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余秋雨历数艺术创作“两大陷阱”

1
回复
54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5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北京现代音乐节”于5月30日晚落幕,作为本届音乐节的特色之一,5月30日上午余秋雨夫妇的讲座吸引了很多听众到场,在马兰的黄梅调讲座之后,余秋雨开始了“对一种传统艺术的现代鸟瞰”的演讲。

    文本陷阱:过分依赖“本子”

  在“文本陷阱”中,余秋雨认为正是因为元杂剧的文学成就太高,反而使得后人特别是今人在创作中“老是以为搞不出来是因为本子不好,但是却没有人关注在戏剧特别是音乐戏剧中从来都是音乐第一,而话剧更是因为简单地把文学变成戏剧文本,但是他们缺少一个把所有人的夜生活都召集到一起的理由,人家凭什么去看你的戏?!”余秋雨列举长江南北历史上流传最广的傩戏《孟姜女哭长城》,以证明表演艺术应该与环境、生活为一个整体。

    经典陷阱:过早脱离“土地”

  余秋雨最刺激的话题是“经典陷阱”,他认为艺术原本源自民间大众,但在晚清被千方百计地打造成经典,而这些经典已经与百姓生活无关,他认为这是“脱离土地的艺术被无限抬高”,并且引用鲁迅的话“把艺术从民间拿来放在玻璃罩里面欣赏,看着他死掉。”“为什么大家都在供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余秋雨认为今天的“精品工程”就是掉入了“经典陷阱”,“老百姓真的那么幼稚,你说是经典就会去看吗?!”

  余秋雨还认为艺术创作应该关注人类话题、应该具有仪式的形态以及游戏的意识,而今天中国的民众太缺少仪式感了。他觉得央视的青歌赛实质上就是一种仪式,“在一个晚上亿万中国人在同时翻着字典,重温着李白的诗句,这难道还不是一种仪式吗?!”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于 2006-6-6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老余这两个论点老刘倒是能够共鸣,

他终于站在“民间”而不是“神坛”上发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