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个网友luckjune2003提出“流行音乐的教授形式怎么丰富?”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选材:
作品的格式可以是flash作品也可以是音频或者音乐会dvd的,文件格式可以不拘泥。
1、可让学生自愿选择他们喜欢的任何影星的作品(不要惧怕作品与传统正统观念的差距),比如老鼠爱大米、周杰伦的xxx;2、可由音乐教师推荐自己很熟悉、理解较透彻而且比较有欣赏价值的流行音乐,例如丁香花、白桦林、心愿、亚细亚的孤儿、月牙泉等等。
二、教学手段和运用过程(不一定每曲都严格步骤,不同作品不同侧重):
1、作品全曲整体欣赏(印象);
2、歌词分析。对于流行歌曲的鉴赏,这个环节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歌词的分析,教师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一定的分析深度,歌词对于音乐品位的定位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从歌词就可以看出作品的创作比较深刻的社会背景;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本身就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诗歌或者散文;而有一些作品纯粹媚俗,品味低下,不妨让学生自己分析个透彻,自己学会鉴别和养成自己欣赏音乐的个性。对于一些爱得肉麻得爱情歌曲,如果学生推荐,也不要拒绝,就让学生自己公开评价他们自己选择的作品,一旦真的将这些曲子引入课堂,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会作出理性的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加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3、音乐风格、歌星、创作者生平的了解。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欣赏严肃的交响乐所需要的所有要素,都适于看似简单浅薄的流行音乐。学生立足于这样的浅、感性化或者说人性化的流行音乐作品鉴赏,可能会更符合学生们鉴赏音乐发展的规律。
4、写作音乐评论。这个过程也十分重要,能让学生理性的分析作品,并能够保留记录。另外,学生的这些音乐评论作品,也可以让教师自豪的面对上级的一些不合理的干预。音乐评论可以成为学生音乐素养水平的“可视”物,成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努力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