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应注重弦外之音(转贴)

4
回复
43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7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功夫在诗外”,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仅仅在音符旋律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一首乐曲在初学者手里演奏的速度、节奏、旋律,与大师的演奏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为什么不能象大师们的演奏那样震撼人心呢?我们常说大师具有深厚的功力,这个功力就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有了这种理解,大师们就不是用手去演奏,而是用心去演奏,他们弹奏出来的也不仅仅是音符,而是情感了。试想:如果不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怎么可能在演奏《十面埋伏》这样的作品时让听众感觉到那决定中国命运一战的磅礴气势?一个从未亲近过大自然、只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练琴的孩子,怎么能够体会《春江花月夜》那种水光月色之美?
  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还注重个性化的表达。一个人特有的知识、阅历、思维方式都会融入他所演奏、欣赏的作品之中,所以,同一首乐曲由不同的人来演奏,就会有不同的风格,由不同的人来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音乐的特点之所在,也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套用前面的话来说就是“功夫在曲外”。
当前,我国的音乐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的倾向。作为一种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音乐教学中演奏、演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技法只是表现美的手段,作品所包涵的思想、情感才是美的内容。宋朝文同擅画竹,是因为他每天观察竹子在晴、雨、风、雪中的状态,已做到了成竹在胸。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只是在对着书本演奏音符,或者模仿老师的演奏,象鹦鹉和录音机一样只是在发出别人的声音,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是艺术呢?近几年来,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文化素质的考试,可以说这是抓住了我国当前音乐教育中的要害。考核中暴露出来的歌手们文化知识贫乏的问题,也相当令人震惊。
  笔者教学过程中,最头疼的是技巧有余而文化知识不足的学生,他们的演奏中规中矩,可就是出不来味儿,就是缺乏感染力,这是因为学生对作品还不理解。可一进入作品分析,面对他们巨大的知识空洞,我们往往感到无能为力。总不能讲到《昭君出塞》就加一大段汉代历史及“和亲”政策,讲到《霓裳羽衣曲》就加一大段唐代历史和道教知识吧。平心而论,音乐专业的学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是我国多年实行应试教育的结果。应试教育的目的是考大学,而考大学主要分文理两科,这两科中音乐都不是必考科目,所以,在中学的教学体系中,音乐课是辅科,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既然普通中小学不承担为音乐院校或音乐专业培养有专门技能的人才的任务,这就导致希望孩子学音乐的家长只有把孩子送到业余艺校或请家教,而高校招收音乐专业学生时也只有降低文化课录取分数。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渴望报考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牺牲部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到了上大学的时候,知识结构的缺欠已经形成,积重难返了。
  在合理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来以前,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化知识来一番“恶补”。这种补救教学可以分四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懂得技巧服务于内容的道理,即“以情带声”;二是增加中外历史、中外文化等课程的学时;三是尽量多开设与音乐专业有关的选修课;四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近民众的实践机会。尤其重要的是,教学指导思想要从重技能形式向重作品内涵转变,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鼓励学生在对作品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敢于有创意地运用技巧。
  如果我们能在学生们的演奏演唱中,更多地听出文化知识的融入,听出对作品的个性化诠释,听出激情的潮头在涌动,听出种种音乐技巧以外的“弦外之音”,那才是我们教育者的成功。

(作者不祥,欢迎提供线索署名)
 
发表于 2004-2-17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中的,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
 
发表于 2004-2-17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现在的音乐教学太注重技能的训练了,好象走入了一个误区。特别是器乐教学,老师好象只关心学生的练习情况,家长好象也只关心学生练到第几级了却根本不关心孩子的音乐实践、音乐鉴赏、音乐审美等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看来片面的音乐教学是要改一改了!
 
发表于 2004-2-17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与学生的感受我们要引导而不是否定,我自己学的时候也是最不喜欢老师跟我说太多,这样我的作品就成了他的风格和感觉了,那不成一大半的克隆了吗?
 
发表于 2004-2-17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能的训练是文化的一部分,技能是谋生的手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技能便向文化转变。我国的教育为什么基本上还仅仅停留在技能的阶段,那是我们的国民素质还只能到达一个为生活而学习的阶段,所以不必责怪家长对孩子学琴的看法,他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逐渐改变这种状况。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学习音乐就是学习一种有用的文化,而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巧,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层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我们音乐教师是任重而道远。对我们来说怎样在提高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