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牧笛声声》教学设计

1
回复
136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9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牧笛声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牧童之歌》

听:《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感受牧歌的基本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牧歌的特色与美。

2、、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乐句的长音处用动作或打击乐参与。

教学重点:

1、了解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准备:新疆手鼓一面,铃鼓若干,碰铃若干,多媒体课件,CD 录音机一台。

教材分析:?

1、钢琴曲《牧童短笛》?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此曲作于1934年,参加由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荣获头奖。从此,这首曲子蜚声国内外,更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全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全段由六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从4/4拍的第三拍开始。第二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速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旋律显得格外流畅。乐曲的末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结束在富有民族风味的和弦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2、作曲家介绍?

贺绿汀(19031999)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早年即投身于革命并进行音乐创作。后入上海国立音专,攻读音乐。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分别获头奖和名誉二奖。此后进入电影界,为进步电影《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创作音乐。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歌曲,广为流传。解放战争期间,又创作了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佳作。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音乐人才,但仍坚持音乐创作园地上的耕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的鲜明特征。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6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新疆音乐《达坂城的姑娘》跳新疆舞,课件出示新疆舞蹈图片)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乐曲是哪个民族的?能否向大家介绍介绍你所了解的新疆?

(学生畅所欲言)

师:(课件出示新疆地域图)

出示资料: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域辽阔,中部横贯天山山脉,北面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面是肥沃的千里牧场。新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因此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同学们爱吃的哈密瓜和葡萄就盛产自新疆最出名的水果之乡——吐鲁番。

师:新疆真是个好地方!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也来做一回新疆人,要想成为新疆人啊,要会说新疆话,会说吗?老师教大家新疆话:“萨拉母”(向您问好)“亚克西,巴郎”(好孩子)。(学生跟教师学说话)下面我们在课堂上就伸出大拇指用“亚克西,巴郎”来表扬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好不好?

师: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课件展示图片,进一步感受新疆的民俗文化(循环播放《牧童之歌》伴奏音乐)

2、探索手鼓的打法。(3分钟)

⑴展示手鼓(继续在音乐声中介绍)教师轻轻的敲响手鼓,并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乐器?

生:手鼓

师:手鼓是新疆人民唱歌跳舞时最常用的伴奏乐器之一,谁会打手鼓?

(小组交流手鼓的打法,每组派代表示范。)

⑵教师介绍手鼓的打法。

部分学生用铃鼓代替,部分学生拍手或拍板凳。随着《牧童之歌》伴奏音乐击打乐器。

3、学习模仿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3分钟)

学习典型动作。

师:如果我们边拍手鼓边跳新疆舞就更有意思了。你们知道新疆舞蹈有一些什么动作吗?(学生展示自己知道的动作,翻腕、移颈等) 老师教大家几个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

在音乐伴奏声中,男生拍手鼓,女生跳新疆舞。

二、学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10分钟)

1、拍击节奏,出示节奏ⅩⅩ Ⅹ?Ⅹ

师:这条节奏见过吗?谁会念?跟老师来念。这个小圆点在音乐中叫附点,读的时候,附点前的音符读长一些,附点后的音符读短一些、弱一些,老师是这样读的Ⅹ?Ⅹ,你也来试一试。

师:连起来读一遍ⅩⅩ Ⅹ?Ⅹ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读黑色的部分,你读红色的部分。

师:Ⅹ Ⅹ 生:Ⅹ?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读法。]

师: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听了真高兴,不由得想骑上骏马,唱起来。

(教师弹琴唱:骑上 .扬起 鞭;赶上 .下河 滩。)

师: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

师:小朋友们,新疆的哈密瓜美,新疆的鼓声美,新疆的歌儿也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民歌——《牧童之歌》,请注意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听录音范唱,出示牧童之歌图片,学生随音乐拍手) (天山、草原、牧童、马儿)

师:大家听得真是非常认真。(看图片视频,教师介绍美景,播放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资料:介绍天山。

新疆的天山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山,天山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界。传说中,王母娘娘曾在此沐浴,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瑶池”。天山上的白雪融化成了甘甜的水流向天山脚下的大草原,哺育了草原上的牧民们。草原一望无际,牛儿、羊儿在快乐的奔跑着,小牧童们过着悠闲幸福的生活。让我们跟随着小牧童一起去感受他们的幸福的放牧生活吧。

2、学唱歌曲。

师:刚才的音乐美么?家跟老师来读歌词。教师用手鼓伴奏。注意用红色的笔圈起来的字,听好老师是怎么读的,看谁读的好?(读出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⑴师生共同朗诵歌词。

⑵听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打好拍子。

学生跟琴轻唱。

师生共同轻声唱词。

师: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好唱?如果你已经学会了,站起来给大家表演表演。你觉得哪里不太好唱的?(连续附点处)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教师范唱第九至十二小节(没加附点与加了附点两种),进行对比。

⑸再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绪。(跟录音演唱)
师:你觉得演唱歌曲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达?(欢快、活泼)

歌曲的处理与表现。

启发学生自主的处理歌曲:怎样体现牧童欢快的心情?(学生讨论)

尝试各种方案(歌曲的情绪处理;强弱处理;演唱形式的处理等。如一部分同学唱,一部分同学跳舞和用打击乐器伴奏。)

扩展延伸表现歌曲,深化感受。
师:大家表演得很精彩。今天我们了解了新疆的民俗,拍了新疆的手鼓,跳了新疆的舞蹈,还学唱了新疆的歌曲,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
生:骑马、去新疆……
师:新疆真是个好地方啊,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到新疆去看一看,现在,就让我们在新疆的音乐声中尽情的唱起来,跳起来吧!有手鼓的同学把你的手鼓也打起来吧!一起去感受牧童的欢乐的心情。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指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关注、欣赏他人。)

三、欣赏教学15分钟)

师:《牧童之歌》抒发的是一个新疆的牧童的情怀,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中的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江南水乡牧牛图)

1、欣赏《牧童短笛》。完整地听全曲。出示提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情绪有没有变化??

2、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出示谱例,)?在长音处暗示学生拍手。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师:刚才我们在每一句的长音的地方用拍手的方法表示,你们还会用哪些动作表现(学生边听音乐编创造性地做动作)?

4、复听第一段。

5、紧接着聆听第二乐段。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
6
.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

(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师:出示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启发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师:乐曲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能否根据音乐编一个小故事?(播放flash音乐)

9、在音乐声中揭题并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和《牧童短笛》的影响。

师:作曲家贺绿汀给这首乐曲起的名字叫《牧童短笛》。它是一首钢琴小品,在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中获第一名,是第一首由中国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独奏曲。

五、结束全课。2分钟)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音乐了解了生存在江南和新疆两个不同地方的牧童,聆听了他们的心声,感受了牧童的生活,现在让我们和斯洛伐克的小牧童一起放飞快乐的心情,也来学做一次小牧童,唱起快乐的歌儿,骑上马儿去放牧

大家边听着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边做骑马动作律动离开教室。

 
发表于 2008-10-25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是你同学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