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收获”

15
回复
71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3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年一次的市音乐教坛新秀比赛经过一轮又一轮紧张的比拼,终于在慈溪落下帷幕。参赛者在比赛中显现出了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获得了评委及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同时对参赛者本人来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这次比赛也让许多热情上进的年轻人有了别样的“收获”:

1、          要想获得好成绩,就得跟评委扯上关系。因为上课比赛最重要的不是该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更不是看学生的感受、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与收获,而是看这课的设计符合哪位评委的口味。教学能力再强也比不过关系网。如有一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但她的课据听课者一致反映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很槽糕”,她能获第一据悉她是某某教研员的媳妇。

2、         新课程教学感悟——音乐课与语文课没啥区别。新课程在宁波实施已有三、四个年头了,但是评委打分的规则依旧:高段的欣赏课依然如初中、高中的教学。如:上语文课般的分析挖掘是好课,而重在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都是差课;课堂上学生安静聆听教师的教导,对音乐的理解是在云里、雾里,这样的课评委打出的是高分,而另一种教学使学生在歌唱中、舞蹈中、竞争中亲自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居然得到的是低分。困惑:学生喜欢哪一种形式的课?我们的教学还要不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新课程新理念只针对低段学生吗?

3、         这世道好黑暗!原来想着只要自己尽力,总会有回报。但事实上每一届的教坛新秀比赛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许多年轻人对这样的比赛望而生畏,对工作的热情、抱负一点一滴地下降。

 

    唉,可悲啊!

   

 
发表于 2006-4-23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就是一块金子,别人都说是石头,你也甭想发光
 
发表于 2006-4-24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          `````````````````````
 
发表于 2006-4-24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只是楼主片面的观点,不是很客观。

比赛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个人行为因素”,但是毕竟是公开比赛,不会做得很出阁。

另外,奉劝大家一句:这样的比赛,除了比个人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外,

还有一点很重要-------即心理素质和耐力的拼比

 

 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话说回来,你如果仅仅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也没有必要去计较个人得失。

如果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应回报而懊恼的话,倒不如学学人家是怎么“跟评委拉关系”的,

这也是一门学问——社会关系学

你有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再加上过硬的“关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发表于 2006-4-24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也作另看吧,把参赛的目标定在学习的态度上不就行了。一般情况下,参加了比赛就会有奖,不管等次与否,自己终会有收获吧?
 
发表于 2006-5-7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几天我也要参加教坛新秀的比赛,看了你们的话,心里真没底。

 
发表于 2006-5-8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心胸放开阔些吧,不要给自己增添烦恼啦!
 
天使的翅膀还有吗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5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5-20 0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暴露了教育行业的一些问题.

 
发表于 2006-10-2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

[em03]
 
发表于 2006-10-7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发表于 2006-10-8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溪就是这么黑的!!!!!
 
发表于 2006-10-9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又看到这个充满牢骚话的帖子,真是不好意思,当时的心情非常郁闷,我想大家都能明白。其实,想开了,各行各业哪里没有这样的事,再大的比赛都有着内幕,为了这么小的一件事我根本犯不着打抱不平啊。日子都过去那么久了,我也已经淡忘这件事了。

  也许以后我还会看到这样的比赛,那时我的心态应该会好些,不再强求努力与收获的平衡,但不管怎么样,我想我依旧还是那个傻傻的我,这社会关系学这辈子我是学不会了,只好由待下辈子去努力哦!

[em0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好好做的人,被这样的事可能就磨灭了,想功成名久的人,就会有他们的做法,学会做一见事,那就是,做好自己,做好别人,做到无事有事一身轻。不要想太多的事,自己尽力了就是对自己最好的。
 
发表于 2006-10-10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也是这样。郁闷!!!
 
发表于 2007-2-14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同意楼主的意见,你有后门就可以,没有后门就不行.

事态炎凉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