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听:《鸽子》 2、 唱:《飞吧,飞吧》 3、 动:(1)根据“×·× ×× ︱ 0 ×× ×× ︱”节奏型,创编声势动作为《鸽子》伴奏,用竖笛视奏歌曲旋律,感受乐曲情绪。 (2)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多声部合唱(合奏)和谐美妙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曲《鸽子》,了解这首作品,感受其音乐形象。通过歌曲《飞吧,飞吧》懂得在少年时代要养成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2、 通过创编声势动作随音乐表演,感受探戈节奏的魅力。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合唱练习,对多声部合唱作品的感受力、表现力得以增强。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合唱(合奏)的和谐美妙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教具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竖笛、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1、 律动《飞吧,飞吧》(教师参与) 学生听音乐自由动作进教室,按品字形座位顺序坐。(第三块可有意安排已处于变声期的男生或音域较低的男生坐。) [设计意图:在上课开始做热身训练,即可融洽师生关系又能让学生放松情绪,即能让学生在玩中感受三拍子韵律又能让学生熟悉旋律,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又能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 导入新课 1) 师:刚才这首歌是几拍子?有什么特点? 生:三拍子,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弱拍。 2) 师:谁能用身体发出的声响,采用不同方式再现一下三拍子的特点吗? 个别学生创编,其他学生模仿(随歌曲录音进行) 3) 师: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3、 借助竖笛,自学歌曲,进行轮唱训练。 1) 学生视奏,师钢琴伴奏(留意学生易错之处,随时纠正。) 2) 第一声部,学生默唱曲谱。 3) 学生齐唱第一声部曲、词。 4) 学生齐唱第一声部词,师相隔一小节卡农式轮唱,问学生:老师是怎样唱的。 5) 学生分成两部分卡农式轮唱(边唱边感受其合唱效果)。 6) 学生分成三部分,第二声部与第一声部、第三声部与第二声部各相隔两小节做三部轮唱(让学生感受三部轮唱的丰富色彩。) 4、 创编另一声部,进行合唱训练。 1) 让学生用5,按歌曲原有节奏创编另一声部。 1=G 5 5 5 ︱5 · 5 5 ︱5 5 5 ︱5 · 5 5 ︱5 5 5 ︱5 — —︱ △ △ △ △ △ △ △ △ △ △ △ △ 那 该 多 好。 5 — 5 5 ︱5 5 5 ︱ 5 — 5 5 ︱5 5 5 ︱ 5 5 5 5 ︱1— —‖ △ △△ △ △ △ △ △△ △ △ △ 哪能 飞 得 高? (其中的“△”可用“Beng”或其它衬词伴唱。) 2) 两声部合唱训练。 5、 学唱第二声部,并进行三个声部合唱训练。 1) 学唱第二声部,一、二小节与七、八小节的休止符可用声势语言填充。 2) 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进行合唱训练。可一声部与二声部或三声部分开配唱。 3) 将学生分成三部分进行三部合唱训练。 A:各声部创编一个固定音型,用声势语言和着自己的声部进行。 B:每个声部进入时,可起立做小鸟飞翔状,感受三个声部的逐步进入及飞翔在蓝天里的小鸟活泼自由的情境。 4) 学生分小组进行多种形式的处理,再小组展示。 (每小组分发打击乐器。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6、 欣赏男声独唱《鸽子》 1) 以《故乡的鸽子》这则故事引入欣赏歌曲《鸽子》。 (运用课堂教学中动静交替规则过渡到欣赏部分。) 2) 初听歌曲《鸽子》,回答:这首歌曲的速度怎样?歌中唱的是什么? 3) 学生讨论。 4) 学生再听歌曲,老师采用声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说出老师的声势是采用什么节奏来进行的。 5) 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节奏“×·× ×× ︱ 0 ×× ×× ︱”创编声势动作和着音乐进行。 6) 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乐曲主题,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和声势语言或人声按“×·× ×× ︱ 0 ×× ×× ︱ ”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7、 小结。 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教育他们要懂得在少年时代要养成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8 、结束:学生在《飞吧飞吧》歌曲声中,“飞”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