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过新年》教案

5
回复
107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2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新年》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感受打击乐器在乐曲中所表现的节日气氛。

2、学生通过欣赏《平安夜》与《过新年》对比,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用欢快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2、体验不同国家的新年风俗。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新歌教学

1、 听教师范唱,感受节日气氛。

2、 出示乐谱,揭示课题《过新年》

3、 听音乐律动

4、 轻声朗读歌词

5、 跟老师演唱歌曲,说说较难解决的地方。

6、 齐唱歌曲

7、 接口唱(师领生和、男领女和、女领男和)

8、 打击乐器伴奏

1、)介绍鼓和锣

2、)读一读歌词,鼓和锣在哪里响?

3、)齐读歌词,用拍腿来表示鼓声,拍手表示锣声为歌曲伴奏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9、 请几位同学跳,两位同学来打鼓,其他同学一齐演唱歌曲

三、 发展与延伸

1、 欣赏《平安夜》从速度、情绪等方面与《过新年》进行对比

2、 在音乐伴奏声下,在小纸片上写上自己的祝福

四、 结束全课

带着祝福,唱着《过新年》走出教室。

 
发表于 2005-6-22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新年》教学设计

一. 教材

1. 教学内容:苏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

2. 设计意图:

“让人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课的宗旨.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为核心,体现着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

本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富有情景性、体验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音乐与艺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 教学目标分析: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学习《过新年》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与外国的《平安夜》进行对比,体会两首歌不同的情绪特点.

(2).知识目标:

认识打击乐器锣和鼓,了解一些中外过年时不同的习俗.

(3).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演唱《过新年》,并用锣和鼓为歌曲伴奏.

4. 教学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过新年》.

5. 教学难点:在歌曲中模仿锣鼓声处适时地加入打击乐器.

6. 课时安排:一课时

7. 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锣、鼓、红绸若干、 彩色小卡片等

二. 教法、学法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而课堂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律动表演、打击乐伴奏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音乐,表演音乐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欣赏—演唱—表演—对比欣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

三. 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基本了解新年的一些知识,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必须用各种手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和快乐。

四. 教学过程及分析

我设想的教学过程是:以情景导入到歌曲教学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接着欣赏与学习歌曲风格截然不同的歌曲,介绍外国的新年风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学生制作新年贺卡,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及分析

一.组织教学

欣赏课间音乐《拜新年》

听课间音乐感受音乐气氛。

利用课间音乐创设气氛,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二.歌曲学习

1. 教师范唱,进行示范表演.

2. 揭示课题—《过新年》

3. 请学生轻声朗读歌词.

4. 范唱,学生轻轻跟唱,找出歌曲难点.

5. 分句教唱.

6. 齐唱歌曲

7. 接口唱.思考:咚锵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8. 介绍锣和鼓.

9. 读一读歌词,你听到锣和鼓在哪里响?

10. 齐读歌词,用拍腿来表示鼓声,拍手表示锣声为歌曲伴奏

11.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2. 请几位同学跳,两位同学来打鼓,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1. 听教师范唱,感受乐曲情绪.

2. 轻声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3. 轻声跟老师唱一唱,看看哪句比较难唱.

4. 分句学唱,解决歌曲难点.

5. 齐唱歌曲

6. 配合老师接口唱(师领生和、男领女和、女领男和)

7. 思考咚和锵分别模仿的是哪两种乐器.

8. 认识锣和鼓.

9. 在歌曲中找到模仿锣和鼓的部分.

10. 齐读歌词试加入伴奏.

11. 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2. 表演唱,表现歌曲气氛.

教师进行示范歌唱和表演,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情绪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先熟悉歌词、节奏,相对来说就降低了学生学习歌曲的难度。再进行分句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歌曲。然后进行接口唱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歌曲,为下一步打击乐伴奏打基础。

认识锣和鼓,在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过程中,先用手来模仿,为打击乐的加入打下基础,然后再加入打击乐器,边打边唱,自己来创设过新年的气氛。

在边打边唱,边跳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情绪,也能自己来体现歌曲的情绪和气氛。

三.发展与延伸

1.欣赏《平安夜》

从速度,情绪等方面与《过新年》进行对比

2.在音乐伴奏声下,在小纸片上写上自己对朋友的祝福

欣赏《平安夜》从情绪、速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并了解一些外国的新年习俗。

在小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激发学生的情感。

通过欣赏外国的一首新年歌曲,让学生能简单了解外国的一些与中国不同的新年习俗。

通过“写祝福”的活动,让学生的友情、亲情等情感得到升华。

四.结束全课

带着祝福和对新年美好的愿望走出教室。

听着音乐《过新年》带着自己美好的祝愿,踏着节奏走出教室。

听着音乐出教室,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延续,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五. 课后小结

二年级的低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 、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Flash动画、视听、律动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其中较好地把握好多媒体的运用,以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教学服务。

 
 楼主| 发表于 2005-6-22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布的教案很有创意,尤其是和<平安夜>进行对比教学.感受不同的风格,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有新意.

 
发表于 2005-6-23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我是新手,在课堂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

谢谢斑竹给我鼓励~~我会努力的~~

A LI GA DO~~~~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9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的很好。下来!谢谢!
 
发表于 2006-11-26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