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急急,公开课教案,请大家给点建议

13
回复
234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2 音乐故事的创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

教学准备:森林图画、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创编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这后面是什么吗?(想)

学生根据图画创编音乐故事(同学们,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树桩了?所以,我们在伐木的同时别忘了种植新的树苗。)

   欣赏歌曲 充分感受

接下来,你们将听到的这首歌曲就和它有关,听一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初听

感受歌曲衬词处的音乐情绪(哎哟哟哟、啊哈哈哈)

树桩有70岁,引导知识:年轮

2、复听

请大家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同时,在你的脸上体现所表达了音乐情绪。

13/4 强弱弱,用你的方式来表现弱拍

2)延长记号

3、再次聆听,用你喜欢的方式,到延长记号处高举双手表示

学唱歌曲 表达情感

1 老师把书上的歌单放大了,想看看吗?可没那么容易,用你的智慧过关斩将完成下面的任务吧。

节奏练打 X X X/X X X

2、出示歌单

3、找出符号的位置(延长记号、力度记号)

4、学唱

1)跟旋律读歌词

2)师唱谱生填词

5、表演(一问一答)

拓展延伸 抒发情感

1、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吗?能说说他们独特的民族习俗吗?

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我们今天学到的这首歌曲曲作者汪玲在创作时揉进了傣族民间音调,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西南边的热带雨林和傣家竹楼,去感受那充满神奇而独特的民族音乐之风。

  

 
发表于 2009-12-4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2 音乐故事的创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

教学准备:森林图画、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创编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这后面是什么吗?(想)

学生根据图画创编音乐故事(同学们,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树桩了?所以,我们在伐木的同时别忘了种植新的树苗。)

   欣赏歌曲 充分感受

接下来,你们将听到的这首歌曲就和它有关,听一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初听

感受歌曲衬词处的音乐情绪(哎哟哟哟、啊哈哈哈)

树桩有70岁,引导知识:年轮

2、复听

请大家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同时,在你的脸上体现所表达了音乐情绪。

13/4 强弱弱,用你的方式来表现弱拍

2)延长记号

3、再次聆听,用你喜欢的方式,到延长记号处高举双手表示

学唱歌曲 表达情感

1 老师把书上的歌单放大了,想看看吗?可没那么容易,用你的智慧过关斩将完成下面的任务吧。

节奏练打 X X X/X X X

2、出示歌单

3、找出符号的位置(延长记号、力度记号)

4、学唱

1)跟旋律读歌词

2)师唱谱生填词

5、表演(一问一答)

拓展延伸 抒发情感

1、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吗?能说说他们独特的民族习俗吗?

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我们今天学到的这首歌曲曲作者汪玲在创作时揉进了傣族民间音调,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西南边的热带雨林和傣家竹楼,去感受那充满神奇而独特的民族音乐之风。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些乱,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不是很相符。

