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多么好 》 (共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 # 唱 《快乐的嚓嚓嚓》 教学目的 通过教唱《快乐的嚓嚓嚓》,使学生学会用轻巧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跳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唱准变化音。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 学习新课 1、听歌曲。认拍号 2、认识二拍子指挥图示。 (1)教师板书二拍子图示,学生跟着竖空画图示。 (2)再次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划拍子 3、再次听音乐,教师在蓝色块处击掌,学生仔细听教师拍的是什么节奏。 1、节奏练习。 2/4 X X | X X | 2/4 0 X X | 0 X X | 2/4 X X X | X X X | 2、分析三种节奏不同的地方,拍击这三种节奏。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节奏放在蓝色块处比较恰当。(第一种节奏给人比较平稳的感觉,后两种节奏很跳跃,因此下面两种节奏比较适合这首歌曲)(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次放音乐,学生在色块处击出节奏 4、学生跟琴唱一唱前四乐句。 5、认识# 教师讲解#,并且在琴上指认出#各音,并让学生唱一唱有关#的音 6、学生跟教师学唱后半段旋律。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完整听一边音乐,感受一遍音乐,听听是否还有没学唱好的旋律。教师指导纠正。 9、再次根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10、个别演唱。 三、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四、 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 2、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的 学习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复习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师生评议。 2、听范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3、指导学生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个别同学进行表演唱。 二、学唱新歌《校园的早晨》 1、播放录音 2、复习四和二拍子指挥图示。 3、再次播放音乐,跟着音乐划拍子。 说说打拍子时有什么不一样,指出歌曲中拍号的变化。变化拍号的地方反复练习几遍。 4、再次播放音乐,重新跟着音乐划拍。 5、音乐知识,认识反复、结束、省略记号 教师提问:歌曲中出现了怎样的新符号。 说说新的反复、省略记号各自的含义 学生根据含义念一念正确演唱顺序的歌词。 6、再次播放音乐,通过再次欣赏音乐感受着几种记号。 7、学生跟琴演唱,同时指出演唱时不足之处。教师纠正指导。 8、学生再次跟琴完整演唱。 9、指名演唱。 六、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教学目的 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优美的情绪,能用歌声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唱准四度、五度、六度音程。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用你们会的指挥图示去划拍。 二、教学新课 1、播放音乐。(学生自行划拍) 2、再次听音乐,选几位划拍正确的同学给大家做示范。并让大家说说这是几拍子的指挥手势。(三拍子) 3、音乐知识:3/4拍指挥图示 教师板书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学生跟着竖空划图示 4、再一次听音乐,让学生用正确的指挥手势划拍子。 5、教师教唱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6、学生集体唱歌曲。 7、个别演唱。 8、听第二乐段歌曲,学生跟唱。 9、完整演唱第二段歌曲。个别检查。 10、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总结、下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小队》 教学目的 唱准弱起小节的感觉。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 复习本单元歌曲 1、复习《快乐的嚓嚓》《校园的早晨》《把心儿种在春天里》,先集体演唱,然后个别指名演唱。师生评议。 2、复习本单元教的几种音乐符号,3/4和2/4的指挥图示,重复、结束、省略记号。 三、新歌教学 1、播放音乐,完整地听音乐。 2、根据拍号给音乐划拍。(说说划拍时又有什么不一样) 3、讲解弱起小节,并在强拍上击拍。 4、再次听歌曲,并且在强拍上踏脚。(此练习可根据各班情况做) 5、教师教授歌曲。 6、指出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会唱或者唱不好。教师反复纠正指导。 7、完整演唱歌曲。 8、听第二乐段和第三乐段,分别请不同的学生演唱歌曲,比比谁唱得更好。 9、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 总结、下课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听:《祝你快乐》《OK星期天》《春之歌》《赤足走在田埂上》 教学目的 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各种乐器和各种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叫学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一、 欣赏 1、《赤足走在田埂上》 (1)教材分析 (2)明确欣赏重点: 引导学生注意无伴奏合唱和二重唱这种新的演唱形式,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初步欣赏歌曲,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欢快、热烈) (4)学生进行讨论上面的问题。 (5)再次欣赏歌曲,尝试着唱一唱,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2、欣赏《OK星期天》 (1)教材分析: (2)初步欣赏乐曲,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情绪。说说和你心里的设想是否相似。并且说说这是哪一种演唱形式。 (3)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3、《祝你快乐》 (1)欣赏歌曲 (2)说说这首音乐和前面两首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 (3)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 (4)简单介绍一下铜管乐器。并听一听着三种铜管乐的形状和音色。 (5)再次听音乐。各种乐器表现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分辨一下。 (6)总结一下这节课认识的几种乐器,以及能够听边这几种乐器的音色。 3、如有时间把音乐在欣赏一遍。 三、总结,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