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部舞剧《和平鸽》 编剧:欧阳予倩(1889——1962) 编导:戴爱莲、高地安(1912——)等; 作曲:章彦、刘式新等; 首演者: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1950——1952),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舞团) 女主角:戴爱莲饰和平鸽;男主角:丁宁饰工人;主要配角:赵恽歌饰战争贩子 中国舞剧于上世纪30年代初就萌芽了,吴晓邦、戴爱莲、梁伦等新舞蹈艺术的先躯都为此做出过有意义的探索. 但是,中国舞剧这门新兴艺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1950年,由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力合作推出了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 这部舞剧是为了纪念《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的发布而作的,以表达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信念。 《和平鸽》讲述的是一只和平鸽的故事。她是和平的使者,飞到哪里,就给那里的人民带去福音。然而,她却遭到了战争贩子的残害。最后,她在工人的救助之下飞到了北京,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另: 首演于1957的《宝莲灯》,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民族舞剧。 ======================= 中国歌剧萌芽时期的第一部作品是《麻雀与小孩》- 黎锦晖,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 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从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向隅等作曲)和《军民进行曲》(星海作曲)这两部作品,其中大多借鉴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力图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 在这些作品中,成就较高、影响最大者,当推黄源洛的《秋子》被学界认为中国第一部歌剧,1942年1月中国实验歌剧团首演于重庆国泰大戏院。 《白毛女》的意义在于“第一次歌剧高潮”:我国歌剧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6 23:17: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