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音乐教学交流活动随谈

40
回复
163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发一个优质课教案:

作者 绍兴县柯桥小学 沈敏乐
《音乐与游戏》(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游戏《找朋友》,感受有音乐的游戏和无音乐的游戏之间的差异。
2 通过音乐游戏《躲猫猫》,感受音乐可以更好的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 音乐游戏《找朋友》
1 听《找朋友》走进教室,律动。
2游戏《找朋友》
A导语,听到什么歌曲,会这个游戏?
B做游戏,感受有无音乐游戏之间的差别。
二感受《躲猫猫》音乐与游戏的关系
1欣赏《捉迷藏》游戏录象
2欣赏苗族歌曲《躲猫猫》,感受苗族歌曲,了解《躲》是苗族小朋友对“捉迷藏”的另一种叫法。
3师范唱,想象苗族小朋友做游戏的心情
4师生演唱歌曲
5学生体验躲猫猫游戏
6教师小结
三 用《躲猫猫》音乐创编不同音乐游戏
1用《跳绳》的歌词,创编新的音乐游戏
A听躲猫猫伴奏,学生填词
B学生演唱新歌
C音乐游戏《跳绳》
D师生互评
2用躲猫猫的旋律创编其他的音乐游戏
A学生创编歌词
B听躲猫猫音乐填词
C学生表演创编的音乐游戏
D师生互评
四课堂小结

(注:为输入简便,稍有改动)


……………………………………………………………………………………

小谢,我觉得你们这一次参加的活动难得,而且本站的网友也去了好几个,我把你发表的标题更改了一下,在本论坛固顶2周,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得到教益并参与研究和讨论。谢谢你!--站长
 
发表于 2003-12-1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课时都有笔录,随着教案都有环节的改动,但她这课没有,我感觉她的课光凭教案看不出什么,我挺喜欢她的风格的,可最后她居然只有二等,大家都觉得挺可惜的!
 
发表于 2003-12-11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谢及到会听课的朋友们,能简要评一评听课的感受吗?先代大家谢谢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1 12:57: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3-12-11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展示的课以小学居多,中学只有三堂,小学的课我不知道怎样才算优秀的课,我感觉学生参与性强,气氛活跃,但是我觉得实质性的内容不多,有的甚至把音乐放在一边(呵呵,我不熟悉小学的课,没有发言权,还是让欣然,lily说吧)
中学的课上得一般,都有展示个人技能之嫌,而把学生放在一边,课堂气氛比较沉。

我把王铁对音乐课提的要求在这里点点吧:
1课堂气氛活跃不等于课堂设计科学合理
2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学生思维活跃
3会收集资料不等于会用资料
4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次序
5合作学习不等于全合作


◎◎◎◎◎◎◎◎◎◎◎◎◎◎◎◎◎◎◎◎

王铁老师很厉害啊,可以看出他的要求很高。音乐课要上到完美、上到令各种评价标准不一样的人都说不出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理会了王老师的忠告,对于改进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教益。--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敏乐老师在绍兴上过。
绍兴县教研室的杨老师来我们学校诊课时说起过她的课。
我感觉:一、本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了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二、创编活动较成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1 14:09: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3-12-1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的课我觉得有几节还是很不错的!大概四节左右,在教学风格上,有的很大气,有的亲和地非常深入人心。他们的课设计都很有层次,结构都很严密,一步步地推开挖深内容,比如《苗岭飞出的歌》,很多老师都上过《苗岭的早晨》,但大部分的老师都是让学生欣赏,最多在开展一些活动,而上这课的叶老师设计地很好把教材真正挖深了,把苗族“飞歌”,“芦笙舞”“木鼓舞”都放到了教学活动中,结合上述苗族活动的特点来欣赏这首乐曲,一步步设计地挺到位的,因为是第一节课,气氛可能不是特别特别的活跃,但不难看出,这位老师的功底很不错,她的眼神、手势、语气等都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很真切的关爱!
沈老师说话的感觉我很喜欢,很有条理,问题问下去她不会象有的老师,一定要引导引导再引导,直到学生说出了自己心里想的那个答案,学生实在猜不出,老师自己说也很自然啊,她的课感觉很随意,突出了“玩”的主题,在“玩”“开心地玩”的过程中她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我的教学我也希望向这个方向发展,一切都应该是很自然!
《感受回旋曲》的邬老师的风格很大气,说话中让人感觉到了一种“精气神”,但她有不是那种只会大气的人,她会突然转弯以一种很深情的感觉跟学生说话,听得人心里酸酸的,她从“军营的早晨”开始,结合简单的唱,脚步声、口号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回旋曲,听《波基上校进行曲》时她给学生带上了不同颜色的帽子,带帽子的学生上来一站,这首曲子的结构马上就非常清晰了,她还结合海宁的地方特色让学生表现“观潮回旋曲”,学生不可能第一次就表现地很到位,这个过程中她的引导很到位!
《走进舞蹈世界》的那个小伙子非常阳光,充分体现了男教师的特色很幽默,一进教室他就带大家跳舞,象个舞厅的DJ,以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在第一时间博得了大家的好感,他还问“我帅不帅”跳舞了还嫌“地方太小”,大家都笑了,觉得他这个人很开心学生也很乐意跟他闹,但他的教学设计是一定都不含糊的,表演“水”的时候思路很好,通过《小溪》《江河》《大海》的表现让学生了解了舞蹈的一些元素,利用纱巾道具的环节整个场面很漂亮,我觉得这个小伙子还是挺能干的!……
要说感想太多了,今天肚子痛了半天,有机会我们几个把教案传上来,看着具体环节说起来比较清楚!
 
