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教学设计
一. 教材
1. 教学内容:苏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
2. 设计意图:
“让人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课的宗旨.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为核心,体现着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
本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富有情景性、体验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音乐与艺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 教学目标分析: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学习《过新年》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与外国的《平安夜》进行对比,体会两首歌不同的情绪特点.
(2).知识目标:
认识打击乐器锣和鼓,了解一些中外过年时不同的习俗.
(3).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演唱《过新年》,并用锣和鼓为歌曲伴奏.
4. 教学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过新年》.
5. 教学难点:在歌曲中模仿锣鼓声处适时地加入打击乐器.
6. 课时安排:一课时
7. 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锣、鼓、红绸若干、 彩色小卡片等
二. 教法、学法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而课堂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律动表演、打击乐伴奏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音乐,表演音乐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欣赏—演唱—表演—对比欣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
三. 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基本了解新年的一些知识,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必须用各种手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和快乐。
四. 教学过程及分析
我设想的教学过程是:以情景导入到歌曲教学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接着欣赏与学习歌曲风格截然不同的歌曲,介绍外国的新年风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学生制作新年贺卡,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路及分析 |
一.组织教学 |
欣赏课间音乐《拜新年》 |
听课间音乐感受音乐气氛。 |
利用课间音乐创设气氛,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
二.歌曲学习 |
1. 教师范唱,进行示范表演.
2. 揭示课题—《过新年》
3. 请学生轻声朗读歌词.
4. 范唱,学生轻轻跟唱,找出歌曲难点.
5. 分句教唱.
6. 齐唱歌曲
7. 接口唱.思考:咚锵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8. 介绍锣和鼓.
9. 读一读歌词,你听到锣和鼓在哪里响?
10. 齐读歌词,用拍腿来表示鼓声,拍手表示锣声为歌曲伴奏
11.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2. 请几位同学跳,两位同学来打鼓,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
1. 听教师范唱,感受乐曲情绪.
2. 轻声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3. 轻声跟老师唱一唱,看看哪句比较难唱.
4. 分句学唱,解决歌曲难点.
5. 齐唱歌曲
6. 配合老师接口唱(师领生和、男领女和、女领男和)
7. 思考咚和锵分别模仿的是哪两种乐器.
8. 认识锣和鼓.
9. 在歌曲中找到模仿锣和鼓的部分.
10. 齐读歌词试加入伴奏.
11. 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2. 表演唱,表现歌曲气氛. |
教师进行示范歌唱和表演,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情绪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先熟悉歌词、节奏,相对来说就降低了学生学习歌曲的难度。再进行分句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歌曲。然后进行接口唱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歌曲,为下一步打击乐伴奏打基础。
认识锣和鼓,在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过程中,先用手来模仿,为打击乐的加入打下基础,然后再加入打击乐器,边打边唱,自己来创设过新年的气氛。
在边打边唱,边跳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情绪,也能自己来体现歌曲的情绪和气氛。 |
三.发展与延伸 |
1.欣赏《平安夜》
从速度,情绪等方面与《过新年》进行对比
2.在音乐伴奏声下,在小纸片上写上自己对朋友的祝福 |
欣赏《平安夜》从情绪、速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并了解一些外国的新年习俗。
在小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激发学生的情感。 |
通过欣赏外国的一首新年歌曲,让学生能简单了解外国的一些与中国不同的新年习俗。
通过“写祝福”的活动,让学生的友情、亲情等情感得到升华。 |
四.结束全课 |
带着祝福和对新年美好的愿望走出教室。 |
听着音乐《过新年》带着自己美好的祝愿,踏着节奏走出教室。 |
听着音乐出教室,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延续,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
五. 课后小结 二年级的低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 、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Flash动画、视听、律动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其中较好地把握好多媒体的运用,以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教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