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罗柯非耶夫

作者介绍:(1891-1953)出生于乌克兰的作曲家普罗柯非耶夫,同时也是一位钢琴家。从小他便受到他母亲的影响开始学习钢琴,五岁就会作曲。曾拜葛黎尔(Reinhold Gliere)与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为师,他大胆的音乐作风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因为国内的革命,因此他多在欧洲,美国各地演出、作曲。他为一些电影写配乐。1938年他是最后一年在苏联以外的地方,之后他便无法摆脱国家的控制,一直到他于1953年逝世莫斯科。
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在为「舞台」(Stage)写音乐,因此他的音乐都非常具有戏剧性,而且角色分明。当然他也写下许多20世纪里非常重要的交响曲、协奏曲以及钢琴奏鸣曲。
著名的作品包括:古典交响曲、歌剧「三个橘子之恋」、芭蕾舞剧「罗密欧与茱丽叶」、彼得与狼、第五号交响曲。
CD介绍:普罗科非耶夫的彼得与狼全曲和胡桃夹组曲

[glow=255,red,2]彼得与狼:[/glow]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
故事情节大致是: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当然,最可宝贵的还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曲中采用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 弦乐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生动地刻画出那蹒跚的步态; 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 爷爷老态龙钟的神态由大管浑厚、粗犷的声音来表现,节奏和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 狼阴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圆号来体现。
下载地址:http://www.musicgz.net/bbs/list.asp?boardid=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