在古代西藏军队中当军号吹奏。按佛经说法,螺号声代表了佛祖说法时声音,海螺号声象征佛法之音,宏量而穿透力强。海螺号在佛教寺院的迎请仪仗,法会及仪式活动中使用。通常在海螺号上镶以镀金黄铜或银,称之为镶翅法螺。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钦(图)

 

铜钦是藏族佛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 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出现。 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 铜身分上、中、下三节, 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 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他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西藏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那(图)

 

西藏民间、宫庭、寺院吹管乐器。形制与甲铃相近。 苏那从克什米尔拉达地方传入西藏。作为阿里地区鲜、卡尔、谐巴谐玛等民间歌舞伴奏。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饶和钹(图)

 

饶和钹是两种乐器,形状基本相近,都是两副中间隆起的铜片、相击发声。 不同点在于钹的中间隆起部分大于饶,铜片稍厚与饶,声音宏大、响亮。 而饶的声音脆响,音量小于钹。 饶和钹都是西藏宗教寺院中的主要乐器,与鼓、甲铃、铜钦、岗林等乐器配合使用。 在寺院里,通常根据饶和钹声音分为正、副声、男女声等,钹在宗教寺院中的使用更多。 据藏文史书记载、饶和钹是佛教道传入西藏的乐器,在长期宗教乐队演奏实践中,钹的演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很多特殊的演奏技法,在寺院乐队演奏中起首至重要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铃(图)

 

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佛传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 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西藏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 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 甲玲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玛如(图)

 

大玛如 (背鼓) 佛教密宗乐器,大玛如分长腰大玛如 (江的吾) 和短腰大玛如两种。 大玛如与多吉尺布、冈林配合,用于各种仪式、诵经、"绝"教法的修习等活动中, "绝"修习活动中所使用的大玛如一般大于其它活动中所使用的大玛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吉尺布(图)

 

多吉尺布 (金刚杵铃) 佛教密宗乐。 多吉尺布由两部分构成,上半截是金刚杵,下半截是铃,分别代表智慧和方便。 多吉尺布声音悦耳,主要使用于佛教密宗修习,公修和桶经等活动中。 多吉尺布还要和打玛如、冈林等配合一起演奏,使用于 "绝" (断行法) 的修行活动中。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冈林(胫骨号)(图)

 

冈林意为用人腿胫骨制成的笛子。 冈林是西藏佛教密宗乐器之一,随印度佛教密宗在公元八世纪就已传入西藏。 冈林早期取死去处女的胫骨为号,至今在西藏的有些寺院中还仍使用小腿骨制成的冈林。 但现在很多寺院里使用的则是金属制的号。 冈林主要使用于佛教密宗仪仗,神舞羌姆及“绝”教法修练中。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柄鼓(图)

 

柄鼓是西藏宗教寺院的主要乐器之一,与钹和其它寺院乐器合作配合, 应用于各种宗教依仪轨活动和神舞羌姆的伴奏。 柄鼓和钹也是藏戏的唯一两件伴奏乐器。 柄鼓两面蒙皮,可用坐式和站式两种形式演奏。 坐者敲击时,长长的柄鼓放置于地上,左手扶柄,右手操弓形鼓锤击打。 柄鼓是西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早期是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教具,现在寺院和民间的大柄鼓是从小柄衍变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么巧!我上段时间正好在查些资料

http://www.tibet-web.com/zongjiao/xzgbao/yueqi/yueqi.htm

 
发表于 2004-10-10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谢在2004-10-10 13:12:22的发言:呵呵,这么巧!我上段时间正好在查些资料http://www.tibet-web.com/zongjiao/xzgbao/yueqi/yueqi.htm

啊,老“牛”正好撞在你的枪口上了!

 
发表于 2007-1-10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法师,资料好翔实!
 
发表于 2007-1-11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法师的好东东,长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