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艺苑风景线》(湘教版)教案(简案)
年级:八年级 课时:两课时(45分钟/课时)
教学目标:1、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初步认识。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积极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对文艺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并大胆、自信地现出来。
教学重点:1、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初步认识。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
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采用竞赛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课前准备:分成四个音乐小组,命名为“do、mi、sol、la”小组,每组公选一
位组长(起组织作用),搭建“音乐欣赏小擂台”
二、复习(做放松练习)且导入新课: (4分钟)
1、师:(课本47页)第一单元我们学完了,“最感人的歌声”你们都选择了哪一首歌曲?(生选择 )
估计两种情况:(1)演唱的曲子,可请生用最的美好的声音来演唱(要求:注意微笑的状态来轻轻发声,还要注意歌曲的意境)。
(2)欣赏的曲子,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的去体会音乐,可以去联想一件你最难忘的事,最快乐的时光,最思念的人……
(复习且做心理暗示,让生调整最好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且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2、演唱(或欣赏)完毕,师给予评价,导入新课:这么感人的音乐,如果请大家来创作一幅画,你如何来构思?想一想?(请两三名学生来谈谈他的构思,大家评价),大家有没有发现,音乐和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不但是绘画,音乐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是情同手足,相互辉映,今天我们就一道走进这绚丽多彩的艺苑风景吧!打开课本21页,第一版块: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
三、新课教学
第一版块: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
1、师:刚才大家根据音乐的主题展开联想构思了一幅幅美丽画卷,那么,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音乐和美术分别有那些个性特点:(展示课件)师生共同讨论。(4分钟)
2、今天我们的课本就给我们展示了四件不同国家、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与音乐主题相同的美术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逐一讲解欣赏四个作品,重点“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伏尔加船夫曲”。)(10分钟)
(1)、先请生谈谈他们对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了解,师补充,结合乐曲片段欣赏,欣赏同时介绍乐曲。
(2)、师介绍“马赛曲”乐曲及浮雕,欣赏音乐片段。
(3)、请生描绘名画所表现的内容,师补充,欣赏歌曲,生谈谈感想,师总结。
小尝试:根据音乐的特点选择适当乐器给乐曲伴奏。(师准备小乐器:沙捶、响板、手铃、铃鼓、三角铁、碰铃)
(4)、简单讲解及欣赏“战马奔腾”片段。
3、总结:同主题音乐与美术的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
4、小游戏:师展示几幅美术作品,让生选配同主题音乐。(师选画:《十面埋伏》、《赛马》、《牧童》、《匈牙利舞曲》等)(2分钟)
5、就本环节个小组的表现主观公正给各个音乐小组打分。(1分钟)
第二版块:音乐与意境
1、由老师指定‘“音乐与意境”中四个画面分别请四个音乐小组展开讨论:你们认为每个画面表现了什么?描绘一下这四个场景。(第三幅《库尔斯克省的祈祷行列》画面不够清晰,有一定难度,老师稍加说明)(2分钟)。请小组代表来描绘。(3分钟)
2、小游戏:老师准备了四个音乐小片段,请大家来猜猜,哪段音乐中的意境与这四个画面的场景,要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课件展示,生欣赏音乐片段并竞猜,2分钟)
3、介绍展示的四个音乐片段(板书:《晨景》、《嘎达梅林》、《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夕阳萧鼓》、),详细介绍《嘎达梅林》、《第三交响曲》。(4分钟)
4、师:音乐是有组织的、流动的乐音和音响,它的内涵是需要通过听赏时的联想活动来品位的。大家回忆刚才各小组对各场景描绘性的语言是否对都和老师准备的音乐片段的意境相符合?大家能不能回忆我们学过或了解的符合这些音乐意境诗歌,我们来个小型的诗配乐朗诵会。小组讨论一分钟(可任意选择音乐)。
生表演。(8分钟)
四、总结本课,布置作业:(5分钟)
1、各小组通过各种手段(如上网),再收集一些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的例子及同意境音乐与散文、诗歌的例子。下节课来交流。
2、收集《天方夜谭》苏丹王与舍赫拉查达的故事和管弦乐组曲《图画展览会》一些资料,根据老师提供的音乐片段结构,各小组自行设计简单的剧情、对白、形体动作、服饰、道具等等来排一个小短剧。下节课在课堂上展示。
3、思考(可选择其一):(1)电视专栏音乐与电视专栏内容、特色之间的关系。
(2)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1 21:59: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