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展演不孤单 还有吉他来相伴

“陶笛作为一种近几十年来才兴起的乐器,形式多样。”中场休息过后,赵洪啸向大家介绍了各种形状的的陶笛。古典的花瓶状、杯状、盘状、勺状的,富有现代感的闹钟状、球拍状的,以及外形和颜色都极其逼真的胡萝卜状和茄子状的陶笛,赵洪啸分别用它模仿人声用语“你好”“大家好”、小鸟的叫声,以及用它们演奏各种通俗歌曲。
“啪”突然一个陶笛被摔倒地上,见大家叹惋之际,赵洪啸捡起陶笛,解释道,“这个不怕摔。”“因为这个是塑料的。”大家不由自主地笑了。
下半场整个音乐会气氛高涨,熟而详知的音乐作品用陶笛演奏出来与观众形成共鸣,现场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打着拍子。《木偶舞曲》中,赵洪啸与楚天金报记者农新瑜的演奏,将陶笛的双声部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
不得不提的是在20年前,在赵洪啸就读于华师音乐学院时,曾自创了一首吉他弹唱曲《冷月》,今晚也献给了在场观众。虽然是一首伤心失意之曲,但当初幼稚的作品,却成为了后来继续音乐创作之路的阶梯。赵洪啸自弹自唱,乐声忧伤,传达了浓浓的青春的哀愁。曲罢全场掌声激烈。
整场音乐会在葫芦丝独奏曲《风叶恋》结束。
“一定要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赵洪啸是我校音乐学院08级校友, 他是音乐教育网站“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站长, 现任中国陶笛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葫芦丝考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兼职导师,上海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
音乐会后,桂声记者对赵洪啸进行了采访。问及其重回母校有何感受时,赵洪啸笑着说:“更漂亮了,文化氛围更浓了,树更大人更多了。”“大学宽松自由的氛围让我得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干自己想干的事。” 赵洪啸如此感叹大学给他的影响。
“大学生要爱好广泛,一定要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在正常的学习之余要多学课堂以外的知识。”赵老师这样寄语大家。
此外,一位我校笛箫协会负责人透露,赵洪啸老师将成为笛箫协会陶笛组的开山大师,“以后同学们就有机会学习陶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