发表于 2003-12-11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欣然,我有时间也把别的课的教案传上来,咋们分分工吧,免得重复!
哎呀,要停电啦!

-------------------
就在这个帖子下面吧,我固顶了。--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2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署名作者和出处应该不会有什么版权问题吧!

×××××××××××××××××××××××××××××××××××××××××××

注明作者、出处不会有版权问题,因为这些资料是为了公益事业、为了教学研究,这是公开课意义的延伸,而非为了盈利和恶意侵权,放心上传吧,除了问题我负全责。--站长
 
发表于 2003-12-12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赶快看到呀!
 
发表于 2003-12-12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早就打好了,等我发表的时候网络断啦,好在及时保存,不然白打了那么多字了!
《美妙的歌声》作者 天台县赤诚中学 范晓霞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歌曲赏析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法的演唱特点。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歌曲有三种歌唱方法并能加以分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歌曲《我的太阳》
新课教学
1美声唱法
A导入新课:歌曲《我的太阳》导入
B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一词出自Belcanto,这是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其目的在于造就美妙的歌声。
C欣赏歌曲《黄河颂》片段。
D结合实例讲解美声唱法的演唱特点:声音悦耳、圆润靠后,具有声音本质美的声音。要求声区统一,声音连贯不断,音准完美,讲究声音的位置、共鸣、气息。
2民族唱法
A歌曲《歌唱祖国》导入(教师亲自演唱)
提问:演唱的表情、音色?
B民族唱法:“民族民间唱法”“中西结合”的统称,也成为中国唱法。
C欣赏歌曲《大坂城的姑娘〉〈北京的金山上〉〈茉莉花〉片段
D了解民族唱法的特点:注重声音的民族性、音色真实、明亮靠前、语言十分讲究,注重声请并茂,韵味浓郁。
3通俗唱法
A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唱些什么歌曲
鼓励学生积极上台演唱。
B通俗唱法:即流行歌曲的唱法,也叫自然唱法,是以“自娱”为其表现的主要目的。
C分析通俗唱法的演唱特点:无严格的技术规范,把“自娱”作为重要表现目的,强调其“倾诉性”和“宣泄性”力求演唱的生活化,大众化的口语化。
D讨论,是不是流行歌曲都适合我们?
4请学生分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
5让学生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唱同一首歌,再次体验各自特点。
6小结。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3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本来我们山东的年会我也会去的。。。但是现在没戏了!!
 
发表于 2003-12-14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会是什么样的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6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身体很不好,胃病又犯了,吃什么都想胃难受想吐,看来要好好锻炼身体了,不然老了就完完了!教案都没有时间上传,真是对不起大家!
 
发表于 2003-12-16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呀我来迟了哦~~~~ 因为最近老停电,现今浙江大面积缺电,我这里已经恶化到隔天停一次了555~~~ 欣然和小谢的贡献大大,发了这么多好东东上来!! 她们的教学经验都比我丰富,这次的“小团圆”我收获不小啊哈哈~~ 现在把我的听课笔记上传,记得不全请见谅哦~~ <走进舞蹈世界> 嘉兴市试验小学 沈天翔老师 课型:舞蹈欣赏课 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 2。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接受)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及画面,师作DJ带领学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 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 姑娘们在干什么? 哪个民族的舞蹈? 你怎么知道?(有学生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B,欣赏及讨论 出示各民族服装 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 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 三。创编 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学生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学生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学生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试一试,模仿“海宁潮” 学生八人一组进行讨论, 个别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 4。小结 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 谢谢lily!--------站长
 
发表于 2003-12-16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准备购买几个优秀的教学实录VCD带回来的,可是很遗憾哦···
 
发表于 2003-12-16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儿也老停电,对不起大家啦,最近我把很多时间都花在做网站上面了,也希望我的网站能和大家早点见面!
对了,这次教研活动要写经验反馈给教务处的,原来还这么麻烦,我好怕写写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6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小谢/欣然还有小叶子,辛苦们几个了,把这么多好经验带到了这里。

另,小谢,你站点主页的那个吹长笛的女孩很有气质很漂亮。但是我发现这张图片可是要误导观众的,因为她把长笛整个拿反了,口风是错误的,更谈不上指法和手位的正确了。出于音乐教育站点的严谨,建议你考虑是否更换一个其他图片。当然,作为一张艺术照片,的确很美很漂亮,不细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是否保留我仅仅做一个建议而已,不要太当真了。
 
发表于 2003-12-17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昨天我已经把《走进舞蹈世界》打好了,今天看到你比我早了一步,呵呵,想到一块去了,那我把《感受回旋曲》再弄一份好了!
 
