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节第六课课 题歌曲《黄莺鸟》
课 型新授课课 时1累计课时18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会在听辩旋律和节奏变化的基础上,区分音乐的段落并感受各段落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点歌曲《黄莺鸟》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练唱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与教唱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训练
1=G →1=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休止符处自然换气
三、节奏训练
××××|×× × 0 | × — — | × × × | × × — ||
因本课节奏不复杂,让学生发挥能动性自己先读不对的再进行纠正
四、学习第六课歌曲《黄莺鸟》
歌曲简介:
《黄莺鸟》是一首以绿化为题材的歌曲,通过对黄莺鸟歌舞栖息的情景描绘,反映了孩子们绿化校园,美化环境的成果。歌曲为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曲两个四小节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包含两个同样节奏的乐句××××|×× × 0 |。活泼的节奏及跳跃的旋律刻划了黄莺鸟儿灵巧的形象。
五、导下新课
a、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美丽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里都种些什么树?什么花?有没有美丽的小鸟栖息在我们的校园里?
b、学生回答后,再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告诉学生们大自然的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要爱护、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从小做起比如多栽一棵树,多种一棵花。
c、出示彩色图片
听录音范唱带,感受乐曲情绪
e、用听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曲谱
f、学生自己练唱歌谱,重点二声部
教学难点:
歌曲前半部分旋律的强拍上是两个八分音符,比弱拍上音的时值短,容易唱成:3/4 34 5 1 | 7 6 5 0 | 6 5 4 3 |……由于节拍的强弱倒置,造成这样效果:3/4 34 | 5 1 7 6 | 5 0 6 5 | 4 3……
因此,教唱时应适当强调强拍上的重音
六、跟琴练习二声部
要求:两个声部要配合协调,音色统一。
七、复听歌曲范唱带
八、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所学的歌曲是一首两声部的歌曲,在学习歌谱时注意教学难点,在练习时,应注意两声部的配合,要协调、音色统一。
作 业
课后重点练习歌曲的二声部
板 书
设 计
备课组长
意 见
教 学
后 记
章 节第六课课 题歌曲《黄莺鸟》
课 型综合课课 时2累计课时19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学唱,加深学生对绿化校园,保护环境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美好大自然。
教学重点歌曲《黄莺鸟》
教学难点二声部配合练唱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练习
1=G →1=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换气自然
三、复习歌谱《黄莺鸟》
教师伴奏,全体同学一起划拍演唱曲谱
四、学习歌词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2、让学生自己练唱歌词
3、随琴练唱二声部
要求,配合协调,声音位置统一
1、教师伴奏,全体同学把歌词连起来唱两遍。
五、歌曲的艺术处理:
第一乐段中各个乐节末尾都是休止符,休止符前的音宜唱得轻柔,不能拖沓,要给人以活泼、灵巧的感觉,副歌的前两个乐句歌唱时要做到气息较长,声音连贯,第三乐句的前半句略带跳跃,后半句仍保持连贯的声音,但随旋律上升而增强力度,最后乐句要用饱满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衷心的夸赞。
六、二声部练唱
副歌的前两个乐段歌唱的要做到气息悠长,声音连贯,第三乐句的前半句略带跳跃,后半句仍保持连贯的声音,但随旋律上升而增强力度,最后乐句要用饱满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示。
七、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歌词事半功倍对歌曲进行处理,在歌曲处理时,大部分同学都有按教师的要求来演唱,注意在演唱的要用轻声来唱。
作 业
课后练习歌曲的二声部
板 书
设 计
备课组长
意 见
教 学
后 记
章 节第六课课 题综合训练、欣赏
课 型综合课课 时3累计课时20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区分音乐的段落,并感受各段落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段落的区分
教学难点段落之间不同的情绪。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方法采用听视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练习
1=G →1=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换气自然
三、复习歌曲《黄莺鸟》
1、 先分声部练习,在二声部配合演唱
2、 教师伴奏,全体学生一起把歌曲完整唱一遍。
四、综合训练(一)
下面这首旋律可分为几个段落?各个段落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1=F 3/4 中速
1 2 3 1 | 7 6 0 | 7 1 2 7 | 6 5 0 |
1 2 3 1 | 6 4 0 | 3 4 5 1 | 2 1 0 |
6 - - | 4 - - | 2 - - | 2 - 0 ||
5 - - | 3 - - | 1 - - | 1 - 0 |
4 - - | 2 - - | 7 - - | 7 - 0 |
5 - - | 2 - - | 1 - - | 1 - 0 ||
此条练习可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节奏活泼,旋律上下跳荡;第二段节奏拉宽,旋律基本做下行,比较平稳。
(二)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各个段落伴奏(略)
五、欣赏:
《瑶族舞曲》 (民乐合奏)
1、 介绍瑶族的风土人情及解放前后人民的生活情况。
2、 初听,感受乐曲整体情绪。
3、 复听,介绍乐曲名称、演奏形式。使学生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及音乐形象。
4、 再听,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及表现场面,师生共同讨论,做听听想想。
(1) 听了音乐后,把上面三段旋律的速度写出来:
(1) (2) (3)
(选择填入:稍慢、 中速、 稍快 )
(2)、你认为音乐最优美抒情的是哪一部分?