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内容: 歌曲 大树桩你有几岁
  音乐故事创编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2 音乐故事的创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故事创编已是非常熟悉因而在本堂课教学中学生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既可以.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唱歌曲的课时,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编为音乐故事创编来拓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特长
  教学设想:学唱歌曲的同时采用听音乐即兴创编音乐故事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师生问好:
  二 新歌教学
  师: 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大树怎么会变成大树桩呢?那么这个大树桩的年龄呢?
  师:有一首歌就告诉我们大树桩的年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出示课件)
  三 新课教学
  1 初听全曲
  师: 你感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师: “大树桩爷爷”告诉老师说它有两条非常欢快的节奏想和大家认识一下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出示课件节奏训练)
  2 按节奏读歌词
  师: 现在让我们按节奏来读一下歌词,在读歌词时,在读歌词时应注意刚才我们学到的两条节奏型.
  (第二段让学生自行读)
  3 唱名模唱旋律
  师: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的音符朋友还没有起床,让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吗?
  师: 在这首歌中的小河边 有一棵和树桩上 一圈圈的音符上都有一个小黑点这是什么记号呢?谁知道?
  师:是跳音记号在演唱时要注意,有一种跳动的感觉.
  (师教一遍生自己唱第二段)
  4 学唱歌曲
  师: 同学们这么欢快的节奏,动听的旋律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呢?
  生: (答)
  师: 教唱一遍(强调跳音记号)
  学生唱一遍 学生自己唱
  5用乐件和舞蹈为歌曲表演
  师: 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你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乐件为歌曲伴奏或者有舞蹈的天赋的同学可以即兴编几个舞蹈动作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现在开始举动吧!
  (生自主练习)
  6 展示才华
  师: 谁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呢?刚才老师看见有几位同学编排了一个小舞蹈你们就表演给大家看吧!
  四 音乐故事创编
  师: 上届课同学们已经说了树木对人类的益处,那么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森林资源局居世界第五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八十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有一天我生活的环境要是没有了高大挺拔的树木那该怎么办呢?
  生: (答)
  师: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个大树桩来编排一个音乐故事好不好?老师在大树桩里放了许多道具根据你编排的故事的内容有选择的使用 .
  师: 音乐声响起你们就可以举动了 .
  (学生创遍,展开想象力)
  师: 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为我们表演好吗?
  他们的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那么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组的表演.
  同学们看了第二组的表演你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 评奖:
  师: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现在就让我们来评议一下谁是今天的优胜者!
  五 小结
  师: 看到同学们今天着丰富多彩的表演,是老师感觉到同学们是真的喜欢音乐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共同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好不好?
  八 作业
  师: 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今天的音乐课的内容1召开一次班队会来畅谈一下你今后要怎样去 保护身边的树木
  2办一期手抄报
  3网上或者图书上搜集一些关于树木的资料
  九 下课
  随着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走出教室
  十八站林业一小
  孙菲
  教 学 设 计
  各位领导 老师:
  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年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大树桩你有几岁>>,在本节的设计上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我的课题导入采用的是提问式,而答案让学生在歌曲中找,这样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歌曲中选取了两条较为活泼的节奏型,并加以稍稍的改编,运用鼓和嚓的声音来排击节奏使枯燥无味的节奏型,变得活泼起来
  为了增强了学生对旋律的记忆,采用了唱名模唱旋律,的方法来学唱旋律为歌曲的学习奠定基础.
  用教唱和自主学唱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新歌,让学生通过旋律自己完成歌曲的学习,并用乐件和舞蹈表演这首歌,这样锤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为下一步音乐故事的创编奠定了基础.
  在音乐故事创编中,让学生通过准备好的道具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编排故事并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教学反思
  我的这堂课总的知识量很大,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容量大的要求,再加上平时与孩子们的密切配合,很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课的一开始,我采用猜想年龄的导入,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讲学生带到了课堂的情境中,在节奏训练歌舞表演以及音乐故事创编中,我可定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样我都给与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不做任何否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音乐故事创编,在互动中在编排时,我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我的这节课,不但学生享受到了音乐的美,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但唯一遗憾的是在多媒体的使用上还不够娴熟,没有完全融入到学生创编中没有完全与他们一起表演.

 
发表于 2009-12-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些乱,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不是很相符。

