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联系小助理
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关闭

[转帖]“炮轰”女子十二乐坊假演

3
回复
48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章红艳发表文章“炮轰”女子十二乐坊演出公然作假,此举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女子十二乐坊“掌门人”王晓京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向章红艳及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索赔50万元。今天上午,西城法院首次审理此案。

  上午,本案的“主角”王晓京以及章红艳均委托律师出庭。

  开庭后,王晓京的代理律师拿出厚厚的证据材料逐一向法庭出示,第一份证据便是《今日早报》那篇报道《“女子十二乐坊”演出涉嫌作假?》,还有国内大量媒体的报道,其中本报对此案的报道也被列入证据范围,用以证明王晓京被社会公众误认为是女子十二乐坊假演的策划人。

  王晓京代理律师称:“实际上,女子十二乐坊并没有分身术,不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演出。假唱只用对口形就可以了,而让十二件乐器跟着播放的CD,既要动作表演整齐划一,又要不发出声音进行假演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此,章红艳的代理律师说:“我们有证据证明女子十二乐坊存在假演事实,请法庭允许我的助手播放两段录像。”

  随后该律师当庭播放了女子十二乐坊的两次演出录像。章红艳的代理律师称,经中国传媒大学声学研究所孟教授对这两段录像中同一曲目进行鉴定,结果为两次演出声学分析完全一致,而这在实际演出中是不可能的。

  王晓京的代理律师观看录像后称,这两段录像为剪辑片断,对其真实性不予认可。

  章红艳的律师立即表示,如果法院认为有必要,可以另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随后又出具多篇报道,证明王晓京接受采访时承认存在假演事实。

  此外,章红艳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代理人均认为本案为名誉权纠纷,权利主体应该是该乐坊的12名演员。

  截至发稿时,此案仍在审理中。

  案情回放

  2004年8月16日,《今日早报》刊登了题为《“女子十二乐坊”演出涉嫌作假?》一文,文中称:章红艳指出女子十二乐坊在演奏会上公然作假,乐器演奏声并非是她们的亲手弹奏,而是来自幕后早已准备好的音乐磁带或CD。甚至在同一时间,女子十二乐坊也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地点演出。

  王晓京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

  乐坊资料

  在海内外被誉为代表中国文化品牌的女子十二乐坊,诞生于2001年6月。女孩子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使用古筝、扬琴、琵琶、葫芦丝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

  称演奏声来自音乐磁带或CD 同一时间可在不同地点演出音乐学院一教授———

  本报讯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章红艳发表文章“炮轰”女子十二乐坊演出公然作假,此举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女子十二乐坊“掌门人”王晓京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向章红艳及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索赔50万元。今天上午,西城法院首次审理此案。

  上午,本案的“主角”王晓京以及章红艳均委托律师出庭。

  开庭后,王晓京的代理律师拿出厚厚的证据材料逐一向法庭出示,第一份证据便是《今日早报》那篇报道《“女子十二乐坊”演出涉嫌作假?》,还有国内大量媒体的报道,其中本报对此案的报道也被列入证据范围,用以证明王晓京被社会公众误认为是女子十二乐坊假演的策划人。

  王晓京代理律师称:“实际上,女子十二乐坊并没有分身术,不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演出。假唱只用对口形就可以了,而让十二件乐器跟着播放的CD,既要动作表演整齐划一,又要不发出声音进行假演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此,章红艳的代理律师说:“我们有证据证明女子十二乐坊存在假演事实,请法庭允许我的助手播放两段录像。”

  随后该律师当庭播放了女子十二乐坊的两次演出录像。章红艳的代理律师称,经中国传媒大学声学研究所孟教授对这两段录像中同一曲目进行鉴定,结果为两次演出声学分析完全一致,而这在实际演出中是不可能的。

  王晓京的代理律师观看录像后称,这两段录像为剪辑片断,对其真实性不予认可。

  章红艳的律师立即表示,如果法院认为有必要,可以另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随后又出具多篇报道,证明王晓京接受采访时承认存在假演事实。

  此外,章红艳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代理人均认为本案为名誉权纠纷,权利主体应该是该乐坊的12名演员。

  截至发稿时,此案仍在审理中。

  案情回放

  2004年8月16日,《今日早报》刊登了题为《“女子十二乐坊”演出涉嫌作假?》一文,文中称:章红艳指出女子十二乐坊在演奏会上公然作假,乐器演奏声并非是她们的亲手弹奏,而是来自幕后早已准备好的音乐磁带或CD。甚至在同一时间,女子十二乐坊也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地点演出。

  王晓京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

  乐坊资料

  在海内外被誉为代表中国文化品牌的女子十二乐坊,诞生于2001年6月。女孩子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使用古筝、扬琴、琵琶、葫芦丝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


 
发表于 2005-11-2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音乐学院章副教授在《今日早报》上发表文章“炮轰”女子十二乐坊在演出中作假。女子十二乐坊掌门人王晓京及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向章副教授及《今日早报》所属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索赔50万元,并要求两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今天上午,此案在西城法院开庭审理。在法庭上,章副教授的律师播放了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光盘以证明她们使用了伴奏带假唱假演。

  音乐学院副教授披露演出作假成被告

  去年8月16日,浙江《今日早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女子十二乐坊”演出涉嫌作假?》的文章。 文中称,中央音乐学院章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女子十二乐坊”在演奏会上公然作假,并披露女子十二乐坊在现场演出时,乐器演奏声并非来自她们的亲手弹奏,而是来自幕后早已准备好的音乐磁带或CD。

  原告称,被告的失实报道,引发了观众纷纷指责乐队欺骗观众,在国内外给其造成了极坏影响,严重干扰了女子十二乐坊在美国的正常演出。章副教授与未尽审核职责的《今日早报》一同侵犯了其名誉权。

  章副教授今天并未出庭。律师表示,章副教授在一次见面会上推介弹拨乐,记者向其询问了对女子十二乐坊的看法,章副教授发表了简单的言论,但只字未提王晓京及其公司。章副教授的律师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律师都表示,如果真有侵权行为,诉讼原告也应为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员,而不是王晓京及其公司。

  副教授律师当庭播放CD证假演

  在质证阶段,章副教授的律师当庭用笔记本电脑播放了女子十二乐坊在不同时间演出的《奇迹》、《自由》两首曲目的录像光盘。“我们委托中国传媒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对这两段乐曲进行鉴定,结论是从时长、旋律、节奏等各方面要素完全一致,演出使用了同一盘伴奏带,可以证明存在假演行为。”律师说。原告方随即反驳说:“我们对鉴定资质不认可,鉴定上没有鉴定人的签字。而且如果光盘来自电视台编辑过的播出带,也不能作为证据,必须要演出原始母带。”

  此后,被告出示的另一张光盘记录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艺术争鸣》栏目对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谈教授的访谈。谈教授在节目中指出女子十二乐坊的现场音响是事先录好的,现场只是表演和行为艺术。除此之外,律师还出示了一些媒体的报道证明乐坊成员和晚会导演承认乐坊有过假奏,或半真半假的演出。原告律师对这些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同时认为如果能够证明这些报道的真实性,他们也将提起诉讼。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可思意呀!!
 
发表于 2005-11-21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什么都有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