发表于 2003-12-17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看得好仔细啊!这个美女肯定被你看得不好意思了,哈哈!
是拿反了,呵呵,我有办法让她拿对,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7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们!我学到了很多!

%%%%%%%%%%%%%%%%%%%%%%%

能在这里学习交流也就达到目的了,你这短短一句话我看了很舒服。欢迎你多参加各个主题的讨论。---站长
 
发表于 2003-12-17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谢,你的动作好快,说改就改了。这样也就过得去了。。。

。。。不过。。哈哈(让你毛骨悚然吧)。。还有问题呢,不知道你怎么办:这一支在美女手中的长笛,第三节(长笛共有三节,第三节是右手小指头管理的尾节)安装错了,她装了个底朝天,小指头该按的键子安装到底部了,这样的装错的长笛是没有办法正常演奏的。。。这个摄影师要是懂一点吹奏常识或者请教一下会吹长笛的人怎样摆姿势就好了。从这张图片我想到了画家陈逸飞的一些著名的宫廷女乐手体裁作品,也是这个毛病,吹洞箫的,抱琵琶的,虽然把人能带入那种氛围和意境,但是画中那几个美女一看就不是真正会演奏的,手位、表情、胳膊的伸张都不是那种“在点”的感觉,说得难听一点那几个美女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只是几只花瓶或者高级琴架,这也是画家最大的败笔(也许作者不这样认为,但是真正懂民族音乐的要笑话这种近于虚伪的作秀)。这支错误很多的长笛也是这种感觉。。。在书店我见到过一张很逼真的外国黑衣美女吹长笛的油画,那才是真功夫,一看就是能够专业演奏的长笛手作模特的。      即兴随便说说,还是不要太当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7 10:45: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3-12-17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大!这样严谨的态度让我好钦佩!我仔细看看,那个美女就是摆摆姿势的,不过图片的颜色和我主页的背景颜色比较融合,等我找到合适的再把她辞喽  ~!
我们教研员也一再要求教学上的严谨,音乐虽然是比较抽象模糊的东西,但我们教学绝不能含糊,误导学生,自己不清楚模陵两可的时候,宁可不讲,等彻底弄明白科学了再讲给学生听。就像这次去海宁听课,《美妙的歌声》由一个地方我在听课笔记上打了一个问好,民歌=民族唱法?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7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样处理很好。

对于“民歌=民族唱法?”显然有问题,是不准确的表达。
 
发表于 2003-12-17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 受 回 旋 曲
                                                          杭州市学军小学    邬淑颖
教学目标:
1、 感受《波基上校进行曲》幽默风趣的情绪特点及进行曲体裁的特征。
2、 通过感受、欣赏、创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的特征。
重点、难点:了解回旋曲式的特征
教学过程记录:
组织教学:播放《单簧管波尔卡》,学生自由地找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并随音乐律动
感受活动:
1、播放军号片段
师:这熟悉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2、 出示旋律《小号手之歌》片段。
3、 指导模仿军营中的音响。
4、 继续弹奏旋律,用歌声模拟音响
5、 师生共同探索、模仿军营中的其他音响
6、 揭示回旋曲
7、 演绎回旋曲(军号——出操——军号——报数——军号)
8、 师生共同为刚才的回旋曲取名
欣赏活动
(一) 感受进行曲式
1、 播放《波基上校进行曲》片段,学生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
2、 揭示进行曲体裁,探索进行曲特点
师:为什么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行进的动作?
3、 揭题,用口哨或lu  表现旋律
4、 从生活经验入手,拓展进行曲体裁(为学校设置出操音乐)
师:你还知道哪些进行曲?
(二) 知道主部欣赏旋律
师:这首波基上校进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 出示主题旋律
2、 知道用各种方式表现主题旋律,(说说自己认为最佳的表现方式)
(三) 体会回旋曲式
1、 完整地播放〈波基上校进行曲〉,奖励倾听音乐的同学,为他们带上不同颜色的帽子
2、 师生共同发现回旋曲式(帽子的颜色)
3、 回旋曲式有什么特点?
创作活动
1、 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家乡海宁有哪些值得自己骄傲之处
2、 创作“观潮回旋曲”
3、 尝试用小军鼓表现潮水
4、 用肢体语言表现潮水
5、 教师朗诵〈酒泉子…〉“长忆观潮……”
6、 自选表现形式,合作表演
7、 活动:“海宁小导游带大家去观潮”
主部(轻快的音乐)——听潮(鼓、钢琴等)——主部——观潮(学生表演潮水)——主部——咏潮(朗诵“酒泉子”)
8、小结。

(以上部分教学环节,为方便上传,略有改动)
 
发表于 2003-12-18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看教案,可能有老师会觉得我们这次上传的东西都比较简单,但当时的课的质量是绝对有保证的,我们这里现在开课的老师教案都写的非常简单,我几乎没有看到过写详案的老师,不是说写详案不好,可能是老师们都希望给自己也留一定的发挥空间和余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