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内容: 歌曲 大树桩你有几岁
  音乐故事创编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2 音乐故事的创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故事创编已是非常熟悉因而在本堂课教学中学生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既可以.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唱歌曲的课时,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编为音乐故事创编来拓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特长
  教学设想:学唱歌曲的同时采用听音乐即兴创编音乐故事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师生问好:
  二 新歌教学
  师: 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大树怎么会变成大树桩呢?那么这个大树桩的年龄呢?
  师:有一首歌就告诉我们大树桩的年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出示课件)
  三 新课教学
  1 初听全曲
  师: 你感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师: “大树桩爷爷”告诉老师说它有两条非常欢快的节奏想和大家认识一下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出示课件节奏训练)
  2 按节奏读歌词
  师: 现在让我们按节奏来读一下歌词,在读歌词时,在读歌词时应注意刚才我们学到的两条节奏型.
  (第二段让学生自行读)
  3 唱名模唱旋律
  师: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的音符朋友还没有起床,让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吗?
  师: 在这首歌中的小河边 有一棵和树桩上 一圈圈的音符上都有一个小黑点这是什么记号呢?谁知道?
  师:是跳音记号在演唱时要注意,有一种跳动的感觉.
  (师教一遍生自己唱第二段)
  4 学唱歌曲
  师: 同学们这么欢快的节奏,动听的旋律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呢?
  生: (答)
  师: 教唱一遍(强调跳音记号)
  学生唱一遍 学生自己唱
  5用乐件和舞蹈为歌曲表演
  师: 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你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乐件为歌曲伴奏或者有舞蹈的天赋的同学可以即兴编几个舞蹈动作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现在开始举动吧!
  (生自主练习)
  6 展示才华
  师: 谁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呢?刚才老师看见有几位同学编排了一个小舞蹈你们就表演给大家看吧!
  四 音乐故事创编
  师: 上届课同学们已经说了树木对人类的益处,那么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森林资源局居世界第五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八十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有一天我生活的环境要是没有了高大挺拔的树木那该怎么办呢?
  生: (答)
  师: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个大树桩来编排一个音乐故事好不好?老师在大树桩里放了许多道具根据你编排的故事的内容有选择的使用 .
  师: 音乐声响起你们就可以举动了 .
  (学生创遍,展开想象力)
  师: 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为我们表演好吗?
  他们的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那么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组的表演.
  同学们看了第二组的表演你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 评奖:
  师: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现在就让我们来评议一下谁是今天的优胜者!
  五 小结
  师: 看到同学们今天着丰富多彩的表演,是老师感觉到同学们是真的喜欢音乐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共同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好不好?
  八 作业
  师: 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今天的音乐课的内容1召开一次班队会来畅谈一下你今后要怎样去 保护身边的树木
  2办一期手抄报
  3网上或者图书上搜集一些关于树木的资料
  九 下课
  随着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走出教室
  十八站林业一小
  孙菲
  教 学 设 计
  各位领导 老师:
  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年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大树桩你有几岁>>,在本节的设计上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我的课题导入采用的是提问式,而答案让学生在歌曲中找,这样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歌曲中选取了两条较为活泼的节奏型,并加以稍稍的改编,运用鼓和嚓的声音来排击节奏使枯燥无味的节奏型,变得活泼起来
  为了增强了学生对旋律的记忆,采用了唱名模唱旋律,的方法来学唱旋律为歌曲的学习奠定基础.
  用教唱和自主学唱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新歌,让学生通过旋律自己完成歌曲的学习,并用乐件和舞蹈表演这首歌,这样锤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为下一步音乐故事的创编奠定了基础.
  在音乐故事创编中,让学生通过准备好的道具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编排故事并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教学反思
  我的这堂课总的知识量很大,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容量大的要求,再加上平时与孩子们的密切配合,很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课的一开始,我采用猜想年龄的导入,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讲学生带到了课堂的情境中,在节奏训练歌舞表演以及音乐故事创编中,我可定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样我都给与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不做任何否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音乐故事创编,在互动中在编排时,我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我的这节课,不但学生享受到了音乐的美,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但唯一遗憾的是在多媒体的使用上还不够娴熟,没有完全融入到学生创编中没有完全与他们一起表演.

 
发表于 2009-12-4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补充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它是融合音乐、文学、思想、自然等学科为一体的一堂环保教育课。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借助动物、小朋友及树桩的对话,采用猜一猜、模仿动物歌声、编创动作进行学唱歌曲及音乐表演,直至最有的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绿色是一切生命之源,使学生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的决心。

  教学目标:

  一、用强弱的对比歌唱出森林的神秘,用轻柔、欢快的歌声体验天真、童趣。

  二、通过松鼠、青蛙的歌声,为歌曲创编动作、下节课开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学生能在歌唱中体现顿音记号及力度记号。

  二、最后两个乐句的唱法,区别他们的不同之处。

  三、参加以组为单位的编创活动,体验团体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导入新课

  随《森林中的回声》进教室(多媒体演示)

  1、同学们,听到刚才的音乐,你仿佛来到了哪里?

  2、演唱《森林的回声》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唱《森林的回声》,感受森林的气息,体会树林的神秘,营造一个绿色大自然的氛围。

  3、假如老师让小朋友画树林,你会用什么颜色代表它们呢?

