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過雲門舞集這個舞蹈團嗎?雲門原來是中國古老的圖騰舞蹈,相傳是為歌頌黃帝的功德而作。名字源自這舞的"雲門舞集",是由林懷民創立的台灣第一個現代舞蹈團。
林懷民出生自台灣的一個書香世家,曾祖父是清朝秀才,祖父是留學日本的名醫,父親也曾擔任內政部長和總統資政等要職。父親為他取名懷民是希望他關懷社會,服務人民,也期望他長大後跟自己一樣從政。但林懷民自5歲看過一齣關於芭蕾舞的電影後,便對舞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讀初中時已立志要成為一個現代舞者。1969年他留學美國修讀新聞,後來轉讀藝術碩士,兼修舞蹈。碩士畢業後他又到紐約深造現代舞。1973年他返回台灣,以「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的理念創立雲門舞集。當時,跳舞不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跳舞的男孩子也給人娘娘腔和不務正業的印象。一般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這個留學外國的世家子弟會走了去辦舞蹈團,就是林懷民的父親也不支持他的選擇。
但雲門舞集以獨特的風格,充滿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蹈,很快便贏得了各地觀眾的讚賞。雲門的作品素材豐富,有靈感源自敦煌壁畫的《飛天》、講述台灣移民歷史的《薪傳》、描寫社會生活形態的《我的鄉愁我的歌》等等。舞蹈團成員除了學習現代舞外,還要接受京劇動作、太極、靜坐與拳術等各方面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因此,他們能把不同的藝術元素融入舞蹈中,豐富其表演內涵,例如揉合了書法美學的《行草》和加入了太極原理的《水月》。林懷民擴闊了現代舞取材與表達的空間,為台灣的現代舞藝術開拓出新天地,外國傳媒也讚譽雲門是「世界一流現代舞團」。
除了在藝術方面不斷努力外,雲門也致力對社會作出貢獻。早在1988年他們已成立文教基金會,推動各項有助藝術發展、文化提升的活動,譬如出版「鄒族之歌」錄音帶以助保存台灣原住民音樂,舉辦文化講座和舞台設計培訓班。為了讓大眾有機會接觸現代舞,雲門經常作免費的戶外表演;並且在1998年成立了舞蹈教室,教導大家去體驗舞蹈帶給人的心靈喜樂。1999年又成立子團,到台灣各鄉鎮、學校、甚至地震災區,為更多觀眾演出和舉行示範講座。
林懷民忠於自己的理想,透過舞蹈達成了父親要他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期望,他的父親晚年時也以「我是林懷民的爸爸」為傲。
想知道更多林懷民和雲門舞集的故事,你可到圖書館借閱《飆舞 : 林懷民與雲門傳奇》一書(GV1785.L56 Y36 1998)。視聽資料部還有《傑出華人系列‧林懷民專訪》(CT1826 .S832 1999 v.5),以及雲門多部作品的錄像帶(GV1703.T28 Y86),例如:《九歌》、《紅樓夢》和《流浪者之歌》。你也可以到舞蹈團的網站<http://www.cloudgate.org.tw/>,瀏覽作品簡介和今年的演出行程。
我是圖書館參考部的黃秀萍。以上資料可在圖書館網頁上的News, Events and Projects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