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分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寡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
齐唱unison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广义:
合唱:
多人合在一起演唱。按声音组合,可分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女声、童声与男声混合)等,按作品声部则可分为齐唱(单声部)、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当然,还可分部)等。人数再多,比如一千人同时演唱,也称为“合唱”,如《歌唱祖国》。
大合唱:
一种声乐体裁,指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又称“康塔塔”。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和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一般用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如大家较熟悉的《黄河大合唱》。
合唱是一种“演唱形式”,而大合唱则为“声乐体裁”。(广义内容出自本站)
合唱各个声部的作用 作者:时间长,忘记了
合唱的辅旋律声部
辅旋律声部是主旋律的辅助性和伴随性旋律。它与主旋律共起伏,常比主旋律低三度、四度,节奏和起伏与主旋律基本相同。
辅旋律应较主旋律稍弱、稍暗一些。尤其当辅旋律在主旋律上方时,更要有明显差别。在不损害主旋律的明显清晰下,也可采取同样的音色音量。
合唱的和声性声部
合唱的和声性声部指本身也是较简单的旋律,但主要以和声要求为主,起和声的烘托作用的声部。
和声性声部要让位于主旋律,不能喧宾夺主,但又不能在音色音量上与主旋律相差过远。
合唱的和弦基础音声部
和弦基础音声部给合唱作品以坚实和丰满感,特别在无伴奏合唱中,这个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和弦的底座,托着整个和弦,因此,在不损害主旋律的情况下,要求音量强一些,音色雄厚一些。另外,和弦基础音声部还具有推动合唱进行的节奏动力作用,必须强调其节奏感。
合唱的主旋律声部
合唱的主旋律声部是合唱中的主要声部,在合唱中起主导作用,其它声部都根据它来决定音量、动态和音乐的起伏。主旋律一般由高声部担任,有时则由两个声部共同担任,由全部声部都唱主旋律的情况较少,只能是片断的,如果不是这样,合唱就不是合唱,而是齐唱了。
主旋律声部一般由歌唱音区较高,声音明这的儿童来担任,因为它在音量和音色上要求比较穿透些。
合唱节奏性伴唱声部
合唱节奏性伴唱声部,主要担任节奏性的伴唱,其中有一定的旋律性,也有和声性的要求,但以节奏性的伴唱为主。
这种声部起点缀、填充和装饰主旋律的作用,采用较主旋律稍弱的音量与稍退让的音色。
合唱装饰性助唱声部
装饰性助唱声部在合唱中起一定的装饰作用,它好像彩带般在其它声部旋律上环绕进行。它对主旋律有较明显的退让,往往采用柔和抒情的表情进行演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5 10:03: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