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下雪拉 设计理念 本单元以雪为主题通过欣赏、唱歌、游戏等多种音乐形式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以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在教学形式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以引导,着重音乐意境的渲染和体验,视、听、动结合让学生在各种有关冬天的美妙意境中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雪花》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雪花》,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2、通过优秀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 3、指导学生唱准顿音、重音、保持音以及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听音乐做律动。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导入:想一想有关的古诗并背诵。(讨论、交流) 2、发声练习: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听歌曲《雪花》的范唱。 5、用“La”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声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7、让学生自己发现歌曲中的各种音乐符号,教师再指导练习。(不必讲解名称作用,只模仿唱法) 三、创编活动 1歌曲情绪处理: 问题一:前四句看到雪花产生疑问,然后接住雪花想数一数,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表现? 问题二:数清了雪花有六个花瓣,心情怎么样? 问题三:雪花不见了,变成小水点,有趣吗?如何表现? 2、分组唱进行比赛,设计舞蹈动作并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雪花飞舞》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雪花飞舞》,让学生感受电子和声器所表现的冬天里漫天飞雪的情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 2、通过欣赏乐曲《江雪》,进一步了解古诗的意境,并随录音学唱歌曲。 3、通过优秀的动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的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多聆听音乐,体味音乐的神奇魅力。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听音乐做律动。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雪花》。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1、导入:欣赏动画片《雪孩子》。 2、你们对美丽的雪花一定很感兴趣,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冬天的美景吧。(播放《雪花飞舞》的录音,边听音乐边让学生画画) 3、再次欣赏《雪花飞舞》并介绍作品,启发学生感受音乐是如何表现飞舞的,用动作表现音乐里描绘的雪花飞舞的情景。 四、欣赏乐曲《江雪》 1、继续听音乐,让学生根据老师描绘的意境在刚才的图画上填图涂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周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请大家思考古诗的含义,然后老师再讲解。 3、播放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4、跟录音学唱歌曲《江雪》 五、课堂小结: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有关雪的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小雪橇》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用欢快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橇》。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音乐,边听边做动作,特别注意启发学生模仿马蹄奔跑的声音。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毽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2、复习歌曲《雪花》。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做游戏。(播放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2、聆听歌曲《小雪橇》的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3、播放歌曲录音,找学生上台跟着音乐做律动。 4、节奏练习 2/4 ×O ×O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6、滑雪橇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应该怎么表现歌曲的意境? 四、创编活动 1、歌表演: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边唱边舞,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2、分组设计舞蹈动作并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学生小声哼唱,并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组织比赛的形式巩固歌曲。 六、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课时:《小动物告别会》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动物告别会》,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2、注意区分2/4拍子、3/4拍子,并按要求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 3、让学生了解有关冬眠的知识。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听音乐做律动。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雪花》和《小雪橇》,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导入 1、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下雪拉,小朋友们一起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玩的多开心啊,可是小动物们怎么不见了,到哪去了呢? 2、学生回答自己了解的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播放动物冬眠的画面。 四、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小动物告别会》的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鲜花 爱雨 露, lu lu lu lu lu。 3、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节奏练习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齐唱。(反复练习) 五、创编活动 1、分组创编歌词并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2、学生小声哼唱,并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组织比赛的形式巩固歌曲。 六、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五课时:《数蛤蟆》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数蛤蟆》,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为歌曲旋律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2、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听音乐做律动。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雪花》和《小雪橇》,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导入 1、认知蛤蟆。 2、创设情景图 师: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图片(教师在地上的一张大纸上放上:荷花、荷叶、蛤蟆等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用这些图片贴出漂亮的图画来呢?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些图片贴到黑板上一张湖蓝色的大纸中相应的位置上,并把创作好的图画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数蛤蟆》的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3、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2、游戏:数蛤蟆。 五、创编活动 1、编创歌词。 2、巩固新授,歌表演综合展示。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数蛤蟆》,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小朋友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因此我们要热爱、关心、保护动物,永远与他们做好朋友。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六课时:《巧巧手》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活动过程: 一、 模仿表现: 1、猜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请学生说答案(双手) 2、用儿歌形式问答: 师问:你的 一双 小小 手,| 能呀 能做 啥 — | 生答:我的 一双 小小 手,| 能够 × × × — | 3、那么你能听歌用手打拍子吗?——播《粉刷匠》伴奏带,学生边听边打两拍子强弱规律 4、能一边轻声跟音乐模唱la等 ,一边做二拍子动作吗?学生听音乐活动。 1、跟《粉刷匠》旋律简单编唱: 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说说录音机里的小朋友能做啥? 师问:录音 机里 小朋 友,| 能呀 能做 啥 — | 生答:录音 机里 小朋 友 | 能够 ×× × — | 二、 创编与活动 1、小手真能干,我们用歌唱的形式来歌唱自己的小手吧! 2、请一个小朋友说说自己双手最能干的事,并来表演一下做这件事的过程。 3、创编记录:(用《粉刷匠》旋律伴奏) 集体问:你的一双 小小 手,| 能呀 能做 啥 — | 生答: 我的 一双 小小 手,| 能够 ×× × — | 4、四人一组讨论:说说他是怎么做这件事的。编成以下节奏的歌词: ×× ×× ×× ×× | ×× ×× × — | 5、你能说句表扬他的话吗?编成以下节奏的歌词: ×× ×× ×× ×× | ×× ×× × — | 三、 引申活动: 1、用你可爱的小手做做影子游戏。(用手模仿各种形象) 2、边听《粉刷匠》音乐边把你的小手画在纸上。(每人发一张16k的纸)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创作了一首夸夸自己小手的歌,你们真这么能干,那么想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吗?你想做什么事?(学生说一说)下节课告诉老师你回家用能干的小手做了什么事吧! 课时小节及体会:
复习 一课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复习内容: 1、复习歌曲 2、声音的强与弱 3、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并加入适当的律动表演。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音的强弱。 3、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三、复习歌曲 1、齐唱歌曲 2、分组唱,小组比赛 四、音的强弱 1、举例模仿音的强弱 2、拍手感受音的强弱(拍一下手,拍一下腿) 五、音乐活动 1、随音乐律动 2、歌表演:一组唱歌;二组伴奏;三组律动表演 六、课堂小结 课时小节及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