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光看不说哦——————好没劲的————
【设计思路】 本教材选自唱游第二册第三单元“星光亮”,教学内容围绕歌曲《摇篮》的新授展开。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等音乐活动为主线,力求把莫会的知识技能点隐藏在情景活动之中,并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常规组合、分层组合、自由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情景式、合作式、互动式学习的优势,让学习更直观,更愉快,更民主,更开放。 本课以秧田式的师生互动律动拉开序幕,通过两两结对的律动,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感,并为歌曲《摇篮》的学习做好准备。继而从一串启发式的音乐情绪体验、感受活动到模仿式的歌曲学习活动,意在初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最后是写实式的歌词创编以及合作式的歌表演活动,以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创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为方便学生的自由组合、交流合作等活动,采用席地而坐的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唱唱:《摇篮》 【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用歌声表达歌曲的优美、宁静的情绪,并初步尝试歌词创编。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3、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能合作完成简单的歌词改编。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摇篮曲优美、宁静的情绪,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看图为歌曲创编歌词,初步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摇啊摇》)律动进室: 导入→师领舞→师生对舞。 说明: 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教学语言提示学生的舞蹈感觉、 空间感、合作意识、表演意识。 2、生生(好朋友)对舞。 3、师生问好(穿插在律动中进行)。 说明: 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好朋友在一起进行音乐活动,提高参加学习的兴趣,另外,也为新歌教学的部分环节打好基础。 教师把师生问好结合于互动的律动音乐活动之中,目的是尽快和学生融合,减少距离感。 二、新歌教学: 1、导入:师生创设情景。 2、学生初听全曲: 提问:你感受到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说明: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天空与星星的美丽意境中感受音乐宁静、优美的情绪。 3、师范唱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4、揭示课题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 5、熟悉旋律 1)教师弹奏单旋律,学生静听。 说明: 在初学歌曲时用单旋律伴奏的方法,不会混淆听觉,能帮助学生正确的唱好歌曲。 2)教师用单旋律伴奏,学生用“la”、“lu”哼唱旋律。 3)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跟着动感星星图谱自由选择母音哼唱旋律。 4)教师提示多媒体画面中的星星大小代表着音的长短,并与学生一起哼唱。 说明: 这一环节结合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用星星的高低、大小来表现根据歌曲的旋律行进。意在帮助学生唱准音高,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5)让学生想象边摇着摇篮(摇篮里有星宝宝),边哼唱旋律。 6、指导学生有感情到朗读歌词 1)出示歌词,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儿歌。 2)学生齐读儿歌。 3)配乐儿歌朗诵。 说明: 读好歌词是唱好歌曲的关键。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能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感受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 艺术感受能力。 7、学唱歌曲 1)学生轻声跟老师唱。 说明: 老师用轻柔、甜美、连贯、声情并茂的演唱以及适当的形体动作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歌曲 的积极性。 2)师生对唱。(教师用单旋律伴奏) 3)生生对唱。 4)提问: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告诉你的好朋友,试着相互帮助学一学。 5)完整的唱歌曲,边唱边跟着音乐节拍做摇摇篮动作。 8、歌曲情感处理及情境歌表演: 1)启发。 2)学生讨论、发言。 3)情绪的处理。 4)创设情景歌表演。 三、创编歌词 1、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示范改编歌词。 提问:聪明的小宝宝们,谁来说说我唱的歌词和咱们刚才学唱的《摇篮》有什么不同? 2、教师交代活动要求,引领学生浏览各图。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1)选择创编对象 2)商量歌词创编 3)小组练习自编歌曲的演唱 4)评价 4、创编歌表演 四、小结
如需要该课的课件,请与我联系.我想办法给大家。
一切为了孩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5 21:08: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