  4、节奏练习

  二、体验音乐——解决难点

  1、用小白兔的节奏念大树桩的话

  2、模唱松鼠的歌声

  3、模唱青蛙的歌声

  4、比较松鼠与青蛙歌声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用生动的图象,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并利用学生模仿、多 好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曲的难点。

  三、寻找音乐——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你知道这舞曲是几拍子的吗?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我们能不能一边按照音乐的节奏,一边把三拍子的强弱用身体语言给一表现出来吗?

  2、学唱歌词

  师:真好听。假如把这首舞曲加上歌词,用歌唱的形式与大树桩进行对话,你们听,他们是如何对话的呢?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你觉得很熟悉呢?

  3、歌曲的处理

  a比较老师两种不同的唱法

  b“f"、“p”的力度对比及唱法

  四、动作编创

  1、自由创编 (找朋友或以小组为单位)

  2、汇报结果

  五、引申教育

  1、说一说,树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当树林里的树木都变得光秃秃时,你会联想到什么?

  3、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呢?

  4、布置作业:下节课我们举行一次音乐会,题目就叫《爱护我们的家园》。请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编一个节目,形式不限,歌唱、舞蹈、小品、相声都可以,我们下节课汇报。

 
发表于 2009-12-4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pace.30edu.com/09534758/ReadArticle.aspx?ID=7411cbb5-675c-4747-8965-e7a5fe535fdd
 
发表于 2009-12-4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补充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它是融合音乐、文学、思想、自然等学科为一体的一堂环保教育课。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借助动物、小朋友及树桩的对话,采用猜一猜、模仿动物歌声、编创动作进行学唱歌曲及音乐表演,直至最有的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绿色是一切生命之源,使学生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的决心。

  教学目标:

  一、用强弱的对比歌唱出森林的神秘,用轻柔、欢快的歌声体验天真、童趣。

  二、通过松鼠、青蛙的歌声,为歌曲创编动作、下节课开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学生能在歌唱中体现顿音记号及力度记号。

  二、最后两个乐句的唱法,区别他们的不同之处。

  三、参加以组为单位的编创活动,体验团体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导入新课

  随《森林中的回声》进教室(多媒体演示)

  1、同学们,听到刚才的音乐,你仿佛来到了哪里?

  2、演唱《森林的回声》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唱《森林的回声》,感受森林的气息,体会树林的神秘,营造一个绿色大自然的氛围。

  3、假如老师让小朋友画树林,你会用什么颜色代表它们呢?

  4、节奏练习

  二、体验音乐——解决难点

  1、用小白兔的节奏念大树桩的话

  2、模唱松鼠的歌声

  3、模唱青蛙的歌声

  4、比较松鼠与青蛙歌声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用生动的图象,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并利用学生模仿、多 好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曲的难点。

  三、寻找音乐——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你知道这舞曲是几拍子的吗?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我们能不能一边按照音乐的节奏,一边把三拍子的强弱用身体语言给一表现出来吗?

  2、学唱歌词

  师:真好听。假如把这首舞曲加上歌词,用歌唱的形式与大树桩进行对话,你们听,他们是如何对话的呢?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你觉得很熟悉呢?

  3、歌曲的处理

  a比较老师两种不同的唱法

  b“f"、“p”的力度对比及唱法

  四、动作编创

  1、自由创编 (找朋友或以小组为单位)

  2、汇报结果

  五、引申教育

  1、说一说,树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当树林里的树木都变得光秃秃时,你会联想到什么?

  3、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呢?

  4、布置作业:下节课我们举行一次音乐会,题目就叫《爱护我们的家园》。请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编一个节目,形式不限,歌唱、舞蹈、小品、相声都可以,我们下节课汇报。

 
发表于 2009-12-4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pace.30edu.com/09534758/ReadArticle.aspx?ID=7411cbb5-675c-4747-8965-e7a5fe535fdd
 
发表于 2009-12-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常用速度标记

2、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学唱

3、综合训练2

教学目标:1学习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2、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读谱知识: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音乐是有巨大的表现力的。在一段乐曲中有不同的速度标记,它们能够使这段乐曲更加具有生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2、教师介绍几种常用速度标记

3、请同学用拍手速度的快慢来表示出各种的速度标记。

请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

教师订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同学们,老师想问问你,你有多大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大树桩有几岁了吗?

