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竖笛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实验报告

5
回复
76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9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建萍
一、问题的提出
   (一)音乐教育的现状
二十一世纪面临是挑战是人才的挑战和竞争,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人全面素质的培养,作为国民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音乐教育同样担负着培养人的作用和使命。但摆在音乐教育者面前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学音乐却不会识谱;少数尖子生弹钢琴、拉二胡等社会上形成的考级热并没有推动和促进学校音乐教育;学生不会欣赏中外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音乐文化遗产,却爱听所谓的流行音乐;不喜欢唱优秀的儿童歌曲却去唱那些低三下四的流行音乐等,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忧虑和深思。值得欣慰的是,国务院、教育部领导已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多次指示要重视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开展了运用竖笛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实验。该实验的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尽最大可能发挥器乐教学的优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仅提高学生各方面的音乐素质,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推动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二)实验的可能性论证
    竖笛携带方便、音色优美,适宜学生吹奏,符合集体教学原则。竖笛参与课堂不仅仅是技术传授,更是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它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满足大部分孩子学习音乐的欲望,课堂学习,课后吹奏。
二、实验目标:以竖笛为媒介,运用它参与丰富音乐教学,不仅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藉此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实验计划
   (一)实验的年级班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吹奏竖笛必需的生理条件,选择四年级四个班为竖笛教学实验班,实验时间为二年。
   (二)教材选用:除编选部分吹奏教材外,均为因地取材,包括教材中的竖笛练习曲、教材歌曲、欣赏的乐曲主题、练声曲等。
   (三)实验的方法:因“材”施教原则。利用竖笛这种学具,找到竖笛教学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建立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边实验边完善,不断提高实验质量和效果。
四、实验的具体措施
   (一)把呼吸、发声、识谱、歌唱等与竖笛吹奏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竖笛吹奏技巧。
    1、呼吸、发声吹奏训练:通过呼呼、吸吸、吹吹、唱唱等,巧妙利用吹奏呼吸与演唱呼吸中气息的异曲同工之法,把吹奏发声的气息控制、分句的换气吸气融为一体。
    2、识谱与吹奏训练: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按指视唱,手指按竖笛,看谱视唱。(2)视谱吹奏,让学生的视觉(眼)、听觉(耳)、运动觉(手)等参与识谱,边看边吹,把握识谱的速度、音准、节奏。(3)按指、视唱、吹奏复式教学,三者有机融合,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竖笛教学与唱歌教学尤其是合唱教学巧妙融合,解决合唱难点。让他们既感受合奏合唱的效果,又培养他们记忆声部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竖笛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使它的参与程度达到极限。
    1、发声过程:把呼吸、吹奏、发声练习相结合,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
    2、导入过程:在欣赏民族音乐作品或学唱一首新歌前采用教师范奏,为导入新课发挥积极的作用。
    3、结束过程: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几分钟以合奏合唱结束整节课,给学生以回味无穷的感觉。
    4、自学功能:在教唱新课前,让学生用竖笛试着吹奏其中部分曲调,熟悉歌曲旋律
    5、伴奏功能:学会了一首歌曲,可由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帮助伴奏,并互相交替练习。
    6、欣赏功能:欣赏一首乐曲或歌曲前,先让学生吹奏部分主题旋律,增加感性认识,然后再欣赏;或在欣赏后让学生吹奏旋律,加打击乐伴奏。
    7、活动功能:在课堂中把歌唱、吹奏、打击乐、舞蹈等融为一体,进行各种音乐活动。
8、审美功能:让学生独奏、重奏、合奏已听过、唱过的音乐作品,使竖笛成为学生体会音乐情感、美感的审美工具。
   (三)借助竖笛,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活动能力。
    “音乐课堂应注重学生对音乐的切身体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情感,增加参与音乐活动的量。”充分发挥竖笛教学优势,使它成为学生表演音乐、表达音乐、感受集体合作快乐、开展创造性活动的一件非常有用的乐器。
    1、建立“活动能力”教学模式,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能力。现以二声部歌曲教学为例,介绍 “活动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
    竖笛分声部试吹奏歌曲旋律(培养自学能力,掌握音准)→
    竖笛伴奏与视唱旋律相结合(提高识谱视唱能力)→
    钢琴伴奏,规范学生唱奏(培养乐感,稳定音准节奏)→
    竖笛继续练习唱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
    完整演唱,竖笛打击乐合奏并表演(发挥集体活动作用,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
    上述教学过程,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活动─能力─活动─能力”循环往复,使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音乐活动。让学生自由搭配组合,组成演出小分队进行比赛、举行小小演奏会,在学期结束前的最后一节课由音乐骨干负责牵头编排一台小小音乐会等。
五、实验效果及分析