(3) 略
六、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很认真,综合训练和欣赏都完成的很好,纪律也不错,希望以后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作 业
预习第七课歌曲《排排坐》
板 书
设 计
备课组长
意 见
教 学
后 记
章 节第七课课 题歌曲《排排坐》
课 型新授课课 时1累计课时21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用甜美、圆润的歌声表达孩子们天真、友爱的情感,并感受广东民歌音调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广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粤语演唱歌曲。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方法采用教唱与听唱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练习
1=G →1=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换气自然
三、复习歌曲《黄莺鸟》
3、 先分声部练习,在二声部配合演唱
4、 教师伴奏,全体学生一起把歌曲完整唱一遍。
四、节奏训练
歌曲中各种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2/4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听辨节奏不同。
2、×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区分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
方法:由于节奏比较复杂,教师先范读后再让学生模仿。
五、学习新课《排排坐》
导入新课:
1、介绍广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变宫,构成了六声调式。
2、 通过歌词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做事要懂得谦让别人的道理。
3、 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4、 学习歌谱,采用听唱与教唱结合的方法。
5、 教师伴奏,学生随琴通唱曲谱。
6、 学生自己练唱曲谱。
七、随音乐做律动
八、复听歌曲《排排坐 》
九、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在学习歌曲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很好,演唱很准确,只有少部分同学还不够认真,希望这些同学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作 业
课后练习歌词,并用竖笛练习吹奏。
板 书
设 计
章 节第七课课 题歌曲《排排坐》
课 型新授课课 时2累计课时22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用甜美、圆润的歌声表达孩子们天真、友爱的情感,并感受广东民歌音调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广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用粤语演唱歌曲。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方法采用教唱与听唱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练习
1=G →1=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换气自然
三、复习节奏
2/4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教师先让学生齐读这两条节奏,再个别抽查,检查学习情况。
五、复习歌曲《排排坐》曲谱
教师伴奏,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谱。
六、学习歌词
先让学生自己练唱歌词,有几个字的读音需与普通话读音有所区别。如:你、一、家、圆等,要求学生跟范唱多练习几遍。
七、教师逐句教唱第一段(粤语)
八、听唱第二段(普通话)
九、休息,做律动。
十、让学生用粤语练唱歌词。
十一、教师伴奏
全体学生一起先用普通话演唱《排排坐》,再用粤语演唱两遍,错误处教师可及时纠正。
十二、分开演唱
男同学唱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
十三、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在学习歌曲中,大部分同学都能用粤语模仿的很相似,只有少部分同学演唱还不够好,希望这些同学下课要多练习。
作 业
课后预习综合训练。
板 书
设 计
章 节第七课课 题综合训练
课 型综合课课 时3累计课时23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对音组的组合能力。
教学重点音的排列组合练习。
教学难点音的排列组合练习。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练习
1=G →1=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换气自然
三、复习歌曲《排排坐》
教师伴奏,全体学生一起演唱。
要求:第一段粤语,第二段变普通话演唱。
四、歌曲处理:
让学生回忆过去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用甜美、自然的歌声来演唱,以表达幼儿天真无邪的稚气及相互间的情谊,要注意歌曲细密的节奏而带来的吐字咬字的困难。
五、处理后随音乐伴奏带一起演唱歌曲《排排坐》
六、综合训练
(一)是一条旋律的排列组合练习。
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先从节奏上找出哪一音组应作为结束小节,然后,进行各种组合,再进行一一视唱,经师生研讨,选择最佳组合方案,排列成通顺乐句。在教学时,教师可不做理性讲解。
答案如下:
(1) 1=G 2/4
6 7 1 2 | 3 4 3 2 | 1 1 7 5 | 6 6 ||
( 2 ) 1=F 4/4
6 3 2 6 | 4 5 4 3 2 3 - | 2 3 2 1 2 3 1 | 7 3 6 - ||
七、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综合训练(一)的旋律组合练习 ,大家都能积极动脑,认真组合,创造出了好听的旋律,老师非常的高兴!
作 业
课后预习综合训练(二)。
板 书
设 计
章 节第七课课 题综合训练(二)、 欣赏
课 型综合课课 时4累计课时24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多声部的听觉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 二声部听记
教学难点二声部听记。
教具、仪器手风琴、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礼示
师生问好,检查座姿
二、发声练习
1=G →E 4/4
1 3 5 1 | 1 — — | 7 1 2 1 7 6 5 4 | 3 2 1 ||
mi ya
要求: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换气自然
三、复习歌曲《排排坐》
教师伴奏,全体学生一起把歌曲完整唱一遍。
四、综合训练(二)
请为低声部旋律填入缺少的音,再唱一唱。
1=C 3/4
1 - 7 | 6 - 5 | 3 - - ||
3 - 2 | 1 - () | 1 - - ||
(选择填入: (1)1 (2) 2 (3) 7 )
1=F 2/4
1 2 | 3 6 | 5 - ||
6 7 | 1 () | 3 - ||
(选择填入: (1)1 (2) 2 (3) 4 )
要求:1、视听及视唱完整的高声部旋律
2、视听或视唱分别填入三个不同音高的低声部旋律
六、欣赏《千万个雷锋接班来》
听赏方法:
1、 初听,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学习雷锋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3、 复听两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及思想内容。
七、下课,师生再见。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纪律很好,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综合训练(二)和欣赏的教学任务,老师很高兴,希望以后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作 业
预习第八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板 书
设 计
备课组长
意 见
教 学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