下面,我们来听听,你们就知道了。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复习G调号的音阶位置。

两人一组念谱。

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板书设计:

常用速度标记

慢速(慢板) 中速稍快(小快板)

稍慢(行板) 快速(快板)

中速(中板)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1

3、欣赏:采茶扑蝶

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2、感知竖琴的音色,了解器乐重奏的形式,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填写旋律的结束音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1、提问:常用的速度标记都有哪些?

拍手表示出来

2、集体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三、歌曲处理:

1、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师生共同讨论处理

12乐句要唱的有弹性;3句弱记号要唱的轻柔。4句的强记号要唱的情绪热烈而又天真活泼。结束句的渐弱记号和p要正确的表达出来。

3、演唱歌曲。

四、综合训练

1、教师带领学生跟琴分别视唱两段曲谱

2、把两个音符分别填入,分别听听看,那个音符合适,将适合的音符填入五线谱。

五、欣赏《采茶扑蝶》

1、教师介绍“三重奏”,简介“采茶扑蝶”。教师介绍竖琴。

2、初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对音乐的初步感受。(想到了什么?好象来到了什么地方?)并跟琴视唱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3、分段细听,请学生听听主题音乐有什么变化?

4、完整复听,讨论完成听听想想。

六、听音乐下课

 
发表于 2009-12-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树桩你有几岁》 执教者:小高

  教材简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鬃讄鬃讄?鬃讄?-|”。旋律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对比增添了欢快而热闹的氛围,把歌曲推向高潮。衬词句“哎呦呦呦”,“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圆圈的有趣情景。结尾句渐弱,强记号的使用给人一种余音未尽的意味和风趣感。 这首歌曲借助艺术形象,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并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进一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并用优美、热诚的声音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认识“f”和“p”这两个力度记号,初步懂得力度在音乐中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用歌声互相问好。

  二. 发声练习:

  ⑴轮唱 1=C-G4/4

  3 3 4 5 ∣5 4 3 2 ∣ 1 1 2 3 ∣3 .2 2―∣

  mi ma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1 1―‖

  三. 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难点)质疑探究

  教师在钢琴上一首三拍子的曲子,《大树桩你有几岁》让学生听完后,小组讨论这首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强弱弱,咚哒哒,(●○○)。”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大家能听出它的节奏规律,你能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表示出来吗?怎么做都行,但节奏规律别变。”同学们做各种动作来打节奏,教师做以总结后,选出两个较好的动作,学生边听音乐边击拍子。拍击完后,教师说:“刚才这首曲子是一个典型的三拍子,节奏性很强,你们觉得三拍子的曲子美吗?学生答“美”,教师说:既然美,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叫什么呢?请看图片。

  四. 导入新歌(重点)[启动激趣]

  看投影片,让学生看看图片上画了什么?(看投影片)一个大树桩爷爷正微笑地看着你们,在看看它有多大年龄呢,用什么方法判定它的年龄?学生答:“看身上的年轮。”教师总结说:“聪明,可是树桩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答:“伐木后留下的。”教师说:“对,伐木后才留下一个个树桩,所以在伐木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植树造林。”

  1、 出示大歌单(总结梳理)

  a. 看节奏,让学生小组讨论,找难点,视读节奏。(Ⅹ.Ⅹ ⅩⅩ∣Ⅹ――‖)

  b. 学生接龙式读节奏。(找出不足,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点)

  2、视唱歌谱:小组讨论,找出歌谱中的各种符号。(教师讲解符号的作用) ▼顿音记号(短促有力) f(强) P(弱) 3、律动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体动作模仿大树桩、小树,感受歌曲。

  五、结束课业教师小结,准备小结。

 
发表于 2009-12-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常用速度标记

2、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学唱

3、综合训练2

教学目标:1学习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2、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读谱知识: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音乐是有巨大的表现力的。在一段乐曲中有不同的速度标记,它们能够使这段乐曲更加具有生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

2、教师介绍几种常用速度标记

3、请同学用拍手速度的快慢来表示出各种的速度标记。

请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

教师订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同学们,老师想问问你,你有多大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大树桩有几岁了吗?