   (一)使学生掌握了一门简单乐器的吹奏方法和技能,丰富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为抵制不健康流行音乐侵蚀学生心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就在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竖笛教学对学生的音乐生活确实能起积极的作用。
    1、极大部分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一部分学生迷恋上了音乐,提高了音乐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调节学生的用脑平衡,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的同学说:吹竖笛,我觉得可以调节大脑活动,使手指灵活;有的说:音乐使我陶醉,吹奏一段优美的音乐,让我忘记忧愁与烦恼。
3、使学生成为喜欢听音乐,并具备一定音乐修养和鉴赏力的人。竖笛教学不仅使学生会吹、会听,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懂音乐的人,成为对音乐表现出兴趣和热情的人。
    4、使学生自觉拒绝接受流行音乐的侵蚀。校园里已很少听到不健康的流行歌曲,随之代替的是学生清脆的竖笛声和演唱少儿歌曲的纯美真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竖笛教学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优化了音乐教学组合,使教学手段形式丰富多彩,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手指练习与吹奏交替,吹奏与欣赏、唱歌交替,范奏与讲解交替,自学与指导教学交替,吹奏与活动交替。
    2、竖笛以特有的功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师恰当的安排和使用,起到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3、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乐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吹一吹,直接感受旋律的美妙,享受优美音乐的熏陶,投入到音乐的学习活动中,把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当作人生的必修课,提高了学生的人生修养。
   (三)竖笛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1、认知能力提高:主要反映在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提高较快,超出了他们的年龄水平的教学大纲要求。增加了音乐课的密度,提高了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2、音乐情感增强:具体反映了两种情感,一是对音乐、音乐课的喜好,体现了他们热爱音乐的感情;二是他们对音乐内部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已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对音乐的理智、思维判断也已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
3、审美能力提高:建筑在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及音乐情感增强基础上的审美能力、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明显的提高。竖笛优美的音色加上优美的旋律成了学生想象创造的源泉,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视野、开发他们的智力、成为他们心灵交融的一部分,从而使他们的音乐素质得到充分提高,审美能力得到升华。  
4、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养成,塑造了儿童完满的人格,培养了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吹奏过程中,音乐的旋律节奏对调节儿童大脑活动、改善和减轻心理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使他们时时感受到与集体合作的愉快。他们情感的投入得到美的报偿,使他们把竖笛当作一件愉悦审美的工具,并逐步转轨至追求人格的完美,直至影响儿童的一生。
六、实验后的感想
   (一)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把握二点,摆正两对关系:一是以素质培养为前提,二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即为审美教育。这一对关系的摆正不仅是竖笛进课堂的要求,也是搞好我们音乐教学的总要求。二是承认竖笛是学具但不否认它首先是一件乐器的作用,只有巧妙结合它这两方面的功效,才能更发地发挥它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
   (二)通过实验提高了教师本身的水平,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活动─能力─活动─能力”的教学模式。刚开始实验,教师较辛苦,不仅要想方设法编写设计教案,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随着实验的不断展开、提高,教师尝到了实验的甜头:学生能力增强,教师的教学负担也逐渐减轻,这样的课型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1998年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入编200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集》)
 
发表于 2005-7-28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竖笛是一件十二平均律的乐器,物美价廉,携带方便,可以转调,能把竖笛教会学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发表于 2005-9-27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口琴难入门,很多学生还没入门就不想学了
 
发表于 2005-9-28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好象很少发生这种现象.是否是乐器的缘故---六孔竖笛,虽然,音色差一些,但比较好学,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简单易学的乐曲,学生更感兴趣.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教的班从2003年开始学竖笛,两年过去了,各班已有大半以上的学生能用一种调式的指法熟练地演奏所学歌曲,是音乐教学活动的好帮手,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认为重点不是教,而是练。我建议音乐课堂使用这种小“东西”。
 
发表于 2005-11-23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偶尔在2005-11-23 9:18:00的发言:
是音乐教学活动的好帮手,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认为重点不是教,而是练。我建议音乐课堂使用这种小“东西”。

的确如此!刚开始不要怕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