下面,我们来听听,你们就知道了。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复习G调号的音阶位置。

两人一组念谱。

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板书设计:

常用速度标记

慢速(慢板) 中速稍快(小快板)

稍慢(行板) 快速(快板)

中速(中板)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1

3、欣赏:采茶扑蝶

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2、感知竖琴的音色,了解器乐重奏的形式,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填写旋律的结束音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1、提问:常用的速度标记都有哪些?

拍手表示出来

2、集体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三、歌曲处理:

1、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师生共同讨论处理

12乐句要唱的有弹性;3句弱记号要唱的轻柔。4句的强记号要唱的情绪热烈而又天真活泼。结束句的渐弱记号和p要正确的表达出来。

3、演唱歌曲。

四、综合训练

1、教师带领学生跟琴分别视唱两段曲谱

2、把两个音符分别填入,分别听听看,那个音符合适,将适合的音符填入五线谱。

五、欣赏《采茶扑蝶》

1、教师介绍“三重奏”,简介“采茶扑蝶”。教师介绍竖琴。

2、初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对音乐的初步感受。(想到了什么?好象来到了什么地方?)并跟琴视唱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3、分段细听,请学生听听主题音乐有什么变化?

4、完整复听,讨论完成听听想想。

六、听音乐下课

 
发表于 2009-12-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树桩你有几岁》 执教者:小高

  教材简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鬃讄鬃讄?鬃讄?-|”。旋律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对比增添了欢快而热闹的氛围,把歌曲推向高潮。衬词句“哎呦呦呦”,“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圆圈的有趣情景。结尾句渐弱,强记号的使用给人一种余音未尽的意味和风趣感。 这首歌曲借助艺术形象,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并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进一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并用优美、热诚的声音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认识“f”和“p”这两个力度记号,初步懂得力度在音乐中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用歌声互相问好。

  二. 发声练习:

  ⑴轮唱 1=C-G4/4

  3 3 4 5 ∣5 4 3 2 ∣ 1 1 2 3 ∣3 .2 2―∣

  mi ma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1 1―‖

  三. 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难点)质疑探究

  教师在钢琴上一首三拍子的曲子,《大树桩你有几岁》让学生听完后,小组讨论这首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强弱弱,咚哒哒,(●○○)。”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大家能听出它的节奏规律,你能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表示出来吗?怎么做都行,但节奏规律别变。”同学们做各种动作来打节奏,教师做以总结后,选出两个较好的动作,学生边听音乐边击拍子。拍击完后,教师说:“刚才这首曲子是一个典型的三拍子,节奏性很强,你们觉得三拍子的曲子美吗?学生答“美”,教师说:既然美,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叫什么呢?请看图片。

  四. 导入新歌(重点)[启动激趣]

  看投影片,让学生看看图片上画了什么?(看投影片)一个大树桩爷爷正微笑地看着你们,在看看它有多大年龄呢,用什么方法判定它的年龄?学生答:“看身上的年轮。”教师总结说:“聪明,可是树桩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答:“伐木后留下的。”教师说:“对,伐木后才留下一个个树桩,所以在伐木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植树造林。”

  1、 出示大歌单(总结梳理)

  a. 看节奏,让学生小组讨论,找难点,视读节奏。(Ⅹ.Ⅹ ⅩⅩ∣Ⅹ――‖)

  b. 学生接龙式读节奏。(找出不足,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点)

  2、视唱歌谱:小组讨论,找出歌谱中的各种符号。(教师讲解符号的作用) ▼顿音记号(短促有力) f(强) P(弱) 3、律动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体动作模仿大树桩、小树,感受歌曲。

  五、结束课业教师小结,准备小结。

 
发表于 2009-12-4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找了几篇,仅供参考,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适当修改。

 
发表于 2009-12-4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找了几篇,仅供参考,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适当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